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能力考试成绩查询: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8 15:03:35
最好详细点

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经济结构、思想文化等方面发生全方位的剧变。

(1)政治上,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战后,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大量主权丧失,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革命性质都发生了变化,中国历史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在社会矛盾方面,由于巨额的赔款,劳动人民负担加重,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聚合而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并由此把旧式的农民战争发展到最高峰,同时赋予新的时代内容。

(2)经济上,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西方列强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向中国输出商品和掠夺原料,进行早期资本输出,沿海和长江流域直接受到列强经济入侵,中国被动地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开始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3)在思想观念方面,封建传统观念受到冲击,对“夷夏”关系有了新的认识。鸦片战争首先使一些爱国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开始关注世界,学习西方,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显示了“向西方学习”思想观念的变化和“西学东渐”的趋势,开启了学习西方的脚步。

  鸦片战争

  基础知识: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的衰败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崛起;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和危害;林则徐的禁烟运动;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和经过;中国军民的英勇反抗;鸦片战争结束

  情感教育:
  ①鸦片战争是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同清朝的封建统治发生碰撞的必然结果;

  ②通过讲述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对学生进行热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教育;

  ③鸦片战争给人们揭示了“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从而教育学生奋发图强,为国家强大而读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能力培养:①培养学生运用“透过现象看本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等观点辨证观察、分析能力;

  ②培养学生用史实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和起因

  难点:通过鸦片战争的史实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

  新授课

  投影仪

  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在封建社会中,它昂首走在世界的前列,然而当人类历史步入近代后,中国社会遭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外部冲击,经受了一个多世纪的蹂躏,最后远远落在了世界的后面。中国这个古代巨人在这百年多的时间里究竟做了什么?从今天开始,就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近代中国。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40年————————1919年————————1949年

  (鸦片战争)(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

  一、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

  1、鸦片战争前的国际形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崛起

  从17世纪开始,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到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工业资本主义生产的存在和发展,需要不断开辟新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如何实现这一需要?

  ————加紧对外扩张

  资本主义发展对于市场、原料的要求同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存在着不能克服的矛盾,这也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深刻原因。

  2、鸦片战争前的国内形势——清王朝的腐朽没落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处于晚清,也即封建社会的末期,历朝历代在其末期无不隐藏着严重的统治危机。

  从经济落后、政治腐败、外交上闭关锁国三方面总结,可见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呈现出封建末世的衰败特征。

  总结后提问:中英两国远隔重洋,一个在亚洲东部,一个在欧洲西部,相隔如此遥远,为何会在19世纪中期爆发战争呢?

  国别
  中国
  英国

  时间
  19世纪上半期
  19世纪上半期

  社会形态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经济基础
  自己自足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军事力量
  装备陈旧、纪律败坏
  船坚炮利,战斗力强

  对外政策
  闭关自守
  殖民扩张

  中英贸易
  出超
  入超

  综合实力
  日趋衰落
  世界强国

  从表中可以看出,到19世纪上半期,欧亚大陆两端的中英两国兴衰局势已经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鸦片战争前中国日趋衰落的国力构成了英国侵略中国的可能性,而英国为了满足自身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迫切要求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市场,这就又决定了英国要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必然性。

  二、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

  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出超——贸易顺差

  入超——贸易逆差

  ①为什么在中英正当贸易中,英国处于贸易逆差的地位?

  中国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外国的工业品具有顽强的抵抗力,中国对外国商品需求量少;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限制

  ②英国为何在这一时期对中国走私鸦片?有何危害?

  扭转对华贸易逆差,打开中国市场。

  英国从向中国输入鸦片起,直至鸦片战争爆发前,输入的鸦片数量逐年激增,它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罄竹难书。

  鸦片走私不仅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灾难,同时也严重威胁清政府的统治。

  2、林则徐的禁烟活动和虎门硝烟

  ①列举出力主禁烟的代表人物

  ②道光帝为什么会接受林则徐等提出的禁烟主张?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③林则徐的禁烟措施

  ④虎门硝烟:1939年6月

  三、鸦片战争

  1、战争爆发的原因

  两种说法:①因为林则徐禁烟,鸦片战争才爆发。

  ②西方学者说“鸦片战争是维护商业的战争”。

  否定两种说法,均从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来分析。

  英国政府发动这次侵略战争是蓄谋已久的,以大炮保护鸦片走私,是英国资产阶级的既定政策。工业革命以后的英国,随着工业化大生产的发展,迫切需要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扩张。侵略扩张是资本主义的本性。——必然性(清政府的腐败、国力衰弱为必然性的实现提供可能;英国要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

  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为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进而发动了对中国的武装进攻。中国正义的禁烟运动被英国作为发动战争的借口。——偶然性

  偶然的历史时间能起到加速或延缓历史发展进程的作用,但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规律。

  2、战争性质

  英方: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殖民侵略战争

  中方:反侵略的自卫战争

  3、战争过程

  ①结合P4战争形势图,使学生明确并简要复述战争发展的三个阶段

  英国
  中国

  1840年
  英舰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
  林则徐在广东戒备森严

  英军沿海进犯,到达天津白河口
  琦善向英军保证惩治林则徐

  英军撤退
  道光帝将林则徐革职查办

  1841年
  英军侵占香港岛
  ①三元里人民抗英

  英军攻占中国东南沿海一些城市
  ②陈连升、关天培、等将领为国捐躯

  ③清政府组织抵抗不力,战事节节失利

  1842年
  英舰驶抵南京下关江面
  ①陈化成、海龄等殉国

  ②清政府屈服求和

  也即三个阶段:

  战争爆发(1840.6)——战争扩大(1841)——战争结束(1842.8)

  ②突出捐躯的爱国将领

  ③英国侵占香港岛与三元里人民抗英

  英国侵略者从侵入中国领土的第一日起,就开始了极其残暴的屠杀和劫掠。可见,这是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也就是从这时起,中国人民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三元里人民的斗争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武装斗争的开端。此外,广大的爱国将士英勇作战,为国捐躯,表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的情操。

  4、中国战败的原因和教训

  对比指出:这场战争的结果是正义遭到惩罚,野蛮亵渎了文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内因:中国封建经济落后,综合国力衰弱,政治腐败,军备废弛,纪律败坏;清朝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使科技落后;清政府战和不定,妥协投降,组织抵抗不力。

  外因:英国19世纪完成工业革命后,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科技发达。

  一句话: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挡新兴的资本主义

  教训:落后就要挨打,腐败就要亡国。

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涉及的主要史实有两次鸦片战争、列强对中国的早期经济侵略、太平天国运动和思想领域的变化等重大事件。

1.主要阶段特征

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形成,而半殖民地特征体现最明显。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思想文化等方面发生全方位剧变,由此引起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强烈反应,从农民阶级到地主阶级内部的抵抗派和洋务派,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抗争和探索。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主次地位不断变化,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民族矛盾居主导地位;而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则阶级矛盾又居主导地位。

2.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1)19世纪前期,西方列强相继完成工业革命,随即在世界范围内开始了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的殖民扩张,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的中国,成为西方列强侵略目标,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对外掠夺和扩张政策是列强发动侵略战争的根本原因,鸦片问题和“修约”只是借口和导火线。英国是侵略战争的主角和先锋,法国是积极参与者,美国是积极的追随者,沙俄更是帮凶和趁火打劫的强盗。

(3)鸦片战争的战场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英军采用的是赤裸裸的武装侵略手段,凭借着船坚炮利,一再打败清军。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战线从南方一直延伸到清朝统治中心北京,侵略者采取了又打又拉的手段对付清政府。沙俄趁机在中国东北、西北地区扩张。

(4)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特权,外国侵略势力侵入到中国的沿海各省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列强凭借不平等条约的保护,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和掠夺原料,贩卖华工,进行早期资本输出,把中国经济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

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社会各阶级、各种政治力量都做出了反应。

(1)清政府: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组织官兵进行抵抗;但由于妥协退让,组织抵抗不力,战事节节失利,被迫屈服求和。

(2)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敢于面对现实,领导了中国的禁烟运动,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关天培、葛云飞、陈化成等爱国将领,为国英勇捐躯。这一系列斗争沉重打击了侵略者。同时,鸦片战争唤醒了先进的中国人,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中国思想界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3)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气概。

(4)太平天国运动是在鸦片战争影响下,中国社会矛盾的总爆发,是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农民阶级与封建主义两大矛盾的集中体现。在初期,太平军打击的主要目标是以清王朝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太平天国担负起了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革命任务,把旧式农民战争推向了高峰。太平天国的领袖洪秀全学习西方,结合西方基督教的自由平等精神,在中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想在人间建立一个理想天国,尽管此制度非常美好,但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洪仁玕提出了《资政新篇》,主张从政治、经济文教、外交等方面,全面学习西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这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也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4.中国社会的剧变

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经济结构、思想文化等方面发生全方位的剧变。

(1)政治上,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战后,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大量主权丧失,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革命性质都发生了变化,中国历史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在社会矛盾方面,由于巨额的赔款,劳动人民负担加重,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聚合而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并由此把旧式的农民战争发展到最高峰,同时赋予新的时代内容。

(2)经济上,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西方列强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向中国输出商品和掠夺原料,进行早期资本输出,沿海和长江流域直接受到列强经济入侵,中国被动地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开始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3)在思想观念方面,封建传统观念受到冲击,对“夷夏”关系有了新的认识。鸦片战争首先使一些爱国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开始关注世界,学习西方,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显示了“向西方学习”思想观念的变化和“西学东渐”的趋势,开启了学习西方的脚步。

前:社会制度——政治:中国主权完整
经济: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主导
地位
社会矛盾——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
社会性质——封建社会
后:社会制度——政治:主权遭到破坏
经济: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
社会矛盾——人民大众和外国侵略者(主要),
农民阶级和封建阶级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