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图m4和v4照片对比:高中语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02 03:32:04
春捂秋冻的含义

春捂秋冻,百病难碰
凉九暖三,注意衣衫。
春风毒如蛇。
冬寒寒皮,春寒寒骨。
神仙难过正二月。
春不忙减衣,秋不忙加冠。
燠三冻九。
春季气候,乍暖还寒。东南太平洋方向的暖气团以强大的力量向北推进,而四伯利亚方向来的冷气团不甘退让,因而时风时雨,忽冷忽热,寒潮较多,变化无常。正如民谚说的:“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气温有时在20度以上,有时一下降到1O度以下,甚到降下春雪、冰雹,达到零度以下,对人和各种生物以突然的寒潮袭击。如果这时过早地脱掉冬装,在天气突然变冷时,会受寒感冒,并诱发其它多种疾病。
因此在初春之际,应当适当地捂一捂,不要图一时轻快,急于减衣,要如长春子邱处机在《摄生消息论》中告诫的:“春阳初升,万物发萌,正、二月间乍寒乍热……天气寒暄不一,不可顿去棉衣。老人气弱,骨疏体怯,风冷易伤腠理,时备夹衣,遇暖易之,一重渐减一重,不可以暴去。”
秋天,天刚冷一点,也不要一下子穿得太多,捂得太严,这样气温回升又得脱掉,一穿一脱,身体反而易出毛病。《摄生要集》指出:“冬季棉衣稍宜晚着,仍渐渐加厚,不可顿温,此乃将息之妙矣。”春天转暖,再捂一段,秋天变冷,再冻一段,也有利于锻炼人体生理机能适应即将到来的酷暑和严寒的气候,增强皮肤的耐热耐寒能力。

“春捂秋冻”有科学道理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一条保健防病的谚语,其意思是劝人们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刚见冷就穿得太多。从气候学的观点来分析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春与秋虽都是过渡季节,但仍有差异。我国通常把3-5月称为春季,9-11月称为秋季。最高气温的平均值春季高于秋季;平均最低气温秋季则高于春季。
这说明:虽然春季白天的温度高了一些,但是早、晚温度还是比较低的。另外,春季是回暖期,室内温度的回暖速度不及室外,所以在春季虽然在室外很热,进入室内,就比较凉爽了。秋季则正好相反,是一个降温的季节,室外温度虽然下降了,室内温度还比较暖和。
因此,如果春季不“捂”,遇热就脱棉衣,就有可能不完全适应早、晚与室内的温度。因此劝君别过早地脱棉衣,宜多“捂”些时候,这对春季养生保健有利。秋季“不冷”,冷就加衣服,也同样不适应室内的温度,又因秋季刚开始转冷,寒冷的日子还在后面呢,所以,适当地少穿点衣服,提高抗寒能力和抵抗力,对过好冬季也有帮助。
春天,北方冷空气还会不断入侵我国,其频率和强度都超过秋季。为适应频繁的冷暖变化与较强的风力,春季的衣着应比秋季更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