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迪亚克汽车之家:请问“金”氏是皇族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02 18:14:35
有人说中国“金”氏相对不是很多,清朝皇室有姓金,还有近代著名文人金开诚家里是文学世家,是不是姓金的都应该是一家啊?
我祖籍可能是河北省,有可能是哪种情况?

有“爱新觉罗”改“金”姓的。
  见:http://heritage.news.tom.com/Archive/2001/9/6-80838.html

  还有,每一个姓都可能源出多源。所以并不一定是一家。

  ==================

  金姓的姓源较多,最早的一支源于上古时的少昊帝,即东汉应劭《风俗通义》所云:金姓是“少昊金天氏之后”。少昊是古代东夷族首领,东夷族以鸟为图腾,他曾以鸟名为官名,设有工正和农正,管理

  手工业和农业。相传他因修太昊之法,故曰少昊,按照古人的五行学说,土生金,他以金德王,故号为金天氏。《帝王世纪》上说:少昊自穷桑登帝,后徙曲阜。穷桑在今山东曲阜市北。少昊的子孙中,有一支简化他的号“金天氏”而为姓氏,就是金氏。

  另一支金氏出自西汉时的金日磾(音密滴)。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春,武帝派将军霍去病率骑兵出陇西,击匈奴,收得匈奴休屠王的“祭天金人”。“金人”即金佛像,是匈奴王族立以祭天的。这年秋天,休屠王的太子日磾随浑邪王归汉,因日磾笃实忠诚,为汉武帝所信爱,武帝以其父作金人祭天,赐姓金氏,称金日磾。从此,其子孙世代姓金。金日磾家族自武帝始,七世皆为内侍,与大臣张汤后世并称“金张”,成为功臣世族的代称。

  除上述两支金氏外,十六国前秦时,羌族首领有金氏。唐时新罗国王姓金。五代十国之一的吴越的开国之王叫钱镠,因镠与刘同音,为避其名讳,该国的刘姓人,皆去刘字的卯头刀旁,改为金氏。

  南北朝时,金氏有迁至今甘肃省境者,如北齐大都督金祚,就是安定(今甘肃泾川县北)人。唐朝贞观年间所定益州蜀郡(治所在四川成都)三姓之一有金氏,汾州河西郡(今山西临汾)四姓之一有金氏。宋、明时期,南方的金氏除在今浙江、江苏一带发展外,还分布于今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福建、广东等省;北方的河南、河北、辽宁等省也都有金氏的聚居点。从清朝嘉庆年间开始,闽、粤金氏陆续有人迁至台湾,此后,有的再迁海外,侨居于新加坡等国家。

  金姓早期名人已如上述。唐代有金忠仪,新罗人,德宗朝官将军。宋代有金文刚,休宁(今属安徽)人,官龙图阁直学士;金彦,邵阳(今属湖南)人,奉诏举孝廉,为天下第一,郡人号“义门金氏”。元代有学者金履祥,书法家金元举。明代有学者金问,散曲家金銮。明末清初有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曾对《水浒》与《西厢》进行批改。清代有书画家金农,隶书朴厚,楷书自创一格,其画造意新奇,为“扬州八怪”之一;还有中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太傅金之俊,画家金侃,学者金榜,诗人金和,史学家金门诏。金姓英才辈出,代不乏人。

  金姓的郡望是彭城、京兆。在当今以人口多少为序的中国姓氏中,金姓排在第69位

  ========================

  金姓

  金 少昊后人,武帝赐姓
  ???
  金姓是中国当代第六十九大姓。传说,黄帝之子少昊用金属做标志统治天下,故号金天氏。少昊登基时有金凤鸟飞来,人们以为这象征着吉祥。于是,少昊的后代就以金为姓,世代相传。这是金姓最早也是最主要的一个世系。还有一支金氏,来自外族。西汉初,匈奴休屠王太子金日降汉。因休屠人有铸制金人用以祭天的习俗,汉武帝遂赐其姓金。金姓还有一支来源于五代时吴越国王钱,因与刘同音,故下诏令作为项伯后裔的刘姓(为汉高祖所赐),以钱名之部首“金”为姓。还有许多被汉族所同化的外族,后来都以金为姓。
  一、金姓迁变
  秦汉以后,金姓活动范围很快扩展到西北、东北、中原和江浙闽地区。到唐宋时期,金姓的重心又开始向东南移动,最终形成了今天以河南和江浙为主要聚集地的分布格局。近600年来,金姓人口流动的幅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清间有些区别,主要的趋势是向西和向北的强劲回迁。目前,在全国已形成了南部豫鄂皖浙苏、北方东三省两块金姓聚集区。
  关于金氏名人,战国时有赵国的金授,汉代有车骑将军金日、兖州刺史金尚,唐朝有“开元三大士”之一的金刚智,宋代有龙图阁学士金文刚,元代名儒金一生不仕,专事著述。明代尚书金幼孜,明成祖每次出塞必令他随从。都督佥事兼秦王左相金朝兴,常以奇兵制胜,功在诸将之上。明末清初又有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清朝著名书画家金农,为“扬州八怪”之一,居当时画坛首席。在现代,也出现了不少金姓名人,如国际问题专家金仲华、出版家金灿然、哲学家和逻辑学家金岳霖、演员金焰等。
  二、金姓名人
  天下第一才子金圣叹
  金圣叹(公元1608~1661年),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人称“天下第一才子”。他生性恢谐,视功名如草芥,因游戏笔墨而名落孙山。他喜爱批书,曾把《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与《西厢》合称“六才子书”,并对后两本进行批改。他批改过的《水浒》,把第七十一回以后关于宋江受招安、征方腊等内容删去,增入卢俊义梦见梁山头领全部被捕杀的情节而结束全书,批语中颇有独到之见,但也表现出反对农民起义的立场。入清后,金圣叹因哭庙案而被杀。据说死到临头他还改不了恢谐玩笑的习性。郑而重之地托监斩官捎给大儿子一张纸条,他的大儿子焚香、浴手,展开一看,纸条上原来写了一则生活小常识。此事想来确实让人有些忍俊不禁,悲伤怨苦的气氛瞬时烟消云散。不过,金圣叹也并非只会一味搞笑,他留下了两句绝命诗:黄泉无旅店,今夜宿谁家?思之又让人肠断。

  ================

  土默特蒙古金姓考

  姓氏是记录人们家族渊源和“所由出生”的标志,它的形式及来源丰富多彩。姓氏不是亘古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特定历史时期的需要,姓氏也在不断地演变。可以说,姓氏的演变涉及到家族盛衰、民族融合和社会变革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古老的蒙古姓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随着社会发展、人口繁衍、新的氏族集团形成、部族迁徙以及与其他民族的交往和融合,同样也发生着变化。
  蒙古姓氏的演变中,不仅记录了某一家族、某一部族的兴衰史,其深 邃的历史文化内涵也反映了整个蒙古民族所经历的历史沧桑变幻,从而成为蒙古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土默特金姓蒙古人的祖源、姓氏及其演变史就是一部被湮没了数百年的沧桑史。其姓氏来源虽然有先人流传下来的一些口传,如“东西土默特金姓蒙古人是同宗;“金姓蒙古人的祖上曾是台吉”;“金姓是从阿勒坦汗的名字来的”等,但毕竟是口碑资料,要说明问题,尚须作深入研究。
  土默特金姓蒙古人的祖源
  为考证金姓的祖源及其演变历史,笔者查阅了大量有关的历史资料,请教了一些专家学者,走访了部分金氏族人。在近期的一次走访中,一位世居西土默特的金氏族人提供了一批保存较为完好的祖传房屋和土地契约,笔者终于从中发现了一些相关线索。这批用蒙古、满、汉、三种文字签订的契约从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始,至20世纪50年代初止,时间跨度长达200年。契约的内容不但涉及到房屋、土地的租赁和买卖关系,而且还忠实地记录了这支金氏族人被尘封了200年的部分历史轨迹和人物关系。其中的关键性文字,证实了这支金氏族人的身份,并为土默特蒙古“金”姓溯源考证提供了确凿有力的证据,为进一步研究土默特蒙古金氏家族数百年的历史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资料。
  据立于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的一份契约(汉文联中记载:“立租空地基约人骁骑校三皇宝今因祖父台吉凌丹嘎兰达新移归化城大西街二道罗门口东南角空地基壹块……租与和盛碾房……”这份契约中的“台吉”名号是考证土默特金姓蒙古人祖源及姓源的关键所在。“台吉“是世袭爵位,北元及清代,非黄金家族后裔不得称台吉。“台吉”这一名号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不仅是贵族身份的标志,更重要的乃是血统的延续。承袭台吉名号在清代的《蒙古律例》、《理藩院则例》中均有明文规定。据《土默特志》载:“承袭台吉,需开叙源流,按其支派名数,绘谱报院,分别准、驳承袭。按清制,台吉身故,其职衔只令嫡源子孙、胞兄弟承袭。”台吉出任佐领,需“各绘家谱三份”,“装入密匣内”,“除一份存本衙门备查外,两份送署理将军衙门,转报理藩院”。可见,承袭台吉的审批手续相当严格,不能有丝毫的含糊。
  由上述承袭台吉的严格制度联系道光二十三年的租赁契约中所提到的“台吉凌丹嘎兰达”,就完全可以确定此支金氏族人是孛儿只斤氏或成吉思汗后裔,也就是16世纪蒙古土默特万户首领阿勒坦汗后裔。
  土默特蒙古金姓的由来
  土默特蒙古金姓是如何从孛儿只斤演变而来的?根据史料记载的一些线索并结合金氏先人的口传,笔者认为有两种可能。
  一、以名为姓
  北元时期,以阿勒坦汗为首的蒙古右翼三万户的统治者们身处蒙明关系的最前沿,特别是隆庆五年(公元气1571年)蒙明双方达成互市协议后,右翼三尤户蒙古与明朝的交往日渐频繁。出于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需要,学习汉语文就成为右翼三万户统治者们必然的要求。据《万历武功录》载:“虏酋虽 习番经字,不识文艺,每与督臣书札,皆出汉人手,多为群奸所波荡,往往书辞以口传背驰,以故不吊凭。”因此,阿勒坦汗“乃请译者与习胡字者参伍得传习书写,以便为表。于是戎部咨四夷邸,遣鞑靼译者丛文光诣制使所……文光所携字谱、忠孝经皆番字……而光乃日与诸虏传受番文,校对字意,讲忠孝大义,令那吉、摆腰习字”。应该注意的是,当时学习汉语文的仅仅限于右翼蒙古上层统治者中的少数人,并且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清朝晚期,随着汉族农民的不断涌入土默特地区,土默特地区开始了汉化过程。部分台吉,也就是作为土默特金姓蒙古人的先人们便把先祖的“阿勒坦”汗的名字汉译为“金”后作为自己的汉式姓氏。以先祖的名字作为自己的姓氏,是蒙古人取姓氏的传统习俗之一。阿勒坦汗乃土默特金姓蒙古人的得姓之祖。
  二、以“国”(兀鲁思)为姓
  位于呼和浩特市以西的美岱召集是蒙古土默特万户早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镶嵌于美岱召泰和门上的石匾铭文:元后敕封顺义王俺答呵嫡孙钦升龙虎将军天成台吉妻七庆大义好五兰妣吉誓愿虔诚敬赖三宝选择吉地宝丰山起盖灵觉寺泰和门不满一月工城圆备神力助造非人所为也
  皇图巩固 帝道咸宁
  万民乐业 四海澄清
  大明金国丙午戊戌月己巳日庚午时建木作温伸石匠郭江
  显然,铭文落款中的“金国”指的就是蒙古土默特万户。此外,原立于呼和浩特市城东苏木沁村堡子庙的碑文(藏文)中也有关于“金国”称谓的记载。此碑是当时村民为称赞阿勒坦汗裔摆腰台吉之功德,集赀于辛巳年蒙历五月初一所立,碑文中记载:
  村有金朝后裔台吉名摆腰者,素信喇嘛黄教,全家父母妻子无不为佛徒,其奉佛虔诚,人所
  不及。
  这段碑文中的“金朝”则进一步印证了“金国”(金朝)就是对阿勒坦汗及其后裔所统领的蒙古土默特万户的称谓。事实上,不仅土默特蒙古人自己称土默特万户为“金国”(金朝),明朝同样也把阿勒坦汗统治下的蒙古土默特万户称为“金国”。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九月,阿勒坦汗的爱孙把汉那吉与阿勒坦汗发生矛盾,负气投明。十月,阿勒坦汗闻讯于西征途中返回,率军索孙,兵临大同城下。
  《万历武功录》记载:边吏曰:
  寇深矣,其若之何。逢时曰:彼幸索我急,此天所以赞我也,乃遣使金国。
  “遣使金国”中的“金国”指的就是阿勒坦汗统领的蒙古土默特万户。在君国子民的封建社会,国即是国家,家即是国。分封给阿勒坦汗的土默特万户(兀鲁思)就是阿勒坦汗的家天下。因“阿勒坦”汉译为“金”,所以“金国”(金朝阳之“金”无疑是源于阿勒坦汗 中字的汉译。所谓“金国”就是“阿勒坦汗的国家”之意。土默特万户(兀鲁思)被称为“金国”便是因此。阿勒坦汗后裔以国为姓,也是蒙古人取姓氏的传统习俗之一。
  上述记载,充分证明“金国”就是土默特蒙古人和明朝双方对阿勒坦汗统领的蒙古土默特万户的共同称谓。这一称谓伴随着阿勒坦汗及其后裔所统领的土默特万户的兴衰,沿用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那么土默特蒙古金姓是何时由孛儿只斤氏演变为金姓的?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译者丛文光“携字谱、忠孝经”作为教科书,“乃日与虏传授番文,校对字意,讲忠孝大义”。这样阿勒坦汗的子孙把汗那吉、摆腰台吉等在学习汉语文的同时,也吸收了汉民族的姓氏文化。
  笔者在考证中还发现,东西土默特老辈金姓蒙古人大部分都有蒙汉两个名字,而取汉式姓名时,都有按字谱取名的现象,而且所排字谱都相同。由此可见,早在部分金氏先人迁至东土默特之前,就已在金氏家族中取金为汉姓绘有字谱了。东西土默特金姓蒙古人的关系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东土默特金氏先人留下的一些口传:“东土默特的金姓蒙古人是从归化城迁来的,与西土默特金姓蒙古人是同宗”,“金姓蒙古人的祖上是台吉”,“金姓蒙古人之间不得通婚”。他们还说:“祖上在归化城居住时,天气晴朗的时候,站在房顶上可清楚地看到南边的一座大土堆(昭君墓)。等;西土默特金姓老人也有相似的口传,如:“东西土默特金姓蒙古人为一家”,“早年金姓蒙古人在土默特原有十三门子,后往东、往北迁走了几门子”。
  根据上述两地相互印证的口传,可以确定东西土默特金姓蒙古人是同祖同宗,他们均系阿勒坦汗的后裔。而且也说明东土默特金姓蒙古人的根就在归化城土默特。根据笔者目前掌握的文字资料来看,土默特蒙古金姓始见于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上文提到的契约中从咸丰元年开始(均用汉文书写)频频出现诸如“金贵因差事紧急……”、“金三太子太子金玉、金宝、金贵、金印”、“金氏子金玉、金宝、金贵、金印”等冠以“金”姓的姓名誉“金三太太”、“金氏”即契约中“台吉凌丹嘎兰达”的孙媳,骁骑校三皇宝”之妻)。可见,金氏家族最晚在150年前的咸丰元年就已经在正式场合(如签约)中使用汉式姓氏并明确冠以“金”姓了。
  那么,土默特金姓蒙古人作为阿勒坦汗的后裔,身为蒙古贵族,家境殷实,本应子嗣众多,人丁兴旺,相关资料应该很多,但为何事实却恰恰相反?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土默特蒙古在明末清初以后,曾多次遭受大的劫难。如:崇祯五年、天聪六年(公元1632年)满洲皇太极“烧绝板升”;崇祯八年、天聪九年(公元1635年),后金以莫须有的“谋叛罪”将阿勒坦汗五世孙、归化城土默特首领俄木布削掉王爵,贬为庶人。“俄木布之失爵,实被诬而非其罪”、
  在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金丹道武装教匪对东土默特地区烧杀劫掠,使“全城和全县幸免于死的人寥寥无几,据说已不止十室九空了。几百里方圆之内,房舍荡然,血流遍野”。清朝、北洋军阀、日伪、国民党统治时期,对土默特蒙古人实行残酷的民族压迫、民族歧视,造成土默特蒙古人地权丧生,生活贫困,人口锐减,语言文字和民族文化迅速沦失;再加上“文革”十年浩劫,使许多珍贵的文物古迹、文化遗产、历史文献遭到严重破坏和毁损。因此,有些阿勒坦汗的后裔虽然还保留着一些口传,但能证明自己确系为孛儿只斤氏阿勒坦后裔的文字资料已属凤毛麟角了。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土默特蒙古金氏家族作为阿勒坦汗后裔,在采用汉式姓氏时,是以蒙古人传统的取姓氏的习俗,即以先祖阿勒坦汗的名字为姓氏或是以阿勒坦汗的名字冠名的金国为姓氏的。土默特蒙古金姓是与孛儿只斤氏一脉相承的,是由孛儿只斤氏派生出的姓氏。至于是阿勒坦汗的哪一支系取“金”为姓,东迁的金氏先人又是什么时间、什么原因,从归化城土默特迁到东土默特的则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金姓系承少昊 望出江苏彭城
金,是光辉灿烂人人珍爱的东西,而有“金”这个姓氏,正跟这个宝贝有着十分密切的渊源。

金姓,来源很多,但最主要的两支:源出少昊金天氏的一支,和源出匈奴休屠王子金日石单的一支,他们的得姓,却都跟金子有关系。

少昊,是黄帝的儿子,也是黄帝的继承人,曾经在位84年,建都于曲阜。据传,他是黄帝和螺祖所生的儿子,最先以金德王,订立了后世重视金子的制度,所以他又有金天氏的称号,他有一支子孙,后来也就以金为姓,世代沿用至今。这一支具有黄帝血统的金姓,后来自山东曲阜的老家逐渐向南繁衍,并且成为彭城的望族。彭城,就是现在江苏的徐州。

源自匈奴的一支金姓,得姓则晚得多。这一支金姓的始祖金日石单。本来是匈奴休屠王子的儿子,汉武帝初年,归顺于汉室,曾经侍帝数年,从未发生过失,所以甚受汉武帝的重视,武帝临死前,并且与霍光同受遗诏辅政,是功在汉室的辅国大臣。至于他的得姓,则是由于他曾铸作金人以祭天,所以黄帝就赐他姓金,从此他的子孙也统统姓了金。这一支金姓,后来是京兆一带,就是现在长安的望族。

以上这两支最主要的金姓,其最初得姓都跟金子有关,可见得所有的姓氏,都是渊源可考,而不是随随便便就有了的。这两支金姓的姓源,是见诸《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所载的:“《姓纂》:彭城,少昊金天氏之后;见《风俗通》,京兆,汉木宅侯金日石单,匈奴休屠王子。”

此外,根据《姓氏考略》的考证,有关金姓,最少还有另外的四种来源。该书指出:“苻秦时羌酋有金姓,见前秦录。又,唐时新罗国王姓金,见《唐书》。又,吴越避钱?嫌名改刘为金,见吴越备史。元金履祥,其先本刘氏,亦改金氏,见《元史儒学传》。”

由此可见,在历史上,曾经有许多被汉族所同化外族,后来都以金为姓。同时,还曾经两度有姓刘的人,由于各种外在因素,都改姓为金。这么一来,关于金姓姓源的头绪即如此之多,现在姓金的人士想要追溯自己的真正来处,恐怕就很不容易了。

历史上,姓金的名人也少,明代末年的金圣叹,更是经常被文人挂在口头上的一位奇才。他本来姓张名采,后来才改姓为金。据传,他为人狂傲而有奇气,博览多通,所作的文章更雅俗共赏。金圣叹最杰出的成就是他对于《水浒传》、《三国志演义》、以及《西厢记》等书的评论。据说,他对于这些名著的评论,立异标新,回出意表,被后世传诵不断。后来,在满清顺治年间,他以哭庙案坐斩,根据《柳南随笔》的记述,他在临死以前曾大叹:“绝头,至痛也;籍家,至惨也;而圣叹以不意得之,大奇!”并且一笑而受刑。像这样洒脱而透彻的话,恐怕也只有他这样的奇才,才能脱口而出了。

西汉又叫前汉时期,西域匈奴、乌孙等少数民族为患,汉武帝时大将李广、卫青、霍去病等讨伐匈奴,杀死匈奴休屠王,掳回匈奴王儿子日惮,同时还抢回了该族的一个供奉物——一个金人,后人证明那金人实际是佛像金身,当时佛教已经在印度诞生,但尚未传入中国,所以无人认识,只知应是重要的圣物。休屠王王子日惮被带回中原,安排在皇宫御马,当时他年纪很小,大概只有十五六岁的样子,偶然被汉武帝看见,很喜欢他,就提升为身边的近臣,因当时从西域抢回的金人,因此赐姓为金,名字叫金日惮。这可能是“金”姓的来历。
后来,金日惮忠心耿耿,深受汉武帝的信任,还曾经救过汉武帝的命,成为和霍光一起被任命的托孤重臣。其实他比霍光更受信任,只不过他原是胡人,不能服众,所以才以霍光为首。
金日惮及其后代代代忠良,为汉家江山始终忠心耿耿。
《汉书》中有记载,《前汉演义》也有记载,我是读《前汉演义》看的,或许这是金姓的来历。

补充:中华纪念 关于金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
出自少昊金天氏。相传少昊是上古五帝之一,是黄帝的己姓子孙,少昊死后被尊为西方大帝;按照古人的五行学说,西方属金,所以少昊又有金天氏的称号。他的后裔就有以金为姓的,称金氏。
出自匈奴休屠王太子金日磾之后。汉代,匈奴休屠王的儿子叫日磾,在汉武帝时,归顺于汉室。由于他曾铸铜人像(又称金人)以祭天,遂被赐姓"金"氏,称金日磾,从此他的子孙就统统姓了金。
为刘姓改姓为金氏。唐末五代时,吴越国(十国之一)开国之王钱鏐的"鏐"与"刘"为同音字,为了避嫌,便将吴越国中的刘氏改为金氏。
除上述三支外,还有六个来源:一是南北朝时羌族中有金姓;二是唐时新罗国有金姓。新罗国(今朝鲜半岛)王姓金;三是明永乐年间,成祖伐漠北,蒙古王子也先土干,率妻子部署来降,赐姓金氏;四是元时有金覆祥,其先本为刘氏,后改为金氏;五是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本姓张,后改姓金氏;六是清代爱新觉罗子孙中多有姓金的。

清朝有“金”姓的皇族。二战时著名女间谍川岛芳子原名金素美就是肃亲王的女儿,作了日本浪人川岛速该的养女后,改名为川岛芳子的,正经的大清皇亲国戚。

有金国但姓氏应该不是皇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