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注塑机伺服改造:25年来深圳的人口变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7 23:50:24

深圳是全国最早的综合改革试验区,是全国最早确立“自主创新型城市”发展目标的城市之一,也是全国最成功的依靠自主创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城市之一。这个敢于改革开放、敢于创新的城市,曾在全国最先公开举行土地拍卖,最先开创“文化旅游”,最先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医保制度,最先形成了反腐保廉预防体系的总体思路……这座城市创造了许多奇迹:短短25年里,人均GDP全国第一,出口额连续12年全国第一……

回顾辉煌 深圳的发展历程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25周年前夕,中共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和深圳市长许宗衡与中央新闻媒体采访团见面,回顾深圳经济特区成立25年来所走过的历程:

“杀出一条血路”

从特区创立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前后为特区初创时期,深圳“杀出一条血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索路子、积累经验;<<<更多

“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

同志1994年视察深圳时提出“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为重要标志的跨越式发展时期,深圳加快实现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特区发展从主要依靠特殊政策向提高整体素质的“三个转变”;<<<更多

“和谐深圳、效益深圳”

第三阶段是以深圳市委去年提出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为标志、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新发展时期。<<<更多

深圳第一个“万元户村” 深圳第一条“现代街” 深圳第一个“城中新村” 25载风雨路 从“深圳加工”到“深圳创造”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以来,原先的边陲小镇迅速发展成为欣欣向荣的现代化城市。这里朝气蓬勃、活力四射。然而,深圳市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挑战也迎面而来。跨入新世纪,一份新考卷摆在深圳人面前。
经过25年发展,可建设用地只有760平方公里的深圳,500多平方公里已经竖起了高楼大厦;深圳市户籍人口165万,而常住人口有580万,政府实际管理的人口达1060万,各种资源供应趋紧……随着经济发展的逐步加快,土地、能源、水源、人口等矛盾进一步暴露,富足的深圳感受到了压力。

对此,深圳市领导的认识相当清醒。市委书记李鸿忠说:“我们必须强调自主创新,强调提高单位土地、单位资源消耗的产出,强调建设效益深圳。打个比方说,过去我们种的是低产田、中产田,现在则要种高产田。”把深圳建设成为自主创新型城市,已成为“效益深圳”发展模式的重要内涵。<<<更多

据统计,目前深圳全市700余家研发机构中,90%由企业创办,90%的研究人员集中在企业,全市企业每年的研发投入接近百亿元。在去年国内企业专利申请十强之中,深圳的华为、中兴、鸿富锦名列其中。其中,仅华为公司一家就申请专利2300件,蝉联全国“专利王”;中兴通讯公司发布了第一个由中国人提出的全球性数字集群标准———GoTa,并首开中国通信公司向国际知名厂商进行专利授权的先河。经过近几年快速发展,“深圳创造”的旗帜已高高擎起。如今,深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已占到工业总产值的53%,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已占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比重的“半壁江山”,形成了计算机制造、通信设备、充电电池、平板显示、数字电视和生物医药六大产业链。<<<更多

政府营造良好环境鼓励创新

深圳市政府领导认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离不开政府的扶持,但是政府又不能错位,更不能越位。要处理好科技政策与产业发展的关系,真正使科技政策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更直接的贡献,积极营造鼓励企业创新的良好环境。

第一,加大投入力度。在财政投入上要舍得花钱,敢于把前一阶段改革开放积累的成果投入到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上来,为深圳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加强服务创新。有关部门要着眼于推动自主创新,切实加大服务方式和内容的创新力度,在继续推行大企业便利直通车制度、政府与企业定期沟通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推出新的服务产品,为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三,加快政策研究。围绕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及早制定出台一系列清晰明了、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更多

企业擎起“深圳创造”大旗从种“低、中产田”到种“高产田”
主动请“退” 理性的城市
在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25周年的喜庆日子里,深圳人并未陶醉于过去的辉煌。深圳持续25年的高速发展,不仅社会利益多元化造成的社会矛盾在加剧,生产资料的匮乏也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让深圳更加深刻地领悟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深圳开始对自身的发展模式进行反思。
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坦言,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背后,深圳正面临四个“难以为继”:

土地、空间难以为继。目前剩余可开发用地仅267平方公里,按目前每年12至13平方公里的土地利用速度,不到20年,深圳将无地可用。

能源、水资源难以为继。深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已下降到20年前的1/18,即使抽干东江水也无法满足速度模式下的增长需要;作为一个能源极度贫乏、外向依存度非常高的城市,深圳经济发展所需的一次能源的全部和主要二次能源从内陆或港口进入。

人口重负难以为继。按照速度模式,实现万亿元GDP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投入,而目前已经超过1000万人口的深圳已经不堪重负了。

环境承载力难以为继。目前深圳的环境容量已经严重透支,如不改变发展模式,很快就会出现环境危机。

正视问题而不绕道走,四个“难以为继”已经成为深圳发展的“拦路虎”,“速度型”的发展路子走到了尽头。

于是,深圳作出了让全国惊奇的主动请“退”之举:将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表从2005年推迟至2010年,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原有的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充实。<<<更多
再造辉煌 以特别之为立特别之位
在全国各地你追我赶、加快发展的态势下,深圳经济特区怎样发展,怎样再创辉煌?特区今日之“特”与昨日之“特”有很大不同,如果还是瞄准特殊政策,瞄准特区创始之初那些课题、项目、领域,就很难再“特”下去。

改革创新开放是深圳的“根”和“魂”

特区是特别能改革、特别能创新和特别能开放的地区。因为深圳经济特区是靠改革创新起家,靠改革开放开埠立市的。深圳最大的优势和本钱就是改革创新开放,改革创新开放是深圳的“根”和“魂”。新世纪新时期,同当初改革开放一样,仍然需要有开路先锋、有窗口、有试验田、有示范区、有排头兵。深圳应该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以特别之为立特区之位。

过去25年,深圳最大的贡献和成就,不仅仅是体现在物质形态方面,更重要的是体制机制的贡献,是发展模式的贡献。在新的形势下,深圳仍然要开拓进取,在发展模式上作出新的探索。另外,从深圳自身来看,经济社会发展也已明显受到土地、能源资源、人口、生态环境“四个难以为继”和社会矛盾凸显的严重制约,迫切需要推动发展模式和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更多 效益深圳意味着整体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效益深圳意味着整体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意味着今后经济发展的着力点、立足点、发展点要发生变化。一是大力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二是进一步做大做强四大支柱产业;三是调控城市空间布局,提高特区发展水平;四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深圳市为此制定了《深圳市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社会发展调控指标体系》,作为抓经济工作的指挥棒,包括宏观效益、生态环境、创新能力、和谐社会等4个大项、41个小项。

在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新模式指导下,不再简单地比经济规模和总量,不再单纯以GDP论英雄。可能有人会因此觉得深圳“辉煌不再”了,因此要做到:舍得投入,舍得时间,舍得名誉。 <<<更多

专题:庆祝深圳经济特区成立25周年

编后语:只有转变战略才能突破发展瓶颈。在伴随着修正现代化时间表的同时,深圳的决策者明确提出,今后将不再以GDP论英雄,不简单地拼规模、拼速度、拼GDP增长,而要更多重视经济发展中资源消耗、社会公平及人的发展等问题,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5岁的深圳,认真审视自己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定位,确立了国际化城市的战略目标,进一步明确地提出了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发展思路。理性的城市,有理由获得一份尊敬。

政则好,发展道路正确人口也就岁着降低了

我也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