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集招聘信息:为什么现在香港的电影没有以前的经典了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10 12:06:30
以前香港被称为亚洲好莱屋.许多影片现在还被人们慢慢回味.可现在这个头衔慢慢就快被韩国和日本取代了,就边最近泰国也拍出了让人称快的电影.香港的影视圈怎么了?

导演都开始耍大牌搞抄作了,能不差吗?

那是因为你水平高了

大家好电影看多了 品位高了啊 其实 我觉得 一点都没变

美国公司占据院线

香港电影的兴衰,在此之前只有个别电影卖座与否的概念,几乎完全没有具体数字可据,记得偶有一部粤语片能收近十万,已经轰动全行,影市好坏也就凭此作理据(现时很多人仍然是这样)。那时候,特别重视影片收入数据的是美国各大驻港公司,因为公司经理主要任务的其中一项,是每日向美国总公司报告本公司发行影片的票房收入。

那时候,美国八大公司在港都设有独立写字楼,而每家公司也各拥一条院线,每一条院线至少签有四十六周上映合约,所以当时美国片收入,占了全港电影院收入百分之七十以上。直至七十年代初,经营西片的独立公司兴起,以低分账(相对于美国公司)及不必院商分担宣传费用,动摇了美国公司长期占据院线的根基,再加上一些制作认真的港产片,开始被西片院线所接受,港产电影才真正的兴起来。

黄金时期三足鼎立

不过虽说是兴起,但仍只限于一向经营电影的人拍电影,行外资金的投入绝无仅有,所以电影制作能够稳步发展,到了八十年代初,新艺城的崛起与金公主院线如鱼得水的配合(同一财团,这财团原就是几家旺市大戏院的业权公司,但一向租予他人放映西片,这次收回经营,并大展拳脚搞制作,可说完全不假外求),所以非常成功。新艺城的成功,直接刺激了制作发行联机的邵氏与嘉禾不得不奋起直追,这就是香港电影业真正的黄金时期。香港电影界许多优越的成绩都是那个时候创出来。

邵氏、嘉禾、新艺城鼎足而立,支持了香港电影业的繁荣足足十年以上(其间德宝成立,接管了邵氏的院线也做得有声有色,只可惜拍了三十九部影片后就突然宣布全面撤出),究竟什么原因令电影业从高处滑下?许多人连想都不想就说因为金融风暴经济衰退。其实,香港电影的衰落,早于九十年代初已开始呈现,只是人们不发觉,或者发觉了也不当一回事。

产销失衡危机深藏

在分析电影业衰落之前,先要说明一下,绝大部分产品,产与销必须要平衡,否则,无论是求过于供或供过于求,都会有严重的不良后果。偏偏我们的电影业的衰落,就由产销的严重失衡开始。

最初的失衡是戏院,由八三年到九三年,全港戏院由九十九间,增至一百九十九间,幸而九四年开始,独立建筑的戏院地皮有价,于是纷纷拆卸改建,但一些附在多用途建筑物内的组合戏院还是动弹不得,这时候许多“埋”不到线的戏院叫苦连天。

戏院过剩劣片充斥

戏院的过剩,惹起电影界一些人的见猎心喜,强不可行而行的相继组成第四院线及第五院线,须知观众不会因为多一条院线而多看一部电影,三条院线已足够电影观众稳定地选择,或三取其一,或三取其二,绝少是三取其三。到了有五条院线,他们只不过多了两个选择而已,票房数字不会因此而增加,每条院线及每部影片只会因被“分薄”而缩减。

本来稳定的制作品质和数量,亦因影片的票房回报滑落,不得不将预算大幅削减而影响品质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多了两条院线,在求过于供的情况下,多年来无法排映的影片都倾仓而出,在好片难再劣片充斥之下,又怎能叫观众不渐渐失去走进戏院的信心?

粗制滥造意兴阑珊

也许有人会说,仓底的劣片出尽,新拍的影片就不一样,实情却非如此,因为院线多,需求多,发行公司选片就难再严格,于是只要是影片,就不愁没有映期,这鼓励了圈中人纷纷成立兄弟班,记忆中成立第五院线的那个月,有近四十家制片公司相继成立,大有“拍得快好世界”之势,在此种追赶抢占之下,又怎会拍出好的影片来。笔者曾经感叹:香港电影界,很不容易才把长期以来像摊档式经营的电影,扶持为企业化的经营,却被业内一些缺乏远见之人,一个错误的抉择,就将它打回原形。

不幸的是,曾把香港电影推上高峰的人士,退休的退休,转业的转业,少数伫足下来的,亦已意兴阑珊,行外的资金早闻电影界一些张牙舞爪的搞手而却步,面对连特区政府亦难预料何时复苏的香港经济,香港电影界如果仍不痛定思痛认清前路,这个深谷究竟还有多深,实未可知也。

建立制度重拾信心

不过,勿论前景如何,作好准备总是要的,笔者曾在专栏中指出,香港电影界之急务,是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制作制度,不要老羡慕人家荷里活,人家的制度缜密得不容有任何浪费,不容有一分钱落入不该得的人的手,时间永远要等同为金钱,无论演员多红,都不能轧戏,如果这观念不确立和贯彻执行,就不要再谈香港电影业的前途。

记得不久前有资深导演说,香港一些红演员动辄几组戏在身,是牵累了影业发展(全组人等开工),想不到竟遭一位意气风发的影人斥责,指他的言论已经OUT了,事实上真正OUT的是这位得意忘形的影人。

电影市况不好是事实,但资金不落行,是电影界制作开支透明度低所致,本来做生意嘛,盈或亏很平常,最重要是知得到看得见,切忌不明不白,所以笔者认为,重建观众入戏院信心之前,应该先重建电影投资人的投资信心,否则说什么都不管用。

今天的电影界已经有个具规模的组织,“电影工作者总会”已经成立,应该要为建立一个制作制度认真地去做点事,也许难有立竿见影之效,但假以时日必见成绩。

戏院十年倍增滥而衰

由八三年至九三年这短短十年间,香港的电影院由九十九间增至一百九十九间,足足多了一百间,究竟这是怎么回事呢?

从前的电影院,多是独立兴建,而且是业主经营的多,所以因影市兴衰而作存废决定时,问题比较简单:少了租约的束缚是其一,重要是戏院少与商住建筑物连结,拆卸改建或将地皮卖出,不必受小业主的牵制。

可是八、九十年代疯狂兴建的戏院,多数不是因实际需要的,地产商大量兴建屋?商厦,于是也附建了许多戏院在里面。他们相信,戏院贴邻必是旺铺,有了店铺的汇聚,住宅就会畅销。地产发展商懂得建戏院,却不懂经营戏院,以为有了戏院,就会有影片上映,殊不知,好片固然难求,而戏院行许多行之已久的保护惯规,也会使到一些不知就里的戏院会无片可映。

譬如,同一地区,绝少有超过一家戏院放映同一部首轮影片。皆因区内位置最佳的戏院,多在与影片公司所签的放映合约上注明这一点,所以很多新戏院便“埋”不到院线,迫于无奈放映一些二、三轮旧片。影市好的时候,这些戏院已经营不易,影市不好时其困难可知,弊的是别的商铺可以转营别业,但这些“寄生院”却是改不得拆不能。

这种情况,看在圈中某些机会主义者的眼里,反而认为是发财之道,于是号召这些戏院组成院线,实行与原来的院线“分饼仔”,最后导致整个影市因多(但求量的供应,无暇质的钻研)而滥,由滥而衰,但愿不会出现因衰而竭就好了。

港人看戏次数胜美国

香港影市虽云衰落,但香港人进戏院看电影的次数不比美国人少,不相信吗?跟你算算数:

二○○一年香港电影票房总收逾十亿港元,香港人口六百五十万,即平均每人花在到电影院看戏的开支一百五十三元,以平均每张戏票三十六元计算,每人一年看电影四点二五次。

美国去年电影票房总收入,是破纪录的八十二亿美元。由三亿三千万美国人去摊分,平均每人全年花在进电影院看戏的开支为二十四元八角,以平均每票六美元计算,即等于每人年看电影四点一三次。

事实上,日本人多年来,平均每人年看电影不足二次也。

以香港人看电影不比人家少,但影市却衰残得这么厉害呢?无他者,我们人口不足七百万耳,一个这样数量人口的城市,本就不足以支撑一部象样电影的拍摄,可幸我们在海外有三千多万华人,所以勉强还可以撑得住。

大家又可知道香港人看电影最多是哪些年头?是八十年代初至中期,那时候,票房经常可以年收十三亿数千万,破纪录的一年为十五亿三千多万,以当年的票值和五百六十万人口伸算,平均每人年看电影逾十一次。

我们的观众从每年看十一次跌至现在每年看四次多,所以觉得很惨。可以阿Q地告慰的是,我们七百万人口,勉强还挺得住这个市,二千二百万人口的台湾,早已经撑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