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桂八爪鱼: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叫谣言是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10 05:36:02
要填( )言

谣言:概念与诞生

谣言是对传播中的不实之事的一种最常用的称呼,与之相仿、相近的概念还有不少,因此,在研究之首,我们需要对这些概念予以界定。

谣言的定义

将谣言传播内容限定为不实之事是非常普遍的认识,因为在我们身边发生的、在我们历史上发生的太多的谣言都被证明是虚假的,其中相当一些还是造谣者恶意的结果。但只要我们摆脱情绪上的激动,过滤一下我们能够想到的谣言,我们会惊奇地发现,不少谣言尽管在传播过程中被理智的人视为谣言,但后来发生的相关的事实却证实谣言中的事件并非假的。这种状况常常发生在有关社会、集团重大政策、人士变动的过程。

显然,以"不实"来定义谣言涉及事件就显得不准确了。那么,该是什么呢?国外有学者用了"未经证实"这个修饰语。1951年,美国学者彼德逊(Peterson W.)和盖斯特(Gist N.)在《谣言与舆论》(《Rumor and Public Opinion》)一文中给出了一个谣言的定义:谣言是一种在人们之间私下流传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1〗这一定义确定了谣言的传播方式:私下流传而不是公开传播;确定了谣言的涉及对象: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最重要的是给谣言的传播内容的确定性以准确描述: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尽管国外有学者反对用"未经证实"这一限定,认为:"以'未经证实'来作谣言的定义时,逻辑上总是说不通的。"〖2〗但多数中国学者还是认可这一点的,〖3〗激烈者更强调谣言就是"应付社会压力、盲目猜测和进行阴谋诡计的产物。"〖4〗

"未经证实"与"不实之事"相比,可以说更准确地揭示了谣言中意见的本质特征,因为凡谣言中传播的意见、观念,即便将来证明是确实的,但至少在传播过程还是处于猜测阶段。

不过,应该指出的是,谣言并不总是私下传播的,相当一些谣言也是公开传播的,而且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比如新闻媒介并未搞清事实真相的情况下造成失实报道,比如某种政治力量、经济力量主动设计的谣言并鼓励传播。因此,应该将上面的定义中的"私下"去掉。修改后的定义可以是:
谣言是一种以公开或非公开渠道传播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

几个相近概念

流言。刘建明教授认为,"流言和谣言是截然不同的概念,谣言是指不实之辞,流言是谣言以讹传讹的扩散状态。"〖5〗按照这种观点,流言是谣言的传播。

传闻。《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辗转流传的事情"。〖6〗《宣传舆论学大辞典》认为是"在社会公众中暗中传播的小道消息,其内容一般不宜公开。"〖7〗《揭示公共关系的奥秘----舆论学》中认为传闻"是舆论的一种畸变形式,是公众口口相传的消息及对这种消息的议论。"〖8〗

传言。《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辗转流传的话"。〖9〗《宣传舆论学大辞典》认为与"传闻"一样。〖10〗

民谣。《当代舆论学》认为民谣"通过押韵的诗句----往往是打油诗、顺口溜,再现公众的不满、义愤或兴奋"。"民谣总是反映时代的愿望,人民的意志,因而它是正向的舆论的反映,但民谣又总是包含局部歪曲的内容,是表达真理的非严肃形式。"〖11〗

谣谚。《宣传舆论学大辞典》认为与"民谣"一样。〖12〗

谣传。《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传播的谣言"。〖13〗

牢骚。《宣传舆论学大辞典》认为牢骚"是人们发泄不满的一种情绪表现"。"牢骚有的编成笑话、顺口溜和民谣,也有的采取讽刺、谩骂的形式,这是一种潜意识舆论。"〖14〗

小道消息。《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道听途说的或非正式途径传播的消息"。〖15〗《宣传舆论学大辞典》认为小道消息是"未经社会有关部门正式发布的消息"。〖16〗

谣言概念的普适意义

以上将诸多与谣言概念相近的词列举出来,主要是为了便于下面讨论。在本文的讨论中,笔者用谣言来涵盖上面提到的诸多概念。

之所以如此,理由有三:

第一、 谣言与一些词的意义完全一致,只是汉语的表示不同。在英语中,表示谣言的是rumor一词,该词在翻译成中文时,亦可译作流言、传闻、传言、谣传。因此,严格地区分这几个词之间概念的差异意义不大。

第二、 谣言与一些词的意义有相当交集。牢骚、谣谚等表现形式的本质就是一种情绪化的意见传递,由于是感性的东西占多数,理性的东西占少数,因此其中多为未经证实的消息,也就是谣言。而小道消息这种非从有关部门正式发布的消息就更趋近是一种谣言。

第三、 对谣言的研究主要是为了探索这种现象的本质与规律,在概念上的模糊、用词上的多样不利于讨论的深入,相反,将诸多类似概念的特征提炼出来,便于找到这一类现象间的性质及其联系。

因此,对于传播不实之词这类现象,谣言是更反映其内涵的概念,而牢骚、民谣、小道消息等是表现外延的概念。在本文对谣言的研究中,涉及以上各词所特指的各个表现形态。

谣言的诞生

要研究谣言,自然要从谣言的源头谈起。从谣言产生的源头来看,根据造谣者造谣意图的有无,可以将谣言分为两种:主动编造与无意引发。而具体的划分就要按照造谣者的动机来确定。

造谣者的动机
造谣者是谣言诞生的始作俑者,尤其是一些产生恶劣影响的谣言,更与造谣者的目的紧密相连。没有造谣者,也就没有谣言。以造谣者的动机来划分谣言的类型,是探寻谣言起源的最佳方式。

第一、 牢骚性谣言。
当人们的某些愿望得不到满足时,埋怨之感就会产生。表现出来的埋怨就是牢骚。这种牢骚如果是直接针对埋怨对象,就是斥责、诉苦;但若不是针对埋怨对象,就很容易转化成为谣言。
牢骚性谣言的埋怨对象常常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一个环境,社会的或团体的。不满者找不到明确的发泄目标,就会向自己的同伴表示自己的情绪,比如社会上出现"走后门"的不正之风,没有关系、权力的老百姓常常会受到欺负或者不平等的待遇,老百姓就会表现出不满,但又找不到清晰的埋怨对象。

从这些民谣中,我们可以真切、细致地把握百姓的社会心态。

这样的民谣很多,其共同特点是,抓住社会生活中某种不正常的现象,夸张、放大甚至扭曲,而传谣者从谣言的传播中得到某种情绪上的满足。

对以经济工作为中心的曲解使党的建设削弱,于是就有了"中央是执政党,地方是自由党,企业是在野党,农村是地下党"的说法。

极端地以挣大钱为个人奋斗目标导致人与人之间感情冷漠,一些人甚至开始怀念起五六十年代的生活,编出一句民谣,"50年代人爱人,60年代人帮人,70年代人整人,80年代各人顾各人。"
民谣是百姓情感、心态的形象化表述,而百姓在关注自身利益的同时,对政府官员的一举一动最为关心,意见也最大,许多民谣中对腐败、权力滥用等给予了尖锐的批评。

这些谣言,是一种社会情绪的反映,正如造谣者找不到准确的矛盾对立面来发泄一样,我们也无法找到准确的造谣者,只能是从中体味民众的情绪。当然,如果这些谣言进入大众传播领域,就可能产生远远超出人际传播的牢骚性质的影响,不论从质上还是从量上都会改变其原初的意义。

第二、 攻击性谣言。
与牢骚性谣言完全情绪化的无目的的议论不同的是,攻击性谣言有着很明确的目的性及对象性,造谣者在造谣之前就已经认真地研究了攻击对象及其所在环境的情况,然后有的放矢地提出某种谣言,以此来达到伤害攻击对象的目的。

攻击性谣言中,根据攻击目的的强度,还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敌对性攻击与嫉妒性攻击两类。前者是在一种战争状态或两种势力针锋相对时使用的一种斗争手段,后者是针对群体中优秀者的一种非正当的竞争手段。

中国古典名著《三十六计》的第三十三计为反间计,其中言"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意思就是说在敌人内部设下疑阵,以利于我方胜利。自古以来,兵家在使用反间计时,采用的手段就是攻击性谣言。

《三国演义》第九十一回记载一段诸葛亮用反间计去掉司马懿的故事。当时,魏主曹丕刚死,其子曹睿即位。马谡向诸葛亮献计,"司马懿虽是魏国大臣,曹睿素怀疑忌。何不密遣人往洛阳、邺郡等处,布散流言,道此人欲反;更作司马懿告示天下榜文,遍贴诸处:使曹睿心疑,必然杀此人也。"诸葛亮接受了马谡的建议,按照他的话去做。果然,司马懿被"削职回乡"。

这种处心积虑的造谣者很重视研究攻击对象的弱点。在这个谣言中,诸葛亮抓住:第一,司马懿手握重兵,有功高震主之嫌;第二,魏主曹睿对司马懿"素怀疑忌"。因此,当谣言散布开来时,曹睿"大惊失色,急问群臣",而大臣中并无人为他说好话,有人提起了曹操曾经对司马懿的评价:"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有人说:"司马懿深明韬略,善晓兵机,素有大志;若不早除,久比为祸。"由此,诸葛亮所造谣言一举成功,顺利地离间了敌方将帅,除掉了自己的一个劲敌。

试想,如果诸葛亮不是抓住司马懿的这种弱点,而是造对方贪图享乐的谣言,就不会对对手造成如此大的伤害。

除了这种敌对性攻击外,嫉妒性攻击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得罪为频繁,似乎任何一个群体里的优秀者都会遭到一定的非议,极易成为谣言的中心人物。

这类谣言又可根据造谣者来自于群体内或群体外分为两种:一是群体内的嫉妒,一是群体外的嫉妒。而对于一些社会公众或知名人物,嫉妒性谣言常常同时来自于群体内外。

这种现象在改革初期不时出现在一些国有企业的厂长身上,一个厂长一旦稍微有了改革的举措并取得一定成绩后,受到包括上级领导、同行单位、新闻媒介等外界的关注,名声、荣誉日渐增加,有时还会得到外界丰厚的物质奖励,这些,都会引来一些人的嫉妒。或匿名告状,或散布流言,就成为这些心态不正的嫉妒者常用的手法。同时,凡改革必然涉及利益的重新分配,那么,在这种重新分配中利益受损的一方就会成为谣言传播的基本土壤。这导致许多改革者在过了初期的大刀阔斧后很快是举步维艰:对上,一封告状信让上级领导在支持其改革上有了顾虑;对下,一个小小谣言能打消群众热情的拥护。

攻击性谣言是造谣个人或集团目的的体现,相对牢骚性谣言,其谣言攻击目标非常明确,谣言制造上理性成分增加。

在国际传播中,攻击性谣言出现得非常普遍。为了制造打击对手的舆论,完全虚假的新闻可以成为传播的主要内容。

1930年,一位研究者撰文揭露了"一战"期间英国的宣传。文中写道,"暴行报道是英国宣传的一大元素。这些报道大多数都被不加置疑的公众所接受。如果他们目睹了最悲惨的暴行报道是如何于1917年春天在英国情报部的总部出笼,他们也许就不会那么轻易接受有关德国恐怖行为的故事了。

查特里斯准将……正在对比两张从德国人那里缴获的照片,第一张生动地再现了德军士兵的尸体被拉到后方埋葬的惨痛情景。第二张照片显示了德国人将死马运往工厂,在那里,他们别出心裁地用马尸炼油制造肥皂。两幅照片的说明使查特里斯准将突生灵感……他巧施裁刀,在死亡德军士兵照片下方贴上了'德军尸体运往肥皂工厂'的标题。二十四小时之内,这张照片已装入发往上海的邮袋。

查特里斯准将把照片寄到中国,是要激起反德舆论。中国人一向敬重死者,给德国人加上亵渎死者的恶名,是导致中国对轴心国宣战的因素之一。"〖17〗

尽管查特里斯准将将完全没有的事情说成有,尽管其造谣手法非常简单,但大众传播让这一谣言取得了极高的信任度,发挥了极强的战斗力量。

在现代国际争端中,各国政府尤其是西方主流媒体都非常重视以谣言的方式来获得本国人民对本国政府的舆论支持。在1995年于北京召开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中,西方一些主流媒体的表现就根本违反了新闻真实性原则。比如8月24日美国之音的长篇消息称:世妇会要举行"裸体游行","妓女在所在宾馆接客"。8月30日,美联社的一则消息中称:在(北京)城市四周的重要地点集中了毛毯和浴袍,以用来裹住那些计划举行裸体游行的妇女。还有报道说,天安门前女警察每人身上带两匹布,并调侃道:"天这么热,难为女警察身上缠两匹布。"但事实是既没有"裸体游行","妓女在所在宾馆接客",也没有"女警察身上缠两匹布"。〖18〗

第三、 宣传性谣言。
宣传性谣言是指造谣者为了实现某种积极的政治性、社会性目标而编造的谣言。与攻击性谣言的消极的攻击目的相比,这类谣言更容易迷惑人,而造谣者也更理直气壮。

1983年8月11日,《新民晚报》第一版刊登消息《服役期满不回上海到青海》,消息中说,南京部队某部36名服役期满的上海籍老战士,联名给青海省有关领导写信,要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青海去工作。这些战士在信中写到:"大西北的自然条件、生活水平不如上海,这些我们都知道,但为了祖国建设的需要,我们乐意和青海人民一道同甘共苦,为建设祖国的大西北作出应有的贡献。"消息最后说,"这些上海籍战士联名给青海省有关领导写信的消息传开后,得到所在部队领导的支持。8月7日下午,部队党委召开表彰大会,及时表扬了他们志愿去青海工作的先进行为。"

这是一则部队业余通讯员写的报道。后来证实有严重失实之处,实际上,申请去青海工作的只有作者本人和另一名江苏籍战士。而作者以为"要是报道一批大城市的战士申请去青海,稿件会引起编辑部的重视。"〖19〗

这类报道的内容是正面的,但内容与事实不符,本质上仍属于假新闻,其宣传效果只能是走向反面,产生反效果现象。

对于类似的问题,早在1943年,陆定一同志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就已指出,虽然新闻工作具有政治性,但是"这种政治性比起那包含这种政治性的事实来,乃是第二性的、派生的、被决定的,而第一性的东西,最先有的东西,乃是事实而不是什么'政治性'。说'新闻就是政治性本身'就是把事实与其政治性的关系,头足倒置颠倒过来。颠倒过来有什么害处呢?颠倒过来,立即就替造谣、曲解、吹牛等等开了大门。"〖20〗
然而,在"文革"期间,这种尊重事实的新闻原则被扔到九霄云外,代之而来的是"事实为政治服务",即"材料要从斗争需要出发,不是从有什么材料出发……应该有什么题目,然后寻找材料,这样材料的运用就活了。"〖21〗

以事实说话才有根基,以事实宣传才有力量,而以题目决定材料的方法进行的宣传,带来的只是软弱无力的谣言满天飞。

第四、牟利性谣言。
大众传媒的发展带来新闻业的蓬勃发展,但也让一些企图出名、赚钱的人有了可乘之机,自行编造一些耸人听闻的假新闻并广泛散发,其发表率之高、传播范围之广是惊人的。

1999年2月12日的《新闻出版报》刊登文章《'98假新闻曝光》,指出"屡禁不绝的假新闻仍困扰着1998年新闻界,影响着传媒在受众心目中的公信度和权威性"。文中列举了当年比较有影响的假新闻案七例。从这些假新闻的制造企图来看,它们基本上均属于牟利性谣言。〖22〗

比如"中国第一恐龙"系列报道的造谣者捏造并不存在的一个部队番号和部队新闻中心,私刻审稿专用公章,编造了《寻找中国第一恐龙》、《第一恐龙进入乌鲁木齐》、《寻找中国第一恐龙的女性》等报道,在全国数十家报刊刊登。再如邓四平编造离奇假新闻,这个四川蓬安县海田乡人善于捕风捉影地编造离奇故事,如乡里一位百岁老人跌了一跤中风死去一年多,他则编造了《跌了一跤服姜汤,百岁老人长新牙》,在一些报刊登出,还有的如《杀鸡得金块,你说怪不怪》、《剖开青石板,跳出活青蛙》、《鸽子孵虫小蛇来,放归自然风格高》等,尽是离奇怪诞之作。还有,"神农架悬赏50万抓野人"的造谣者是深圳一家发行"神农架野人探险旅游卡"的公司,为了推销其产品,该公司编造说,凡持"神农架野人探险旅游卡"者,均可参加'99揭开"野人"之迷的悬赏活动,拍到第一张"野人"照片的奖50万元。而有关专家声明,从人类学的角度分析,"野人"一说是假的。

这些假新闻,多属于为了某种牟利愿望而制造的谣言,这也说明在越发商业化的社会里,大众传播中的谣言的发展趋势。

第五、误解性谣言。
误解性谣言是指造谣者并无主观先决的意图,只是根据某种偶然的社会、自然迹象,加上自己缺乏判断力而形成的错误认识并传播开来的谣言。

这类谣言涉及的问题大多与群体、个人切身利益切实相关,为造谣者极度关注,因此,过分的敏感造成带来分析意识与分析能力的下降,而且,在形成错误认识之后会由于恐慌等心理因素会不断扩散自己的这种认识。

根据这类谣言涉及的内容,可以进一步分为两类:社会变动的误解与自然灾害的误解。

对关于切身生活、生存的政策环境,公众都非常在意,一旦有了风吹草动,就会非常关注,就会依照一些存在的迹象,加上自我的判断得出结论。而这些结论往往并不是非常准确地符合实际的。

1981年10月15日,《广西日报》第一版刊登消息《三百五十万斤香蕉告急》。文中说,浦北县白石水公社今年香蕉总产量达到六百万斤,比去年增长两倍。"但近日来,当地供销社和社队企业在收购香蕉中产生了一些矛盾,从9月27日起,白石水供销社停止收购香蕉,而公社企业资金、人力有限,远远满足不了产蕉户的卖蕉要求。目前正值香蕉大量成熟季节。蕉乡农民眼看辛勤劳动种出来的果实销不出去,焦急万分。现特向有关部门紧急呼吁希望让三百五十万斤香蕉尽快上市。"

在这之后的两天,《广西日报》还配合这篇报道陆续刊登了《浦北县香蕉购销工作有起色》、《供销社采取措施积极收购香蕉》的报道。

后经查实,这篇报道是失实的。失实点在于:从十月中旬到十一月底成熟的香蕉约有三百五十万斤,到十月中下旬收的香蕉只有一百五十万斤左右,把在一个多月里陆续成熟的香蕉说成当前已经成熟,让读者误以为香蕉已经熟透而又收不起来销不出去。而且,供销部门已经采取的措施也没有如实反映。〖23〗

与对社会环境变动关心程度相同的是对自然环境变动的关心。由于人类对相当一些大的自然灾害还没有准确的预报体系与有效的防范措施,因此,这类谣言是非常能够引发社会恐慌的。比如在有关地震的谣言,就极易引起社会恐慌。

由于误解性谣言的引发常根据一些偶然的征兆,其涉及对象也多是与公众相关的社会、自然变动,因此,这类谣言波及面非常大,从对社会危害的广泛程度看,公众宁可信其有不原信其无的心理及趋众心理都加剧了其危害性。

以下将五种谣言的起因、制造特征、中心事件作一对比。

起 因 制造特征 中心事件
牢骚性谣言 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情绪化 夸张、具体的社会问题
攻击性谣言 攻击对立、突出的他人或群体 理性化 个人或群体的不良言行
宣传性谣言 宣传政策、表扬先进 理性化 政策的积极意义先进人物的事迹
牟利性谣言 谋求个人出名及经济利益 理性化 离奇的社会、自然现象
误解性谣言 对社会、自然突发变动的模糊理解 情绪化 社会、自然环境的负面发展

谣言中心事件的特征
在了解了谣言产生的主体----造谣者的动机后,接下来要讨论谣言产生的客体----谣言中心事件的特征。研究的目的是试图回答一个问题:具有怎样特征的事件能够成为谣言的主要内容?
根据对大量谣言涉及事件的分析,以及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将谣言中心事件的特征归结为两点:未知性与反常性。

第一、未知性。
谣言传播的是未经证实的消息,因此,事件本身的未知性越大,就越容易引起人们的猜测与关注。

如果是得到权威部门证实的消息,即便是关于地震、洪水、某政府高级官员被捕,也不会造成一种脱离大众传播渠道的地下传播,相反,这类消息会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可能广泛、公开地向社会传播,因此,这类已经有确定答案的事件不会成为谣言中的事件。然而,如果权威部门只通报了地震的发生而不告知地震的伤亡人数,只通报某政府高级官员的被捕而不告知其主要罪行,就会在公众中引起猜测性议论,形成谣言。这种谣言的典型案例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尽管全国人民知道发生了特大地震,但由于新闻上只有抗震救灾的报道,没有公开死亡人数,因而社会上传闻极多。香港报纸和外国报纸谣言满天飞,有的说死了60万,有的说死了70万。直到三年后,新华社记者在大连震情会上才得知死亡24万的确切数字,并向全世界公布了这一消息。〖24〗试想,如果在地震发生后立刻查明死亡人数病公开,又怎么可能有相关谣言产生?根据谣言产生的规律来看,越是未知的事件,越容易被作为谣言的中心事件,而大的自然灾害还有着很强的显著性,更是会让造谣者、传谣者乐此不疲。

未知性有两重含义:第一,权威部门没有公布事件的确实真相,比如对唐山大地震的死亡人数就属于权威部门有意不公布,造成谣言滋生;第二,权威部门公布的事件真相不能让公众相信。有关权威部门已经公布了事件真相,当公众认为这种公布出来的"真相"不是真的真相,是经过伪饰的,因此依然会有谣言。而且,这种谣言还会依据已经公布的事件"真相"制造并衍生,正如中国民间常说的一句话: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王二不曾偷。

第二、反常性。
能够成为谣言中心事件,其反常性是显然的,因为按照事物发展规律正常运作的事件是公众可以预料并且不会去传递的。比如冬天天冷要多穿衣服的消息,比如某人一贯表现优秀而将受到表彰,等等,是不会激起传播者的兴趣的,没有人会认为这是一件有传播价值会引起他人重视的消息。相反,如果冬天天暖有可能会引起疾病,如果某人一贯表现优秀但被人发现某天偷东西,这就会成为吸引人的爆炸性新闻,迅速传递开。

西方新闻界有一个经典的新闻定义: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其本质就是事件的反常性,比如一个人一顿饭吃了3个汉堡包不是新闻,但若一个人一顿饭吃了30个汉堡包就是最好的新闻,尽管这种新闻经不起推敲,但由于它的反常性,很容易引起公众的兴趣,并会主动进行传递。

反常性事件根据其内容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与个人一贯表现违背的言行;一是与社会发展或自然规律违背的事件。

谣言的产生公式
国外有学者曾经针对谣言的产生给出了一些公式。〖25〗
1947年,艾尔波特和波茨曼给出了一个决定谣言产生的公式:
R= i ×a
其中,R=谣言(rumor), i =重要度(important),a = 模糊度(ambiguity)
1953,克罗斯对此公式进行了修订,即
R= i ×a×c
其中,c=批判能力( critical ability)
根据第一个公式,谣言的产生与谣言涉及事件的重要程度与模糊程度有关,换言之,越是重要的事件,越是不确定的事件,越能够形成强烈的谣言,而若一件事情的重要度为零或是非常确定,那就不会产生谣言。

第二个公式是对第一个的修订,加入了传播者的因素,如果公众有很强的批判能力,能够识别谣言的假象,那么谣言也不可能传递开来。

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谣言产生的主要依据还是相关事件本身的特征及公众对其的关注程度。公众的批判能力只体现在对其传播内容的信任程度上。

上面介绍的两位研究者都没有提到事件的反常性。事实上,事件的反常程度应该是谣言产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反常性越大的事件越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

如果依照以上分析再给出一个谣言产生的公式,可以如下形式表示:
R= a×a'×a"
其中,R=谣言(rumor),a =关注度(attention),a' = 模糊度(ambiguity), a" =反常度(abnormality)
以这一3a公式来表示谣言的产生,可以更准确地抓住谣言产生的本质,更贴近谣言产生的实际。

【注释】
〖1〗〖2〗(法)卡普费雷:谣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6、9、150-151、251、247页
〖3〗笔者查阅了国内八十年代末以后出版的舆论学著作,发现其中凡涉及谣言的内容对其给予的都是负面的评价,普遍认为谣言就是谎言。
〖4〗〖5〗〖11〗刘建明:当代舆论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75、179、160页
〖6〗〖9〗〖13〗〖15〗社科院语言所: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194、194、1462、1384页
〖7〗〖10〗〖12〗〖14〗〖16〗刘建明:宣传舆论学大辞典,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341、341、356、343、332页
〖8〗〖25〗孟小平:揭示公共关系的奥秘----舆论学,中国新闻出版社,1988,207、221页
〖17〗(美)德弗勒,鲍尔-洛基奇:大众传播学理论,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79页
〖18〗新华社新闻研究所:世妇会中外新闻实录研究,新华出版社,1996,27页
〖19〗中宣部新闻局,社科院新闻所:真实----新闻的生命,中国新闻出版社,1986,303-307页
〖20〗〖21〗蒋亚平等:新闻失实论,中国新闻出版社,1986,213-214、80页
〖22〗陈霞,陈红梅:'98假新闻曝光,新闻出版报,1999年2月12日
〖23〗中宣部新闻局,社科院新闻所:真实----新闻的生命,中国新闻出版社,1986,387-395页
〖24〗 徐学江:突发事件报道与国家形象:中国记者,1998年第9期

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叫传说

流言

叫造谣

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