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东地区:《沉重的铁锤连续地打在蒋介石的脊骨上》大锤上分别写着“刘邓”和“陈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09 09:09:40
刘邓指的是哪两个人?
刘邓大军的进攻方向是哪里?
为什么说沉重的铁锤““连续地””打在蒋介石的脊骨上?

刘伯承 邓小平

  千里跃进大别山

  所谓连续,应该是说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刘邓大军转战千里,不断冲破重重障碍,连续歼灭国民党军队。

  大别山区位于鄂(湖北)豫(河南)皖(安徽)三省交界地区,在国民党政府首都南京和长江中游重镇武汉之间,北临淮河,南靠长江,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跃进”,是一种特殊的进攻方式,即不是逐城逐地向前推进,而是长驱直入,一举插进敌人心脏。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是党中央的重要决策。1946年6月,国民党背信弃义,大举进攻解放区。在蒋军进攻面前,党中央先是采取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在1946年6月—1947年6月这一年内共歼敌一百一十余万,基本上遏制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1947年6月,党中央决定,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为推翻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夺取全国胜利创造条件。揭开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序幕的,就是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和跃进大别山。

  1947年8月7日黄昏,刘邓大军从鲁(山东)西南出发,开始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壮举。经过二十多天急行军,战胜敌人的前堵后追,越过陇海路、黄泛区、沙河、涡河、洪河、汝河、淮河等一道又一道障碍,于8月27日胜利进入大别山区。

  如果说为解放战争寻找一个转折点的话,那么1947年6月30日是当之无愧的。这一天,以刘邓大军强渡黄河为标志,人民解放军发起了战略进攻。

  &n
  bsp; 自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以来,人民解放军经过一年的作战,整个战争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国民党军队总兵力由内战初的430万下降为370万,人民解放军则由100万发展到195万,其中,解放军的机动兵力较国民党军多。解放军的装备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敌我力量的变化,使得人民解放军由内线作战转入外线作战,由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的条件已经成熟。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及时作出了战略进攻方针和主要进攻方向: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陈赓、谢富治率晋冀鲁豫野战军太岳兵团挺进豫西;陈毅、粟裕率华东野战军转战苏鲁豫皖地区。三路大军突出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圈后,展开外线机动作战。在黄河以南、长江以北,西起汉水,东至海边的广大中原地区向国民党军队发起战略反攻。

  1947年6月30日夜,刘伯承、邓小平遵照中央军委“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中央突破、南渡黄河,直趋大别山”的战略方针,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万大军,从山东阳谷以东150余公里的8个地段上强渡黄河,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黄河防线,拉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解放军渡过黄河之后,蒋介石慌忙调集兵力,企图逼迫刘邓野战军北退或者背水一战。7月,刘邓大军发起鲁西南战役,经过28天激战,歼灭敌2个师部、9个半旅共5万6千多人。接着,部队长驱南征,从国民党数十万军队的包围当中杀开一条血路,经过20多天的行军和战斗,在8月底胜利到达大别山区,完成了千里跃进的壮举。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乃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长达二十年的革命战争达到了一个转折点。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武装力量从此结束了战略防御,转入了战略进攻。在红军时期,毛泽东在他所撰写的著名军事著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曾打算专门研究战略进攻问题,但是因西安事变的发生,这一问题未能写出来,只在部分章节中做过一些初步的探讨,而且当时所讲的"战略进攻"这一概念,还主要是就某一根据地内某一时期的军事态势而言的,我军长期处于战略防御的特定历史条件,决定了当时还不能提出系统的战略进攻的理论。解放战争进入战略进攻之后,中国革命力量从总体上已接近并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过反革命力量,战争已发展到革命力量不仅能够打破反革命力量的进攻,而且需要向反革命力量进攻以争取最后胜利的阶段,形势和任务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为了适应指导我军历史上这种从未有过的战略进攻的需要,在我军实施战略进攻的实践中,毛泽东同我党我军其他领导人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在战略指导上逐步提出了一系列方针和原则,从而形成了我军独具特色的战略进攻的理论。

  正确选择战略进攻的时机和主攻方向

  在以往的战争史上,转入战略进攻的时机,通常要待进攻的一方兵力转为劣势,防御的一方兵力转为优势的情况出现。可是解放战争中我军战略进攻的时机选择,却有其独特之处,即不待敌人的进攻全部被粉碎,我军的兵力超过敌人,便果断地以主力转入进攻。在1947年3月6日,毛泽东曾设想"大约本年全部时间均可用于内线作战"。可是随后几个月的战局发展变化却很快,我军的总兵力虽然仍少于敌军,可是机动兵力已超过敌军,且装备改善,战斗力大大加强;国民党军的攻势则已成强弩之末,其后方空虚,统治区内民主运动空前高涨,但是却仍然把战争引向解放区,企图继续大量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使我军因后备力量不足而难以持久,蒋介石自以为他的如意算盘是高明的。当时山东、陕北等解放区因长期遭战争破坏,已出现了严重经济困难。鉴于这种情况,毛泽东从同年5月起即提出外线出击的问题,并于9月正式确定:"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彻底打破国民党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使我不能持久的反革命战略方针。"邓小平于1948年回顾说:"事实证明,反攻是恰当其时的,迟了就要犯错误。因为蒋介石的反革命战略方针是要把战争扭在解放区打,这是他从长期反人民战争中得到的经验。如果有同志参加过十年苏维埃时期的内战,就会懂得这一点"。"但是还有更高明的毛主席,他从确定自卫战争的方针时起早就看清这一点。他告诉我们,开始必须在内线打,打到一定时候,也就是削弱敌人到相当程度之后,就要打到外线,到蒋管区去打。"

  1947年夏季以后,我军在战略上已处于有利态势,政治上又具有巨大优势,已经弥补了我军总兵力的相对劣势,中央军委就抓住这一时机,毅然以我军主力打到外线,转入战略进攻。

  中央军委、毛泽东在选择战略进攻的突击方向时,又要求把重点指向敌人兵力空虚的战略纵深和关系统治安危的腹心地带,即以大别山为前哨的中原地区。毛泽东在刘邓野战军南下前就指出:"我两路南出后,合肥、安庆、鄂东、汉口、平汉沿线汉水流域及南阳、潼关、洛阳等地均须守备,而要守备这许多地方,非有几十个旅不可。敌在山东、鲁西、陕北之机动部队共有四十五个旅(山东二十九、鲁西八、陕北八),守备兵力则有九十六个旅(被歼者在内)。为要抽出几十个旅守备长江、汉水、平汉各地,不但有大减陇海线及其以北各地守备兵力之可能,且有将机动兵力一部改为守备兵力之可能。如此,则全局可能起变化。"以后的战局发展确如毛泽东所指出的:"我军愈向敌人后方前进,愈能使敌方孤县在我侧后之据点,被迫减弱或撤退,这个真理已被整个南线作战所证明"。同时,我军在敌人腹心建立新的前进基地,积极展开进攻,也迫使敌军挖肉补疮,处处招架,战略主动权由敌方手中完全转入我方手中。

  出敌不意地向敌纵深实行战略进攻

  在我军转入战略进攻时,敌军在总兵力数量及技术装备上还占有一定的优势,我军如按照通常那种正面进攻、一线平推的进攻方式会有很大困难。但是敌后方兵力空虚,统治力量薄弱,广大人民反对国民党而拥护共产党,其后方的许多地区过去还曾经是革命老根据地,我军主力撤出后一直有游击武装在坚持活动,这又为我军插入敌后建立根据地创造了必要的前提。鉴于这种情况,毛泽东在刘邓大军进入鲁西南时,就对军事部署建议说:"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占领大别山为中心的数十县,肃清民团,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吸引敌人向我进攻打运动战。"1947年9月3日,毛泽东在致陈毅、粟裕的电报中又指出:"你们应从根本上改变依靠后方接济的思想。刘邓已实行无后方作战。陈谢亦决心深入敌区,准备与后方隔断。根据中央军委的部署,南线三支野战军远离解放区,以出敌不意地向敌纵深实行千里跃进的样式,迅速进入大别山和豫陕鄂、豫皖苏地区,开辟新解放区,变无后方为有后方;而留在解放区内线战场的部队则继续向敌反攻以策应外线出击部队。这种独特的战略进攻的样式,是解放战争期间我军实施战略进攻的特点之一,也是毛泽东从中国革命战争的实际出发,对于战略进攻理论的重大发展。

  内外线战场并存,在战略上互相策应和协同

  在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时,国民党军仍未放弃对山东和陕北解放区的进攻,在东北、华北战场上国民党军也还占据着原解放区的部分地区,并企图在和我军相持中争取主动。但是南线的国民党军将重兵置于山东、陕北,形成"哑铃"状,其中间地带即中原地区兵力空虚,统治也比较薄弱。针对这种情况,中央军委、毛泽东在部署战略进攻时特别强调内外线相互配合,实行战略协同的问题。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这一党内指示中,就要求:"以一部分主力和广大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与此同时,中央军委一再向西北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内线兵团指出:在我大举出击中原的情况下,敌人对陕北和胶东的进攻不可能持久,我军只要坚定地在内线坚持一段时间,以积极行动箝制当面之敌,保证外线兵团站稳脚跟,则全局必起变化,内线战场的敌人也决不能持久地维持攻势。中央军委还指示东北、晋察冀、晋冀鲁豫战场我军,积极发动攻势,歼灭当面之敌。已经转入外线的刘邓、陈谢、陈粟三支野战军也在中原成"品"字形展开,协同作战以经略中原。刘邓部在大别山建立根据地后遭敌人重兵围攻,以一部兵力跃出外线,在大别山地区实行内外线作战的配合。这样,我军在全国战场上就形成了中央突破、三军挺进、两翼箝制、内外线紧密地互相配合的战略布局,有效地箝制或调动分散了敌军,迫敌疲于奔命,顾此失彼,陷入完成被动的境地。经过不到一年的作战,我军不仅在外线建立了大片新根据地,并且基本收复了内线的全部失地。这种内外线并存,相互策应,在战略上协同作战的进攻方式,是毛泽东根据中国革命战争,特别是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的特点所提出的独特战法,是对外军战略进攻理论的一项重大发展。

  力求打运动战,加强阵地战

  鉴于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时的敌我力量对比,我军仍应力求打运动战,尤其是在转入外线作战的初期,主要应打中、小规模的运动战,避免同敌军主力进行会战性的战役或对坚固设防城市实施攻坚战。毛泽东曾特别提出:"因为到国民党区域创立新根据地需要时间,需要在多次往返机动的作战中大理歼灭敌人、发动群众、分配土地、建立政权、建立人民武装之后,方能创立巩固的根据地。在这以前,困难将是不少的。但是,这种困难能够克服和必须克服。因为敌人将被迫更加分散,有广大地区作为我军机动作战的战场,可以求得运动战"。在刘邓大军向大别山挺进时,毛泽东还专门指示刘邓野战军:"用全副精神注意于运动中大批歼灭敌人,一切依靠打胜仗。""在目前几个星期内,必须避免打大仗,专打分散薄弱之敌,不打集中强大之敌"。

  在外线进攻中注意捕捉战机和执行政策

  由于我军实行战略进攻的特点,是以主力进入国民党统治区域,一面作战,一面开辟根据地,在外线能否打好仗和能否得到群众大力支援,成为外线出击后在新区能否站住脚的关键。在捕捉战机方面,特别要求先大力消灭敌保安武装和分散孤立的据点,力争战则必胜。在实行新区政策方面,毛泽东还及时地根据情况变化,特别制定了许多带有特殊性的政策。如在刘邓野战军进军大别山前,毛泽东提出:"土地革命时期打土豪办法,所得不多,名誉又坏。在我方政权未建立以前,仍应暂时利用国民党下层机构及税收机关(在我党有力人员监督指挥之下),以大体上的累进方法征粮,惟免除赤贫人口负担,方能解决大军给养。"随后,毛泽东又提出在不同地区实施土地法的不同策略,要求大反攻后解放的新区要选通过减租减息,再打击大地主,再全面分配土地的方式,分步骤地进行土改。这样,既能得到新区广大群众拥护,又有利于建立反蒋统一战线,使我军在国民党统治区能很快建立起政权并取得充分的人力物力补充。这种根据战略进攻后的形势特点,灵活地捕捉战机和制定政策的态度,也是人民解放军实施战略进攻的一个特点,是我军战略进攻思想的新创造。

  http://www.mzx.cn/shixian/014.htm

刘伯成 邓小平
大别山
1947年6月底刘邓大军渡过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陈赓、谢富治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一部,南渡黄河,挺进豫陕鄂边区;陈毅、粟裕率华东解放军主力进攻豫皖苏地区。三军形成品字降势,打破了国民党军队的中原防御体系,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