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泰国士兵军服:为什么会有维生素A,B,C,D等的划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9 15:35:19

概述
  维生素(vitamin)是机体维持正常功能所必需,但在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很少,必须由食物供给的一组低分子量有机物质。维生素的每日需要量甚少,它们既不是构成机体组织的成分,也不是体内供能物质,然而在调节物质代谢和维持生理功能等方面却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缺乏某种维生素,会导致维生素缺乏症。按溶解性不同,维生素可分为脂溶性(lipid-soluble vitamin)和水溶性(water-soluble vitamin)两大类。
  分类表
  第一节 总 论
  第二节 脂溶性维生素
  第三节 水溶性维生素
  返回

  二、历史
  在祖国医学中,6世纪时即有维生素缺乏病的详细记载。唐代名医孙思邈用猪肝治疗雀目(维生素A缺乏症)。他还曾用谷白皮熬粥来防治脚气病(维生素B1缺乏症)。并用大豆、防风、车钱子等药物治疗此病。这些有价值的祖国医学文化遗产,应该继承和发扬。

  19世纪中,欧洲学者仍认为人体只需要蛋白质、糖、脂肪、矿物盐和水等五种营养素。但在航海和探险的传记中,早已记载了许多坏血病的病例。如在17世纪一篇航海日记中记载:"有些人完全丧失了力量…,更有许多人皮肤L布满了点状的紫色血斑,逐渐影响到肘、膝、股、肩、臂及颈部,他们口有臭味,牙龈发红、剥落,甚至牙根也暴露于外…。"这是维生素C缺乏所造成的坏血病。后来欧洲的航海家向美洲印地安人学用柠檬汁和松针浸出液防治坏血病。以后,现代医学家才知道食物除含上述五种营养素外,还须含有人类营养所必需的其他物质。

  1911年,波兰学者Funk首先从米糠中提取出抗脚气病物质,并证明该物质属于胺类,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因此称之为维生胶(vitamine)。此后,学者们陆续在天然食物中发现了20多种为动物或微生物所必需的维生素,并证明它们在化学结构上大多数与胺不同,故改名vitamin。

  现在人们已能合成许多种维生素;这对防治疾病、增进健康具有重大意义。各种维生素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逐渐清楚。

  三、命名与分类

  (一)命名

  维生素一般按其被发现的先后以拉丁字母顺序命名,如A、B、C、D;也有根据它们的化学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命名的,如硫胺素、抗癫皮病维生素等;还有发现时以为是一种,后来证明是多种维生素混合存在,便又在拉丁字母下方注 l、2、 3等数字加以区别,如 B1、B2、B6、B12等。其间有的名称相互混淆,如有的将B2叫维生素G,将泛酸叫B3,将烟酸叫B5,将叶酸叫维生素M或R,将生物素叫维生素H。还有人将精氨酸、甘氨酸和半胱氨酸三者混合物叫维生素B4,将必需脂肪酸叫维生素F等等,其实它们并非维生素。这些混淆的名称现多废弃不用,这就是目前我们见到的维生素名称无论从拉丁字母或阿拉伯数字顺序来看都是不连贯的原因。

  (二)分类

  维生素的种类繁多,化学结构差异很大,通常接溶解性质将其分为脂溶性维生素(lipid-soluble vitamins)和水溶性维生素(water-soluble vitamins)两大类。根据分布情况,水溶性维生素又可分为维生素B混合体与维生素C两类。

  l、脂溶性维生素

  (1)维生素A,又名抗干眼病维生素,或视黄醇。
  (2)维生素D,又名抗佝偻病维生素,或钙化醇。
  (3)维生素E,又名抗不育维生素或生育酚。
  (4)维生素K,又名凝血维生素。

  2、水溶性维生素

  (1)维生素B1,又名抗脚气病维生素或硫胺素。
  (2)维生素B2,又名核黄素。
  (3)维生素PP,又名抗癞皮病维生素,即尼克酸和尼克酚胺或烟酸和烟酰胺。
  (4)维生素B6,又名抗皮炎维生素,即吡哆醇、吡哆醛和吡哆胺。
  (5)泛酸,又名遍多酸。
  (6)生物素。
  (7)叶酸。
  (8)维生素B12,又名抗恶性贫血维生素或钴胺素。
  以上8种维生素,再加上对氨基苯甲酸、胆碱及肌醇,总称为维生素B混合体。
  (9)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
  以上所列是较为重要的维生素,其中以维生素A、D、B1、B2、PP和维生素C对机体的代谢调节最为重要,从膳食中的供应也常不足或缺乏。

  四、缺乏病发生的原因

  引起维生素缺乏病发生的原因很多,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以前那种典型的维生素缺乏症如夜盲症、坏血症、脚气病等已不多见。除了疾病的影响外,就我国目前的社会情况而言,维生素缺乏的原因不是因为生活的贫困,而多是由于科学的营养卫生知识不足,简述如下:

  (一)维生素的摄人量不足

  食物构成及膳食调配不合理或严重偏食使某些维生素供给不足;或者对食物的储存、加工及烹调方法不当造成维生素的大量破坏和丢失。淘米过度、煮稀饭加碱、面粉加工过细,可使维生素BI大量丢失破坏;油炸面食中的维生素也多被破坏;新鲜食物储存过久,维生素C可被破坏;蔬菜先切、后洗、再炒或加碱,其中的维生素C几乎全部丢失。

  (二)维生素的吸收障碍

  多见于消化道疾病患者。如长期腹泻、消化道梗阻或有疫管及胆道疾患。再如脂类消化吸收的障碍可严重降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三)需要量增加

  机体在某些生理或病理情况下对维生素的需要量特别的增多,若不及时补充则引起维生素相对不足。如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孕妇、乳母、重体力劳动者或传染病患者。

  (四)食物以外的维生素供给不足

  如长期服用抗生素可使肠道正常菌丛生长受到抑制,从而影响其合成某些维生素,如维生素K、B6、叶酸、PP等;日光照射不足,则常可使皮肤内维生素k的生成不足,从而引起小儿佝偻病或成人软骨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