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书记配有几个警卫:有谁知道关于“居巢国”的详细历史记载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02 01:29:02
请问历史上,有没有一个“居巢国”,在现安徽境内的巢湖曾有“陷巢州,长庐州”之说,它们是一个地方吗?有谁知道关于“居巢国”的详细历史记载吗?

巢国(又称居巢)是殷周时期的重要方国之一.春秋战国时,它是吴、楚两国相互争夺的一个小国,先是归服于楚,后为吴所灭,汉朝后则鲜见典籍.后人在从历史文献考察这一古国的都城时,对它的消失始终有一些难解之谜.近年唐家嘴遗址的发现,重新引发对这一问题的讨论.通过对唐家嘴遗址文化层含碳较高的中间层位14C测年,距今年代2090±130aBP.结合文化层考虑,大约终止在1800年前的这个遗址,似乎可以与历史记载赤乌二年(A.D.239年)发生的"陷巢州"相合.
  1古居巢国位于何地
  巢国(又称居巢)是殷周时期的重要方国国之一《尚}JO中有两处记载.《左传》中有九处记载.青铜器《班
  篡》以及《鄂君启节》的铭文都有记载.在巢湖市拓皋镇东南直线距离10公里有地名“夏阁”.传说中夏柴被放
  逐南巢.巢伯在此建阁接柴.直到春秋时巢国尚在.它是吴、楚两国相互争夺的日标.先是归服」几楚.最后为吴
  所灭「}l但其后则不见典籍.后人在探寻这一占国时.始终有一些难解之谜.这些谜都和它的神秘消失有关.
  杨东晨研究指出「z1夏代封亲族拟姓巢国.在今河南唯县.商灭夏.封亲族r姓」几巢国.周灭商后.r姓
  巢国迁」几今安徽巢县.《春秋大事表》石:巢县五里有居巢城.为巢国故地.与桐(城)相近.同为r姓国.与宗国
  (今巢县东北60里拓皋镇)成为群舒之属.
  但占居巢国究竟在今人的子l一么位置.则说法不一「}l晋杜预在《左传》文公十_年注:“巢.吴、楚间小国.
  庐江六县东有居巢城”.故有人认为巢国在今安徽省六安县北;另种意见认为,春秋时巢或居巢非限一处,《左
  传》文公十一年.成公七年到十七年.襄公一十五年.昭公一十四年和一十五年所载之巢.是群舒中的附庸小
  国.在今桐城县尚有占巢城.秦置为居巢县.昭公四年与五年.定公一年所载之巢.乃楚所置边防要邑.即杜预
  所谓“六安东居巢国”.
  要解开上述不同意见.可以从庐江历史沿革得到一些线索「}l一庐江”木是占代江南一条河的名字.学术
  界关」几这条河的位置有又几种说法一说占庐江发源」几今黄山的支脉率山.西南经番区阳县流入番区阳湖.即今
  江西省I }J江和番a江一说庐江发源」几陵阳.即今安徽省青阳县内的陵卜日河.虽两说的具体位置不一样.但都肯
  定了占代江南有“庐江”这条河.
  “庐江”在江南.然If1J《汉}J.地理志》中因庐江If1J得名的庐江郡统辖的十一县却都在江北.其原因是汉初
  所设的庐江国地在江南.在汉景帝二年(T3. C. 154年)因发生了七国之乱.平乱后.景帝把江南的庐江国撤到
  江北.故从T3. C. 153年起.庐江之名在江北If1J不在江南.到汉武帝.废置庐江国.建庐江郡.郡管辖十一县.郡
  置舒县.东汉初.庐江郡治仍在舒.章帝时改庐江郡为六安县.又7{入安1几、阳泉、安风二县.辖县山十一增至
  十五.献帝时复为庐江郡.郡治迁皖(今潜山).二国吴魏交争时.庐江县属魏.西晋名舒县.惠帝时分庐江郡之
  得阳郡.属江州.东晋初.又割庐江郡南部(今安庆、怀宁一带)置晋熙郡.
  山上简述可见.“庐江”郡(国)置确实发生多次迁移.If1J晋杜预所说:庐江六县东有居巢城的“六县”.应当
  就是汉章帝改庐江郡为“六安县”的略称.不是今人的六安市所在.If1J在今舒城.故“庐江六县东有居巢城’,即
  今舒城东部有居巢城.退一步说.即便对六县做六安解.庐江、六县东有居巢城.则山庐江、六安做一条北西向
  连线的东部.与前一种认识的舒城的东部.均指向今巢湖方向.因此.杜预所指的居巢城不应在今桐城县.亦
  不应在今寿县二义集「}} , Ifu就在今巢湖市的范围.
  2古居巢城的功能、规模与等级
  巢湖处」几南北生物区系交接带.交叉组合的结果是使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增加.种群密度提高.这里山不
  高.多为海拔200m- 400m之间.但石灰岩溶洞多.u时森林繁茂.能获得1富的动、植物生活资源.又临巢
  湖一、_级阶地发育.因此是占人类及现代人生存的理想境地.这便是和县猿人、银屏直立人.5500年前凌
  家滩人以及商周一汉.人类均选择这里为活动场所的重要原因.山此.这里也成为各方争夺的重要日标.
  2. 1重要的交通与军事地理位置
  巢湖之地是扼守东西、控制南北通道的咽喉.是介」几楚、吴等国之间的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向来为兵家
  所重视.春秋时期.这里又是商贾石集.成为中原南卜达闽越的交通要塞.根据历史记载.占城“居巢”就是楚
  怀工经商线上的重要骚栈.拓皋在鲁哀公十一年(T3. C. 483年)’曾是吴会阴诸侯的城邑.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迭起「}l.齐、晋、楚相继称霸.特别是晋、楚两霸争霸进入相持阶段时.中原小国夹在
  其中.苦不堪言.同时.晋、鲁、齐大夫的势力上升.矛盾加剧.忙J几国内争夺.也希望有个和平的外部环境.在
  这种形势卜.出现了与中原各国的“弧兵之阴”.随着中原弧兵成功.中原一度出现相对和平的局而.If1J随着南
  方吴、越的兴起.争霸战则转向南方.从弧兵之n}Jm,.之后.楚国的力量主要是对付吴国.吴楚战事不断.《左传》最
  旱关」几巢的记载.是文公十一年(T3. C. 615年).“楚围灭巢”.襄公一十五年(T3. C. 548年)“十有一月.吴r遏
  伐楚.门」几巢.卒,>fsl.这里.明确记载巢有城门昭公四年(T3. C. 538年).诸侯朝楚.楚灵工与诸侯在申(今河
  南南阳北)相会.会上逮捕了服吴的徐国君,7{起兵进攻吴国.攻破吴邑朱方(今江苏丹徒).顺便灭了赖国(今
  湖北随县东北).这年冬.吴军攻楚复仇.攻入棘(今河南永城).栋(今河南新蔡北).麻(今安徽场山东北)二
  邑.为了加强防守.昭公四年“楚沈尹射奔命J几夏,薇尹宜咎城州离.远启强城巢.然丹城州来”.这里明确指
  出:州离、州来当时尚没有城.If1J巢己经有城.步{日日启来加固巢城之事.次年(T3. C. 537年).楚灵工又联合
  蔡、陈、许、顿、沈、徐等国军攻吴.越人首次来会兵.楚灵工和越大夫常寿在琐(今安徽霍丘东)会合.楚大军度
  过罗(今湖南泪罗江).到达汝清.在低箕山(今安徽巢县南)阅兵.山」几吴军旱有防备.楚军不能攻入吴国.
  只好无功If1J回.“楚r惧吴.使沈尹射待命」几巢”.楚派沈尹射驻军在巢.为了合力对付吴国.防备北方.令尹r
  瑕还修筑了郑城(今河南郑县).楚平工又修复了州来的城墙.楚国不积极进攻.到处筑城防备.表明其国力己
  衰.只能以防为主.昭公一十四年(T3. C. 518年).楚平工组织水军去侵袭吴军.越军也来相会.楚工到达目阳
  (今安徽巢县附近)后不战就回军.吴军却紧紧追逐楚军.楚边境的守军又没有戒备.吴军破巢和钟离一地If1J
  回.昭公_十五年楚工为了应付吴军的袭扰“使射城州屈复茄人焉二城丘皇迁皆人焉.使熊相郭巢季然郭卷”.这里指出T3. C. 517年楚在巢修筑外城.郑大夫r太叔闻讯后说:“楚工将死矣.使民不安其上.民
  必忧.忧将及工.弗能久矣.”定公一年(T3. C. 508年).楚属桐国叛楚.吴工派舒11i氏诱骗楚出兵.吴军引其深
  入.在豫章击败楚军.包围7{攻破巢地.俘其守军将公子繁.至此.属楚国的巢国灭亡.
  2. 2古居巢城的规模与等级
  西周开国之初.政治上实行的是宗法分封制度.周工大肆分封诸侯.每分封一个诸侯国.要举行隆重的仪
  式.这导致了大规模城邑营建活动.西周城邑制度规定:工城方九里.工裴达千里;诸侯国都城方七里.其疆域
  大的不过几百里.小的百里;卿大夫邑城方五里.统治区更小①.“都城过百堆.国之去也.先工之制.大都不过
  叁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fsl堆”是占代计算城墙而积的单位.高一丈.长二丈为一堆.都邑之城
  墙.不可修得太长.太高.否则劳民伤则.
  居巢是一个子}一么等级的城呢?首先.“居巢”的“居’,是发语词.故“居巢”就是“巢”.另.“巢”亦作“’,.至
  魏晋后.“”均简If1J作“巢”.儿右置之“双耳旁”.占铃通“邑”.“邑”乃一行政机构.为旧时县的别称.参考《汉
  }J.百启’公卿表》述:“列侯所食县.曰国;皇太后、太后、公主所食县.曰邑,>f61.另据《左传》记载.定公一年(B.
  C. 509年).吴国人包围巢地.攻,片了巢城.俘获楚国公r繁f51一居”当时楚公r在此亲临把守.正因为是太
  后、太r或公主居住之地.或因为巢城战略位置之重要.故巢城城墙在昭公四年(T3. C. 538年)加固一次.在昭
  公一十四年(T3. C. 518年)又修筑了外城.足以表明楚对该城的重视.故巢城地位当在伯、候之间.
  我们从考占发掘的春秋城邑看.列国的城市规模旱己突破了西周的城墙规模等级规定「}l.如钟离城.与
  巢城同时期但低一个等级的城.位」几安徽凤阳东北.考占研究表明.其东西长360m.南北长380m.墙基宽
  18m.顶宽 6m.城门5m左右.(城墙顶而积8880m2) .其周长1480m.近900丈的1/ 2.可见己经超过1/ 3的限
  制「}l.
  山此可推知.占居巢城的大小即便按照都城周长五里.一边的长也会在600th左右.墙基厚应在15-
  20m范围.顶宽当在6m以上.N_巢城还有廓.
  在西周之前.城是统治阶级的堡垒.君工是城的核心和主宰.故产生了“筑城以卫君”的规划概念.西周之
  后.城市的经济基础受到重视.手工作坊、市以及大量的城市居民.也成为保护的对象.这就产生了郭.“建郭
  以保民”.
  在都城的平而形态上.旱期都城的平而布局形态为同心圆式的“内城”才外郭”功能分区.至春秋战国时
  期.这个大动乱、大变革的时代.诸侯国都的城市平而形态也趋向多样性.外郭的规模不再受西周旧制的限
  制.如郑韩故城遗址.时代较晚的东城的郭城而积约为西城的一倍.但城的选址均却均具有临水的特l从一珍.平
  而布局似乎有“西城东郭”的形式「}l
  在唐家嘴湖滩地上.被湖浪冲上来的现埋藏在巢湖东湖湖底的遗物(如从战国时蚁鼻钱到秦半两和汉半
  两、汉五株以及工莽时期的大布黄千.大泉五十等系列钱币)传递了一个重要信乞居巢城的平而布局形态似
  乎也是“西城东郭”之城郭步{列形式.它先筑有小城(内城).后筑郭.即唐家嘴遗址可以看作是后人对居巢郭
  再向北、东的外延.
  何驾对5000- 4000aT3. P.的江汉屈家岭一石家河文化聚落归纳出四级等级结构:第一级聚落一文化中
  心;第一级聚落一地方中心;第二级聚落一普通聚落;第四级聚落一聚l侧91居巢城当属」几重要的地方中心
  聚落.

看这:http://news.sina.com.cn/c/2003-01-22/2036884197.shtml
http://news.sina.com.cn/c/2003-01-22/2036884197.shtml

巢湖岸边有一座龟山,在龟山脚下看巢湖,湖光山色尽收眼底,是欣赏巢湖风光的一处好景点。其实,遍布龟山的岩石也是研究地壳运动的好材料。专家认为,它有可能从一个侧面解释古居巢国是怎样消失的。

在龟山面向巢湖的一面裸露着许多巨大平整的岩石,这些看似平常的岩石正是远古时期地壳运动的好例证。

安徽省遥感考古站站长王心源介绍说:“这个层面是面向巢湖的,基本上面向巢湖。沿着这个层面,受到构造地震的时候,最容易发生往下塌陷,我们可以看到,原来这么厚的层面盖在这上面,它已经滑下来,已经坍塌下。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想,如果在一次震动的时候,它整个都可以滑下来,可以全部掉到湖里去,这是非常自然的现象,毫不奇怪。”

由于地壳的强烈运动,龟山上坚硬的石英岩向刀切的豆腐一样,断层面整整齐齐,在有的地方,石英岩上下相对移动,经过剧烈的摩擦、融化、冷却凝结成类似玻璃的晶体,表面十分光滑。

安徽省遥感考古站站长王心源告诉记者:“这个岩层倾向于北西三百一十度,正好朝向巢湖,所以受到震动的时候,他往往沿着这个粘土层发出滑动。这个断层通过巢湖,一直延伸到巢湖去。这就说明如果村庄在那边的话,就顺着这个粘土层掉下去了,陷下去了。”

人类早期往往聚集到水陆交通方便的地方居住,其聚集地逐步发展成为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到现在,国内外的一些大中城市往往集中在沿海、沿湖、沿河流一带。居巢国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重要的方国,但历史记录它的地理位置十分不明确,其次是汉代以前在多部史书中都提到过“巢伯”、“南巢”、“居巢”这一诸侯国,但是在汉代以后,和“巢”这座相关的人和事的记载却很少,这一现象表明了它的社会地位已经大大的下降了,或者是消失了。根据王教授的分析,古居巢国因巢湖而形成,因地壳运动而消失,这未尝不是一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