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暖暖4 12十万高分:4大须生是哪4个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9 13:09:20

余叔岩 谭富英 马连良 周信芳

大约在20世纪20年代,京剧史上产生了以“余、言、高、马”为代表的四大须生。即: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

后,高庆奎因嗓疾而渐退舞台,余、言于40年代先后去世,“四大须生”的提法随即有所变化,“马、谭、杨、奚”的称谓在民间广泛地流行起来。即: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

就历史地位和艺术成就而言,前后四大须生中的七位艺术家应该是不分彼此的(特别是就目前唯一能作为实物参照的声音资料来看),至少是各具特色,各有长短。至于排位上的差别甚至厚此薄彼的观点,也只能是后人的一厢情愿。

马连良 (1901年-----1966年),北京人。先学武生,后学老生。他吸收谭、余等派艺术之长,结合自身条件,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发展成为独树一帜的“马派”表演风格。他的唱功,嗓音圆润,唱腔巧俏、清新;念白讲究韵味,吐字清晰,节奏鲜明,潇洒飘逸,贴近生活;做功在程式与生活之间不显露任何不协调的痕迹,极其自如随意。表演中的身段动作,都内含着坚实的武功根底。代表剧目有《借东风》、《甘露寺》等。
谭富英 (1906-1977)又名豫升。谭鑫培之孙,谭小培之子。十二岁入富连成科班,受业于叶春善、蔡荣贵、雷喜福等人。1923年出科后,曾与碧云霞、雪艳琴、苟慧生、尚小云等合作。1934年以后始组班领衔主演。他是继马连良之后,成就卓著,舞台生涯最长的老生名家。谭富英嗓音明亮甜润,如在《四郎探母》、 《大保国·二进宫》、 《桑园会》、 《失空斩》等戏中,演唱游刃有余,尤其是[快板]的演唱吐字清晰,快而不乱,更见功力。他的武功基础深厚, 如在《战太平》、 《南阳关》、 《定军山》、 《阳平关》、《武昭关》一类文武老生戏中,表演颇具谭门本宗和余派的神韵。他后期在《将相和》、《赵氏孤儿》中对荫相如和赵盾的表演, 细腻传神,动人心魄。特别是在表演#相如“渑池会”扑油鼎时的甩发、吊毛和身段干净利落,将人物临危不惧的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赵盾花园祷告”一场戏中的大段二黄唱腔,悲怆激越,感人肺腑,充分展现出谭富英精湛的表演技艺水平。

杨宝森 (1909一1958)字钟秀。原籍安徽合肥。曾拜陈秀华、鲍吉祥为师,学余(叔岩)派。后带艺搭班入斌庆社科班。出科后与筱翠花(于连泉)、程砚秋、荀慧生等合作演出,以《失空斩》、《捉放曹》、《桑园寄子》、《托兆碰碑》、《杨家将》、《汾河湾》、《卖马》等余派戏为主。
杨宝森变声后的嗓音变得宽厚苍凉,虽然缺乏余叔岩的明亮和力度,但他力求在吐字收声和唱腔方面,保持和发扬余派演唱的特点,而在发声方法、行腔劲头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逐渐形成别具一格的“杨派”。他的演唱特点是情醇雅正,韵味浓厚。演出全部《伍子胥》、《红鬃烈马》、《秦琼》等大型唱功戏他都能应付自如,可见其演唱功力的坚实。尤其是对汪派《文昭关》进行了新的创造,成为近代京剧老生最为流行的剧目之一。杨派唱腔因有鼓师杭子和、琴师杨宝忠伴奏,唱、打、拉相得益彰,堪称“三绝”。杨宝森虽以唱功为主,但是做派也有相当的功力。他的《击鼓骂曹》,祢衡出场的台步身段,挺胸、曲肘、扣腕、提气、摆髯,以表现祢衡这个怀才不遇的儒生于潇洒之中带有一股傲气。他在《定军山》、《战太平》以及《珠帘寨》中的“收威”等扎靠戏的功架,取法钱(金福)派,讲究规范。杨派非常流行,传人有程正泰、马长礼、粱庆云、汪正华等人。再传弟子有张克、于魁智等。

奚啸伯( 1910-1977),满族,生于北京。奚啸伯在40年代艺术生涯中,以委婉细腻、清新高雅的虽念艺术,气质文静、感情深沉的表演才华,深受观众的喜爱。 奚啸伯在父亲的熏陶下,自幼喜爱书法、绘画、并对京剧产生了兴趣,他曾跟着唱片学会了一些虽段。11岁时,奚啸伯正式拜言菊朋为师,他便利用学习间隙,刻苦学戏。1929年,奚啸伯正式“下海”,改乳名“小白”为“啸伯”,意为爱唱的人,搭班唱二牌老生。他先后搭过尚和玉、杨小楼、尚小云等的班,1935年他进入“承华社”,与梅兰芳同台演出。在与“四大名旦”合作的过程中,奚啸伯深受薰陶,在艺术上皮面获禆益。 奚啸伯通过细心揣摩,掌握了以字定腔、以情行腔、错骨不离骨等科学发声方法,把“衣齐”、“人辰”辙升华到新的高度,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奚啸伯这种清晰悦耳、韵味醇厚的艺术风格,被誉为京剧四大须生之一。

中国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4位京剧老生演员的合称。20世纪20年代,观众公认余叔岩、马连良、言菊朋、高庆奎为四大须生。后来高庆奎嗓音衰退离开舞台,谭富英崛起替换了高庆奎。50年代,余叔岩、言菊朋相继谢世,杨宝森、奚啸伯声誉日盛,在专业和票友中影响颇大,于是人们以马、谭、杨、奚为四大须生,流传至今。马连良吸收众家之长,独树一帜为马派,他的唱腔委婉洒脱,念白吐字清晰,富有音乐性和节奏感,代表作有《甘露寺》、《借东风》、《十老安刘》等。谭富英系京剧谭派创始人谭鑫培之孙,他嗓音脆亮,唱念酣畅朴实,曾任北京京剧团副团长,代表剧目有《空城计》、《定军山》、《战太平》、《打棍出箱》等。杨宝森嗓音宽厚,行腔抑扬婉转,卓然成派,1949年后任天津市京剧团团长,代表剧目有《碰碑》、《清官册》、《伍子胥》、《搜孤救孤》等。奚啸伯青年时代为京剧票友,宗谭派,并得言菊朋传授,21岁时就正式搭班演出,奚啸伯讲究唱念的音韵,曾任北京市京剧四团团长,1957年后任石家庄地区京剧团副团长,代表剧目有《 白帝城》、《二堂放子》、《苏武牧羊》、《范进中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