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千慧商标事务所:急急急!~~请大家都来帮帮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30 08:14:04
我要写一篇语言学的论文,一周之后交.题目订好了,可是找不到相关的资料,请大家帮帮忙啊!!我的题目是<"幽默"这个词从古到今的发展历史>.知道的请说一说,知道在哪里有关于这个的资料的也请说一说!谢谢谢谢!!!

项羽分封天下后,刘邦的处境是很险恶的。他所封的巴、蜀、汉中之地就是后来三国时蜀汉的地盘(轮回啊轮回),在这里诸葛武侯倾其一生的心血都没能冲破曹魏的封锁。如果没有田荣反齐这样的大事,如果项羽有很好的政治外交头脑摆平各势力不至于在短时间内接连反叛,如果守关中的章邯是员名将,刘邦就不可能如此短时间内越过秦岭悉取三秦。只要刘邦无法短时间内还定三秦,三五年一过,以刘邦的家底可能就得以汉王了此一生了。

刘邦还三秦定关中的速度是很惊人的,基本是兵不血刃,这个时候当初约法三章的威力就显现出来了,看看项羽定齐之费力,二者之高下一目可分,根本是二种境界之间的差别。我一直认为这种传檄而定,而且是战争初期的传檄而定是战争中的最高境界,如果把大半个中国都打下来了再传檄而定相对来讲就没什么可稀奇的了。

刘邦还三秦就是出了笼的老虎,随时会咬人的,可这时要咬项羽的不止刘邦一个,而且已经有咬上的了。齐田荣是项羽最恨的一个,不但是带头造反的,而且这家伙当初跟项梁就有梁子,加之齐离项楚也要近一点,眼前可见的威胁也是明一点,所以田荣就成了众多老虎中项羽的首要打击对象。刘邦还三秦后,势如破竹,三下五除二就定了关中,本来也引起了项羽的小小注意,但这时张良诈了项羽一下,说刘邦只是拿回本属于他的关中,无意与你项羽争衡天下。项羽有没有相信张良的说辞我们不太知道,但项羽悠哉悠哉的北上打虎去了倒是真的,而且一打就打不收手,看来说辞还是起了不少作用的。这是一诈项羽。

齐楚是兵连祸接,项羽在齐地烧杀抢掠不亦乐乎,有点“留连往返”。刘邦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先是布告天下,“项羽放杀义帝於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这一下师出有名了,政治上大大的捞了一把分。然后“劫五诸侯兵”伐楚入彭城,为什么是“劫”呢?因为一来那些诸侯对于义帝生死没有什么切身的利害,二来跟你刘邦也不是什么生死之交,本来没必要来趟这趟这浑水。只是大家看看项羽在齐地没什么大花头了,这次有人打头阵,而且是大伙一起去,这份便宜当然不能放过,加之刘邦这边一直不缺外交人才,所以都被刘邦“劫”来了。看刘邦一出手,跟项羽明显就不一样,什么政治、外交全用上了,这个看起来才有点战争的味道呢!这种出手虽然败了,但也败得有味道,至少该做的都做了。看项羽的出手,就好像是篮球场上一个人狂砍几十分而赢下比赛一样的索然无味。

项羽也不是什么木头,刘邦刚纠合众诸侯而伐楚的时候也已经知晓了,只是跟齐一交上手一时半会脱不了身,所以才让刘邦得意了一把。等到刘邦入彭城,这时项羽再怎么脱不了身也得脱了,都城被人端了还了得。项羽于是自带精兵三万火速回都。双方彭城一场大战,刘邦是惨败,要不是老天保佑起了大风,可能当场就当俘虏了也未定。好不容易突围出来,楚兵那有那么容易让他走的,后面是紧追不舍。刘邦逃命的功夫还是很行的,父母妻子是没找到,在路上碰上了自己的孩子,本来还带在身边,后来楚兵追得急了,三番二次地要把二个孩子推下车去,可以跑快点,要不是夏侯婴屡次相救,吕后生的这二个孩子(就是后来的孝惠帝、鲁元公主)这次可能就保销了。刘邦这个人真会舍得呀!这一点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所以大家都做不了皇帝。我想这次是刘邦一生中最为狼狈的一次了,这是一创刘邦。

彭城之败使刘邦等人认识到了项羽的强大,当初与刘邦一起入彭城的众诸侯纷纷背汉向楚,刘邦一下显得势单力薄许多。就此退回关中当然是不甘心的,刘邦问张良该如何办,张良无论是认人还是认势都是很准的,策黥布,联彭越,任韩信这三招大大地减轻了汉的正面压力,楚汉战争中也以此三人出力为最多。

刘邦这个人真的是幸福呀,外有韩信可任,中有张良与谋,后还有萧何以援。这边彭城大败,那边兵卒及时的就补充上来了,加之彭城败军的各散兵游勇陆续的回归,所以刘邦又有点底气跟项羽较较劲了。不过当时正面交锋到底还不是项羽的对手,双方在荥阳相持了快一年,刘邦又被项羽给围在了荥阳。这次没有上次那么幸运又来一场大风,强突根本是突不出去,那就只能再诈项羽一次。先是陈平深更半夜的从东门放出二千美女,然后是纪信假扮刘邦,乘着刘邦的车驾出来,说是投降来了。楚兵一听都乐坏了,打了这么久,终于胜利了,大多跑到东城去看风景去了,看刘邦的风度,还有那漂亮的二千美女。刘邦遂趁机从西门与数十骑逃之夭夭,把大多数的兵将都留在了荥阳。项羽发觉上当后,纪信当场烧死。荥阳虽然没有被马上攻破,但不久城破之后,守荥阳的周苛、枞公也被项羽诛杀,韩王信被虏。这算是二诈项羽,二创刘邦。

刘邦是很韧的,从荥阳逃出来,到老巢收集些兵马又要出来与项羽对峙了。项羽实在是太强大,这次学乖了点,没有从正面出来。而是听从了一位袁生的意见,从武关出来,出军于宛,这是当年刘邦入关的线路。相对于荥阳、成皋来讲是处于南边了,刘邦这次斜着出来是出现于项羽的侧面了,项羽呢果然如那位袁生所料风风火火的就跑到南边来要与刘邦大战。只要你过来,刘邦的战略目的就达到了,正面主力得到了休息,又让你疲于奔命,当然就“坚壁不与战”喽。仗没得打对项羽这样的人是很难受的,这时彭越在旁边搅得太厉害,项羽就收拾彭越去了。

这边项羽一走,刘邦就北上成皋了。前面读《项羽本纪》的时候已经提到过了,项羽这个人打仗还是很厉害的,跑过去,没二下,彭越就老实了。听说刘邦回到成皋了,回头就把上次留下的荥阳给破了(上次刘邦逃出来后,项羽一直没功夫顾及此城),又把刘邦围在成皋。这已经是三围刘邦了,不过这次刘邦跑得更快,还没成重围就从成皋逃出来了(吸取以前的教训呀)。因为这次没陪上多少人命,所以没算是三创刘邦。

刘邦从成皋跑出来,在韩信那里诈取了兵马,又要来与项羽对战,就是不服输呀。上次一位袁生提了点建议摆弄了一下项羽,这次“郎中郑忠乃说止汉王,使高垒深堑,勿与战”。跟项羽正面对打是没什么前途的,只能另辟蹊径,不对打了嘛刘邦就派出手下去帮彭越搞破坏了。

搞破坏的效果是很明显的,“彭越将兵居梁地,往来苦楚兵,绝其粮食”,项羽那个苦恼呀,又自己出马去挑彭越了,成皋这边交给自己的大司马让其坚守勿战。按项羽自己的算盘,成皋守上半个来月,自己就可以把彭越搞定,解除了后顾之忧,再回来找刘邦麻烦。可项羽手下这大司马实在不是什么能战能守之人,只守了五、六天,出来跟刘邦过一下招就大败而去,主将身死,成皋弃守,还丢了很多金银宝贝。比之刘邦,彭越总归是疥癣,项羽一听说成皋被破马上就回兵了。鉴于前几次被围的经历,这一次刘邦有所防备了,先做好防守功夫,一听说项羽回军,二话没说赶忙撤战,就此二军相持于广武。

要说之前项羽的字典里根本没想到“失败”二字,那相持于广武之时,项羽潜意识里开始有“失败”在滋生。刘邦在困境中时,用各种政治、外交的手段来化解危机;项羽在困境中时,其应对手段历史记载中除了派人游说韩信还有得一书外,其他的乏陈可数。

“烹太公”是项羽非常幼稚的表现,项伯说的“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足以为后世很多效此法者所戒,当然如果是为了考验一下对手是否是“为天下者”,或者是泄私愤,或者你也没有什么大的政治追求,大可不必理会项伯的这句话。项羽最终没有烹了刘邦的父亲,可见他还是一个有政治追求的人。欲与刘邦独身挑战则可见项羽脆弱的心理,胜利的遥遥无期,四处奔命的心理疲劳战胜了一位军事统帅应有的冷静与理智,而给后人留下了“匹夫之勇”的把柄。

刘邦当然是不会与项羽决一雌雄的,他用他自己的方式来回击项羽的挑战,广武两军阵前历数项羽十罪对楚兵士气的影响应该是挺大的。如果项羽只是在那暴跳如雷,那这一回合交锋刘邦可以说是完胜者。刘邦有刘邦的方式,项羽也有项羽的方式,“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这一招真是直接。如果刘邦当即身亡此战当可成为千百年来两军阵前绝杀主将的经典,那这一轮交锋项羽就是完胜者,项羽的十罪比之于刘邦的一命呜呼算是九牛一毛了,项羽十罪对士气的打击是远远不及刘邦当场倒在战场上对士气的提升的,更别说后续的连锁反应了。

因为政治、外交这些东西与计谋一样永远只是手段,手段是要以实力为基础的,历数项羽十罪只是手段,刘邦、项羽的生死才是实力。人,作为群体的人,永远是认实力的。可惜在实力与手段的认识上,后世很多人没有分清,以至到了近代走入歧途。

刘邦是没有当场倒在战场上,但也是伤得不轻,“汉王伤匈”,虽然不至于说当场被击毙那样的影响士气,但在项羽的楚兵咄咄逼人之下,如果大家知道实情,当天一场大战的话,汉军肯定是大败一场了。在这个节骨眼上,刘邦再次诈了项羽一下,“虏中吾指!”,只射中了手指头,这边军心安定,那边一看无机可趁,一场大战消于无形。刘邦其实是伤得挺重的,后来跑到后方养伤去了,这一次应该是刘邦一生中伤得最重的一次了。这是三诈项羽,三创刘邦。

---------------------------

这是从《刘帝项王》里分出来了一篇(不分的话《刘帝项王》太长了)。按照原计划,小记是按《史记》里篇目的顺序来写的,但发现如果完全按纪传体史书来写小记的话会比较的散。比如这篇不但加入了很多《项羽本纪》里的内容,甚至把一些相关世家里的内容也提到了,有些地方还参考着《资治通鉴》写的。

后面小记的写法准备按时间段集中人物写,《高祖本纪》读完后,准备写读《萧相国世家》、《留侯世家》、《淮阴侯列传》的小记等,至于把哪些人物提上来,哪些人家放到《吕太后本纪》或《孝文本纪》后写还得斟酌斟酌。
刘邦的起兵在秦末应该是很有代表性的,一帮“亡命之徒”,在当地有一点点的“名声”,如果天下不动,而又衣食无忧,可能就一直“亡命”下去,或者是某天被招安。当然如果天下有事,或者是走投无路了当然就起来闹事了。

这些人与项梁、项羽叔侄(还有张良)是明显不同的,项他们是唯恐天下不乱,而刘邦这些人只可能是在潜意识里认同天下大乱,他们最开始时是最没想法的,完全是凑热闹,根本没想以后要如何如何的。正因为是凑热闹,很多人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姓名,甚至有很多是由此而死于非命连当时的人都不知此人的来龙去脉。

在这些人当中,刘邦绝对是能力很强的一位,在其投靠项梁以前,不但保住了自己的小命,而且手下居然已经聚了几千人。刘邦与项羽二位以后兵刃相见的历史人物就是在刘邦投靠项梁前后才开始遇面的。刚开始的时候二人的关系应该是不错的,一起攻打过好几处地方,当时二人之间可能就有同志般的友谊,据说还“约为兄弟”(项羽要煮他老爸时刘邦自己说的)。

项梁死了以后,大家发现这个秦并不好反,“当是时,秦兵强,常乘胜逐北,诸将莫利先入关。独项羽怨秦破项梁军,奋,原与沛公西入关。”。这里看不出来,刘邦后来西入关是被项羽“原”进去的,还是自己主动请缨的,可能兼而有之吧。 “先入定关中者王之”这个条件是很诱人的,但也是高风险的。入定关中可是直捣秦的老巢的战略行动,对于很多从六国时期强秦的威慑力下生活过来的人看来这种行为是种自杀。人杰就是人杰,刘项二人有这种胆识也有这种能力,他们俩就这样从秦末众多反人中脱颖而出了。

由于各种各样的利害关系所致,项羽后来没有直接西入关,而是作为副将北上救赵去了,最后只有刘邦一个人收集一些散兵游勇西入关。那边项羽以自己出色的军事才能通过巨鹿之战很强势的把个人推上了历史的前台,这边刘邦也以自己的方式不声不息地走到了历史的前站。我们现在看来,刘邦以郦食其之谋、张良之计,袭陈留、略南阳、下宛、攻武关、破蓝田,遂入咸阳,比之项羽似是轻松得多,但其实在刀口上过日子没有一个是容易的。要知道计谋这些东西永远都是一种伎俩,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否则张良也不用投刘邦了,自己用老头给的那本书运筹运筹就可以把秦给运筹掉了。

入咸阳对刘邦是有很大政治意义的,项羽通过巨鹿之战取得了实力,而刘邦则通过先入咸阳取得了名份。在鸿门宴的时候表面上看来项羽占有了绝对的优势,但如果我们从政治上来通盘考虑的话,刘邦的劣势是不大的,这也是刘邦当时能全身而退的一个原因。我们今天在楚汉相争、刘胜项败的背景来考察鸿门宴往往很主观地认为鸿门宴中项羽的处置是一大失策,白白地放过一大机会,让对手死里逃生,以致后来身死人手。这都是现代很多人看历史的一个通病,用我们现在的眼光,用我们所看到的历史结局来反推、来判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如果后来楚汉相争的结果是项胜刘败,或者项羽后来根本没有给刘邦楚汉相争的机会的话,那项羽在鸿门宴中的表现岂不是完美,大家都要慨叹项羽真乃王者呀王者。项羽不是算命先生,也不会看相望气,当时何为失败都不知何滋味的他不会料到四年后会死在刘邦手里,那他有什么迫切的理由诛杀刘邦呢?从后来一些举措来看,项羽的政治才能不算很高,但从项羽放过刘邦这件事看来项羽也不是一个头脑简单的人,此人在政治上还是有追求的。为人主者考虑问题的角度跟下面的谋者总归是不太一样的,否则刘备的脑袋不知要掉多少回了。

要说鸿门宴中刘项二人打了个平手,那在入咸阳上刘项二人就立分高下了。刘邦入咸阳是很低调的,先是释秦王子婴不杀,然后是封府库还军霸上,再就是约法三章,而项羽入咸阳说得难听一点就是烧杀抢掠。从这里看刘项不单单是一个得秦人心,一个失秦人心那么的简单。可以看得出来,项羽眼里只有楚国没有天下,项羽从本质上来讲还是一个生活在六国时期的人,虽然身在秦末;而刘邦及其身边的人的眼里则有天下,秦人短暂的十三年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项羽观秦始皇出游,羡其周游各地之风光;刘邦游咸阳观帝,慕其君临天下之威严。这就是日后一个为王一个为帝的分野。

要说刘邦有多少的历史观察力那当然是在胡说,但此人心志不小倒不是什么虚言。范增在鸿门宴前说“沛公居山东时,贪於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可是他大概不知道刘邦刚入咸阳那会也是想放肆一把的,后来没有放肆成是因为张良与樊哙二人的谏言。那项羽入咸阳烧杀抢掠的时候,范增做了什么呢?历史没有留下亚父的作为,范增到底有没有作为,或是作为了不起作用已经不重要。项羽做了他想做的事,而刘邦忍了他想做的事,这就是刘项集团的最大区别。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时为,有时不为,项羽做不到,所以只能成大英雄。

秦的六合一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秦亡汉兴同样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秦汉之于隋唐有一点不太一样,秦之后必须要有汉,但隋之后不一定要有唐。从历史意义上来讲,汉要远远的大于唐,其一是因为,秦亡的必然性要大于隋亡的必然性,其二是因为历史角色的转变从秦始皇到汉高祖远比从杨坚到李渊来得剧烈。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是陈胜喊出来的,但首先对此作出完美回答的则是刘邦。在中国历史上的众多显赫帝王中,刘邦出身之卑微是仅次于朱元璋的,但其子孙所创造的伟业则只有李唐家可以与之媲美。读汉朝的历史有时就好象是在读刘邦这个人,两汉四百年天下处处透着这位泗水亭长的坚韧与锐质。汉之兴实可成为一位个人、一家企业、一个国家走向成功、强盛与辉煌的典范(汉之亡当然也可以为众人之明鉴,只不过中国历史上可鉴的东西太多,要鉴也可以到别处去鉴,汉就把它奉为楷模吧)。

(本人对汉是极其的推崇的,虽然吾有极大可能乃李唐之后,但还是要把更多的溢美之词送给汉)

刘邦以前的至尊王者出身都是很显赫的,夏商周三代的先祖全可以上溯到《五帝本纪》里,秦虽然差了点,但经几百年来的传承,到后来出现在众人眼前时也已经镀成金了。刘邦家世不是什么贫民,但也肯定不是什么贵族。在隋唐以前,一个人在一个位置上最重要的是其家世与背景,更何况是天子这个位置。秦的六合一统虽说开了二千年帝道之先何,但帝道本身其实并不是对王道的否定,而是王道的继承与发展(这种话听起来很熟),秦的速亡更加深了人们对于王道的企望。这时大家很尴尬地发现了出身卑微的刘邦身处至尊位置这样的事实,这个事实用传统王道理论解释不通,理论的更新速度总是赶不上现实的变化。这个时候就不得不在现实上加点元素来圆通现存的理论了,于是就有了《高祖本纪》里开头部分的一些天兆。所以对于司马迁写《高祖本纪》时写上这些东西我还是能理解与接受,但后世的史书也如法炮制实在是东施效颦。

因为出身比较差,第一步先把源头堵上,所以刘邦的母亲生刘邦是感龙而孕的,这个把戏比之西方的耶稣基督降生要早上二百多年。但就这么一点明显是不够的,说服力不太强,所以出来二位开店的“现身说法”。刘邦这个人是有点吊儿郞当的,比较的游手好闲,比较的无赖(这也是现在很多人轻视刘邦,不喜欢刘邦的原因,其实这样的人要分着看,要看他有没有脑子,如果象某些衙内一样,既无赖又笨那才是不可救药的),那时常常会去赊酒喝,每次总是喝得大醉,据说刘邦喝醉酒后,他身上隐隐地会发现有龙盘身,那二位开店的碰上这样的事后,到了年关的时候也不去找刘邦讨赊酒的钱了。估摸着,当时他们不去找刘邦算账是因为刘邦这家伙好歹也是个亭长,而且在当地无赖出名的,去了也没什么好结果。

龙的事情总归是有点玄乎,所以要用看相的来补一补。相法这个东西太过于高深,不敢乱评,这个应该还是有那么点道理的,吕公嫁女也不至于那么乱嫁吧。再经一个不知名的老头把刘邦的全家一相,这一下刘邦的形象就完美多了。

本纪里最为人所知的应该是刘邦斩白蛇这件事了,读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高祖“斩白蛇,起义兵”是被刘备那拨人常常挂在嘴上的,当时纳闷“起义兵”还可作为一个大大的功绩,怎么“斩白蛇”也成了刘邦的大功绩了?原来这里有个大大的学问,这蛇不是一般的蛇,这蛇是白帝之子,据一位神话般的老太婆讲,斩她儿子(就是那条白蛇)的人是赤帝之子(就是指刘邦啦)。斩白蛇事件对于刘邦来讲显然意义非凡,无论是现实意义还是非现实意义,所以从那以后一直留传下来,有意思的是后人还从这个赤帝之子斩白帝之子来推演秦汉的五行之德。

也就是斩白蛇事件以后,刘邦身边开始聚集了一批人,再经夫妻俩的一些双簧,在起事以前,明里暗里依附于刘邦的应该有不少人了。如果历史就此平稳的发展下去,刘邦可能也就是一个比之小毛贼稍微大点的大毛贼而已,但陈胜的大泽乡一呼改变了一切。
《史记》的本纪部分最有名的二篇“太史公曰”就要数《秦始皇本纪》与《项羽本纪》了。《秦始皇本纪》是因为《过秦论》,《项羽本纪》则是项羽的“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项羽自己战东城时二次提到这个“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在拒渡乌江时又提到过一次“天之亡我”。古人写东西都是很惜墨如金的,司马迁如此三番二次的提到“天之亡我”,除了对这位英雄人物的哀叹外,就是为后面“太史公曰”作铺垫。

“……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不知是文章的需要,还是有什么的深意,后面的“引”与前面项羽的“原话”有点出入。关于有否天亡项羽,我们就不去深究了,司马迁已经“谬”过他一次了。我们就“数落数落”他的“非用兵之罪也”。

《孙子十三篇》第一句“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观项羽用兵则不然,其奋而兴师者为多。老子有言:“夫兵者,不详之器”,作为道家的一个分支,兵家对于用兵一直是很谨慎的,“慎兵”是中国自古兵家的一个重要理念。《孙子·作战第二》提到“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显然项羽对于用兵之利害所识有缺。不识用兵之利害,所以不能承受用兵之成败。

《孙子十三篇》前二篇就把项羽从西楚霸王位置上拽下来了,孙子不愧为兵圣呀。第三篇还有,“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谋攻第三》),项羽好之者“伐兵”、“攻城”也,与汉相持于荥阳、成皋间而无它为是不智也。虽有它为,但最终而无成,为而不成岂无能乎?不智而无能(言重),项不如刘,明矣,何来天亡项羽焉!

前面(一)提到项羽也是学过兵法的,显而显见,他所学的只是“军法”、“战法”,作为将门之后,如何战而胜之是一个与生俱来首先考虑的问题,在战而胜之这一点上项羽是做得很好的,所以他自己说“非战之罪”。可惜他的位置决定了,他要做的,只是战而胜之是远远不够的,他不是将,也不是帅,而是王。作为王,不但要战而胜之,而且要胜而安之,否则胜仗越多,败亡越快。所谓一胜而王,二胜而霸,五胜而亡天下。

司马迁说项羽这个人“自矜功伐”,这个词是要从二方面来分析的,上面分析的是“功伐”的引起的问题,下面来分析“自矜”所造成的害处。

每个人都有他的出身,每个人都有他与生俱来首先考虑的问题,但在其位者万不可“以已之长,欲众之长”。老子有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上天不可能造出一个全能的、毫无缺憾的人;但上天也不会造一些一无是处、毫无功用的人。在其位者所做的大多是“以已之长,成众之长”,古今中外很多杰出的领袖甚至是“拙已之长,成众之长”。

大凡在某方面表现很强势的人大多不善于借用他力,这种人由此也很难做一个称职的领导者;反而那些表现不是很强的人,会自然而然的想办法借用他力(当然这中间有很多误入歧途者),久而久之就具有了领导者所具有的气质。这就是造化,如果上面二者兼而有之,那就是天才了。项羽不是天才,所以他“自矜”,所以就有了楚汉之争的那种格局。

(PS:由上看来自己要成为PM之类的人物,难啊。)

综上所言,项羽的“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这一句,只对了一小半(因为最后还是战败的)。对他的军事战绩我们还是得肯定的,但亡项羽的不是天,而是“道”,是老子的“道”。呵呵。

先查大词典,另外,林语堂的文章中似有关于幽默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