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孩子什么不能吃?:大一马哲期末考试的一道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9 09:33:27
在国家有关部门举办的一次大型科普展中,有一个别具匠心的设计,三扇门上各有一个问题:污染环境的是谁?饱受环境恶化的是谁?保护环境的是谁?拉开门,里面各是面镜子,照出的是参观者自己。
(1)这一精巧的设计反映了人类实践活动中的什么基本关系?
(2)运用辩证法关于度的观点,说明地球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但不能满足人类的贪婪。

(1)这一精巧的设计反映的是人类实践活动中人和自然界的关系。这三个问题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都直指人类自身。
(2)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人类能够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达到自己的目的,但人类不能不顾自然规律,为所欲为。否则,最后受伤害的还是人类自身。
(3)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度的辨证原理要求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应当掌握"适度"原则。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可以而且应当充分利用自然资料,但不能无节制地过度索取。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解读: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唯物论部分“实践的基本形式”、唯物史观部分“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和辩证法部分关于事物的度的观点及适度原则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实践有三种基本形式,其中最基本的形式即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生产实践。人不同于动物,不是纯粹的适应自然。人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能动地改造、影响自然,这种改造、影响是双刃剑:既保护自然发展和生态平衡,又造成生态失衡并带来了不利于人类自身生活和发展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说到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解决环境问题就是要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如何解决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掌握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度的观点、适度原则,有节制的利用和改造自然。
本题的三个设问都是围绕着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进行的。(1)这一精巧设计反映了人类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主客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2)要求考生正确理解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一段话。恩格斯认为,人类对自然界的“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即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3)要求考生用度的观点说明的是圣雄·甘地的一句名言,即人类对自然的需要必须适度,必须有节制,不能“过”,不能贪婪。
本题的命制体现了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2004年7月4日新华社记者发表新华时评(《光明日报》7月5日刊登):“拯救地球 从我做起”,介绍了当时正在中国科技馆展出的“科学发展观”专题展览及本题所述的这一别具匠心的设计,指出:“通过这一别具匠心的设计,让每位观众在游戏中认识了一个深刻的真理:污染环境的是你我自己,饱受环境恶化之苦的是你我自己,能够保护环境的仍然是你我自己!”

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