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高中生的青春歌曲:为什么叫包青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9 20:54:47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文曲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包黑炭”。
  包拯(999年5月28日-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以清廉公正闻名于世。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曾任天章阁待制,人称“包待制”,后为龙图阁直学士,故后人亦称“包龙图”,卒赠礼部尚书,谥孝肃。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

  包拯 (包青天)
  包拯(999-1062)自希仁,芦洲合肥人(安徽合肥),北宋天圣五年(1027)进士。

  中进士后,因父母年事已高,不忍远去为官,直到双亲相继去世,守孝完毕,才在亲友的劝说下为官,期间长达十年之久,故以孝闻于乡里。

  宋景佑四年(1037),任天长(安徽天长)知县,颇有政绩。任满后,调任知端州(广东肇庆)。回京任监察御史里行,又改监察御史,为「言事官」,对处事不当,行事不法的官僚,都可以进行弹劾。为惩治贪官,自庆历四年(1044)廿八月,他向仁宗上疏《乞不用赃吏》,认为清廉是人们的表率,而天赃则是「民贼」。包拯七次上书弹奏江西转运使王逵,揭露他「心同蛇蝎」,残害百姓。并严厉批评宋廷的任官制度。皇佑二年(1050)至三年间,包拯知谏院,曾三次弹劾外戚张尧佐,审清妖人冷青冒充皇子的特大诈骗案,震动朝野。

  包拯在历官三司户部判官及三司副使期间,先后出任京东,陜西,河北等路转运使,每至一地,都以减轻民间负担、改革弊政、发展生产为己任,提出了「宽民利国」的经济思想。多次为了国家大事,说了皇帝不爱听的话,论斥权幸大臣,请求罢去皇帝赐给亲信官僚们的恩宠,一切改由主管机构正常渠道进行。他将唐朝魏征给唐太宗的三道奏章写出来,呈给宋仁宗为座右铭,时刻警惕,以国家大事为重。请求仁宗虚心纳谏,分辨是非,不要搞「先入为主」,偏听偏信,而要爱惜人才,除去苛刻,严正刑禁,禁止妖言邪说,不随意大兴土木,如此等等,朝廷多采纳施行。

  嘉佑元年(1056)年十二月,朝廷任包拯权知开封府,他于次年三月正式上任,至三年六月离任,前后只有一年有余。但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把号称难治的开封府,治理得井井有条。敢于惩治权贵们的不法行为,坚决抑制开封府吏的骄横之势,并能够及时惩办诬赖刁民。

  由于包拯在开封府执法严明,铁面无私,敢于碰硬,贵戚宦官也不得不有所收敛,听到包拯的名字就感到害怕。儿童妇孺们都知道包拯之名,亲切称呼他为「包特制」。开封府广泛流传着这样的话「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用阎罗比喻包拯的铁面无私。

  宋嘉佑六年(1061),他官至枢密副使,次年五月病逝,「京师吏民,莫不感伤,叹息之声,大街小巷都可听得到。」朝廷赠官吏部上书,有「奏仪」十五卷传于世

包拯 (包青天)
包拯(999-1062)自希仁,芦洲合肥人(安徽合肥),北宋天圣五年(1027)进士。

中进士后,因父母年事已高,不忍远去为官,直到双亲相继去世,守孝完毕,才在亲友的劝说下为官,期间长达十年之久,故以孝闻于乡里。

宋景佑四年(1037),任天长(安徽天长)知县,颇有政绩。任满后,调任知端州(广东肇庆)。回京任监察御史里行,又改监察御史,为「言事官」,对处事不当,行事不法的官僚,都可以进行弹劾。为惩治贪官,自庆历四年(1044)廿八月,他向仁宗上疏《乞不用赃吏》,认为清廉是人们的表率,而天赃则是「民贼」。包拯七次上书弹奏江西转运使王逵,揭露他「心同蛇蝎」,残害百姓。并严厉批评宋廷的任官制度。皇佑二年(1050)至三年间,包拯知谏院,曾三次弹劾外戚张尧佐,审清妖人冷青冒充皇子的特大诈骗案,震动朝野。

包拯在历官三司户部判官及三司副使期间,先后出任京东,陜西,河北等路转运使,每至一地,都以减轻民间负担、改革弊政、发展生产为己任,提出了「宽民利国」的经济思想。多次为了国家大事,说了皇帝不爱听的话,论斥权幸大臣,请求罢去皇帝赐给亲信官僚们的恩宠,一切改由主管机构正常渠道进行。他将唐朝魏征给唐太宗的三道奏章写出来,呈给宋仁宗为座右铭,时刻警惕,以国家大事为重。请求仁宗虚心纳谏,分辨是非,不要搞「先入为主」,偏听偏信,而要爱惜人才,除去苛刻,严正刑禁,禁止妖言邪说,不随意大兴土木,如此等等,朝廷多采纳施行。

嘉佑元年(1056)年十二月,朝廷任包拯权知开封府,他于次年三月正式上任,至三年六月离任,前后只有一年有余。但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把号称难治的开封府,治理得井井有条。敢于惩治权贵们的不法行为,坚决抑制开封府吏的骄横之势,并能够及时惩办诬赖刁民。

由于包拯在开封府执法严明,铁面无私,敢于碰硬,贵戚宦官也不得不有所收敛,听到包拯的名字就感到害怕。儿童妇孺们都知道包拯之名,亲切称呼他为「包特制」。开封府广泛流传着这样的话「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用阎罗比喻包拯的铁面无私。

宋嘉佑六年(1061),他官至枢密副使,次年五月病逝,「京师吏民,莫不感伤,叹息之声,大街小巷都可听得到。」朝廷赠官吏部上书,有「奏仪」十五卷传于世

1.因为他姓包2.凡是清廉正直,执法如山,形容某人的清廉刚正,为民办实事的品质,都叫青天。所以叫包青天。

青天者,清正廉明之意

古代人们敬仰苍天,为了形容某人的清廉刚正,为民办实事的品质,人们管这个叫做青天!

因为他一生清廉正直,执法如山,所以也被后人誉为包青天,赢得后人世世代代的崇敬。

开封包青天铁面无私辩忠奸

包拯,字希仁,北宋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卒于宋仁宗嘉?七年(1062年),他是北宋中期著名的政治家。

包拯少时长期寄住在庐州城南的一座古庙里,刻苦读书,儒家经邦治国的思想和历史上忠臣孝义的事迹,对他影响很大,从这时起,他就立志“竭忠死义”,为国家尽力。

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29岁的时候,考中了进士,授官大理评事,知建昌(今江西永修)县。这时他的父母年事已高,不欲其远去,包拯便没去上任,留在家里奉养父母,不久朝廷改派他为和州(今安徽和县)税监。包拯上任不久,又辞职归里。此后十年都未做官,以孝闻于乡里。后来,父母相继去世,他才在乡人的劝勉之下,重登仕途,出任扬州天长县知县。在知县任上,包拯巧断盗割牛舌案,轰动全县。

康定元年(1040年),包拯升任为端州(今广东高要)知州。当地盛产端砚,前任知州多加征数十倍去贿赂权贵,但包拯却不多征一方,当他卸任时,连一方端砚也没有带走。庆历三年(1043年),由御史中丞王拱辰推荐,包拯到中央政府担任监察御史里行。两年之后,正式担任监察御史。

北宋御史的地位不算高,但却掌握言路,作用不算低。在御史任上,包拯写下许多奏议,不满因循守旧的现实,要求进行改革,并积极推动庆历新政的进行。针对新政中的一些不当做法,包拯亦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如范仲淹提出科举考试不再实行弥封誉录制,而代之以荐举制,而包拯却上疏认为荐举制存在种种弊端,行弥封之法,则稍协尽公之道。

北宋时期,辽与西夏的威胁较大。北宋政府只知岁贡银绢,以换取暂时的和平局面。包拯认为这并不是长久之计,应该选将练兵,加强边防,才是上策。庆历五年(1045年),包拯出使辽国,辽国副使指责宋朝雄州(治所在今河北雄县)地方官在雄州城开便门,是想引诱辽国叛徒去泄露辽国情报。包拯立即反驳道:“如果我们欲获得情报,自有正门,何必开便门呢?”辽使无言以对。包拯返回京师后,又向仁宗皇帝奏上《论契丹事宜》、《论边将》等疏,指出河北一带地势平坦,无险可守;沿边地区卒骄将惰,粮匮器朽,朝廷应该尽早选拔将帅,精练士卒,广储粮食,以应付辽国可能的入侵。可惜,这些重要意见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庆历六年(1046年),包拯升任三司户部判官,后次第任京东、陕西路转运使,又徙河北路转运使,未行,擢三司户部副使。在这段时期内,他能体察下情、关心民瘼,努力去除各项弊端,大都收到比较显著的效果。

陕西凤翔府斜谷造船场每年为国家制造大量船只,所需木材,全从本府及附近地区收买或砍伐。负责为这个造船厂供应木材的差役,每年都要赔钱一两千贯,不少人因此家破人亡,有的甚至被逼自杀。包拯在担任陕西路转运使期间,上疏(请权罢陕西州军科率),请求朝廷免除老百姓的这项沉重负担。

皇佑元年(1049年)10月,包拯奉命考察陕西食盐的运输和销售情况,他发现那里搬运食盐的差役是按照家产摊派的,每一贯家产要搬二袋盐包到各州由官府出卖,应差之人,倾家荡产,比比皆是;甚至连服役的兵士,往往亦因之逃亡死损。他遂上奏朝廷,主张采纳当地主管官员范祥的改革方案,改官卖为通商。新法实行以后,公私两利,既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又增加了国家税收,两年内国库增收516千贯。

皇佑二年,包拯擢为天章阁待制,知谏院,担任了谏官。他对唐朝直言敢谏的魏征极其推崇,他觉得魏征所说的许多话,对宋朝亦有现实意义,特地选录魏征的三篇疏文,希望仁宗作为座右铭,时时观看。其实包拯在直言敢谏上,颇似魏征。

包拯主张依法治国。他认为国家所制定的法律制度,不可随意更改,以致失信于民。他反对皇帝凭个人的好恶,奖惩臣下,他说:凡是由皇帝直接下令赦罪的,都是依靠后宫或者宦官的门路,求得人情,这必定妨碍公事,败坏朝廷,实在要不得。宋仁宗觉得他说得很在理,表示对此要严加禁止,示信天下。

包拯上谏不畏权势。张尧佐是宋仁宗宠幸的张贵妃的伯父,无功却当上了三司使。包拯愤然上书,指出当前国家财政极其困难,用张尧佐这样的庸人理财,只会加重危机,实在让人痛心。包拯坚决要求将他免职,选用有才干的人当三司使。宋仁宗不仅不采纳这个意见,相反,又加封张尧佐为淮康军节度使、宣徽南院使、景灵官使等职。包拯闻讯后,再次上书,指责张尧佐是朝廷的污秽,白天的鬼蜮,批评仁宗“失道败德”,并和仁宗当面争辩,言辞激烈,甚至吐沫都溅到仁宗的脸上。仁宗感其忠恳,不得不削去张尧佐的后两职务,并作出外戚不得担任军政要职、干预国家大事的规定。但是,事隔一年,仁宗又加封张尧佐宣徽南院使。包拯再次上书,坚决反对此项任命,仁宗无可奈何,只得作罢。

包拯疾恶如仇,屡次弹劾贪官污吏。他曾先后七次弹劾贪官王逵。王逵先后出任湖南、江西、湖北、河东、淮南诸路转运使,庆历六年春,包拯上疏弹劾王逵,在任职湖南路时,随意增收苛捐杂税,以图进用;改任江西路后,依然是苛政暴敛,无所顾忌。王逵因此移任他路差遣。皇礻右二年冬,王逵由知徐州迁淮南路转运使,命令发布之后,包拯等谏官凡七次上疏,坚决反对任命这样的贪官,仁宗只好罢免了王逵转运使的职务。除此之外,包拯还弹劾过张可久、任弁、郭承?等人,在他看来,廉洁的官吏,是老百姓的表率;贪赃枉法的官吏,是老百姓的盗贼。因此,国家万不可重用贪官污吏。

包拯一生清廉俭朴,在他晚年的时候,曾立下家训,规定:“后世子孙仕宦,凡贪污受贿者,生前不许回归本家,死后不许埋葬于家族坟地内。如果不遵从这一规定,就不是我的子孙。”这表明包拯不仅本人厌恶贪污受贿,而且注意对子孙的教育。

皇佑四年春,包拯知谏院满二年,出任河北都转运使。不久,徙知瀛州、庐州、开封等地。开封是北宋政府的首都,包拯在开封知府的任上执法如山,不避权贵,不讲情面,当时京城里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意思是:包拯和阎罗王一样,不讲情面,不受贿赂,什么关节都打不动他。包拯断案,一是主持公道,二是明辨是非。有一次,两人一起喝酒,一人身边带了几两银子,恐酒醉后丢失,便请另一人保管。等他酒醒后讨还银子时,另一人却不认账。官司打到开封府,包拯反复审问,保管者自恃没有旁证,依然抵赖。包拯密派衙役到被告家里,诡称被告已经坦白,要他的家人交出银子。家人信以为真,交出了银子。在人证、物证面前,被告只得低头认罪。包拯任开封知府的时间仅有一年多,但却在当地人民的心中留下良好的声誉。当时,开封府署有一块历任知府的题名碑,上面的包拯二字,因观者敬慕,多次抚摸,到南宋时,指痕已经很深。现在,当我们在开封历史博物馆里观看这块题名碑时,却看不到包拯的姓名,只能看到刻着包拯姓名的地方是一道又深又亮的手指痕沟和隐约看到的他的任职时间。

嘉佑三年(1058年),包拯升任权御史中丞兼理检使,并领转运使提点刑狱考课院。在此任上他请求宋仁宗为宗庙万世考虑,早日预立太子;又请裁减内传名额,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减少官吏节日休假日期等数事,均被采纳。

嘉佑四年,包拯改任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早在任地方守臣和台谏官时,包拯即多次请求朝廷减免捐税,宽恤百姓,此时,他进一步贯彻自己的主张,凡是横征暴敛,多被废除。以往朝廷所用物品,皆是由地方无偿进贡。这给老百姓增加了额外负担,包拯特置场和市,通过市场交易满足所需,“民得无扰”。后来,包拯又升任枢密副使。嘉佑七年5月的一天,包拯正在官衙里处理政事,突患急病,回家没几天就去世了。噩耗传开,许多廉洁正直的官吏都痛哭流涕,东京洛阳城里的老百姓也都伤心叹息。宋仁宗亲自前往包府吊唁,并停止上朝一日,表示哀悼。

在封建社会里,像包拯这样廉洁正直的官员,真可谓凤毛麟角。人们崇敬他、怀念他,一批以包拯为主人公的小说、戏曲纷纷创作出来,于是一位清廉正直、铁面无私、善于断案、专为老百姓伸冤除害的清官形象便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尽管这些作品与历史真实相差较大,但是,这却反映出人们在饱受贪官污吏的摧残之下,对于能为老百姓伸冤的清官的向往和对包拯的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