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留学本科护理专业:4大名旦都有那些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05 12:14:19

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

梅兰芳,京剧表演艺术大师,生于 1894年,卒于1961年,本名澜,又名鹤鸣,小名群子,字畹华,一字浣华,别署辍玉轩主人,艺名兰芳,原籍江苏泰州。他出身于梨园世家,祖父梅巧玲、父亲梅竹芬、伯父梅雨田均为知名艺人或琴师。他早年父母双亡,由伯父抚养成人。8岁开始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0岁首次登台演出《天河配》中的织女,14岁搭喜连成班演出。与此同时,他还求向名旦秦稚芬和丑脚胡二庚学花旦戏,向武功演员出身的琴师茹莱卿学打把子,许多前辈艺术家如名旦王瑶卿、陈德霖、路三宝,昆曲名家乔惠兰、丁兰荪、谢昆泉、陈嘉梁,净角大家钱金福、李寿山等都曾指教于他,尤其得王瑶卿大力提携,创造了集京剧旦角艺术之大成,融青衣、花旦、刀马旦行当为一炉的表演形式和甜润、平和、优美、动听的梅腔,世称“梅派”,与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合称“四大名旦”,影响很大,当推首席。
尚小云( 1900—1976 年)名德泉,字绮霞,南宫人。京剧四大名旦之一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小云自幼丧父,家境贫困,十三岁进三乐科班学艺,初习武生,后改老生,再改青衣、兼演刀马旦的部分剧目。由于他勤奋好学,功底深厚,十六岁出科以后,在北京、上海一带搭班时崭露头角。他以精湛的技艺和出众的才华,获得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赞誉。他开创的尚派艺术,受到京剧观众的喜爱。解放后,曾历任北京尚小云剧团团长,北京市文联常务理事,京剧联合会副主任等职务。
十年浩劫期间他遭受林彪、四人帮的迫害,身心受到摧残,于 1976年4月19日在西安因心脏病发作逝世,终年76岁。尚小云一生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努力创新。《梁红玉》、《汉明妃》、《墨黛》、《双阳公主》等都是尚派名剧。尚小云用他的艺术实践,为我国戏曲艺术、特别是京剧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程砚秋是满族人, 1904年生于北京的一个没落的旗人家庭,1958年病逝。他原名承麟,后改“承”为“程”姓,早年艺名程菊农,后更名艳秋,号御霜。1932年易名砚秋。她幼年家贫,6岁拜在荣蝶仙门下学武生,后改学花旦和青衣,11岁登台,同时还先后向陈桐云、陈啸云、王瑶卿等名家问艺。程砚秋先后两次倒嗓几乎断送了他的艺术生命,幸遇诗人罗瘿公,不仅为他治好嗓疾,还请来阎岚秋、乔惠兰、张云卿、谢昆泉等名师为其授课,并在1919年介绍他拜在梅兰芳门下,成为梅门开山弟子。程砚秋著有《程砚秋文集》,其中的《戏曲表演艺术的基础——“四功五法”》、《谈戏曲演唱》、《创腔经验谈》、《谈窦娥》等文章对指导创作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建国后,程砚秋致力于教学和总结经验的工作。1949年作为特邀代表参加了全国政协第一届会议,1950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戏协理事会主席团委员,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并获荣誉奖,1953年任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1957年由周恩来总理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荀慧生(1900—1968年)自取字叫词,东光县八里庄村人,京剧四大名旦之一,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荀慧生幼年曾随父母流落天津,由于生活所迫,被卖给天津小桃红梆子班学戏,后又转卖给河北梆子花旦庞天启老艺人作为手把徒弟。1910年荀慧生随师父到北京,使他有机会接触一些戏曲名家。1913年荀慧生由于嗓音倒呛,由唱梆子改唱皮黄。1917年荀慧生十七岁正式出师,第二年开始专门演出京剧,并与梅兰芳、程继先首次合演。
1919年9月,荀慧生同著名演员杨小楼、谭小培、尚小云组成永胜社到上海演出。1927年以后,荀慧生回到北京,并把艺名白牡丹改回本名,被誉为北京四大名伶之一。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行中国首届旦角保伶评选,结果是梅兰芳《太真外传》、程砚秋《红拂传》、荀慧生《丹青引》、尚小云《摩登伽女》获得前四名。从此有了四大名旦的提法。1931年长城唱片公司特请梅、程、尚、荀灌制《四五花洞》唱片,誉为四大名旦合作精品,唱片风靡一时,流行中外,四大名旦也为大伙所公认。

梅兰芳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还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 ,他在上海排演了 《 抗金兵》、《生死恨》等剧,倾注了爱国热情。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的艰苦岁月中,他身居沦陷区,不怕威胁利诱,蓄须明志,拒绝演出,靠写字卖画为生,一直坚持到抗日战争胜利,表现了一位艺人崇高的民族气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他赴朝鲜进行过多次慰问朝鲜人民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演出,并于1956年再次东渡日本演出,增进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和相互了解。1957年11月,他作为中国劳动人民代表团的成员,参加了庆祝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四十周年的大会,1959年3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并排演了新戏《 穆桂英挂帅》,向国庆10周年献礼。1961年8月8日因心脏病突发,卒于北京。
艺术成就 梅兰芳在 50 余年的舞台生活中,精心钻研,勇于革新,创造了众多优美的艺术形象,积累了大量优秀剧目,形成了令世界人民瞩目的梅派艺术。他的艺术道路经历了3个不同的发展阶段:①从他开始演戏到1915年前后,是以继承传统为主,演出的剧目多为正统唱功戏。在此期间,他已显露出卓越的艺术才华。②从1915年到抗日战争前夕,是他创造精力最为旺盛的时期。他不仅连续排演了一些时装新戏,还致力于古装新戏的创造和传统剧目的加工整理,完成了京剧旦角表演艺术上的重大革新,突破了传统正工青衣专重唱功、不很讲究身段表情的局限,将花旦和刀马旦的技巧融进青衣表演中。他还排演了一些歌舞成分较重的剧目,如《天女散花》、《黛玉葬花》等,丰富了京剧的表演。并对舞台美术、布景、化妆和音乐进行了重大的有突破性的改革,一直为后人所继承。③从抗日战争胜利重返舞台到逝世,是他艺术生涯的最后阶段。这一阶段他的演出虽然不多,但对人物塑造更富于内在魅力,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他一生谦虚勤奋,平易近人 ,爱憎分明 ,团结群众,关心同人,道德、戏德高尚 ,深为人们所称道 。代表剧目有京剧《 洛神》、《霸王别姬》、《廉锦枫》、《天女散花》、《麻姑献寿》、《西施》、《宇宙锋》 、《 贵妃醉酒 》、《 抗金兵》、《梁红玉》、《穆桂英挂帅》等 ,昆曲有《 思凡》、《乔醋》、《闹学》、《游园惊梦》等。他的《游园惊梦》、《贵妃醉酒》、《断桥》等均已拍成电影。梅派艺术传人有李世芳、张君秋、言慧珠、杜近芳、梅葆玖等。
尚小云( 1900—1976 年)名德泉,字绮霞,南宫人。京剧四大名旦之一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小云自幼丧父,家境贫困,十三岁进三乐科班学艺,初习武生,后改老生,再改青衣、兼演刀马旦的部分剧目。由于他勤奋好学,功底深厚,十六岁出科以后,在北京、上海一带搭班时崭露头角。他以精湛的技艺和出众的才华,获得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赞誉。他开创的尚派艺术,受到京剧观众的喜爱。解放后,曾历任北京尚小云剧团团长,北京市文联常务理事,京剧联合会副主任等职务。
十年浩劫期间他遭受林彪、四人帮的迫害,身心受到摧残,于 1976年4月19日在西安因心脏病发作逝世,终年76岁。尚小云一生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努力创新。《梁红玉》、《汉明妃》、《墨黛》、《双阳公主》等都是尚派名剧。尚小云用他的艺术实践,为我国戏曲艺术、特别是京剧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程砚秋是满族人, 1904年生于北京的一个没落的旗人家庭,1958年病逝。他原名承麟,后改“承”为“程”姓,早年艺名程菊农,后更名艳秋,号御霜。1932年易名砚秋。她幼年家贫,6岁拜在荣蝶仙门下学武生,后改学花旦和青衣,11岁登台,同时还先后向陈桐云、陈啸云、王瑶卿等名家问艺。程砚秋先后两次倒嗓几乎断送了他的艺术生命,幸遇诗人罗瘿公,不仅为他治好嗓疾,还请来阎岚秋、乔惠兰、张云卿、谢昆泉等名师为其授课,并在1919年介绍他拜在梅兰芳门下,成为梅门开山弟子。程砚秋著有《程砚秋文集》,其中的《戏曲表演艺术的基础——“四功五法”》、《谈戏曲演唱》、《创腔经验谈》、《谈窦娥》等文章对指导创作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建国后,程砚秋致力于教学和总结经验的工作。1949年作为特邀代表参加了全国政协第一届会议,1950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戏协理事会主席团委员,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并获荣誉奖,1953年任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1957年由周恩来总理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荀慧生(1900—1968年)自取字叫词,东光县八里庄村人,京剧四大名旦之一,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荀慧生幼年曾随父母流落天津,由于生活所迫,被卖给天津小桃红梆子班学戏,后又转卖给河北梆子花旦庞天启老艺人作为手把徒弟。1910年荀慧生随师父到北京,使他有机会接触一些戏曲名家。1913年荀慧生由于嗓音倒呛,由唱梆子改唱皮黄。1917年荀慧生十七岁正式出师,第二年开始专门演出京剧,并与梅兰芳、程继先首次合演。
1919年9月,荀慧生同著名演员杨小楼、谭小培、尚小云组成永胜社到上海演出。1927年以后,荀慧生回到北京,并把艺名白牡丹改回本名,被誉为北京四大名伶之一。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行中国首届旦角保伶评选,结果是梅兰芳《太真外传》、程砚秋《红拂传》、荀慧生《丹青引》、尚小云《摩登伽女》获得前四名。从此有了四大名旦的提法。1931年长城唱片公司特请梅、程、尚、荀灌制《四五花洞》唱片,誉为四大名旦合作精品,唱片风靡一时,流行中外,四大名旦也为大伙所公认。

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