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网团购北京首页:“五大唱片公司”都是哪几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9 10:50:34
介绍一下
旗下都有哪些艺人

一、 华纳
20世纪全球五大唱片集团之一,隶属于拥有好莱坞华纳兄弟(Warner Brother)影片公司,时代杂志,财富杂志、CNN有线电视新闻网等传媒巨子的时代华纳(Time Warner)集团Warner Bros公司1930年因收购了Brunswick唱片公司而顺利进军唱片业.随后又分别于 1968年和1970年兼并了Atlantic(大西洋)和Elektra Nonesuch两家唱片公司,并成立了华纳唱片集团(简称WEA)。近年来, Wea先后将法国Erato公司,德国Teldec公司,芬兰Finlandia公司收归帐下。2000年随时代华纳被美国在线(AOL)出资1600亿美元合并,并随即又出资200亿美元与英国EMI唱片公司合并,组成了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唱片集团。

在古典音乐领域,Wea被称为Warner Classics,旗下拥有Erato 、Teldec、 Elektra Nonesuch、Finlandia等多家规模不大但实力强劲的唱片公司,是不容忽视的 一支力量。在流行音乐领域Wea 被称为Warner Music,多年来以Warner Brother和Wea作为 商标发行唱片,旗下拥有麦当娜、恩雅、 All-4-One、 Peter Poul & Mary、R.E.M、 The Smith、 Green Day、Jewel、Cher、Prince等众多流行巨星。是世界唱片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台湾的UFO(飞碟唱片),大陆 的麦田音乐制作公司和普莱音乐也在Wea旗下。

二 环球
20世纪全球最大的唱片(音像制品制作,出版,发行)集团,1972年由德国 Polydor International (德国DG唱片公司1941年以后的国际业务名称)与荷兰 Phonogram(荷兰Philips唱片公司当时的名称)联合组建,从此Polygram便开始了她传奇 的发展史.在1961年, Polygram通过Philips将美国Mercury(水星)唱片公司收归帐下。1980年,又将名扬全球的英国Decca唱片公司收归其下.进入20世纪90年代, Polygram又 先后收购了美国A&M公司,Motion公司,英国Island公司.1998年,Polygram与环球音乐公司 和并成为UNIVERSAL MUSIC GROUP(环球音乐集团UNIVERSAL MUSIC LIMITED),成了一座 规模庞大的“唱片帝国”,在全球几十个国家设有子公司发行各种类型的音像制品,与 BMG(贝图斯曼), EMI, Sony/CBS(索尼/哥伦比亚),Wea(时代华纳)并称为世界五大唱片 集团。

在古典音乐领域,环球唱片集团旗下拥有DG, Decca, Philips, Mercury, Impulse,
VerveGRP, Archiv, PointMusic, MCA等重量级唱片公司,还代理Telarc等公司的业务, 有众多超一流的艺术家和艺术团体作为其坚强的后盾.而在流行音乐领域,环球唱片集团 同样享有极高的声誉,旗下拥有Polydor, MCA, Decca, Philips, Mercury, Island,
Geffen, A&M, Motown, Interscope, Dreamworks, Walt Disney(迪斯尼影片公司所属
的唱片公司), DefJam, Argo, BAM, WhatsMusic(上华唱片),福茂唱片,正东,新艺宝, 喜洋洋唱片,上海艺风,浙江步晟,等众多唱片公司,还直接以Polygram和UNIVERSAL(环球 音乐)为商标发行唱片,其下云集了众多的流行歌手和乐队,如U2, The Police,
Boyz II Men, Spice Girls, Ace Of Base, ABBA, BonJovi, Nirwana, Boyzone,
Cranberries, Texas, Metallica, The Jam, Roxy Music, Bee Gees, Slade演唱组;
Janet Jackson, James Taylor, Shania Twain, Sting, Paul Weller,Tina Turner,
Bob Marley, Eric Clapton, AQUA, Sheryl Crow, Bryan Adams, Elton John,
Stevie Wonder, Byyan Ferry, george Bensen, Trisha Yearwood, B.B.King,
张学友,谭咏麟,张国荣,郑中基,黄耀明,陈晓东,陈惠娴,李惠敏,许美静,许茹云,范晓萱, 迪克牛仔,动力火车,许志安,苏永康,熊天平,陈惠琳,张柏芝,雷颂德,吴奇隆,李克勤, 蔡依林,柳翰雅,郑钧,田震等.90年代, Polygram开始进军影视业,其1994年发行的英国 影片《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创造了约2.5亿美元的票房.1999年的<诺丁山>更是红遍了五大洲。1999年,UNIVERSAL旗下三家古典音乐王牌公司 DG, Decca, Philips联合推出了“企鹅唱片指南”系列CD,再版了历史上20张被《企鹅唱片指南》 评定为“三星带花”的著名唱片,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UNIVERSAL还推出 了40张CD的“20世纪光辉印记”系列以及多张谭咏麟畅销专辑,采用dCS数码技术再版 Polygram当年最著名的40张国语流行专辑,同样是令人叫绝的大制作。

三 BMG
BMG 全称 Bertelsmann Music Group,原是一家以美国为基地的不太起眼的德国唱片公司。在兼并了RCA、MCA、Arista和Geffen之后,摇身成为世界五大唱片集团之一。RCA 全称 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n,原是一家收音机和电台广播公司,1919 年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创立。1929年,RCA 收购了Betliner在美国开设的Victor唱片公司 之后开始进军唱片业。40年代 RCA拥有Frank Sinatra、Perry Como、Glenn Miller、Benny Goodman、Duke Ellington 一批炙手可热的红星。1955年起,Elvis Presley 更成 了 RCA的镇山宝。但从六、七十年代起,RCA 的发展乏善可陈。 Arista由 Bell 公司所创,1979年为 BMG收购。Air Supply、Whitney Houston 都是 Arista的顶梁柱。
MCA 全称是 Music Corporation Of American,原是一家音乐会订票公司,在收购了 。Decca 的美国分公司后进入唱片业。四、五十年代拥有Bing Crosby、Louis Armstrong等
爵士红歌星;六、七十年代签下了The Who、Elton John、Olivia Newton-John、Ricky
Nelson等著名乐队和歌星。1990年,MCA 收购了Geffen公司。 Geffen由David Geffen创建于1980年,本身是一家著名的中型公司。旗下拥有Guns N' Roses、Nirvana等著名摇滚歌手的乐队。1990年被MCA以5亿美元的高价收购。

四 EMI
EMI 的起源有两个。一个Berliner在1898年创立的 HMV公司。1900年正式使用那个著
名的小狗聆听留声机的 HMV商标;另一个是Columbla公司。1929年。两者合并成立了
Electrical And Music Industries (电气实业有限公司),简称 EMI。这一合并使 EMI
成了当时全球最大的唱片公司,除了英国的 Decca、美国的Brunwick和德国的 DGG,其余 的厂牌全由 EMI所控制。 二战后, CBS率先推出了33转LP唱片和45转单曲唱片,但
EMI仍死守78转的10英寸唱 片老规格,导致不少旗下艺人跳槽离去。50年代初,本来由 EMI代理英国及英联邦国家发行权的RCA、CBS也改与Decca和Philips合作。1955年,
EMI为了扭转不利局面而收购了Capitol 公司,希望通过它来打开美国市场。但 Capitol公司的保守作风使 EMI无法在50 年代兴起的摇滚乐潮流中获益。进入60年代后, EMI才有了转机。先是旗下的Cliff Richard和Shadows的走红,然后 是以The Beatles
为代表的英国摇滚潮流的兴起。这股潮流中的大部分英国乐队都签在EM。旗下,包括Gerry & The Pacemakers、DC5、Animals、Hollies、Herman's Hermits、Yar. birds 等,而这股潮流的领头羊The Beatles 乐队更成了 EMI30年来最大的“金矿”。但 EMI的美国分公司 Capitol却平白放过了发财的机会,不肯与这些英国乐队签约,结果这些乐队在美国都投到了Epic、 MGM等旗下。直到 EMI强下命令,Capitol才施施然 推出了The Beatles 的第二张专辑《With The Beatles》的美国版《Meet The Beatles》。60年代的好日子很快过去了。1970年The Beatles 乐队解散后,Capitol 立即面临了 破产的困境。而 EMI总公司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由于工党政府上台后禁止英国企业将资金用作海外投资, EMI开始陷入困境。1979年, EMI为 Thorn(科艺)集团收购,但仍保持自主经营。同年,撒切尔夫人的保守党政府上台,实行经济开放政策,EMI随即收购了美国的Imperial、Liberty 等公司。整个80年代, EMI的经营状况颇佳,David Bowie、Duran Duran、Queen、Pink Floy、Paul McCartney等为公司赚了大钱。1992年, EMI收购了英国著名的独立公司Virgin, 再次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唱片公司。

五 SONY MUSIC
Columbla(哥伦比亚)公司由Edward Easton 创建于1889年,最初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的哥伦比亚特区专门销售爱迪生发明的Photograph(一种以凹孔金属唱管为放音软件 的留声机)。到了1891年,Columbla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唱管公司。19世级末,正是爱迪生发明的Photograph和Berliner发明的 Grammophone(一种以凹凸金属纹唱片为放音软件的留声机)进行生死搏斗的时期。当时Columbla公司生产了200 多款不同的金属唱管,并于1900年开设了伦敦分公司。但后来Photograph在与Grammophon的竞争中逐渐败下阵来,唱管慢慢为唱片所取代,Columbla公司也因财政状况不佳在一次 世界大战结束后将伦敦的分公司卖给了英国人Louis Sterling。到了1922年,Sterling将美国的Columbla总公司也收购了,并开始进军广播事业,结果成立了Columbla Broadcasting Company ,即CBS公司。
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给唱片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Columbla公司被迫放弃了CB.
,而本身则与 Grammophone留声机的发明人Berliner的 HMV公司合并成立了 EMI,从此 Columbla的商标落到了 EMI手中。
1938年, CBS进军唱片业,买下了拥有Columbla商标美国使用权的 Brunswick公司, 但后来 Brunswick一直赔钱, CBS将它转卖给 Decca公司,不过保留了Columbla商标的美国使用权,而该商标的美国以外地区的使用权则归 EMI所有。后来 CBS将它使用的Colum-
bla 商标由黑色改成红色以示区别。
CBS 在购买了Louis Armstrong、Duke Ellington、Bessle
Smith等人的录音,及Benny Goodman、Count Basie 加盟之后,事业发展迅速,很快成为美国最大的本土唱片公司 。1948年, CBS开始在美国推出33转LP和45转的单曲唱片,这一成功的举措使 CBS几乎独 霸了全球的唱片市场,当时最走红的艺人包括Mitch Miller、Percy Faith、Miles Davis 、Johnny Mathis 都在 CBS旗下。
1966年,Clive Davis 接管 CBS大权。他吸收了大批新一代的摇滚艺人,包括Bob Dylan、Donovan、Janis Joplin、Blood、Sweat And Tears、Santana、Chicago、Neil Diamond等。到了70年代,又有Billy Joei、Bruce Springsteen、Michael ackson 等巨星加盟旗下,整个事业的发展蒸蒸日上。80年代, CBS曾尝试向 EMI购买Columbla商标美国以外地区的使用权未果,后又打算将自己卖与 EMI,以结束该商标50多年来的分割局面。在长时间的讨价还价过程中,日本的Sony集团半途插足,成功地在1989年收购了 CBS公司。

P.S:BMG已被SONY收购了

1.现在已经是4大唱片公司了.BMG早已被SONY收购.

2.新力哥伦比亚唱片公司是很早SONY在美国收购米高梅电影公司时一起收购的.其实质是SONY唱片公司的分公司,就是说新力是SONY开的.只能算是SONY收购的一个品牌.新力最大的特点就是:是SONY唱片设在中国的分公司,而SONY并没在中国设立-”SONY唱片公司中国分公司”.新力其实就相当于SONY唱片在中国开的分公司,只是名字叫”新力”.
新力的业务是:1,有自己的签约艺人.2,如果SONY唱片公司有要在中国发行的专辑,则新力负责专辑的复制生产,销售.

3.4大唱片公司是:SONY唱片公司(收购BMG后改叫SONYBMG唱片公司).化纳唱片公司.环球音乐集团(环球唱片公司属于环球音乐集团).EMI百代唱片公司.

4.SONY收购BMG后,SONY唱片公司已经毫无争议地成为目前世界第一大和实力最强的唱片公司

公司:环球音乐集团英文:niversal Music Group
成立时间:1930年
代表艺人:张学友,谭咏麟,李克勤,陈慧琳,许志安,陈慧娴
环球音乐集团(Universal Music Group)是20世纪全球最大的唱片(音像制品制作,出版,发行)集团。环球唱片的前身是宝丽金唱片(Polygram)。1972年由德国Polydor International(德国DG唱片公司1941年以后的国际业务名)与荷兰Phonogram(荷兰Philips唱片公司当时的名称)联合组建了Polygram,并先后在1961年和1980年将美国Mercury(水星)唱片公司和英国Decca唱片公司收归其下。20世纪90年代,Polygram又先后收购了美国A&M公司,Motion公司,英国Island公司。1998年12月,加拿大Seagram公司将Polygram和原BMG旗下的Universal/MCA公司合并成为环球音乐集团(Universal Music Group),组成了一座规模庞大的“唱片帝国”,与BMG(贝图斯曼),EMI,Sony/CBS(索尼/哥伦比亚),Wea(时代华?并称为世界五大唱片集团 。环球唱片在全球几十个国家设有子公司,并拥有Polydor,MCA,Decca,Philips,Mercury,Island,Geffen,A&M,Motown,Interscope,Dreamworks,Walt Disney等众多知名品牌。
华语流行乐坛,环球唱片拥有数量庞大的子公司,从香港的正东、新艺宝到台湾的WhatsMusic(上华唱片)、福茂唱片,悉数划归环球阵营。纵观七十至九十年代的华语乐坛,不能不首先提到环球唱片的前身宝丽金唱片。香港宝丽金唱片成立于1971年,最早进驻华语市场,在亚太地区拔得头筹。从七十到九十年代,宝丽金旗下歌手有许冠杰、邓丽君、徐小凤、张学友、谭咏麟、黎明、陈慧娴、王菲(新艺宝)、张国荣、达明一派、陈慧琳(正东)、郑中基、黄耀明、陈晓东等,可以说宝丽金代表当年整个香港乐坛。
如今张学友、谭咏麟、李克勤、陈慧琳、许志安等老牌歌手是环球唱片的支柱,另外环球旗下艺人还包括陈晓东、张柏芝、2R、余文乐、麦浚龙等。但相比于当年的宝丽金无疑逊色不少,即使与其他几大唱片公司相比,世界唱片业龙头老大环球唱片在华语市场却并没有太大的优势。一线歌手缺乏绝对的时代特性和号召力,充斥的二三线歌手也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旗下公司的庞杂,艺人数量的众多,音乐理念的滞后,都使环球唱片形势颇为被动。
环球唱片入主内地较晚,2004年才正式致力内地娱乐事业的拓展。2003年年底到2004年年初,环球唱片先后代理了广东几何音乐旗下张敬轩、与非门的海外发行权,借几何文化将环球唱片伸向内地版图。2004年3月,环球唱片亚太区与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建立了以音乐为基础的新一代娱乐公司——上海上腾娱乐有限公司(SUM Entertainment),先期已注入启动资金高达1亿元人民币。环球唱片东南亚区总裁许智伟甚至表示:“未来环球要在中国内地推出的每张唱片的销量目标都将是1亿张。”不知环球唱片内地事业的启动能否改变目前严峻的现状,带动激活起整个唱片公司的良性运作,我们惟有静观其变……
---------------------------------------------------

公司:新力哥伦比亚唱片公司
英文名称:Sony Music
成立时间:1890年
网址(中国)www.sonymusic.com.cn
www.sonymusic.com.tw
代表艺人:王菲,周杰伦,F4,王力宏,蔡依林,莫文蔚,阿杜,黎明,李玟
追溯新力哥伦比亚唱片公司(Sony Music)的历史,最早哥伦比亚(Columbia)唱片公司成立于1890年,隶属于美国三大电视网之一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其余为全国广播公司NBC,美国广播公司ABC),历史上与宝丽金,贝图斯曼并称为三大唱片集团。该公司1948年制成世界首张12英寸密纹唱片,1965年在伦敦设立分公司,成为横跨欧美的唱片集团。1989年,哥伦比亚唱片公司被日本索尼财团以20亿美元收购合并,并废除原有的Columbia和CBS商标,改用全新的Sony Music和Sony Classical商标发行唱片,成为20世纪五大唱片集团之一。索尼唱片旗下拥有Columbia Records、Epic Records、Sony Classical、Leqacy Recording、Sony Nashville、Sony Wonder等多个品牌。
纵观当今华语乐坛,索尼唱片以其雄厚的实力和众多华语一线歌手的黄金阵容,成为当之无愧的王牌老大。索尼唱片于90年代初在台北成立了新力哥伦比亚音乐股份有限公司,进驻华语乐坛。与当时主流的港台流行乐不同,索尼唱片却是以西化的音乐路线大行其道登陆华语市场。整个90年代,索尼唱片大胆引入R&B等西方流行音乐元素,从最早签约瘐澄庆到之后的李玟、柯以敏、王力宏,他们无一例外的坚持着国际化音乐路线。外加上孟庭苇、彭羚、林志炫等人良好的唱片品质,90年代末期索尼唱片大业已初具雏形。
索尼唱片在两千年之后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辉煌期。不仅创造了F4的偶像神话,更不惜重金招兵买马,以时尚多元的风格全力打造SONY“顶级舰旗”,一副舍我其谁的架势。两年间一举取得“阿尔发音乐”周杰伦和“银鱼音乐”王菲的唱片发行权,将华语乐坛两张绝对王牌收至帐下。目前索尼唱片,男歌手周杰伦、阿杜、王力宏、黎明、伍思凯、瘐澄庆实力偶像各有侧重,女歌手王菲、蔡依林、莫文蔚、李玟、新老兼具个性鲜明,偶像组合F4、可米小子更是紧贴年轻受众群。与其他大公司相比,索尼唱片胜在精兵强将,众多大牌的各自宣传也相当成功。资金雄厚,紧跟主流,音乐多元,市场明细,有的放矢便是索尼唱片的成功之处,也使他们成功站在了华语乐坛制高点的位置。
但索尼一向高价的唱片定位一直存在异议,不过对于以规模和歌手见长的索尼唱片而言,未来前景仍相当乐观。

---------------------------------------------------
公司:EMI百代唱片
英文名称:EMI
成立时间:1897年
代表艺人:林忆莲,陶喆,箫亚轩,顺子,齐豫,刘若英,张宇,戴佩妮,江美琪
世界五大唱片公司之一的EMI唱片,又称百代唱片,成立于1897年,是全球历史最悠久的唱片公司之一。EMI前身是英国留声机公司(Gramophone Company)和英国哥伦比亚唱片公司(Columbia Phonograph),1931年,两家唱片公司决定强强联手,合并成Electric and Musical Industries,简称EMI。1955年,EMI收购了美国Capital唱片公司,并于1957年在英国正式成立了EMI唱片有限公司。EMI总部设在伦敦,在全世界146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1991年,英国Thorn-EMI集团以十亿美元将同属英籍之独立品牌维京唱片(Virgin Music)并入旗下,目前EMI拥有Captial,Apple,Virigin,arlophone,Liberty,BlueNote等多个唱片品牌,是英国唱片业的龙头公司。
EMI在中国发展也有近百年的历史。上世纪二十年代,EMI所收购的法国Pathe-Marconi唱片公司在中国上海成立了分公司,而EMI在中国之所以称作“百代”,也正是这家法国公司Pathe的音译。而今天位于上海衡山路上的中唱上海公司,其前身就是EMI当年在中国设立的这个分支机构。当年如雷贯耳的周旋,胡蝶,聂耳,冼星海等昔日巨星和进步音乐家均云集EMI。而已故的一代歌神罗文从79年到93年一直是效力于EMI旗下。如今天王刘德华起步乐坛签的第一家唱片公司也是EMI。而在内地方面,早在90年代EMI就曾与那英、郑钧、解晓东等人签约。
在华语歌坛,从八九年十代开始,EMI就一直以音乐品质著称,有陈百强、张宇、巫启贤、彭羚等歌手。1996年EMI成功收购台湾本土著名的点将唱片,蔡琴、伍思凯、张清芳、优客李林的加入壮大了EMI百代唱片的实力。而EMI真正腾飞却是在90年代末期,97年EMI一方面以6000万港币签下产后复出的王菲,另一方面全力打造那英内地天后。两位天后的成功瞬间扭转了EMI缺少一线歌手的薄弱环节,大大提升了EMI百代在华语歌坛的地位。
两千年以后,Virigin维京音乐成为EMI其下最重要的子品牌,之后维京音乐的总监姚谦跃升为EMI亚太区总经理,成为EMI发展的另一个转折点。林忆莲签约EMI推出《至少还有你》成功转型后,EMI便走着时尚化的音乐路线。彰显都市时尚质感的林忆莲、箫亚轩、B.A.D,创作歌手陶喆、顺子、张宇,优质女声戴佩妮、江美琪、许茹芸、何韵诗等都是EMI旗下的艺人。2003年刘若英、齐豫加盟旗下,为EMI百代平添了几分人文气息。在2001年之后的几年,EMI在华语乐坛蒸蒸日上。
--------------------------------------------------------------
公司:BMG唱片
英文:Bertelsmann Music Group
成立时间:1987年
代表歌手:陈小春,彭佳慧,永邦,张惠春
BMG是全球五大唱片公司之一,全称为Bertelsmann Music Group,是德国媒体巨人贝塔斯曼集团(Bertelsmann,世界第二传媒帝国,被誉为最具全球性的传媒公司)旗下的音乐业务子公司。贝塔斯曼于1835年由卡尔· 贝图斯曼在德国创立,最初在图书业以出版圣经发迹,1958年首次涉足音乐领域,分别收购了德国与奥地利的Ariola和Sonopress两家唱片公司,1987年一举买下了美国著名的唱片大厂RCA,并且正式成立了贝图斯曼唱片集团(BMG)。BMG作为世界著名音乐集团,拥有阿日斯特唱片(Arista Records)、BMG加拿大(BMG Canada)、BMG阿瑞欧拉(BMG Ariola)等200多家子公司。
在华语乐坛,BMG于96、97年收购了台湾巨石(原属滚石旗下)、香港艺能动音及日本FUN HOUSE唱片公司,在兼并收购浪潮中不断壮大。但同其他四大唱片公司相比,BMG的实力和艺人阵容往往并不十分抢眼。刘德华和梅艳芳曾经是BMG无可撼动的绝对王牌,堂娜、郑伊健、柯受良、徐若瑄、裘海正、钟汉良、游鸿明、周俊伟也先后效力其下。值得一提的是,1999年吴宗宪的阿尔发唱片公司成功挖掘了周杰伦,BMG一时风光无限。但随着阿尔发唱片的拱手卖出,刘德华的New Melody Group制作公司收回BMG的宣传权和天后梅艳芳的病逝,BMG发展势头率受重创,旗下艺人则只有陈小春、彭佳慧、永邦、张惠春等人。当今乐坛的许多大牌当年均来自BMG,多年来BMG更像是一个跳板,却难于更进一步。公司整体实力、向心力、宣传的欠缺以及模糊的音乐定位都成为BMG发展的桎梏。
BMG于1996年在北京设立办事处,进军内地歌坛,期间旗下艺人有丁薇、李泉、孙楠、林依轮、瞿颖等人。但随着李泉、林依轮过渡到BMG参与投资的NMG天中文化,其他歌手的跳槽淡出,BMG目前艺人主要有当家花旦丁薇和当家小生陈坤。
----------------------------------------------------------

公司:华纳唱片
英文名称:Warner/Wea
成立时间:1930年
代表歌手:张惠妹,那英,孙燕姿,郑秀文,郭富城,孙楠
官方网址(中国地区):www.warnermusic.com.hk香港
www.warnermusic.com.tw台湾
www.warnermusic.com.cn大陆

华纳唱片(Warner/Wea)集团是20世纪全球五大唱片集团之一,原隶属于拥有好莱坞华纳兄弟(Warner Brother)影片公司,时代杂志,财富杂志,CNN有线电视新闻网等传媒巨子的时代华纳(Time Warner)集团。Warner Bros公司1930年因收购了Brunswick唱片公司而顺利进军唱片业。随后又分别于1968年和1970年兼并了Atlantic(大西洋)和Elektra Nonesuch两家唱片公司,并成立了华纳唱片集团(简称WEA)。近年来, Wea先后将法国Erato公司,德国Teldec公司,芬兰Finlandia公司收归帐下。2004年3月,时代华纳正式将旗下的华纳音乐集团以26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一家由前任环球(Universal)集团总裁小艾德加·布隆夫曼(Edgar Bronfman Jr.)领导的美国布隆夫曼投资集团,之后华纳音乐集团 (Warner Music Group, WMG)内部经历了巨大的人事动荡,公布了一系列重组措施。
2003年华纳唱片(华语)公司入主中文市场恰巧十年时间。1992年著名的台湾本土唱片公司飞碟被华纳控股,1993年华纳正式收购飞碟唱片,成立华纳台湾唱片公司,标志着华纳全面进军华语乐坛。虽然收购了飞碟唱片,原飞碟旗下歌手王杰、蔡琴、郭富成、姜育恒、叶倩文、苏芮、张雨生、陈百强、吕方、林忆莲的唱片版权也归于华纳,但华纳在90年代却发展的并不顺利。随着旗下歌手合约纷纷到期,整个华纳一度面临着郑秀文郭富城一王一后独撑大局的窘境。而90年代华纳唱片最值得圈点的则是,1995年将朱哲琴adawa成功的推向了世界市场,《阿姐鼓》在56个国家和地区同步发行,成为国际唱片史上第一张全球发行并且销量最高的中文唱片,在国际乐坛引起强烈反响。
华纳唱片的真正猛崛起始于2000年前后。在1998年周建辉新任华纳大中华区总经理之后,华纳代理了拥有梁咏琪、古巨基的EEI唱片的发行业务。另外,华纳把目光伸向了台湾和内地市场,在两地分别签下张惠妹、那英两位大牌,更成功打造了人气小天后孙燕姿,加上郑秀文坐镇香港,构成了华纳独一无二的“天后宫”。此外,华纳主攻内地市场,与专营校园音乐的独立品牌“麦田音乐”和以专业演艺经管为理念的“普莱音乐”签约,两者成为华纳的加盟品牌。华纳麦田的朴树、周迅、老狼等人以及内地头号男女歌手孙楠、那英均招至麾下,无疑扩大了华纳的品牌内涵与内地影响力。
目前华纳除了“四大天后”(张惠妹,那英,孙燕姿,郑秀文)、“两大天王”(郭富城,孙楠)之外,还拥有蔡健雅、麻吉等艺人。华纳的成功,更多的是依托如云的大牌歌手抢占市场。凭借国际化推广的经验,各自独立的发展空间和相对固定的市场,避免了女歌手之间的顾此失彼。另外,华纳音乐还是以港台商业化的主流音乐为主,如何拓展单一的音乐形式,攻克男歌手领域的软肋,借以突破固有的大牌表象,却成为决定华纳未来发展的重头戏。

参考资料:http://www.davidcn.com/bbs/viewthread.php?tid=20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