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sa竞争法示意图:电话是谁发明的,他是哪个国家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8 13:12:54

发明电话的人叫做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

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亚历山大·贝尔)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
放大
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

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Alexander Graham Bell,1847年3月3日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1922年8月2日逝世于加拿大巴德克)是一位美国发明家和企业家。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用的电话机,创建了贝尔电话公司。

1870年贝尔移民到加拿大,一年后到美国。1882年他加入美国国籍。

贝尔本人是一个声学生理学家和聋哑人语的教师。在他之前,德国人菲利普·雷斯曾发明过一台电话机,但其传声效果极坏,实际上无法被使用。1876年3月10日贝尔与他的同事试验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用的电话机。

此外贝尔还发明了一台测量听力的仪器,一台可用来发现人体内金属的仪器以及其它一些发明创造。

贝尔拥有电话的发明专利,但是有人也指出,从意大利移民到美国的安东尼奥·梅乌奇才是电话的发明者。

大卫 “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是关于人物或族群的未完成小作品。欢迎您积极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维基语录
您可以在维基语录中查找此百科条目的相关文章:

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

取自"http://wikipedia.cnblog.org/wiki/%E4%BA%9A%E5%8E%86%E5%B1%B1%E5%A4%A7%C2%B7%E6%A0%BC%E6%8B%89%E6%B1%89%E5%A7%86%C2%B7%E8%B4%9D%E5%B0%94"

页面分类: 人物小作品 | 美国企业家 | 美国发明家 | 1847年出生 | 1922年逝世 | 电话

发明电话的人叫做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
美国

1847年3月3日,在英国苏格兰爱丁堡的一个普通家庭中,诞生了一个小男孩。这就是后来发明了电话的贝尔。贝尔的祖父是个语音学家,他的父亲是子承父业,也是一个出色的语音学家。贝尔的祖辈对人体发声器官的结构、原理等颇有研究。贝尔的父亲在聋哑人中间生活和工作过多年,创造过一套表达聋哑人情感,以及互相联系的手语。这一切都给贝尔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在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贝尔从小就对人类语言的交流、传送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爱丁堡大学完成学业后,他又进入了伦敦大学学习。不久,贝尔随全家迁移到加拿大。虽然离开了家乡,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家,可是,年轻的贝尔并没有放弃他所热爱的语音学。由于他才华出众,很快在语音学这个领域中崭露头角,引起了专家的重视。1873年,贝尔应聘当了美国波士顿大学的教授。
贝尔从小就有这么个奇特的想法:聋人听不见声音,可是他们的眼睛是好的,人的声音是一种声波,可以设法在纸上描出声波曲线。如果找出声波曲线的规律,那么聋人就可以看出其他人在讲什么话了。所以,他当教授没多久,就辞去工作,与父亲合办了一所聋人学校,边教学,边研究。

一次在做描绘声波曲线的实验中,贝尔得到了意外的收获。他发现每当因实验中打开或关上电源开关,在电流导通和截断的瞬间,一个实验线圈会发出声音。贝尔对这个细节十分留意,并专门重复了几次,这个声音总是出现的。贝尔想,这个现象肯定是一个客观的规律。如果利用这一规律,使电流的变化与声波的变化一样,那么只要能把这种变化的电流传送出去,声音也就能够随之而送出。

贝尔马上动手试验起来。他在薄金属片上装上电磁开关,然后对着薄金属片讲话。他想,人一讲话,薄金属片就会随声音颤动。这种振动会使装在金属片上的电磁开关连续地开和关,这样就会形成有规律的脉冲信号。由于对电学还缺乏深入的研究,贝尔不知道声音的频率很高,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于是贝尔向电学界的专家请教,却遭到冷嘲热讽,甚至有人说他的想法是一种狂想。

贝尔并没有泄气,他决定去华盛顿清教当时赫赫有名的电学权减--约瑟夫哼利。

这次请教对贝尔的一生都有很大影响。他从华盛顿回来后,开始专心致志地学习电学,几乎所有可以利用的时间全都用上了。贝尔在此以前也学过一些电学方面的知识,在研究与聋哑人听力有关的声波实验中,也接触过一些电磁器件。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学习,他掌握了电学方面的很多知识。贝尔以前在语言方面就有很深的造诣,现在又掌握了丰富的电学知识,这为他下一步的电话研究打下了一个扎实的基础。
正当贝尔准备着手研究电话时,他偶然遇见了一位年轻人,他叫沃特森,是位电气技师。两人遇见后,竟然十分谈得来,真是志同道合。沃特森认为贝尔关于电话的想法很有研究价值,并一定会取得成功,所以他决定协助贝尔把研究搞到底。

他们在波士顿的近郊住了下来,两人全身心地投入到电话的研究和实验中去。沃特森的到来正好弥补了贝尔的一个不足。因为在试验中,需要许多电气器件。而他们所研究的电话完全是新事物,所以很多器件是无处可买的。沃特森总是全力以赴,自己动手制作。尽管许多东西连样子都没有,但只要当贝尔提出,沃特森总能很快完成。两个人的工作非常默契。他们没日没夜地干着,完全忘记了时间,渴了喝口水,饿了啃几块面包,困了打个吨接着再干。有时在睡梦中得到一个什么灵感,赶快跳起来接着进行试验。春去冬来,2年的时光很快过去了,可是实验仍然没有什么结果。

1875年6月2日是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跟往常一样,这天贝尔与沃特森很早就开始工作了。他们检查了机器装置,两人就来到各自的房间,沃特森负责发出讯号,贝尔负责接收讯号。贝尔一边调整电话的振动膜,一边仔细地辨别从电话中传出的声音,连续十几个小时下来,没什么结果,两人也已经精疲力尽,但还是强打起精神,继续进行试验。突然贝尔听到一阵断断续续的声音,立刻把手中的东西往桌上一放,起身冲进了隔壁房间。

贝尔分析了机器的结构,思考着发出声音的原理,认为沃特森振动了膜片,使膜片下的U型永久磁铁的磁场发生变化,这时绕在磁铁上的线圈产生了感应电流。这感应电流通过连接2台机器的导线,传送到了受话器端的相同装置内的线圈,引起受话器永久磁铁磁场的变化,膜片就产生相应的振动。贝尔意识到,他终于找到了一种机械装置,可以把声音变成电流。这样,用电来传递声音的可能终于变成了现实。

1876年2月4日这一天,贝尔申请了专利,内容是可以传送声音的机器,名称是“音频电报”。在贝尔申请专利2小时以后,又有一位在当时很有名的发明家也来到了专利局,他就是格雷。格雷来到专利局是为他的发明--电话申请专利。可是他比贝尔晚了2小时。格雷发明的电话与贝尔的略有不同,他把金属棒后头与一张薄膜相连,另一头悬在装在容器内的溶液中。当声音引起薄膜振动时,薄膜就带动金属棒在溶液里上下振动,引起金属棒与容器底部距离的改变,即改变了电阻的大小,也就是改变了电流强度,把声音转变成电信号。1877年,大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碳粒送话器,并获得了专利权。由于美国最大的西部联合电报公司买下了格雷和爱迪生的专利权,因而电话专利权归属之争变得错综复杂起来。直到1892年,西部联合电报公司才完全承认贝尔的专利权,并不再从事电话业。作为交换,贝尔要将20%的收入交给西部联合电报公司,共交付17年。

1877年贝尔筹资建立了贝尔电话公司,开始电话机的商业性生产。到1877年9月,在美国已有1900台电话机投入使用。在贝尔电话公司成立的前后,有几位发明家发明了与电话密切相关的送话器和麦克风,使电话具有了实用价值。贝尔的电话最初送话器和话筒是用同一个装置。通话的双方必须轮流讲话,使用很不方便,而且又影响通话质量。因为这个装置作为听筒使用效果尚可,作为送话器效果却不甚理想。1877年,爱迪生发明了碳粒话筒。这种话简讲话时,振动金属薄膜从而改变碳粒间的电阻,通过电阻变化而引起话筒输出电流的变化。碳粒话筒大大改善了送话质量。1878休兹又发明了更灵敏的送话器,使声音变得更加清晰。1878年1月,第一座电话人工交换台在美国建成。

在第一批使用交换机的用户中,有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加菲尔德以及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第一批电话人工交换台的工作人员全部是男性。当有人想与他人通话,交换台上表示通话人的号牌就会落下。接线人员看到号牌落下,就询问对方想要同什么号码通话,然后把两个电话用线接通。此时,接线人员也在随时监听双方的通话,一旦电话打完,就拆除两个电话间的连线。几个月后,接线员逐渐由女性担任.而且一直持续到现在。

电话投入使用后,开始显示出其强盛的生命力。1878年,贝尔协助英国建设了电话线路。1879年,法国巴黎也实现了电话通话。到19世纪80年代初,欧洲以及美国的一些大城市都相继建立了电话交换台。

在贝尔发明电话的第二年,上海轮船招商局就安装了电话。这最早的电话其实是一副对讲机,用导线连接了一对传声器而已。当时人们没叫它为电话,而用了它的英文音译--德律风。又过了一年,上海租界内的重要场所,如领事馆、洋行等也安装上了电话。

时至今日,电话已成为一个庞大的家族。不但在交换手段上已采用电子程序控制交换机,全世界的电话机已达2亿部以上,而且还从电话中衍生了许多种通讯工具:传真机、大哥大、超哥大、可视电话、BP机、卫星电话等。这一切肯定连贝尔也不会想到的。可是,确实是贝尔,为人类实现了顺风耳的梦想。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发明家,就用贝尔的名字作为声学计量功率等级的单位。在实际测量中“贝尔”这个单位显得过大,所以人们常用贝尔的十分之一--分贝,作为声强等级单位,也作为声压等级单位。当你今天在某份电子产品说明书看到“dB”或>75分贝时,您会想到这与电话发明者贝尔之间的关系吗?

电话与贝尔

1847年3月3日,在英国苏格兰爱丁堡的一个普通家庭中,诞生了一个小男孩。这就是后来发明了电话的贝尔。贝尔的祖父是个语音学家,他的父亲是子承父业,也是一个出色的语音学家。贝尔的祖辈对人体发声器官的结构、原理等颇有研究。贝尔的父亲在聋哑人中间生活和工作过多年,创造过一套表达聋哑人情感,以及互相联系的手语。这一切都给贝尔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在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贝尔从小就对人类语言的交流、传送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爱丁堡大学完成学业后,他又进入了伦敦大学学习。不久,贝尔随全家迁移到加拿大。虽然离开了家乡,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家,可是,年轻的贝尔并没有放弃他所热爱的语音学。由于他才华出众,很快在语音学这个领域中崭露头角,引起了专家的重视。1873年,贝尔应聘当了美国波士顿大学的教授。
贝尔从小就有这么个奇特的想法:聋人听不见声音,可是他们的眼睛是好的,人的声音是一种声波,可以设法在纸上描出声波曲线。如果找出声波曲线的规律,那么聋人就可以看出其他人在讲什么话了。所以,他当教授没多久,就辞去工作,与父亲合办了一所聋人学校,边教学,边研究。

一次在做描绘声波曲线的实验中,贝尔得到了意外的收获。他发现每当因实验中打开或关上电源开关,在电流导通和截断的瞬间,一个实验线圈会发出声音。贝尔对这个细节十分留意,并专门重复了几次,这个声音总是出现的。贝尔想,这个现象肯定是一个客观的规律。如果利用这一规律,使电流的变化与声波的变化一样,那么只要能把这种变化的电流传送出去,声音也就能够随之而送出。

贝尔马上动手试验起来。他在薄金属片上装上电磁开关,然后对着薄金属片讲话。他想,人一讲话,薄金属片就会随声音颤动。这种振动会使装在金属片上的电磁开关连续地开和关,这样就会形成有规律的脉冲信号。由于对电学还缺乏深入的研究,贝尔不知道声音的频率很高,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于是贝尔向电学界的专家请教,却遭到冷嘲热讽,甚至有人说他的想法是一种狂想。

贝尔并没有泄气,他决定去华盛顿清教当时赫赫有名的电学权减--约瑟夫哼利。

这次请教对贝尔的一生都有很大影响。他从华盛顿回来后,开始专心致志地学习电学,几乎所有可以利用的时间全都用上了。贝尔在此以前也学过一些电学方面的知识,在研究与聋哑人听力有关的声波实验中,也接触过一些电磁器件。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学习,他掌握了电学方面的很多知识。贝尔以前在语言方面就有很深的造诣,现在又掌握了丰富的电学知识,这为他下一步的电话研究打下了一个扎实的基础。
正当贝尔准备着手研究电话时,他偶然遇见了一位年轻人,他叫沃特森,是位电气技师。两人遇见后,竟然十分谈得来,真是志同道合。沃特森认为贝尔关于电话的想法很有研究价值,并一定会取得成功,所以他决定协助贝尔把研究搞到底。

他们在波士顿的近郊住了下来,两人全身心地投入到电话的研究和实验中去。沃特森的到来正好弥补了贝尔的一个不足。因为在试验中,需要许多电气器件。而他们所研究的电话完全是新事物,所以很多器件是无处可买的。沃特森总是全力以赴,自己动手制作。尽管许多东西连样子都没有,但只要当贝尔提出,沃特森总能很快完成。两个人的工作非常默契。他们没日没夜地干着,完全忘记了时间,渴了喝口水,饿了啃几块面包,困了打个吨接着再干。有时在睡梦中得到一个什么灵感,赶快跳起来接着进行试验。春去冬来,2年的时光很快过去了,可是实验仍然没有什么结果。

1875年6月2日是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跟往常一样,这天贝尔与沃特森很早就开始工作了。他们检查了机器装置,两人就来到各自的房间,沃特森负责发出讯号,贝尔负责接收讯号。贝尔一边调整电话的振动膜,一边仔细地辨别从电话中传出的声音,连续十几个小时下来,没什么结果,两人也已经精疲力尽,但还是强打起精神,继续进行试验。突然贝尔听到一阵断断续续的声音,立刻把手中的东西往桌上一放,起身冲进了隔壁房间。

贝尔分析了机器的结构,思考着发出声音的原理,认为沃特森振动了膜片,使膜片下的U型永久磁铁的磁场发生变化,这时绕在磁铁上的线圈产生了感应电流。这感应电流通过连接2台机器的导线,传送到了受话器端的相同装置内的线圈,引起受话器永久磁铁磁场的变化,膜片就产生相应的振动。贝尔意识到,他终于找到了一种机械装置,可以把声音变成电流。这样,用电来传递声音的可能终于变成了现实。

1876年2月4日这一天,贝尔申请了专利,内容是可以传送声音的机器,名称是“音频电报”。在贝尔申请专利2小时以后,又有一位在当时很有名的发明家也来到了专利局,他就是格雷。格雷来到专利局是为他的发明--电话申请专利。可是他比贝尔晚了2小时。格雷发明的电话与贝尔的略有不同,他把金属棒后头与一张薄膜相连,另一头悬在装在容器内的溶液中。当声音引起薄膜振动时,薄膜就带动金属棒在溶液里上下振动,引起金属棒与容器底部距离的改变,即改变了电阻的大小,也就是改变了电流强度,把声音转变成电信号。1877年,大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碳粒送话器,并获得了专利权。由于美国最大的西部联合电报公司买下了格雷和爱迪生的专利权,因而电话专利权归属之争变得错综复杂起来。直到1892年,西部联合电报公司才完全承认贝尔的专利权,并不再从事电话业。作为交换,贝尔要将20%的收入交给西部联合电报公司,共交付17年。

1877年贝尔筹资建立了贝尔电话公司,开始电话机的商业性生产。到1877年9月,在美国已有1900台电话机投入使用。在贝尔电话公司成立的前后,有几位发明家发明了与电话密切相关的送话器和麦克风,使电话具有了实用价值。贝尔的电话最初送话器和话筒是用同一个装置。通话的双方必须轮流讲话,使用很不方便,而且又影响通话质量。因为这个装置作为听筒使用效果尚可,作为送话器效果却不甚理想。1877年,爱迪生发明了碳粒话筒。这种话简讲话时,振动金属薄膜从而改变碳粒间的电阻,通过电阻变化而引起话筒输出电流的变化。碳粒话筒大大改善了送话质量。1878休兹又发明了更灵敏的送话器,使声音变得更加清晰。1878年1月,第一座电话人工交换台在美国建成。

在第一批使用交换机的用户中,有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加菲尔德以及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第一批电话人工交换台的工作人员全部是男性。当有人想与他人通话,交换台上表示通话人的号牌就会落下。接线人员看到号牌落下,就询问对方想要同什么号码通话,然后把两个电话用线接通。此时,接线人员也在随时监听双方的通话,一旦电话打完,就拆除两个电话间的连线。几个月后,接线员逐渐由女性担任.而且一直持续到现在。

电话投入使用后,开始显示出其强盛的生命力。1878年,贝尔协助英国建设了电话线路。1879年,法国巴黎也实现了电话通话。到19世纪80年代初,欧洲以及美国的一些大城市都相继建立了电话交换台。

在贝尔发明电话的第二年,上海轮船招商局就安装了电话。这最早的电话其实是一副对讲机,用导线连接了一对传声器而已。当时人们没叫它为电话,而用了它的英文音译--德律风。又过了一年,上海租界内的重要场所,如领事馆、洋行等也安装上了电话。

时至今日,电话已成为一个庞大的家族。不但在交换手段上已采用电子程序控制交换机,全世界的电话机已达2亿部以上,而且还从电话中衍生了许多种通讯工具:传真机、大哥大、超哥大、可视电话、BP机、卫星电话等。这一切肯定连贝尔也不会想到的。可是,确实是贝尔,为人类实现了顺风耳的梦想。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发明家,就用贝尔的名字作为声学计量功率等级的单位。在实际测量中“贝尔”这个单位显得过大,所以人们常用贝尔的十分之一--分贝,作为声强等级单位,也作为声压等级单位。当你今天在某份电子产品说明书看到“dB”或>75分贝时,您会想到这与电话发明者贝尔之间的关系吗?

贝尔。美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