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银行好享贷怎么样:如何写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8 05:02:12

最好把景物写成人

怎样进行景物描写

一.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同样是山,黄山与庐山不同,泰山又与华山不同;同样是水,江、河、湖、海,各有不同。因此要写出景色的特点,千万不能写成千篇一律、千景一色。

二.写景要抓住景物的色彩。色彩对景物的特点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景物有不同的颜色,相同的景物不同的时间也有不同的颜色。同是一棵枫树,春天嫩绿,夏天深绿,秋天火红,冬天在雪地里又变得一树雪白晶莹。

三.写景要写出景物的动与静的特点。行云流水、日出日落、潮涨潮息自不必说,就是山峦、建筑,随着我们观察位置的不同、角度的变化,也是千变万化的。一切事物都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与静是不可分的,我们写作文时也要注意动静结合,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有感染力。

四.写景要写出感情,情景交融。景色描写和情感描述是写景文章的两大支柱。描写景物要注入感情色彩,要把主观感情投射到景物上,要写出特定心境下看到的景色,任何好的景物描写都是心灵的感悟,思绪的升华。

江苏溧阳市教师进修学校 郭根福

(郭根福 《中国少年报》 2006年寒假合刊)

另有一篇比较详细的,太长了,恐怕贴出来会影响大家阅读楼下朋友的答案,给你网址,在参考资料里

由远到近,由外到内。

天下的景或物,千差万别,千姿百态,各有自己的特点。比如水,有的汹涌澎湃,有的水平如镜,有的流水潺潺,有的水波粼粼……那么,怎样写出景物的特点呢?关键的是要进行细致的观察。
传说宋代画家文与可,为了画好竹子,冒着似火的骄阳,全神贯注地看着一片竹子,脸晒得通红,衣服被汗水湿透,但他好像是毫无知觉一样。不知何时乌云盖住了山头,随后狂风大作,文与可撩起袍襟,迎着咆哮的狂风,攀登到山顶,继续观察狂风吹乱的竹林。突然一声雷鸣顷刻大雨如注,竹叶子上晶莹的水珠又吸引了他。他不顾雨急路滑,向竹林跑去,心神完全溶于了竹的海洋。由于文与可彻底地了解了竹子,因而才能画出最出众、最富有特点的竹子。
我们在观察景物时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要观察景物变化的全过程。从开始到最后,凡有变化的都要细致观察。比如植物,它的发芽、开花、结果等各个生长期都有不同的特点,如果细致观察了全过程,就容易抓住它的特征进行描述。
二、捕捉景物的颜色和姿态。自然界的颜色是七彩的,自然界的万物是各具形态的。我们在观察时,就要善于捕捉到景物的颜色和姿态。
三、调动各种感觉器官来观察。有一则寓言:一天,五种器官相互争吵起来。“眼睛”瞪得圆圆地说:“没有我,你们什么也看不见!”“耳朵”不服气地说:“少了我,你们啥也听不见!”“鼻子”哼了一声:“要是没了我,你们能闻见花的芳香?”“舌头”伸得长长地说:“嘻!如果不是我,你们能尝到美味佳肴?”“身体”在一旁发起抖来。“眼睛”好奇地问:“你怎么啦?”“身体”说:“听你们这样争吵,我浑身冷飕飕的,――不知你们想过没有,要是我们互不相让,各自离散,那我们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呢?” 这个寓言形象地表明一个道理:当人们观察景或物时,需要多种器官的配合。借助“五官”,往往能描绘出景物的特点。
世界上的景和物是丰富多采的,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将它们都写进文章里,那样的文章肯定是繁杂冗长,不知所云。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状物绘景,这样笔力集中,便于写得细腻,写得丰满。围绕中心,状物写景,不是说和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就写,和中心思想关系间接的就不写。对于那些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景或物要重点写,和中心思想关系间接的也要写,只是笔墨轻一点罢了。当然,对于那些和中心思想毫无关系的景或物,应当一律舍弃。
游踪,就是游览一个地方所经过的路线、踪迹。浏览一个地方,往往要经过许多地方,看到许多景物。行文的时候必须按照游览先后顺序记叙,清楚地交代先到了什么地方,后到了什么地方。准确地把游踪写清楚,才能够具体描述景物所处的地点、方位、特征。写清楚游踪的主要途径是“移步换景”,即随着游览、参观者的立足点不断转移,相应描述不同地点所见的景物。通过“移步换景”,游览、参观的游踪,景物的位置,景物和景物之间的空间关系,都容易描述清楚。作者如同一名导游,领着读者一个点、一个点地游览、参观。为了使状物绘景更生动、更具体、更形象,我们还可以采用多种表现手段来丰富描写,从而增添文章的情趣。常见的表现手段主要是:
一、用比喻等手法状物绘景。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说过:“在描写时,不能不设喻。”确实这样,只有通过比喻,才能把简单的东西具体化,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比如作者把稻穗的颜色比作“黄金般”,就生动形象地写出丰收的景象。又如作者把耶诞红比作淑女,也生动形象地写出耶诞红的美丽。不过话要说回来,比喻也要创新。如果总把某种景物的比喻固定化,那是不会增添文章的情趣的。有个伟人说过,第一个把姑娘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姑娘比作鲜花的是庸才,第三个则是蠢才。恐怕他说
的也是这个道理。
 拟人,是把没有思想感情的生物当作有思想感情的人来写,它也往往能使语言富有魅力。例如“原野上的青草,换上青翠的衣服”,作者这样一比拟,就把春去夏来的意思委婉地表达出来。把春天人格化为“春天是个插花的能手”,“春天是个美丽活泼的仙子”,“春天是个慈祥的守护神”,“春天是一位伟大的画家”。这样状物写景,文章就更富有感染力。
二、用动静结合的手法状物绘景。
有这样一则幽默故事:“动”与“静”是一对冤家。一见面总爱吵个没完。一次,“静”对“动”说,:“你怎么老跟着我?让我独自呆一会不行吗?”“动”回答:“那怎么行!没有我,人家怎么能认出你来?”“静”不服气地说:“你举例说说。” “古人笔下有这么两句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如果不写‘蝉噪’、‘鸟鸣’的动态,怎么能知道‘林静’ ‘山更幽’
呢?还有……”“得了,得了!这么说,我俩是形影不离呀!”“对,互相依存,共同体现”。这个故事说明:以动写静,动静结合,这是状物绘景中高妙
的一着,它能使文章情趣盎然。
三、运用传说,状物绘景。
状物写景要富有活力,运用传说也是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在描写景物时,插入一些故事逸闻、神话传说、典故名言、文史资料、民俗谚语,使景和物蒙上一层神奇的色彩,不仅能使文章内容丰富,而且能使文章情趣横生。

写景的文章
一.怎样写静景
怎样才能写好静景呢?首先要抓住景物的鲜明特征写。如景物的形状、颜色、姿态、光泽、气味等。其次写静景时可用映衬法。景物在映衬中形象更为鲜明。
〈例文〉
〈1〉 我抬头仰望,古塔如同是一个直立的圆锥体,塔身七层,八角玲珑,高耸入云,真是壮观啦!塔的每层塔角飞檐下都悬挂着一个金黄色的铜铃,在微风吹拂下,发出阵阵「叮叮当当」悦耳的声音,听起来真使人入迷。
〈2〉 公路两旁苍松翠竹,郁郁葱葱。汽车左边紧挨着陡峭的山壁,高不见山顶;右边却是悬崖深谷,只听见潺潺的流水声。远处,白云在山腰间萦绕漂浮,山势峥嵘。阵阵山风吹来,浑身凉爽。进入山里,犹如进入仙境,心旷神怡。
〈例1〉通过写形状、构造、高度,写出塔的古朴壮观。
〈例2〉主要描写山路两旁的景色,作者透过写漂浮的白云来衬托静景,产生了进山犹如进入仙境一般的感觉。

二.怎样写动景
写动景,要写出其形状、姿态、气势的变化和发展。要写好动态的景物,需要展开丰富的想象、联想,从而使文章的思想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至于怎样联想呢?例如:看到火红的枫叶会想到秋天;看到蓝天上的白云会想到那团团棉絮,也会想到那雪白的羊群。这两者之间必须有相似或关联之处。有的从色彩上,有的从特征上,有的从因果上。丰富多彩的生活,为我们展开联想的翅膀提供了广阔天地。
〈例文〉
〈1〉入冬以来,已经好几天没有看见老天爷的笑脸了。傍晚,天色骤然变得昏暗起来,西北风呼呼的越刮越猛,接着,鹅毛般的大雪铺天盖地的飘落下来。青灰色的水泥地,一时变得棉花般的一片洁白。
〈2〉天空渐渐撩去那黑色的面纱时,东方便飘起了一朵朵红色的云霞。随着红霞的出现,太阳慢慢的、慢慢的透过云霞露出了早已涨得通红的脸庞,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张望着大地。就这样,早晨冲破黑暗的夜色来到了大地,大地则以一派生气盎然的景象迎接着它的到来。
〈例1〉 写雪前,写天色「变」,北风「刮」;写下雪,雪「铺天盖地飘落」,使地下「变得棉花般的一片洁白」。可见,写动景,除了动词要用得准确外,还要写出其动作变化的层次及前后的关系。
〈例2〉 作者从早晨的景色联想到「早晨冲破黑暗的夜色,来到了大地,大地则以一派生气盎然的景象迎接着它的到来。这种联想包含着丰富的内涵。
三.怎样写全景
全景它的空间范围较大,景物也有许多,这就有一个取景的问题。取景应该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对自然景致要有选择、有安排,次要景物可运用简笔,重要景物必须细致描写。同时要按空间顺序来写,或从一个景物到另一个景物的进行描写。还有时空、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嗅觉的交替,故事传说,历史变迁,个人感受的穿插,也都可以用来为写景增添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