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婚纱礼服:中国古代考状元的身体标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06 01:07:07
古代选状元肯定也需要体检,但不知道需要什么样的标准。比如身高、相貌、生辰八字、姓氏是不是都有严格的要求呢?

这个问题提得好。状元是有身体条件的,但各朝没有统一的标准。这个身体条件主要看外貌和身材,一般不要尖嘴猴腮的,不要面黄肌瘦的,不要五官不正的,因为状元最后要经过殿试,由皇上钦点确定,所以,皇上的喜好就是标准。

好象没有.如果要有歧视.也只有传说中的钟馗.

中国古代“选举”制度述略

从大历史的角度进行考察,可以把中国古代选举制度分为三类,即学校型选举制度、察举型选举制度和科举型选举制度。这三种制度构成了一个有机体系:学校是教育、培养人才之地;科举即设科取士,是考察和选拔人才的机制;荐举是直接从社会上吸取人才,根据职位的需要对被选举者进行学业、才干与职任的甄别、使用和督察。从
系统分析的角度看,学校是古代选举制度的基础,察举是古代选举制度的关键,科举是古代选举制度的主体。

所谓“学校型选举制度”,就是通过学校来培养、选拔和任用官员的制度。一般来说,进入各类学校的士子都要经过学校的学习、培训,然后参加各类考试、考核,最后进入政府。学校型选举制度是整个选举制度体系中的基础性制度,其特征是重在培养,往往与其他选举制度衔接起来。从西周官学到汉代太学、明清国子监以及翰林院等,都是培养官员的重要阵地。

所谓“察举型选举制度”,是以官员察举为主要特征的对士人进行培养、选拔和任用的制度。两汉时期中央机关的王公卿相和地方郡守一直拥有较大的察举和辟除官吏的权力。察举制度盛于两汉,衰于魏晋南北朝。隋唐以后,通过官员来推荐人才的选举方法仍然保留下来。作为推荐者的官员,要为所举的士人作担保,因而这种制度又被称为“保举”。明清保举制度更加具有“理性”的味道,也更加制度化了。道咸年间荐举一途尤受重视,因为这种疆吏保举“其核之者至详,其举之者至慎”,可以选拔那些无法通过科举获得的特殊人才。

所谓“科举型选举制度”,是以分科举士为主要特色的士阶层的培养、选拔和任用制度,其本质是对知识的分科考试,对人才的分类考察。科举型选举制度贯穿了整个古代选举制度发展演进的历程。从汉唐到明清,由于有了一套完整的政治与行政体制作依托,科举型选举制度形成了完整的制度体系:考试层级逐渐增多,考试规则逐渐走向严密,考试内容逐渐走向统一,考试标准逐渐走向以文为准,对士人的任用也逐渐走向规则化。与学校型选举制度和察举型选举制度相比,科举型选举制度是一种宏大的严密的精致的选举制度体系,是中国古代选举制度的主体。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为西方所引进,融合进入其文官考试制度之中,成为西方官员任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非偶然。因为,尽管科举制度有种种不足,但毕竟为选拔人才奠定了可以操作的制度体系,具有种种优点,从整体上保证了选举工作的进行。第一,科举考试相对具有机会平等性。从隋唐至明清的科举时代,人口中的绝大多数都有资格参与竞争。第二,科举考试被称为“量才尺”,具有客观性。第三,科举考试的客观性来自考试的标准化。科举考试是一种“标准化考试”,做到了考试内容标准化、考试文体标准化、考试书体标准化和任用标准化。第四,科举型选举制度具有独立性。这种独立性是指科举型选举制度能够自行运转,任何人都很难操纵其运行。第五,科举型选举制度符合各方参与人的利益,具有稳定性。

选举制度的知识、思想和信仰与选举制度的程序和标准同样重要,是选举制度中的核心。中国古代选举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选拔和任用士人为官员,而士人要想被选举,必然要接受和认可选举制度的知识、思想和信仰。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士人自觉不自觉地受到熏陶,潜移默化,形成了独特的人格素质。西周官学教育是一种通才教育,注意学生能力的均衡发展,既强调德行,又强调技能,包括六德、六行和六艺,即所谓“三物之教”。汉代儒家学者通过继承和发展荀学,并以之为基础而融合法道两家,重建西周以来的“官学”体系,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融合法道两家的知识体系,显示了汉代选举制度知识和思想的多样化。唐朝选举制度也实现了知识和思想的多样化,科目有进士、明经、秀才、明法、明算、明书、明道、武举等,同时还保留了“吏道”。宋初基本上继承了唐朝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科目和考试方式,庆历新政和熙宁变法中科目设置的精神是“精贡举”,罢诸科,独存进士,即“诗赋取士”和“经义取士”。诗赋进士以诗赋为学习重点,以经义为辅,专习一经,经义进士以经义为考试重点,以诗赋为辅,必须专习两经。从中可见,法道等体系的知识和思想受到排斥。明清则进一步缩小了考试范围,以四书为主,以五经为辅。清代科举考试本来设计得比较合理,但考试“专重首场”,使得考试的内容专注于四书,而士子们也就专门读背四书了,对其他知识和思想则无暇顾及,再加上科举样卷的广为传播,许多人甚而直接背诵样卷而不再认真阅读经典。

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蕴涵着辉煌灿烂的政治文明,选举制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与西方现代选举制度相比,作为培养、选拔和任用士人为政府官员的中国古代选举制度,是独特的完整的有机体系。在近现代中国历史进程中,西方现代选举制度和中国古代选举制度在冲突、碰撞和融合中共同推动着制度改革和社会发展。今天,对中国古代选举制度进行研究,仍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科举文体的变迁

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因为朝代不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但从隋唐开始,一直到清末,都有着比较清晰的脉络。唐朝以诗赋为主,宋朝以策论为主,本版选取的两篇诗文在当时有着一定的代表性,今人的解读则是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当年的科举名篇。

隋唐:兴诗赋

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公元587年,隋文帝杨坚规定各州每年选贡士3人,标准是文章华美。隋炀帝杨广即位后,又创置了进士科。当时考试的主要文体是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

在推翻隋朝的统治后,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等五十多种。其中明经、进士两科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

宋元:经义、论、策为主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但在考试内容上作了较大的改革。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所谓经义,与论相似,是篇短文,只限于用经书中的语句作题目,并用经书中的意思去发挥。但是王安石的改革,遭到苏轼等人的反对。因此有时考诗赋,有时考经义,有时兼而有之,变换不定。

元朝建立后,长期没有科举制度。直到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有中书省大臣建议恢复科举制度,次年即举行考试。考试内容主要为《四书》以内。文体以“策”为主。“古赋”、“诏诰”、“章表”中选考一道,古赋、诏诰用古体文,章表用四六文体,参用古体。

明清:重八股文

元朝灭亡后,明王朝建立,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会试头场均考八股文。而能否考中,主要取决于八股文的优劣。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是由宋代的经义演变而成。

与明朝基本相同,清朝的科举制度最大的特点也是八股取士。主要以八股文为主。文体上的变化极为有限。乾隆二十二年(1757)又增加了试帖诗。在清朝的科举制度中,试帖诗是比较特殊的,它是用于考试的律诗。基本是从前代的经、史、子、集中抽取一些词语为题。试帖诗的结构,首联为破题,次联为承题。第三联类似八股的起比,第四、第五联如同中比,六、七联如同后比,结联如同束比。

全诗不能有一字重复,音韵和用典都有严格要求,动辄犯忌。

作者不能议论褒贬,抒发己见。

在清朝的科举历史上,八股文三废两兴,直到1901年,在八国联军的炮火中,慈禧宣布停止八股文考试,它才走到了历史的尽头。1905年9月2日,清廷宣布:“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中国科举制度从此终结。

参考资料

《科举文体研究》汪小洋孔庆茂天津古籍出版社

《八股文概说》王凯符中华书局

《中国考试史专题论文集》高等教育出版社刘昕主编

古代科举就是为了选拔当官的,别的没听说,不过根据明清两代选拔官隶的制度来看,身体残疾、样貌丑陋的人(像歪鼻斜眼之类)是不能当官的。
一般人考科举就为当官,既然当官有这样的限制那想必举人的身体条件也在此之列了。

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