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学pdf:海啸是怎么形成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02 20:16:56

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在一次震动之后,震荡波在海面上以不断扩大的圆圈,传播到很远的距离,正象卵石掉进浅池里产生的波一样。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轨道运动在海底附近也没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

扩展资料

危害

海啸发生时,震荡波在海面上以不断扩大的圆圈,传播到很远的地方。它以每小时600-1000公里的高速,在毫无阻拦的洋面上驰聘1万-2万公里的路程,掀起10-40米高的拍岸巨浪,吞没所波及的一切,有时最先到达的海岸的海啸可能是波谷,水位下落,暴露出浅滩海底;几分钟后波峰到来,一退一进,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剧烈震动之后不久,巨浪呼啸,以摧枯拉朽之势,越过海岸线,越过田野,迅猛地袭击着岸边的城市和村庄,瞬时人们都消失在巨浪中。港口所有设施,被震塌的建筑物,在狂涛的洗劫下,被席卷一空。事后,海滩上一片狼藉,到处是残木破板和人畜尸体。

参考资料:海啸(自然灾害)百度百科

海啸是由于地壳运动所造成的。

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在一次震动之后,震荡波在海面上以不断扩大的圆圈,传播到很远的距离,正象卵石掉进浅池里产生的波一样。

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轨道运动在海底附近也没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

扩展资料:

海啸按成因可分为三类:地震海啸、火山海啸、滑坡海啸。地震海啸是海底发生地震时,海底地形急剧升降变动引起海水强烈扰动。其机制有两种形式:“下降型”海啸和“隆起型”海啸。

1、“下降型”海啸: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下降,海水首先向突然错动下陷的空间涌去,并在其上方出现海水大规模积聚,当涌进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后,即翻回海面产生压缩波,形成长波大浪,并向四周传播与扩散。

这种下降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退潮现象,1960年智利地震海啸就属于此种类型。

2、“隆起型”海啸: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上升,海水也随着隆起区一起抬升,并在隆起区域上方出现大规模的海水积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必须保持一个等势面以达到相对平衡,于是海水从波源区向四周扩散,形成汹涌巨浪。

这种隆起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波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涨潮现象。1983年5月26日,中日本海7.7级地震引起的海啸属于此种类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海啸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除了地震以外,海底火山爆发或海底塌陷、滑坡等也能引起海啸。

1、海底地震引发的地震海啸

地震海啸是由海底激烈的地壳变化造成大片水域突然上升或者下降而引起的海洋巨浪,其破坏力极大。当地壳的两个板块发生挤压时,压力在板块岩石中聚集,使岩层变形。

一旦一方岩石不能支撑,便产生断层,岩石恢复原位,发生回跳,巨大的能量释放激发地震;在地震发生的时候,常伴有火灾、海啸、泥石流、滑坡、环境污染、商业中断、信息丢失和社会功能瘫痪等次生灾害。

2、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

风暴潮又称为 “风暴海啸” 或 “气象海啸”,通常指热带气旋(台风、飓风)和温带气旋(寒流)等强烈的大气扰动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高、使受其影响的海区的潮位大大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

灾害的轻重一方面取决于受风暴增水的大小和当地天文大潮高潮位的制约,如果与天文高潮相叠,酿成灾难更大;

另一方面与受灾地区的地理位置、海岸形状和海底地形等密切相关,如果位置正处于海上大风的正面袭击,海岸呈喇叭口形状,海底地形较平缓,受灾更重。

3、火山爆发诱发的火山海啸

火山海啸是因火山爆发引起的海水剧烈扰动的现象,又称“火山津浪”或“火山津波”。海 啸 在 西 方 语 言 中 称 为“tsunami”,词源自日语“津波”,即“港边的波浪”(“津”即“港”)。

当火山如果在海洋的地下爆发,会使海水体积突然增大并且被抬升,然后下降,形成波浪。当能量足够大时,就会在海岸形成破坏力极大的海啸。

位于海洋中的火山岛也会引发可怕的海啸,这些火山岛往往在喷发了几个世纪后突然因耗费完所有的能量而坍塌,并且滑向深深的大海;靠近滨岸的火山喷发也能酿成海啸。

4、海底滑坡带来的滑坡海啸

滑坡海啸,由海底滑坡引起的海啸,海底滑坡指较浅或较深的海洋地区的滑坡。

产生海底滑坡有两个原因:

一是海底大量不稳定泥浆和沙土聚集在大陆架和深海交汇处的斜坡上,产生“滑移”;二是由于海底蕴藏的气体喷发,导致浅层沉积海底坍塌,出现水下“崩移”。

扩展资料

海啸来临时逃生方法:

1、如果收到海啸警报,没有感觉到震动也需要立即离开海岸,快速到高地等安全处避难。通过收音机或电视等掌握信息,在没有解除海啸警报之前,勿靠近海岸。不要去看海啸—如果你和海浪靠得太近,危险来临时就会无法逃脱。

2、如果海啸警报响起时你正在学校上课,应听从老师和学校管理人员的指示行动。

3、如果你在海滩或靠近大海的地方感觉到地震,要立刻转移到高处,千万别等到海啸警报拉响了才行动。

4、一旦落入水中,尽可能寻找可用于救生的漂浮物,尽可能地保留身体的能量,沉着冷静,等待救援。

5、礁石和某些地形能减缓海啸冲击力,但无论怎样,巨浪对沿海居民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在听到海啸警报后远离低洼地区是最好的求生方法。

6、当你感觉大地发生颤抖时,远离海滨,登上高处,不要去看海啸——如果你和海浪靠得很近,危险来临时就会无法逃脱,除非海啸规模不大。

7、认真学习海啸形成和征兆的相关知识,并教给你的亲朋好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海啸

海底地震是海啸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历史记录显示,特大海啸基本上都是海底地震所引起的。大多数海底地震发生在太平洋边缘地带,称为“亚延地带”。

海底地震发生后,使边缘地带出现裂缝。这时部分海底会突然上升或下降,海水会发生严重颠簸,犹如往水中抛入一块石头一样会产生“圆形波纹”,故而引发海啸。

海底地震主要分布在活动大陆边缘和大洋中脊,分别相当于洋壳的俯冲破坏与扩张新生地带。两带的地震活动性质截然不同。

位于板块俯冲边界,主体是环太平洋地震带,此外还包括印度洋爪哇海沟附近,大西洋波多黎各海沟及南桑威奇海沟附近的地震带。

大洋中脊地震带。该处为分离型板块边界,只有浅源地震,地震带狭窄、连续,宽度仅数十千米,释放的地震能量占全球总量的5%。

扩展资料

海啸逃生

1、地震是海啸最明显的前兆。如果你感觉到较强的震动,不要靠近海边、江河的入海口。如果听到有关附近地震的报告,要做好防海啸的准备,注意电视和广播新闻。要记住,海啸有时会在地震发生几小时后到达离震源上千公里远的地方。

2、海上船只听到海啸预警后应该避免返回港湾,海啸在海港中造成的落差和湍流非常危险。如果有足够时间,船主应该在海啸到来前把船开到开阔海面。

如果没有时间开出海港,所有人都要撤离停泊在海港里的船只。海上船只听到海啸预警后千万别急着“回巢”。

3、海啸登陆时海水往往明显升高或降低,如果你看到海面后退速度异常快,立刻撤离到内陆地势较高的地方。

4、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急救包,里面应该有足够72小时用的药物、饮用水和其他必需品。这一点适用于海啸、地震和一切突发灾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海啸

1、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在一次震动之后,震荡波在海面上以不断扩大的圆圈,传播到很远的距离,正象卵石掉进浅池里产生的波一样。

2、地震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出现猛烈上升或下沉,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这就是地震海啸。

3、海啸形成后,大约以每小时数百千米的速度向四周海域传播,一旦进入大陆架,由于海水深度急剧变浅,使波浪高度骤然增加,有时可达二三十米,从而会对沿海地区造成严重灾难。

扩展资料:

不同的机制:

1、 海底地震引发的地震海啸

地震海啸是由海底激烈的地壳变化造成大片水域突然上升或者下降而引起的海洋巨浪,其破坏力极大。

2、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

风暴潮又称为 “风暴海啸” 或 “气象海啸”,通常指热带气旋(台风、飓风)和温带气旋(寒流)等强烈的大气扰动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高、使受其影响的海区的潮位大大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

3、火山爆发诱发的火山海啸

当火山如果在海洋的地下爆发,会使海水体积突然增大并且被抬升,然后下降,形成波浪。当能量足够大时,就会在海岸形成破坏力极大的海啸。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海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