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mate 8充电器:我想下《飞越疯人院》的原著小说来看,在哪儿可以下到,请提供网址,谢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8 21:00:16

cynthia_lcx朋友,你好。很抱歉,虽然现在网络上到处都是杰克.尼克尔森主演的经典电影《飞越疯人院》的下载地址,但是本人竭尽所能就是没有找到由美国小说家肯·克西所写的《飞越疯人院》的原著小说。我还要告诉你的是,这部原著小说的中文译名并不叫《飞越疯人院》,而是叫做《飞越布谷鸟巢》。(我是怎么知道的?这是因为的曾经看到过这本小说英文原版的缘故,只可惜现在已经找不到了)
  顺便提一下,杰克.尼克尔森主演的《飞越疯人院》可真是经典啊。(尤其是他解说棒球比赛的那一段)
  以下是美国小说家肯·克西和他的代表作《飞越布谷鸟巢》的相关资料:(请相信我已经是尽力而为了)
  《飞越布谷鸟巢》是作家肯·克西发表于1962年的小说,小说以疯人院意指美国式的社会体制,反体制意味浓烈。经移民导演米洛斯·福尔曼之手其复杂的意识形态背景给影片《飞越疯人院》蒙上了一层特殊的光泽,似乎有了更多可以揣度的空间尺度。
  今天的美国文学爱好者也许连肯·克西(KenKesey)这个名字都没有听说过。
  但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他可是继50年代“垮掉的一代”后震动过不少美国青年的一代小说家。据外电报道,这位作家因患肝癌已于11月10日去世。在某种意义上,这也许意味着上世纪60年代美国青年对“顺从”表示“消极对抗”的时代终于尘埃落定。
  克西1935年出生,幼年随开牛奶场的祖父母在俄勒冈生活。因摔跤成绩出众,他被“保送”进俄勒冈大学并享有奖学金。但他头脑绝非不发达。在俄大时即开始投稿发表小说。后又进有名的斯坦福大学写作班,因思想新潮、文风诡异,与较保守的导师沃莱士·斯特格纳(亦一著名作家)多有抵牾。写作班未毕业,克西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飞越布谷鸟巢》(1962年)已由著名的维金出版社出版。此书后陆续被改编为话剧,在百老汇盛演不衰。接着又拍摄成电影,一下子囊括了1974年奥斯卡金像奖的4项大奖。这就使《飞越》一书更为走红。但克西却认为制片人歪曲了原作中主要人物的形象,提起诉讼,后双方调解了事。但克西表示,他根本不想看也从未看过这部影片。
  克西曾在一家医院精神病房当夜班护理员。在观察了一段时间后,他认为当时的那种治疗方法非但于事无补,反而会加重患者的病情。于是他着手写《飞越》这部带有寓言色彩的小说。作品中,主要人物(其实他并没有精神病)住院接受治疗,并试图对这套做法表示反抗,结果遭到一个绰号为“大护士”的女暴君的报复,脑白质被切断,成了一个真正的白痴。此书的寓意,照《华盛顿邮报》的一篇评论文章的分析是:“……如约瑟夫·海勒、肯·克西与库特·冯尼格笔下所显示的,它宣布:疯狂是合理的,而生活在当代社会中倒真是一种疯狂。”
  克西引起注意的另一“壮举”是1964年一次向纽约的“进军”。当时,他将一辆旧客车漆成五颜六色,纠合了一批志同道合者,边吸迷幻药边赶路,一路上一批留大胡子、穿奇装异服的汉子招摇过市,好不热闹。此行后来被有名的“新型新闻文学”作家汤姆·沃尔夫写成一本书,1968年出版,畅销一时。克西因吸迷幻药多次被控,他曾出逃墨西哥,后又回国坐牢。
  美国学者认为,克西和他的朋友的所作所为,是对艾森豪威尔时代死气沉沉的社会风气的一种消极反叛。尽管看来与淘气孩子的出格行为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正如一位叫查尔士·鲍登的评论家在1991年所写的一篇文章里所说的:“任何人想对我们的时代有所认识,最好去读读克西。除非我们走好运情况起了变化,否则,今后一个世纪里,人们还将不得不读他的书。”
  美国著名小说家肯·克西(Ken Kesey)于2001年11月10日在俄勒冈州尤金市患肝癌逝世,享年66岁。肯·克西的一生颇具传奇性:1935年9月出生于科罗拉多州一个奶牛场主家庭,1934年迁移到俄勒冈州祖父家。肯·克西自幼体格强壮,喜好运动,尤擅长摔跤,为此获奖学金进入俄勒冈大学学习新闻学。1959年,到斯坦福大学攻读创造性写作学位,自愿参加了政府在一所医院的毒品实验项目,尝试过如像LSD这样的致幻兴奋毒品。1963年,基于这一体验写成出版了长篇小说《飞越布谷鸟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Nest)而一举成名。由于滥用大麻他曾经在加利福尼亚州曾被监禁4个月。1965年,与高中认识的女友法耶结婚,后来在普勒真特西尔(Pleasant Hill)定居,养育了4个子女。他还在好莱坞影片中出演过次要角色。1990年携家回到俄勒冈,任教于俄勒冈大学,直至去世。

  《飞越布谷鸟巢》出版后很快就被译成了多国文字,几乎每年都在重版。1963年企鹅出版社版本封面中央精神病院房顶的一角,但见一只布谷鸟昂头站立,仿佛在期待呼唤什么,这在美国近代史上众所周知的动荡年代里其象征意义不言而喻。与肯·克西同时代的诗人和朋友金斯伯格曾经写过长诗《卡迪什》(Kaddishi)悼念其患精神病而死在“疯人院”的母亲娜阿米,读过该诗的读者无不被诗中“疯人院”的恐怖和娜阿米受到的精神折磨而震惊。《飞越布谷鸟巢》为我们揭露了这一阴暗角落里更不人道的种种细节,可它绝不是单纯的精神病院故事,其强烈的社会认识意义远远超于其故事本身。故事发生在美国太平洋西北部的一个精神病院,第一人称叙述者是在病院呆得最久、有一半印第安血统的布罗德曼。他从不说话,经常产生幻念,总以为屋子里满是青蛙。病院实际上由浑名是“大护士”(Big Nurse)的拉齐德(Ratched)统治。她竭力掩盖其女性生理特点,可笑的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消灭”她那一对偌大乳房。她狡猾,机灵,对病人冷酷无情,独裁和控制欲表现强烈。故事情节主要在主人公爱尔兰裔人麦克穆菲(Mc Murphy)和“大护士”之间的抗争中展开。麦克穆菲联合其他病人挑战“大护士”的权威。他们赌博,酗酒,同女人约会等。最终麦克穆菲和布罗德曼逃离病院。耐人寻味的是布罗德曼此时才开始说话。麦克穆菲集中体现了追求自由、人格独立、反体制压迫这样一些精神。”疯人院“实际上是当时美国社会的一幅缩影,恰好同金斯伯格在其《嚎叫》中的那一声“我看见我这一代的精英被疯狂毁灭”相呼应,发人深醒。“大护士”则是《嚎叫》中的邪恶火神“摩洛克”的象征,代表美国资本-军事一体化体制对人性的压抑。此书出版后好评如潮,《时代》周刊称此书“是向体面阶级社会的陈规以及支持这些陈规的看不见的统治者发出的愤怒抗议”;《纽约客》则说此书“预示了大学骚乱、反越战、吸毒以及反文化运动。”显然,此书的主旨同《麦田守望者》和《在路上》传达的BG(“Beat Generation”“垮掉一代”未必达意,本人用其缩略语代替)理念一脉相承。难怪不少评论家把肯·克西也归入BG。他同BG代表人物联系的确非常密切。1964年,继堪称嬉皮士时代一大壮观的旧金山的“爱之夏”(Summer of Love)大集会后,肯·克西用《飞越布谷鸟巢》的版税组织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轰动全美的“行为艺术”活动。一辆命名为“向前”(Further)号的校车车身涂上炫丽色彩,满载着一伙自称为“快活的恶作剧者”(Merry Pranksters)的青年男女从加里福利亚州出发,横跨美国大陆,到达纽约世界贸易大厦,然后又返回。开车的正是被称为“BG天使”、克鲁亚克《在路上》主人公迪安的原型尼尔·卡塞迪。“快活的恶作剧者”这一称谓已把嬉皮士的反叛精神表露无遗。当时嬉皮士中流行的一句话是“你在车上吗”(Areyouon the bus?)。60年代末在旧金山兴起的嬉皮士运动的理念和生活方式如公开吸毒,奇装异服,男女群居,街头爵士,迷幻摇滚即兴演出,用和平方式反抗现存法律和传统习俗等其实可以追朔到此。这一年8月,芝加哥爆发了长发异装的嬉皮士反越战骚乱。1968年,倡导“新新闻写作”(New Journalism)的汤姆·伍尔夫(Tom Wolfe)在其著名的纪实性非小说作品《令人振奋的兴奋剂实验》(The Electric Kool Aid Acid Test)中详尽报道了这事,由此肯·克西声名大振,同金斯伯格、摇滚音乐歌手鲍勃·迪伦(Bob Dylan)一样一时成为被青年崇敬的偶像。
  肯·克西后来写过一些自传性短篇小说、儿童故事、文章等,可除了《有时冒出了一个伟大的念头》(Sometimes a Great Notion1964)和《水手之歌》(Sailor Song1992)以外都不太成功。前者叙述俄勒冈州一小镇两个独立谋生的伐木工人的故事,贯穿于全书的人生基调是“永不屈服”(‘Never Give An Inch),使人联想到梅尔维尔的《白鲸》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所传达的那种不向命运让步的大无畏精神,受到评论家一致称赞,他本人也颇满意。此书由名演员亨利·芳达和保尔·纽曼担任主角被搬上银幕。后者带有科幻性质,以阿拉斯加渔村为背景,表达了他对全球气候变暖、核污染、癌症等重大紧迫问题的思考。不过,更多读者也许是因为看过其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在中国译为《飞越疯人院》)才知道肯·克西的。此片在1974年一举夺得奥斯卡5项大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改编,最佳男演员(杰克·尼可尔森Jack Nicholson),最佳女演员(露易丝·弗莱彻Louise Fletcher)。不久前又被美国电影学院列人其20部最佳影片之一。
  很长一段时间内,无论BG作家还是肯·克西都备受争议。但历史地看,克鲁亚克的《在路上》所引发并由嬉皮士以及其后众多青年所实践的“背包革命”内容十分丰富(积极和消极方面并存):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相对繁荣,但冷战加剧,“红色恐怖”,麦卡锡主义肆虐,大多数人惧怕迫害,保守思潮成为主流,人们热衷于实现“美国梦”。那时的年轻人被称为“沉默一代”,故有“沉默的时代”一说。可BG和嬉皮士却用他们似乎反常、近乎“疯狂”自虐的行为公然藐视虚伪的传统伦理和物欲至上主义,在当时的美国社会搅起阵阵波澜,这无疑是需要勇气的。需要指出的是,多数BG和嬉皮士并不如有的批评家所说逃避现实,他们后来大都积极投入了反越战,包括争取种族平等、妇女解放在内的民权、生态保护运动。金斯伯格和肯·克西就是如此。
  肯·克西的《飞越布谷鸟巢》同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和克鲁亚克的《在路上》一样已成为BG和嬉皮士反文化运动的经典著作。美国及西方各大媒体对肯·克西的去世反应热烈,称他是嬉皮士时代的催生者和见证人,是一位严肃的小说家,可以同菲力普·罗思(Philip Roth)和约瑟夫·海勒(Joseph Heller)相提并论。他的历史意义在于:把50年代发端的波西米亚“垮掉一代”运动同60年代的反文化/嬉皮士运动联系了起来。他们极端的反叛方式现在当然不会再具有当日那样的吸引力,可张扬个性,向往自由,不循规道矩,追求冒险新奇这些理念及世界范围内许多业已接受、习以为常的先锋/前卫行为,应该是他们留下的精神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