鳄鱼皮上的气孔样图片:文家市决议是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9 04:58:31

放弃攻打湖南省会长沙,那里国民党防御力量较强,转而向敌人力量较弱的农村进军,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新战略。事实证明这是符合当时中国国情的。

红色文家市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31日03:47 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从浏阳城沿高等级公路驱车约40分钟便到达文家市。一下车,我即被宏伟的门楼吸引——上方横书郭沫若题的“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两边各立有1959年公布的湖南省和1961年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说明碑。经过十多米的宽阔林阴通道,竹木花草点缀着的江南庭院风格纪念馆及前坪突兀的中国人民军队第一面军旗的红色石雕庄严夺目。

前厅正面墙上的秋收暴动堆塑一下子把我带进了那个壮阔的历史场景。我随着讲解员

的讲述缓缓地、专注地瞻仰了三个展室。展室运用声、光、影等科技手段和实物、图文、雕塑等有机组合,将“暴动湘赣边”、“文家市转兵”、“进军井冈山”的过程一一展现。文家市转兵是毛泽东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

纪念馆左边是见证秋收起义会师和转兵的里仁学校旧址。讲解员介绍,里仁学校旧址的前身是近代浏阳八大书院中迄今保存最完整的文华书院,始建于1841年(清道光21年),1909年改为里仁学校,但建筑未改。我的心绪在讲解员的描述中飘向在这知名学府里所发生的红色故事。

长约20米的巷道临街,1927年9月19日,秋收起义各路部队就是进街门经巷道到里仁学校的。两边巷壁上起义将士书写的大量标语、口号,至今笔迹清晰。出巷道上踏步便是一座古式门楼,两边建有过路亭,照壁上当年的“暴动胜利万岁”标语赫然醒目。门楼后的校门口前坪,被两棵参天水杉掩荫。前门(校门)脑上1909年留下的“里仁学校”校名和“以文会友,为国储才”的校联,风韵依旧。这使我想起《秋收起义》电影中,当起义将士到达校门口时,毛泽东兴奋地挥起右手指着校名、校联对大家说:“十年前我就到过这里!”(1917年毛泽东曾来文家市作社会调查。)

拾级而上,进校门过天井,入讲堂正门,一尊魁梧的毛泽东全身石膏像显露出他叱咤风云的飞扬神采。

当年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就设在校内。我穿过长廊幽径,逐一参观了毛泽东及起义将士的简陋住房、厨房、食堂、前敌委员会会址、会师坪等,饶有兴趣地听讲解员演绎着当年胡耀邦、杨勇等儿童团员们骑在围墙上聆听毛泽东在会师大会上讲话的故事。

我肃立毛泽东住房门口,用敬仰的目光探视房内仅有的木板床、方桌、坐椅和方桌上的老式煤油灯。1927年9月19日夜,毛泽东就是在这煤油灯下为即将召开的前敌委员会扩大会议作好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成德堂——后栋教室,陈列如当年——整齐的课桌、讲台、黑板,黑板右侧墙上一幅湘赣边界地区大型地图,讲台上方悬吊着一盏老式荷叶煤油灯,灯光下毛泽东酝酿的文家市转兵终于形成为党的决议,从而拨正了中国革命的航向!

来到会师坪,空旷中我仿佛看到了1927年9月20日早晨,1500多起义将士举行会师大会的盛况;仿佛看到了小耀邦、小杨勇骑在墙头上边听边记录毛泽东讲话的情景;仿佛听到了毛泽东演说中那句“共产党的小石头一定能打破蒋介石的大水缸”的英明预言;仿佛听到了毛泽东发出的向农村进军的伟大号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