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眼镜的小女孩头像:请详细讲讲美国是怎么建立的以及他的发展过程,谢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8 12:47:56

美国全称美利坚合众国(英语: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原为英国殖民地,后因种种因素逐渐兴起而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北美洲原始居民为印第安人。16-18世纪,正在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西欧各国相继入侵北美洲。到了十八世纪中期,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十三块殖民地,殖民地的经济,文化,政治相对成熟。
  但是殖民地与英国之间产生了裂痕,英国继续对北美地区采取高压政策,引起了北美地区居民强烈不满。从1776年到1783年,北美十三州在华盛顿领导下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美国正式诞生,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民主政治的法令。逐步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民族主权国家。
  美国独立后积极进行领土扩展,美国领土逐渐由大西洋沿岸扩张到太平洋沿岸。经济发生了显著变化,北部、南部经济沿着不同方向发展。 南北矛盾日益加重。 1861年4月至1865年4月,美国南方与北方之间进行的战争,又称美国内战。最终是北方领导的资产阶级获胜统一全国。
  1865年开始了重建时期,逐步废除奴隶制,1877年,南部进行民主重建,制订了民主的进步法令,标志着民主重建的结束。
  后来美国完成了工业革命,经济实力大增,两次世界大战奠定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霸主的地位。冷战开始后和苏联平分天下。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年美国经济情况仍较平稳。
  进入90年代,美国计算机产业发展迅速,并带动全球的高科技信息产业,开拓了新一代的产业革命。

一、背景 1概况1607-1733年 13个洲
2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北:工商业
南: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中:农业
3政治:议会-->总督(代表英国权利)
4民族:没利坚民族形成(民族意识)
5思想:启蒙思想影响(民主意识)
6矛盾: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癌了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
7导火索:波士顿倾茶事件
二、经过 1开始:1775年莱克星顿的枪声
2建军:第二届大陆会议创编大陆军
3建国:1776 7 4 《独立宣言》
4转折:1777萨拉托加大捷
5胜利:1781约克领英军投降
6结束:1783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中叶是世界近代史上风起云涌的时代,汹涌而至的资产阶级大革命浪潮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封建旧体制的大堤,这几十年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与资产阶级革命相伴随的是世界各地此起彼伏的独立战争。进步与落后势力间的斗争处于白热化的阶段,资产阶级革命一度处于低潮期,连拥有拿破仑这样天才战将的法兰西也被封建势力复辟了。幼年期的美国处于如此恶劣的国际政治环境中却成功地坚守了自己的信仰,使国力得到长足发展,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一盏明灯。美国在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中也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一样充满了罪恶与不义,这一阶段的美国发展史明暗相间,充分体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这时的革命人民中也涌现了大批的风流人物,独立战争中的少年已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他们代表着那个时代最有活力、最有进取精神、最进步的一切。
当美国人民在独立战争中浴血奋战推翻英国殖民统治时恐怕都不会想到独立后他们的生活会比独立前还差,旧世界的摧毁者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美国在建国初期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

早在1781年,大陆会议就根据《邦联和永久联合条例》组成了邦联政府。邦联是由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为实现军事、贸易或其他的共同目的而组成的一种国家联合,各成员拥有独立的内政外交权力,没有全国统一的宪法、军队与财政,主要政府机关是议会,当时美国政府集中行使的权力极为有限,实际是一个松散的州际联盟。这是因为在独立战争中以各州代表组成“大陆会议”决定军政大事的制度使各州拥有了较大的权力与独立性,各州出于本位主义再加上美国建国初期的极端民主倾向使本为一体的英属北美十三州实际上分裂为了十三个国家。当然不可能指望这样的政府有什么作为,而一个刚从长期的全面战争中走出来的国家最需要的就是有一个强力政权来安定社会、革故鼎新、振兴经济。

当时各州的统治阶层借新法制定之机扼取了大量权力,将战争带来的经济损失转嫁到了曾为国家独立浴血奋战的老百姓身上。在马萨诸塞州,仅人丁税就占了一般农民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因国家没有一个统一的财政,州权与邦权的斗争很激烈,而在独立前各州又是作为一个统一的经济区来运作的,国家经济发展十分无序;再加上旧币与大陆卷作废而硬币稀少使货币短缺,很多人不得不以物易物,或被迫以极低的价格将地产卖出,经济秩序很混乱;北美十三州的经济长期以来是英国经济圈中的一环,而今一旦脱离出来立刻给美国经济造成极大危机,十三州各自为政没能形成合力,全国经济日益恶化。以马萨诸塞州为例,该州曾为独立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而马萨诸塞州1780年宪法规定选举人和被选举人的财产资格限定却比革命前还要高,参加选举的人必须是土地拥有者,每年纳税不少于3镑,或者其财产值60镑,只有拥有价值达300镑的人才有被选资格,而竞选参议员的财产要求就更高了,在下议院各地代表数目依各地人口的多少而定,但在参议院,代表席位却根据缴税数目的多少而分配,这样一来,东部沿海较富裕的地区代表数就明显多于西部,充分体现了这部州宪法的不公正性。同时因英国的经济封锁使经济恶化。独立战争中立下大功的民兵返回家乡后却面临着个人破产的窘境。有一个小村在独立战争中有四百人战死,一千多孩子作了孤儿,幸存者回到村里后迫于生计不得不将国家授与的土地证书低价卖出以缴税、还债,他们刚赶走了一个压迫者就又沦为另一个压迫者的奴隶。因债务案件大量增加,法院根本无力处理,律师就趁机抬高诉讼费,引起了人们的极大愤怒,美国人对于律师的反感就是从此开始的,有一则广泛流传的笑话就是问如律师掉到河里了你是去喝酒还是去跳舞?美国人民浴血奋战八年后只是获得了国家的独立,而国家经济与个人生活水平反而不如独立以前了,人民所期望的民主也未到位,这使人民十分失望,不满在一点点聚集。华盛顿这时就忧心仲仲地说:“每一个州都有易燃物,一粒火星就可以让它们变成燎原大火。”

局势正如华盛顿所预料的那样,马萨诸塞州人民因反抗统治者的政治、经济压迫于1786年发起了一场由独立战争中的老兵丹尼尔?谢司领导的起义,起义不久就被独立战争时的陆军部长本杰明?林肯扑灭,谢司等领导者被俘,后迫于人民压力被释放,而直接引发这场起义的州长与大多数议员在下一次选举时均落败,人民的要求部分得到满足。这次起义规模不大,影响却不小,美国统治集团认识到迫切需要强化国家政权机关,加强资产阶级专政。1787年5月,以修改《邦联和永久联合条例》为名,制宪会议在费城召开,除罗得岛以外的十二州代表出席。华盛顿当选为会议主席,经过四个月的反复讨论,按联邦制和三权分立原则制定了《美国宪法草案》。确定联邦政府为州的中央政府,包括国会、总统、最高法院三部分, 1788年6月,该宪法(见附件)通过九个州以上的代表批准,正式生效。1789年3月,按照宪法产生出来的美国第一届国会开幕,4月,华盛顿当选美国第一届总统。美国由此成为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共和国。联邦国家也称联盟国家,是由若干成员(国家或地区)联合组成的统一国家,有统一的宪法和立法、司法及行政机关。因人民群众对宪法没有保障人民权利的任何条款而表示不满,宪法正文后面便增加了10项修正案,这就是《人权法案》。这在当时是一个进步的政治文献,从此美国进入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独立战争以后,英国对于北美十三州的独立一直耿耿于怀,时刻想恢复英国在那里的殖民统治。它首先在外交上排挤美国,八年不派驻美大使;却派出重兵占据着按《巴黎和约》的规定早就应撤出的同美国接壤的西北地区七个据点,直到1796年两国签订《杰伊条约》后英军才完全撤走,但仍在加拿大集结了军队时刻想重新占领美国,英军在北方的重兵压境成为长期悬在建国初期美国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英国还利用在殖民统治时期造成的北美十三州在经济上对英国本土的依赖使美国在渡过建国初期的危机后不得不成为英国的“经济殖民地”,美国对英国的原材料出口占了其出口总额的75%,而英国输入美国的却是高附加值的成品,英国从中扼取了大量的利润,英国财政大臣洋洋自得地宣称1789年的英国对美出口已达到独立战争前的规模,美国政治上的独立并未立即带来经济上的独立。
1812年6月18日,美国国会批准总统麦迪逊的咨文,正式对英宣战,第二次独立战争爆发。这场战争又被称为英美战争或经济独立战争,对于美英两国的关系与美国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
门罗主义与美国扩张
1817年,詹姆斯?门罗就任总统,这段时期美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国内一派欣欣向荣,而当时美国的外部环境却危机四伏。从1810年起,西班牙所属美洲殖民地纷纷独立,美国对此热情支援,并趁西班牙无力应付之时从中得到了大量好处,佛罗里达就是在这时取得的。1815年拿破仑垮台,以俄、奥、普为首的神圣同盟企图恢复1789年以前的旧秩序,到处扑灭革命,并让法国派兵控制了西班牙。美国由此感到了威胁,他们担心神圣同盟以西班牙宗主国的身份来镇压西属美洲的独立运动,进而扼杀美国的独立。而这时俄、奥等国的昔日的盟友、美国的敌人英国出于争夺拉丁美洲的贸易特许权与抵制神圣同盟的扩张的需要,提出与美国合作抵制神圣同盟对美洲的干涉,英国外务大臣乔治?坎宁建议英美双方共同作出不占有任何西属殖民地的保证。门罗总统与前任总统杰斐逊为抵制神圣同盟的扩张都主张接受这一条件,但美国国务卿亚当斯认为神圣同盟不大可能入侵拉美。正当美国还在犹豫不决时,英国却以已迫使法国保证不得侵犯拉美为由宣布不再需要美国的合作了,因法国是神圣同盟中海军力量最强大的,没有法国的参与,神圣同盟是不大可能侵犯美洲的。此举使美国政府完全地迷茫了,他们既怕神圣同盟联合英国进攻美洲,又担心英国单独挑起反对列强入侵美洲的重任,使新独立的美洲国家纷纷投入英国怀抱,从而影响美国在美洲的利益,经过内阁的多次磋商,美国政府于1823年12月2日的国情咨文中的对外关系部分阐明了美国的立场,提出两个原则----“不再殖民原则”与“不干涉原则”。“不再殖民原则”是指除原有的殖民地外,西方列强不得在美洲再建立新的殖民地。这一条对于英国与俄国的影响最大,这时的美国俨然以美洲代表自居。“不干涉原则”指不许欧洲国家干涉美洲,同时美国不干涉欧洲。当时的美国还没有实力干涉欧洲事务,也没有实力抵制欧洲对于美洲的干涉,这样提的目的只是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联合美洲新独立的国家争取国际政治中的主动地位。

1823年的门罗咨文是门罗主义的蓝本,由于美国当时实力尚弱,这只是一纸宣言,还未真正执行。这个宣言在当时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它宣传了资产阶级思想,给予拉美新独立各国以道义上的支持,同时提高了拉美各国的信誉,这个宣言公布后拉美债卷立即涨价。这个宣言的实质是宣称美洲是美国人的,不许其他国家插手,为以后美国在美洲的扩张埋下了伏笔。

门罗主义只是为防止西欧列强染指美洲,并不是针对美国人自己,这上点在墨西哥战争中得到体现。1844年大选,美国民主党和辉格党之间争夺总统宝座的斗争十分激烈,他们都想通过推荐自己的政治代表实现这一主张。民主党人急不可待地提出了自己的竞选纲领:“在尽可能早的时期内再度占领俄勒冈、重新吞并得克萨斯是美国伟大的战略。”这一蛊惑人心的政治纲领向南方和北方的扩张主义者都发出呼吁,尽管这一纲领有机会主义和伪造历史事实的成分,但它深得“显然天命”的精髓并流传全国。结果,民主党候选人詹姆斯?若克斯?波尔克战胜了辉格党的候选人,当选为美国第十一任总统。有人将波尔克在选举中的胜利解释为人民授权他去再度扩张——去获取俄勒冈和得克萨斯,以及加利福尼亚和新墨西哥。波尔克果然不负重望,上任后,开始了他的庞大的解决俄勒冈边界问题和取得墨西哥属地加利福尼亚地区,兼并得克萨斯和俄勒冈的施政计划。因为加利福尼亚当时是墨西哥的属地,而美国移民在这里都不断增加。波尔克就职后的第三天,墨西哥驻华盛顿公使就提出抗议,反对美国国会在2月下旬通过的关于合并得克萨斯的决定,说这是“侵略行为”。此后不久,美墨两国断绝了外交关系。1845年12月29日,美国会批准得克萨斯加入联邦,成为美国的一个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