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宝宝拼音汉字:急急急!!!请帮忙解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03 13:37:49
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意义.

首先、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凝聚了全党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
邓小平理论是在时代主题转换和高新技术革命浪潮兴起的历史条件下,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和世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为历史依据,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大体上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在拨乱反正和改革起步中,邓小平理论逐步形成主题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新时期伟大历史转折的开始,也标志着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开始,因而,也反映了这个历史过程并指导这个历史过程的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开始。她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的两年徘徊,拉开了全局性的拨乱反正,并从原则上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任务。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
第二阶段:从十二大到十三大,在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和深入中,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并初具轮廓
党的十二大以后,改革开放逐步得以全面展开并向深度推进,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必然要求思想解放的深入和理论思考的深入。基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发展,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深入研究了我国的国情,明确提出和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以此为依据阐述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的基本路线,系统地分析和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构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并指出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继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之后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党的十三大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形成。
第三阶段:以南方谈话和十四大为标志,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并形成体系
党的十三大以后,邓小平进一步总结中国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总结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经验,对邓小平理论充实了许多重要观点。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大会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目标,并对邓小平理论体系做了适度的概括。江泽民代表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这对于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认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保持稳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于推动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四阶段:从十四大到十五大,在整体推进和攻坚阶段的改革开放新实践中,形成了“邓小平理论”科学概念,并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把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推进到新历史阶段。在改革开放的整体推进过程中,在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运用邓小平理论观察形势,分析矛盾,审时度势,显示出卓越的驾驭全局的领导能力和理论分析能力,在新的实践中坚持运用和丰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五大不仅郑重地做出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的历史性决定,强调要在实践中继承和创造性地发展邓小平理论,而且十五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一系列重大决定就是对邓小平理论的坚持运用和发展,十五大是创造性地运用邓小平理论的光辉典范。
其次、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
实践证明,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 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了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第四,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它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再次、当代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邓小平理论?
党的十五大宣布:“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我们党经过近20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所做出的历史性决策。因为: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所指引的方向,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这个方向既同种种歪曲和背离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的错误划清了界限,又同种种脱离中国现实情况的空想划清了界限,尽管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曾蒙受过损失,遭遇过挫折,甚至付出过沉重的代价,但中国共产党人通过总结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而选择的这一方向,是中国改革和发展的正确方向,是唯一能保证中国人民富裕幸福的方向。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个方向。
大学生是我党我国实现第三步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主力军。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直接作用于我们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我们除了要认真学习专业课以外,还要认真学习研究邓小平理论,并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更好地理解党中央的一些重大决策,而且要把邓小平理论应用到各行各业,也就是说处理任何事情都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特别是大学生中以后要从事科研工作的同学们更要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彻到自己的科研领域。
第四、应该如何有效地学习邓小平理论?
我认为首先在思想上要认识到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马列主义不能丢,毛泽东思想不能丢,丢了就会丧失根本,就会走上邪路上去。但马克思主义又不是一成不变的,马克思主义要随之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实践证明,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必须坚持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是把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根本保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不动摇,实际上就是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回顾改革开放20年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正是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引下,我们才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才在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取得了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巨大进步,才在世界局势风云变幻的复杂情况下岿然不动,在国际上赢得了较高的威望。
其次在组织形式上要抓住主线——即“两课”主渠道、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主战场来层层深入地落实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具体来讲,要以“两课”学习为基础即要认真上好学校的“两课”,通过老师的讲解更好地把握当前的国内国际形势和社会政治方向;在此基础上,邓小平理论研究会要见成效。在学习的基础上,邓小平研究会这个主战场,应更注重研究、讨论、实践、调查。通过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通过实践调查将理论用之于实践,真正做到运用邓小平理论的立场观点来观察、分析当前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能够撰写观点正确、论据充实、水平较高的论文,使我们对邓小平理论的学习掌握更加深入、更加实际。
最后、学生干部要带头学习邓小平理论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学生干部是这支主力军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强调学生干部带头学习理论,是因为我国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关键时期。在这样一个时期中,我们面临良好的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迫切需要提高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
带头学好邓小平理论,首先要认真地较全面地理解其内涵。邓小平理论,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涵盖我国现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和党建等各个方面的基本问题。学好邓小平理论,要着重领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精髓。只有把握了这个精髓,才能把握邓小平理论最本质的东西,才能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既排除各种错误倾向的干扰又吸取各种失误的教训,不断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新课题,开拓新境界,实现新飞跃。
要带头学好邓小平理论,最根本的是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邓小平同志立足中国实际而又面向整个世界,正视国情现实而又放眼未来,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高瞻远瞩地构思和设计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义的一整套发展战略。
带头学习邓小平理论,必须同学习十五大精神紧密结合,必须发扬党历来倡导的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精神。
总之、当代大学生特别是学生干部是祖国未来的顶梁柱,只有在学习理论的自觉性有新的提高,在全面、正确的把握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上有新的进步,在理论联系实际上有新的进展,才能够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为祖国未来的繁荣、富强、四个现代化的建设担当起历史的重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邓小平理论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全党越来越认识到,它是我们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统一认识、增强团结的思想基础,是指引我们事业前进的伟大旗帜。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坚持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并在党章中规定这一理论是“引导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指针”。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把这一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写入党章。

邓小平理论对于我们党、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

首先,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大家知道,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原则上回答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科学地揭示了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客观规律。我们不能要求他们对一百多年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一一作出回答。解决这些问题的任务,历史地落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肩上。这里的关键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结合得好就能找到正确的道路,并不断取得胜利;相反,采取教条主义、生搬硬套的态度,必然会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到挫折和失败。这已为无数事实所证明。

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多次曲折,终于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取得了革命的成功。毛泽东同志对此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毛主席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45页)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来说,也同样需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在这方面,我们曾走过不少弯路,有过不少曲折与失误。只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二十年的实践,正确地总结了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才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用这个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我们就一定能不断取得新的伟大胜利。

其次,邓小平理论是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强大思想武器。党的基本路线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愈是深刻理解和掌握这个理论,就愈能深刻领会和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在理论和路线的关系上,我们党是有过教训的。党的八大曾提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与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尽快地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但是,八大以后不久,党就在指导方针上背离了八大路线,以至后来发展成为“文化大革命”这样严重的“左”倾错误。八大路线为什么未能坚持下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我们在错误理论指导下,搞了阶级斗争扩大化。这种错误的理论最后发展成为所谓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我们终于从迷雾中解脱出来,找到了正确的理论,并在正确理论指导下,制定和执行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重新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江泽民同志指出:“中国社会主义的命运归根到底取决于我们自己,取决于党的理论和路线,取决于党同人民的团结奋斗。”这里,路线是关键,理论是根本。理论和路线是党能够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基础。只要我们坚持邓小平理论,坚持以这个理论为指导的基本路线,坚持用这样的理论和路线去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团结起来,共同奋斗,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就是光明的

参考资料:www.savor.cn/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同时,也是邓小平理理论的精髓。学习邓小平理论首先要学习和掌握它的精髓,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掌握、运用并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以促进搞好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把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由来及确立。
1.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路线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
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其思想路线从根本上说也是由马、恩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共产党的科学的思想路线是由毛泽东同志确立的,这条路线就是实事求是。对实事求是,毛泽东同志是这样解释的,“‘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批评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果断地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次全会标志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3.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
我党提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主要是毛泽东同志的功劳,邓小平同志的贡献在于领导我党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并且在实事求是之前,加上解放思想,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联系起来,纳入到党的思想路线之中。这也是邓小平理论的一大特色。
对解放思想,邓小平同志是这样解释的,他说:“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与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
对二者的关系可以简单这样理解:①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只有解放思想,才能使思想与实际相符合,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做到实事求是。②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相辅相成的,解放思想,目的是为了实事求是,所以解放思想也可理解为实事求是,二是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时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又说:“我读的书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我们学1邓小平理论,就要注意抓住它的精髓和灵魂.也就是要明白,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文义理论是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原理上的,邓小个理论的每一个部分,都是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得来的。

二、尊重实践、尊重群众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有机整体,坚持实事求是同坚持实践观点、坚持群众观点是一致的。坚持前者,必须坚持后者。邓小平理论以实事求是为哲学基础,又具体表现为尊重实践、尊重群众。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
1.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实践就是主体有目的地、能动地改造客体的活动。换句话说就是人们有目的地、能动地改进客观世界的活动。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检验认识真理的标准,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所以列宁说:“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马列主义的实践观,对指导中国革命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本世纪的30年代初,在我党内,曾有一部分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者,割裂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尤其是以王明为代表的一伙教条主义者,轻视实践,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书籍中的只言片语,去吓唬群众,从本本出发,使中国革命蒙受了巨大损失。毛泽东针对党内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错误,从理论上阐明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特别是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在1937年撰写的《实践论》一文,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依据实践是第一的观点,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我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长期英勇艰苦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在20世纪70年代,在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之后,邓小平同志则着手拨乱反正,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在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实行全党工作重点转移,继而创立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而且要求一百年不动摇。正是在这条正确路线的指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投入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图伟业之中去,并取得辉煌的成就。这一切,都是由于坚持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才得来的。
2.邓小平理论是在群众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作为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同志,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事业的艰巨性,有着深刻的认识,他知道,这是一场伟大的试验,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只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依靠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去不断探索。
邓小平很重视群众路线,他说:“毛泽东同志倡导的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
(二)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什么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哲学史上可谓众说纷坛,马克思主义认为是实践。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白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毛泽东说得更明白,在《实践论》一文中,他说:“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可见,承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一条根本原则。
2.尊重实践是邓上平理论真理性的根本保证。
邓小平理论的真理性,首先在于它尊重以往实践的检验,坚持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敢于否定陈旧的结论,敢于坚持正确的结论。例如,他坚决否定“两个凡是”、重申生产力标准、辨证地审视和处置市场经济地位和作用的观点,都是尊重实践得出的正确结论。
邓小平理论来源于社会主义实践,受实践的检验,已被证明是科学真理,但它并没有结束真理。正如十四大报告所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还有许多其他内容,还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实践检验中继续丰富完善和发展”。

三、照辨证法办事
邓小平同志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他在总结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我们制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他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设计的宏伟蓝图,闪烁着辩证法的光辉。统览《邓小平文选》虽没有专门论述辩证法的著作,但他作为我党历史转折关头的伟大政治家、战略家,确实实践了自己的诺言:照辩证法办事。按照辩证法办事,是邓小平理论的一大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把普遍真理同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符合辩证法,体现了普遍和特殊、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是矛盾的普遍性。中国的社会主义要有中国特色,这又是矛盾的持殊性。离开中国国情,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不符合辩证法,因为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没有个别就没有一般;相反,片面强调国情,否定社会主义也不符合辫证法,因为也没有完全脱离一般的个别。社会主义的普遍原则必须坚持。
2.用客观战略的眼光分析问题,照应系统的各方面,照应过程的各阶段。
邓小平理论对辩证法的应用,还表现在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构想上。邓小平强调:“不能只在眼前的事务里打圈子,要用宏观战略的眼光分析问题。”例如在路线问题上,主张首先解决思想路线问题,并把其放在首位。其次才是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问题;在现代化发展战略问题上,提出了“三部曲”。
邓小平同志用宏观战赂的眼光分析问题照应系统的各个方面,照应过程的各个阶段,这和辩证法要求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是完全一致的。
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重要内容。所谓两点论就是在处理众多矛盾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处理某个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两点兼顾,只注重一方面,忽视另一方面就是一点论。所谓重点论就是在处理矛盾时,要重点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矛盾,在处理某一矛盾时,要重点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不能等量齐观,否则就会胡子眉毛一把抓,无重点无主次,犯均衡论的错误。辩证法要求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
邓小平同志在处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问题上,表现了高超的艺术。比如他强调把经济搞上去,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这是工作重点。同时,他又要求,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两手都要硬;又比如,在对待“左”和右的错误倾向问题上,邓小平同志也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观点,他说:“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右的东西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同样可以葬送社会主义。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这显然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再比如,在两个文明建设关系的问题上,主张两个文明一起抓,虽然工作重点是抓物质文明建设,但不能因此而忽视精神文明建设。
在邓小平理论中,到处闪耀着辩证法的思想。在学习邓小平文选时,可体会到邓小平同志不仅坚持唯物主义,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且是善于辩证地处理各种棘手的关系和问题。

四、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对建设社会主义有直接指导意义。邓小平在创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时,特别强调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观点和生产力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1.生产力观点和生产力标准的重申。
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也就是说像自然界一样,有其发展的客观规律,而生产力的发展在其中有基础的意义。正如马克思、思格斯所说的“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的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生产力标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在于:第一,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需要,才能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第二,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以及整个社会结构体系,必须同现实的生产力相适应,既不能落后也不能超前,否则,就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2.“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及其实质。
①改革开放的推进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由于改革的深化,一些人仍习惯于抽象地用姓“社”、姓“资”,自觉不自觉地偏离生产力标准,怀疑生产力标准,或否定生产力标准。
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同志于1992年在南巡谈说中尖锐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为此邓小平提出:“判断的标准,主要是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就是后来人们概括的“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②“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生产力标准的进一步阐发与扩展。“三个有利于”标准涉及到三个方面的内容,包括“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三个方面之间的关系是统一的,其统一的实质,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标准。
正由于“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不仅强调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进而明确地将生产力的发展与综合国力的增强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联结起来,强调了二者的不可分割,所以,它是邓小平同志对生产力标准的进一步阐发和扩展。
③“三个有利于”标准是衡量改革开放和其他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是针对现阶段改革开放过程中离开生产力的发展(含综合国力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抽象谈姓‘社’姓‘资”问题的错误倾向的。按这一根本标准来衡量,我们既不要把那些合乎“三个有利于”、本来姓‘社’的东西,错误地判定为姓资而加以排斥;也不要把那些合乎“三个有利于”既可为‘资’又可为‘社’所用的东西,错误地加以排斥;即使是姓‘资’的东西,只要合乎“三个有利于”,也可以有条件地为我所用。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凡是合乎“三个有利于”的,便应肯定和吸收,凡是不合乎“三个有利于”的,便应否定和抛弃。
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落实到“三个有利于”标准上来。在改革开放中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定要落实到“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上来。要彻底改变过去那套脱离生产力发展实际的旧体制,就必须破除与旧体制相适应的各种不正确的观念(教条式理解马列主义原则的观念;扭曲式看待社会主义本质的观念;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式非科学观念等)。这些观念是阻碍我们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最主要的思想障碍,也是抽象地阔谈姓资、姓社的思想根源,其错误实质说到底,就是不能从生产力的客观实际出发。而所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也就是要从这些错误观念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真正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实际出发去进行社会主义的改革。而“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正是集中了这一精神,可以说离开了“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就谈不上真正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正确把握和运用“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要做到正确把握和运用“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需注意:
①正确把握“三个有利于”标准自身的科学规定性。在把握生产力发展规定性时应着重把握以下重要原则,第一,生产力的发展应是整体发展和局部发展的统一。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应是长期发展和短期发展的统一。第三,生产力发展应是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与生产力的科学规定相适应,“三个有利于”标准中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两方面都有自己的具体的规定性。
②正确处理根本标准和直接标准的关系。要正确把握和运用“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不仅要认识和把握“三个有利于”标准自身的科学规定性,而且还应进一步处理好根本标准和直接标准的关系。因为我们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涉及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而这些领域的其他各项工作更是复杂多样,只有处理好根本标准和直接标准的关系,才能把“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真正正确的地运用于这些不同领域。
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以上我们讲了四个方面,实事求是、实践观、辩证法和“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实际上这四个方面是统一的,他们共同构成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有机整体,所以我们也可以这样说,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用邓小平理论哲学基础的思想武装头脑,提高理论思维水平,能够帮助我们学会观察分析和解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各种新问题的本领,进一步把握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规律性,提高我们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克服思想方法上的主观片面性、盲目性和表面性,增强实践中的原则性、系统性、自觉性和创造性。为实现如上所述目的,笔者认为:

第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观点,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原则性。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性。所谓原则性,就是观察、处理问题要立足于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有明确的科学准绳,能坚持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
学习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的哲学思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要求我们要结合国情,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始终坚持正确的社会主义方向,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这是坚持原则性的最根本原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系列原则性政策,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原则和实际相结合制定的政策,才是唯一的正确的原则性政策。
在贯彻原则政策务必注意二点:一、原则性和灵活性是相辅相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只有结合本国本地的实际,灵活加以运用,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针、政策,对实践发挥指导作用。二、忌防随风倒,“左”右摇摆,例如,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对外开放、股份制和股份化、实行新的分配制和吃大锅饭、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等,绝对对立起来,时而犯“左”的错误,时而犯右的错误,不能正确处理其间的辩证关系,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马克思主义哲学根底,违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基本观点,比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实践的观点,群众观点等。所以要增强实践中的原则性,就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的哲学思想,我要学习社会、学习群众实践。否则,讲坚持原则性,只能是一句空话。

第二,要坚持唯物辩证的思想,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系统性。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项极其宏伟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所谓系统,是指由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着若干要素按一定形式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同构成系统的诸要素之间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整体具有不同于部分特性的整体特征。整体的功能大于其构成要素功能简单相加的总和,俗话说是1+1>2。因此,系统的整体性,要求我们要从总体上把握事物,着眼于事物的有机整体,注意整体效应。为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求我们要树立全国、全区、全市一盘棋的思想,局部服从大局,部分服从整体。比如改革问题,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等之间,都互相联系着,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正确认识和处理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使之协调发展。可见,只有以邓小平理论的哲学系统观为指导,才能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系统性。

第三,要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观点,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
所谓自觉性,是指人们在认识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基础上,以主动、积极的态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去实践或完成欲达目标的行动。
尊重群众、尊重实践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革命战争年代,党依据这一优良传统和作风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我党同样依据这一作风,坚持历史唯心主义的思想,始终一贯地把群众看作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尤其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及我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注意深入实践、深入群众,总结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探索出来的经验,制定了我党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使得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生产力得以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得以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以不断提高,这一切成就的取得,都是我党尊重群众、尊重实践得来的可喜成果。
充分发挥我们党尊重群众、尊重实践的优势,是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宏伟目标的迫切需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国人民在新时期推动社会历史全面进步的生机勃勃的创造性事业。进行这一史无前例的创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经济体制改革有新的突破,政治体制改革有新的成果,精神文明建设有新的加强,“三步走”的战略得以顺利进行,毫无疑问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也必须充分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的自觉性,具体表现为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精神,才能完成任务。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党之所以有力量,就是因为始终扎根于人民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善于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性力量,过去现在和将来,对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我们必须牢牢把握。

第四、要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造性。
所谓创造性,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本国、本区、本市的实际有相结合起来,制定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方法,不断开创新局面,有所发现,有所前进。
我国正在进行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前无古人做过的伟大事业,在马列著作中找不到现成答案,在国外也没有模式可以借鉴,只有依靠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群策群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性地工作,才能搞好。所以工作中有无创造性,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邓小平同志说:“于革命、搞建设,都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没有这样一大批闯将,我们就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况,就无法赶上,更谈不上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哲学思想是革命的、批判的、创新的,它不仅要求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更要能动地改造世界。它的一系列基本原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只有我们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入地研究邓小平同志的哲学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才能使普遍真理在自己的特色和模式中体现出来,才能不断增强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创造性,才能不断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邓小平理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揭示
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当代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邓小平理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揭示
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当代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论证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规律中对未来社会主义的基本轮廓即什么是社会主义作过科学的预测。关于这方面的基本思想包括:未来共产主义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和未来新社会的本质等。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将经历两个阶段,即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和恩格斯预见的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具有以下重要特征:

(一)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物质前提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未来社会主义“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夺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①他们还认为,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将得到巨大的发展,因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已被打破。生产力的充分发展为社会成员过上富足的生活提供了物质保证。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由社会占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可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这里的私有制是指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制。他们还用“财产公有”或“财产共有”等提法来表达生产资料公有制,他们认为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区别。

(三)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社会的分配方式取决于社会的生产方式。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因为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所以相应地在消费资料的分配上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他们认为,按劳分配原则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实行的按资分配原则的否定。但是按劳分配从未来共产主义发展的眼光来看还是有局限的。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了社会财富充分涌流,人们思想境界极大提高,这时社会将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四)社会主义社会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由于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生产资料社会直接占有,这就消除了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从而可以做到有组织地进行社会生产,克服了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弊病。由于私人劳动直接成为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不需要通过中间环节,因此,社会主义社会商品和货币退出经济生活。

(五)社会主义的国家开始消亡。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专政是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过渡时期的国家。由于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差别,因此,作为阶级专政工具的国家开始消亡。原来意义上的国家职能发生了根本变化,即“对人的统治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②

(六)社会主义社会人们将获得自由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许多弊端,其中最大的弊端是由于社会片面发展而造成了人的畸型发展,即在社会物质财富日益增长的同时,人的自身价值在不断贬值。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实行生产资料社会占有,社会生产力有了极大发展,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差别,消除了奴隶般的社会分工,因而社会成员可以得到自由和全面的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特征的论述具有以下两个显著的特点需要我们加以把握。第一,他们对未来社会主义特征的论述是一种科学预测,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中来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的。由于这些论述是依据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而不像空想社会主义者那样从自己头脑的想象中来描绘社会主义社会。因而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预见是一种科学预测。当然,这种预测也要接受实践检验。第二,他们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理想的社会形态。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特征的概括是一种理论抽象,是对根本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新社会内在属性的理论概括。因而舍弃了各种具体条件和因素。从我们今天的目光看来,这是一个成熟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

列宁曾高度评价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的科学预测。认为这种预测决不是乌托邦的空想。因为“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现代资本主义。自然,他也要运用这个理论去考察资本主义即将到来的崩溃和未来共产主义的未来的发展。”③列宁深刻地指出,“马克思丝毫不想制造乌托邦,不想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的问题,正像一个自然科学家已经知道某一新的生物变种是怎样产生以及朝着哪个方向演变才提出该生物变种和发展问题一样。”④1899年列宁在同俄国社会民主党人论战时也涉及到对未来社会主义的本质的探索。列宁当时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把土地、工厂等等即全部生产资料变为全社会财产,取消资本主义生产,代之以按照总的计划进行有利于社会全体成员的生产。”⑤十月革命胜利后,在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由于这种实践还不充分,列宁对社会主义特征的探索仍然持谨慎的态度。1918年在俄共(布)七大会上布哈林提出应该在党纲中详细论述社会主义特征。列宁反对这么做。列宁认为,现在社会主义实践还不充分,只有未来的建设者才能具体描述未来是什么样子。今天我们所能知道的只是社会主义一些基本原则,如公有制、按劳分配和人民政权,等等。列宁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并认为,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最重要的特征。列宁赞成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发展两阶段论。同时结合俄国实际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本身将经历若干个阶段的思想。他曾经使用过“发达的社会主义”,“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完备形式”和“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等等。

毛泽东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也提出过宝贵的见解。毛泽东在1959年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本身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建设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要比建设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可能需要的时间更长。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毛泽东是第一个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作出明确阐述的思想家。他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⑥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最根本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上层建筑的特征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指导。1962年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重要思想。他指出,“社会主义建设,从我们全党来说,知识都非常不够。我们应当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积累经验,努力学习,在实践中逐步加深对它的认识,弄清楚它的规律。”由于党内“左”的思想逐步发展并最终占据统治地位,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因此中断。他曾经提出的许多涉及到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宝贵思想也因此陷入了迷误。

二、邓小平理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揭示

在前人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在解放思想、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的新时期,邓小平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问题反复加以论述。在论述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深刻的揭示。

1980年邓小平首次论及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他指出,社会主义是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我们在实践中搞不好,理论上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包括体制),那么也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1985年他再次谈到了这个问题时指出:“我们的经济改革,概括一点说,就是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是活了社会主义,没有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⑦1990年邓小平又进一步论述了社会主义本质这个问题。他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⑧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作了全面而深刻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被写进了党的十四大报告,表明我们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已形成共识。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是对以往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关于社会主义认识所作的高水平、深层次的提炼。因为这种提炼是对社会主义根本属性作了科学的概括。它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一个突出,三个统一)。

(一)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社会要发展生产力。它纠正以往离开生产力的发展一味强调生产关系变革的“左”的错误认识,强调了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调整、建设,都要服务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要求。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的恢复。

(二)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这是对以往认识的一个突破。以往认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的任务就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保护下发展生产力。事实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以后,由于存在制度、体制方面的弊端也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这就需要改革。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邓小平说:“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讲全了。”⑨因此,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体现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三)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社会形态之间的区别在本质上是生产方式的区别。社会主义的本质也就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既讲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又讲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最终消灭剥削奠定物质基础;只有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才能保证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四)体现了现实任务与最终目标的统一。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既讲了我们正在做的事即现实任务,又讲了我们要达到的最终目标。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我们已经做了并且现在还在继续做的事;共同富裕是我们社会主义最终所要达到的目标,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落脚点。邓小平的概括,体现了社会主义作为一个过程它是现实任务与最终目标的统一。

三,社会主义本质与公有制的关系

在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即五句话)中确实没有出现“公有制”这个字眼。能不能由此提出公有制不重要的结论?不能。而且更不能以此作为否定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借口。在邓小平理论中社会主义公有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邓小平始终把公有制看作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制度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早在1979年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文中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作为四项基本原则的第一条。他认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也就是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也就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多次强调过这个重要思想,“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10}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了重要谈话。他在作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之前的论述中又谈到了公有制。邓小平认为深圳特区之所以姓“社”不姓“资”,就是因为公有制占主体。

从邓小平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公有制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社会主义本质是从最根本、最实质的层次来概括社会主义的属性,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而要对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作出充分和全面的回答,还必须从构成社会主义的各个层面上如社会主义特征即基本制度和社会主义根本原则以及体制等方面加以展开和论述。从理论研究上看,已基本形成共识的是社会主义可以抽象和划分为三个层次:社会主义本质是最深层次,其次是社会主义特征即基本制度,然后是社会主义体制。三者相互统一,互为表里,由此构成人们对社会主义较为全面的认识。正因为社会主义本质是对社会主义根本属性的理论概括,所以它是社会主义最根本最实质的内容。从而也就合乎逻辑地提出了这个问题: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制度和体制必须与社会主义本质相适应。离开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去追求“纯粹”、“理想”和“高级”的公有制和其它体制,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是行不通的。邓小平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也给我们认识实践中的社会主义提供了新思路:我们要从最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上致力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完善和具体体制的改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也有一个不断完善的问题。以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一旦建立就一成不变,至少是懒汉思想。根据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探索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有效实现方式这就是完善。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这既是在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指导下的思想解放的重大成果,又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与公有制关系的认识。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  列宁  斯大林  苏联  东欧  中国  结论
马克思:预测:资本主义  共产主义(低级、高级)
列宁: 战时共产主义  新经济政策

直接过渡 迂回过渡 “意识到社会发展分阶段”
斯大林:社会主义建成(1936)  共产主义过渡(1939)
勃日列涅夫:发达社会主义建成论
安:发达社会主义起点论
戈尔巴乔夫: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完善社会主义。
苏东都出现了带有普遍性的错误:
(1)把社会主义看得很短暂,因而不去划分阶段,并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
(2)当认识到社会主义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后,又对本国社会主义所处阶段估计偏高。
我国对这两个问题的认识也经历了曲折
第一阶段:1949——1956,以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工业化,三大改造)为标志,社会主义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认识基本正确。
第二阶段:1957——1977
忽左:(58年):认为很快进入共产主义。
忽右:(1959以后):重提阶级斗争,认为整个社会主义都处于过渡时期。
第三阶段:78年以后
逐步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十三大做了全面阐述。
二、初级阶段的必然性、长期性
1.由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起点低,历史超前)
2.由我国现实的国情决定
四世同堂的生产格局;总量大,人均少;加工工业超前发展,基础工业不足;生产力发展软件落后。
3.时代特征看
4.初级阶段要完成的九大任务P53~P5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完成的九大任务
序号 简单概括 具体内容
1 总特征 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2 农业国工业国 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3 自然经济市场经济 由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4 科教文化落后较发达 由文盲半文盲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5 不富裕较富裕 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6 不平衡平衡 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7 体制改革 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8 精神文明建设 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阶段。
9 历史任务 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三、初级阶段的含义、特征及意义
(一) 含义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未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直接从半半社会过渡而来),而非泛指(任何社会主义进入的阶段)。
2.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3.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贫穷落后的不发达状态,我们必须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二) 特征
1.生产力不发达,社会主义不完善。
2.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不能包容一切领域,还需要发展其它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配形式。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
4.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不健全。
5.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和小市民习惯势力在社会上有广泛影响。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意义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我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出发点。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我们解决矛盾,澄清疑惑,反对各种错误倾向的思想武器。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我们理解、认识、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基础。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理论成果,是我党对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四、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一) 初级阶段的形成P59
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概括为: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立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二) 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P60
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中心任务:解决这一矛盾,发展生产力,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百年不动摇;
坚持改革开放——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
(四) 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P68、P69
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
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动力,发展和改革是稳定的基础,而稳定是发展和改革必不可少的条件。三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一、 基本纲领的内容
表1 经济方面
目标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政策 所有制 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市场经济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分配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对外开放 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效果 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表2 政治方面
目标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政策 国体 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政体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主法制 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效果 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表3 文化方面
目标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政策 指导思想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两个素质 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
二为双百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
古代国外 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总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二、意义P71
1.正确的基本纲领的制定是党在理论上和政治上成熟的标志。
2.这个纲领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
3.这个纲领是党的基本路线的展开。
4.这个纲领是这些年来最主要的经验和总结。
回答者:jndd379 - 试用期 一级 1-3 13:26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邓小平理论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全党越来越认识到,它是我们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统一认识、增强团结的思想基础,是指引我们事业前进的伟大旗帜。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坚持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并在党章中规定这一理论是“引导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指针”。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把这一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写入党章。

邓小平理论对于我们党、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

首先,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大家知道,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原则上回答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科学地揭示了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客观规律。我们不能要求他们对一百多年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一一作出回答。解决这些问题的任务,历史地落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肩上。这里的关键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结合得好就能找到正确的道路,并不断取得胜利;相反,采取教条主义、生搬硬套的态度,必然会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到挫折和失败。这已为无数事实所证明。

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多次曲折,终于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取得了革命的成功。毛泽东同志对此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毛主席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45页)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来说,也同样需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在这方面,我们曾走过不少弯路,有过不少曲折与失误。只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二十年的实践,正确地总结了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才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用这个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我们就一定能不断取得新的伟大胜利。

其次,邓小平理论是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强大思想武器。党的基本路线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愈是深刻理解和掌握这个理论,就愈能深刻领会和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在理论和路线的关系上,我们党是有过教训的。党的八大曾提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与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尽快地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但是,八大以后不久,党就在指导方针上背离了八大路线,以至后来发展成为“文化大革命”这样严重的“左”倾错误。八大路线为什么未能坚持下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我们在错误理论指导下,搞了阶级斗争扩大化。这种错误的理论最后发展成为所谓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我们终于从迷雾中解脱出来,找到了正确的理论,并在正确理论指导下,制定和执行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重新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江泽民同志指出:“中国社会主义的命运归根到底取决于我们自己,取决于党的理论和路线,取决于党同人民的团结奋斗。”这里,路线是关键,理论是根本。理论和路线是党能够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基础。只要我们坚持邓小平理论,坚持以这个理论为指导的基本路线,坚持用这样的理论和路线去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团结起来,共同奋斗,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就是光明的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同时,也是邓小平理理论的精髓。学习邓小平理论首先要学习和掌握它的精髓,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掌握、运用并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以促进搞好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把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由来及确立。
1.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路线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
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其思想路线从根本上说也是由马、恩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共产党的科学的思想路线是由毛泽东同志确立的,这条路线就是实事求是。对实事求是,毛泽东同志是这样解释的,“‘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批评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果断地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次全会标志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3.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
我党提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主要是毛泽东同志的功劳,邓小平同志的贡献在于领导我党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并且在实事求是之前,加上解放思想,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联系起来,纳入到党的思想路线之中。这也是邓小平理论的一大特色。
对解放思想,邓小平同志是这样解释的,他说:“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与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
对二者的关系可以简单这样理解:①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只有解放思想,才能使思想与实际相符合,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做到实事求是。②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相辅相成的,解放思想,目的是为了实事求是,所以解放思想也可理解为实事求是,二是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时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又说:“我读的书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我们学1邓小平理论,就要注意抓住它的精髓和灵魂.也就是要明白,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文义理论是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原理上的,邓小个理论的每一个部分,都是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得来的。

二、尊重实践、尊重群众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有机整体,坚持实事求是同坚持实践观点、坚持群众观点是一致的。坚持前者,必须坚持后者。邓小平理论以实事求是为哲学基础,又具体表现为尊重实践、尊重群众。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
1.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实践就是主体有目的地、能动地改造客体的活动。换句话说就是人们有目的地、能动地改进客观世界的活动。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检验认识真理的标准,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所以列宁说:“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马列主义的实践观,对指导中国革命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本世纪的30年代初,在我党内,曾有一部分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者,割裂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尤其是以王明为代表的一伙教条主义者,轻视实践,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书籍中的只言片语,去吓唬群众,从本本出发,使中国革命蒙受了巨大损失。毛泽东针对党内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错误,从理论上阐明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特别是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在1937年撰写的《实践论》一文,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依据实践是第一的观点,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我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长期英勇艰苦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在20世纪70年代,在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之后,邓小平同志则着手拨乱反正,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在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实行全党工作重点转移,继而创立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而且要求一百年不动摇。正是在这条正确路线的指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投入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图伟业之中去,并取得辉煌的成就。这一切,都是由于坚持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才得来的。
2.邓小平理论是在群众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作为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同志,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事业的艰巨性,有着深刻的认识,他知道,这是一场伟大的试验,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只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依靠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去不断探索。
邓小平很重视群众路线,他说:“毛泽东同志倡导的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
(二)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什么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哲学史上可谓众说纷坛,马克思主义认为是实践。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白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毛泽东说得更明白,在《实践论》一文中,他说:“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可见,承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一条根本原则。
2.尊重实践是邓上平理论真理性的根本保证。
邓小平理论的真理性,首先在于它尊重以往实践的检验,坚持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敢于否定陈旧的结论,敢于坚持正确的结论。例如,他坚决否定“两个凡是”、重申生产力标准、辨证地审视和处置市场经济地位和作用的观点,都是尊重实践得出的正确结论。
邓小平理论来源于社会主义实践,受实践的检验,已被证明是科学真理,但它并没有结束真理。正如十四大报告所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还有许多其他内容,还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实践检验中继续丰富完善和发展”。

三、照辨证法办事
邓小平同志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他在总结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我们制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他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设计的宏伟蓝图,闪烁着辩证法的光辉。统览《邓小平文选》虽没有专门论述辩证法的著作,但他作为我党历史转折关头的伟大政治家、战略家,确实实践了自己的诺言:照辩证法办事。按照辩证法办事,是邓小平理论的一大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把普遍真理同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符合辩证法,体现了普遍和特殊、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是矛盾的普遍性。中国的社会主义要有中国特色,这又是矛盾的持殊性。离开中国国情,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不符合辩证法,因为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没有个别就没有一般;相反,片面强调国情,否定社会主义也不符合辫证法,因为也没有完全脱离一般的个别。社会主义的普遍原则必须坚持。
2.用客观战略的眼光分析问题,照应系统的各方面,照应过程的各阶段。
邓小平理论对辩证法的应用,还表现在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构想上。邓小平强调:“不能只在眼前的事务里打圈子,要用宏观战略的眼光分析问题。”例如在路线问题上,主张首先解决思想路线问题,并把其放在首位。其次才是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问题;在现代化发展战略问题上,提出了“三部曲”。
邓小平同志用宏观战赂的眼光分析问题照应系统的各个方面,照应过程的各个阶段,这和辩证法要求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是完全一致的。
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重要内容。所谓两点论就是在处理众多矛盾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处理某个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两点兼顾,只注重一方面,忽视另一方面就是一点论。所谓重点论就是在处理矛盾时,要重点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矛盾,在处理某一矛盾时,要重点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不能等量齐观,否则就会胡子眉毛一把抓,无重点无主次,犯均衡论的错误。辩证法要求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
邓小平同志在处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问题上,表现了高超的艺术。比如他强调把经济搞上去,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这是工作重点。同时,他又要求,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两手都要硬;又比如,在对待“左”和右的错误倾向问题上,邓小平同志也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观点,他说:“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右的东西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同样可以葬送社会主义。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这显然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再比如,在两个文明建设关系的问题上,主张两个文明一起抓,虽然工作重点是抓物质文明建设,但不能因此而忽视精神文明建设。
在邓小平理论中,到处闪耀着辩证法的思想。在学习邓小平文选时,可体会到邓小平同志不仅坚持唯物主义,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且是善于辩证地处理各种棘手的关系和问题。

四、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对建设社会主义有直接指导意义。邓小平在创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时,特别强调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观点和生产力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1.生产力观点和生产力标准的重申。
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也就是说像自然界一样,有其发展的客观规律,而生产力的发展在其中有基础的意义。正如马克思、思格斯所说的“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的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生产力标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在于:第一,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需要,才能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第二,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以及整个社会结构体系,必须同现实的生产力相适应,既不能落后也不能超前,否则,就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2.“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及其实质。
①改革开放的推进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由于改革的深化,一些人仍习惯于抽象地用姓“社”、姓“资”,自觉不自觉地偏离生产力标准,怀疑生产力标准,或否定生产力标准。
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同志于1992年在南巡谈说中尖锐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为此邓小平提出:“判断的标准,主要是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就是后来人们概括的“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②“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生产力标准的进一步阐发与扩展。“三个有利于”标准涉及到三个方面的内容,包括“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三个方面之间的关系是统一的,其统一的实质,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标准。
正由于“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不仅强调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进而明确地将生产力的发展与综合国力的增强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联结起来,强调了二者的不可分割,所以,它是邓小平同志对生产力标准的进一步阐发和扩展。
③“三个有利于”标准是衡量改革开放和其他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是针对现阶段改革开放过程中离开生产力的发展(含综合国力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抽象谈姓‘社’姓‘资”问题的错误倾向的。按这一根本标准来衡量,我们既不要把那些合乎“三个有利于”、本来姓‘社’的东西,错误地判定为姓资而加以排斥;也不要把那些合乎“三个有利于”既可为‘资’又可为‘社’所用的东西,错误地加以排斥;即使是姓‘资’的东西,只要合乎“三个有利于”,也可以有条件地为我所用。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凡是合乎“三个有利于”的,便应肯定和吸收,凡是不合乎“三个有利于”的,便应否定和抛弃。
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要落实到“三个有利于”标准上来。在改革开放中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定要落实到“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上来。要彻底改变过去那套脱离生产力发展实际的旧体制,就必须破除与旧体制相适应的各种不正确的观念(教条式理解马列主义原则的观念;扭曲式看待社会主义本质的观念;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式非科学观念等)。这些观念是阻碍我们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最主要的思想障碍,也是抽象地阔谈姓资、姓社的思想根源,其错误实质说到底,就是不能从生产力的客观实际出发。而所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也就是要从这些错误观念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真正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实际出发去进行社会主义的改革。而“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正是集中了这一精神,可以说离开了“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就谈不上真正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正确把握和运用“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要做到正确把握和运用“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需注意:
①正确把握“三个有利于”标准自身的科学规定性。在把握生产力发展规定性时应着重把握以下重要原则,第一,生产力的发展应是整体发展和局部发展的统一。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应是长期发展和短期发展的统一。第三,生产力发展应是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与生产力的科学规定相适应,“三个有利于”标准中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两方面都有自己的具体的规定性。
②正确处理根本标准和直接标准的关系。要正确把握和运用“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不仅要认识和把握“三个有利于”标准自身的科学规定性,而且还应进一步处理好根本标准和直接标准的关系。因为我们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涉及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而这些领域的其他各项工作更是复杂多样,只有处理好根本标准和直接标准的关系,才能把“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真正正确的地运用于这些不同领域。
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以上我们讲了四个方面,实事求是、实践观、辩证法和“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实际上这四个方面是统一的,他们共同构成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有机整体,所以我们也可以这样说,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用邓小平理论哲学基础的思想武装头脑,提高理论思维水平,能够帮助我们学会观察分析和解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各种新问题的本领,进一步把握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规律性,提高我们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克服思想方法上的主观片面性、盲目性和表面性,增强实践中的原则性、系统性、自觉性和创造性。为实现如上所述目的,笔者认为:

第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观点,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原则性。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性。所谓原则性,就是观察、处理问题要立足于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有明确的科学准绳,能坚持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
学习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的哲学思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要求我们要结合国情,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始终坚持正确的社会主义方向,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这是坚持原则性的最根本原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系列原则性政策,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原则和实际相结合制定的政策,才是唯一的正确的原则性政策。
在贯彻原则政策务必注意二点:一、原则性和灵活性是相辅相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只有结合本国本地的实际,灵活加以运用,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针、政策,对实践发挥指导作用。二、忌防随风倒,“左”右摇摆,例如,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对外开放、股份制和股份化、实行新的分配制和吃大锅饭、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等,绝对对立起来,时而犯“左”的错误,时而犯右的错误,不能正确处理其间的辩证关系,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马克思主义哲学根底,违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基本观点,比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实践的观点,群众观点等。所以要增强实践中的原则性,就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的哲学思想,我要学习社会、学习群众实践。否则,讲坚持原则性,只能是一句空话。

第二,要坚持唯物辩证的思想,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系统性。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项极其宏伟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所谓系统,是指由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着若干要素按一定形式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同构成系统的诸要素之间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整体具有不同于部分特性的整体特征。整体的功能大于其构成要素功能简单相加的总和,俗话说是1+1>2。因此,系统的整体性,要求我们要从总体上把握事物,着眼于事物的有机整体,注意整体效应。为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求我们要树立全国、全区、全市一盘棋的思想,局部服从大局,部分服从整体。比如改革问题,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等之间,都互相联系着,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正确认识和处理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使之协调发展。可见,只有以邓小平理论的哲学系统观为指导,才能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系统性。

第三,要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观点,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
所谓自觉性,是指人们在认识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基础上,以主动、积极的态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去实践或完成欲达目标的行动。
尊重群众、尊重实践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革命战争年代,党依据这一优良传统和作风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我党同样依据这一作风,坚持历史唯心主义的思想,始终一贯地把群众看作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尤其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及我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注意深入实践、深入群众,总结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探索出来的经验,制定了我党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使得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生产力得以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得以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以不断提高,这一切成就的取得,都是我党尊重群众、尊重实践得来的可喜成果。
充分发挥我们党尊重群众、尊重实践的优势,是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宏伟目标的迫切需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国人民在新时期推动社会历史全面进步的生机勃勃的创造性事业。进行这一史无前例的创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经济体制改革有新的突破,政治体制改革有新的成果,精神文明建设有新的加强,“三步走”的战略得以顺利进行,毫无疑问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也必须充分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的自觉性,具体表现为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精神,才能完成任务。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党之所以有力量,就是因为始终扎根于人民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善于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性力量,过去现在和将来,对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我们必须牢牢把握。

第四、要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造性。
所谓创造性,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本国、本区、本市的实际有相结合起来,制定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方法,不断开创新局面,有所发现,有所前进。
我国正在进行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前无古人做过的伟大事业,在马列著作中找不到现成答案,在国外也没有模式可以借鉴,只有依靠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群策群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性地工作,才能搞好。所以工作中有无创造性,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邓小平同志说:“于革命、搞建设,都要有一批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闯将。没有这样一大批闯将,我们就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况,就无法赶上,更谈不上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哲学思想是革命的、批判的、创新的,它不仅要求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更要能动地改造世界。它的一系列基本原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只有我们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入地研究邓小平同志的哲学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才能使普遍真理在自己的特色和模式中体现出来,才能不断增强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创造性,才能不断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