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教育基金会:粤剧的研究学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9 03:13:37

上六线/反线 上六两音相当於音阶裏1, 5 两个音。「反线二黄慢板」及「反线梆子中板」乃用上六线定调。反线二黄慢板有悲哀凄凉的味道。反线士工中板有两种唱法,第一种唱法是比霸腔中板约低五度,因为反线接近霸腔的唱法,但用声不如霸腔那麼高亢,而带悲壮的感觉;第二种是接近平喉唱出,则感觉较低沉。粤剧音乐的定弦,反线比正线,低了五度。现在为了方便,不少坊间以反线相若於西方音乐的G 调,但这是不对的,因二者的调式并不等同。 此外,由於有些小曲的音调太高或太低,在演唱时亦会使用反线,以适应演员的声线状态。
  八和会馆 粤剧艺人的行会组织,成立於清代粤剧禁令解除后,取名「八和」,乃「和翕八方」之意。会馆分设八个堂。包括公脚、总生、正生、小生、大花面的「兆和堂」;小武、武生的「永和堂」;二花面、六分的「庆和堂」;花旦、艳旦、玩(顽)笑旦的「福和堂」;男丑、女丑的「新和堂」;打武家、五军虎的「德和堂」(即銮舆堂);接戏、卖戏的「慎和堂」;和棚面的「普和堂」。今天,香港八和会馆是类似粤剧从业员的工会组织;由於堂的合并及更换名称,香港八和会馆组织较为简单。
  七星步 各行当均使用的一种基本步法。据说由於这步法是按北斗七星的排列而行七步,故此得名。但实际演出时,演员可因应舞台的大小而增加步数,然而一般是单数步。
  二步针 在神功戏的演出,戏班的六位台柱只演夜戏及正诞的日戏;而在非正诞演出日戏的六个主要演员,统称为二步针。二步针是属二或三线的演员。因六柱制,二帮花旦归入六柱,所以三帮花旦才称二步针。二步针由第三生、三帮花旦、第四生、四帮花旦、第二丑及第二武生组成。

  三出头 请参阅「出头」。
  下 演员入场称为「下场」,简称为下。
  上 演员出场称为「上场」,简称为上。上也是工尺谱中一个谱字。
  下句 请参阅「上句、下句」。
  下栏人 是指在戏班中较次要的角色,包括演兵卒、家丁的「手下」、演闲角的「拉扯」及演侍婢、宫女和女兵的「梅香」等。
  正印花旦粤剧发展至「六柱制」,整台戏便由六个主要演员担当起来。每位演员需要突破原有行当的限制,兼演几个行当的戏。而正印花旦则是班中的第一女主角,与二帮花旦(即第二女主角)在表演艺术上已无大区别,两者均集合武旦、贴旦、花旦及青衣等角色於一身。
  文武生是 1920-30 年代粤剧演出的新行当。自此文武生成为任何粤剧戏班中第一男主角的统称。
  武生粤剧的武生又称「须生」,重唱和做,基本上扮演文人,常挂黑须。另有一种挂白须的叫「公脚」,唱腔苍劲悲凉,原属「末」行,现在也并入了武生的行当。
  小生粤剧传统行当名称。一般来说小生是演文戏而不挂须的男角。自 1930 年代六柱制兴起后,小生变成班中的「第二男主角」或「男配角」。 丑角色的一种,扮演滑稽人物。
  手下是指演出兵卒、家丁等人物的角色。
  末角色的一种,扮演年纪较大男性人物。
  花旦角色的一种,扮演戏曲中年青的女性人物。
  梅香指演出侍婢、宫女和女兵等次要的女角。
  净脚色名称,常扮演性格刚烈人物,通常以开面象徵其性格。
  须生请参阅「武生」。

  班一个剧团或戏班在行内叫班。
  班主一个剧团或戏班的名称叫「班牌」,每个班牌的负责人称为班主。班牌所代表的不一定是一个拥有固定成员的剧团。虽然很多班主都有惯常聘用的成员,但在每次演出时,班主都可因应情况而聘用不同的演员、拍和乐手和工作人员。
  班底一个戏班中,除几个担班的主要角色外,其他次要的演员,统称班底。
  班牌请参阅「班主」。
  衣箱有以下意思:
  1. 在戏班后台,放置演员戏服的箱,称为衣箱;除放在台柱的箱位外,衣箱也放在戏台上演员面朝观众左边底景的后面。
  2. 为演员管理戏服的工作人员,也称为衣箱,其职责除了为演员更换衣服及处理杂务外,还要预早到达后台,选择位置方便而面积宽敞的箱位。
  当剧者指演出的演员。
  老倌演戏的伶人。
  女伶以演唱粤曲为职业的女性伶人。
  一板一叮 是拍子组合的方式,亦有称「一叮一板」。在整个唱腔及锣鼓体系内,「板」较「叮」重要,因板是控制速度,并且唱腔收结最后的一个字一定是在板的位置。叮又称「眼」,是控制板与板之间过渡的拍子。用以表示节奏及拍子的符号叫「叮板」。一板一叮相若於西方音乐的两拍子,第一拍为板,第二拍为叮,即板叮相隔循环的组合。板腔体的叮板是有严格规定,相对地小曲的叮板则较宽松,故此相同的小曲有时分别以一板三叮及一板一叮处理。
  一板三叮 是拍子组合的方式,亦有称「三叮一板」。在整个唱腔及锣鼓体系内,「板」较「叮」重要,因板是控制速度,并且唱腔收结最后的一个字一定是在板的位置。叮又称「眼」,是控制板与板之间过渡的拍子。用以表示节奏及拍子的符号叫「叮板」。一板三叮相近於西方音乐的四拍子,第一拍为板,第二拍为「头叮」,第三拍为「中叮」,第四拍为「尾叮」。即「板叮叮叮」循环的组合。 此外,通常唱腔以一板三叮为一顿。板腔体的叮板是有严格规定,相对地小曲的叮板则较宽松,故此相同的小曲有时分别以一板三叮及一板一叮处理。
  一槌/一锤/一才 锣鼓点名称,是指在该锣鼓点中,敲锣一下;现在有些一槌的打法并不只是敲锣一下,是加了花式的打法。各种一槌锣鼓点的使用情况如下:
  1. 「查得撑」:用於划分及承接板腔的上、下句,如用於首板和滚花,亦用於收掘。
  2. 唱口一槌:多用作二黄慢板、小曲的引子,以下是最原始的一槌打法: ˋ ㄨ ˋ ˋ └
  局 的 的 局 查 查 得 撑
  以下是花式一槌的打法: ˋ ㄨ ˋ ˋ └
  局 的 的 局 撑 查 得 撑
  3. 齐槌:是为突出某一个「介口」(说白、唱腔或动作)中的某一个字、一组字或一刹那,令观众特别注意。
  4. 重一槌:是用於衬托演员的特别动作或反应。 基於历史的发展及时代久远的关系,锣鼓的叮板与唱腔的叮板之间的衔接,常引起争论,这问题仍有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