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外星人插曲试听:邓小平三个代表理论的论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09 07:02:30
题目如下:
1.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而90年代以来,我国分配格局中出现了收入差距过大的局面,你认为应如何认识并解决这一问题?

2.有人认为,政治文明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实现的手段,它本身并无价值,政治文明可有可无,"三个文明"实质上仍然是'两个文明'
.试评价此观点.

3.联系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过程分析恩格斯的下述诊断:"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已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多"

以上共三个题目,要三篇论文,可以三个题目各拟一篇,或同一个题目写出三个不同内容的论文,总之要三篇不一样的就对了...

急!!! 悬赏分不是问题``` 各位请多多帮忙!!
楼下两位没看题目...
请看清楚我列的两道题

我选择了关闭问题,因为没有我要的答案,回答的那么多人有四五个是相同的答案,另外的全偏题了!

为什么“三个代表”中没有提到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既然它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任务的概括,第一条就应该是党的阶级属性。
这是一种误解。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是要引导全党思考我们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怎样才能始终保持先进性。这里,党的阶级属性已经作为前提了。而回答党能否始终保持“先进性”的问题,是不能简单地从党的阶级属性上说明的。因为,即使是工人阶级的政党,也并不自然地总是能够代表先进。更重要的是,工人阶级之所以具有先进性,是因为它们与先进生产力相联系。回答工人阶级政党能否代表先进这一问题,要从比阶级更“根本”的角度,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来解释。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任务,本来是很清楚的,现在也没有改变。如果说“三个代表”是新概括,那也只是对过去已有概括的重要补充,决不是否定和替代。这种补充是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任务作出的,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主要任务,就由领导革命战争转到和平建设上来。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历史经验上看,发展生产力,增强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最为重要的中心工作。而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的国际环境下,我们正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发展机遇。当前的严重国际斗争,又明确告诉我们,能否把经济尽快发展上去,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关系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同时,两个文明共同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征,而同敌对势力的斗争也与过去有很大不同,尽管还存在发生战争的可能,但主要反映在思想文化领域,这种斗争也是相当尖锐、复杂的。人民群众的需要早已不再仅仅满足于翻身解放,也不再处于粗茶淡饭的温饱阶段,而是在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正日益和迫切地表现出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的进一步的需求,这正是历史发展的真正的动力和源泉。“三个代表”的概括,精辟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更好地体现了站在时代潮流前列的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使全党对当前和今后所承担的任务和责任更加明确。
(二)
“三个代表”中所说的“先进生产力”指什么,谁代表先进生产力?
根据当代生产力发展的现状和趋势,邓小平同志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毫无疑问,在当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是先进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前进的概念。从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机时代,电气时代,原子时代,一直到现在的信息时代,科技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最具革命性的有力杠杆”。但是,在资本主义工业化以前,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是间接的,生产力的几次质的飞跃都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才实现的。因此,在马克思以前,很少有人注意到科技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而活劳动的作用,土地等生产资料和劳动工具的作用,则是显而易见的。然而,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们发现了生产力中其他要素的重大作用,这里首先是科技和资本的作用。在一个时期,资本的作用似乎更重要。而在战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等的发展,世界各国都清楚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明及应用对现代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承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并不是说传统的工业产业就不重要了。传统产业相对高新技术产业来讲,是落后了。但是落后并不意味着不重要,不意味着不需要受到重视。这是两回事。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上还不高,各地各系统生产力发展条件不同,发展水平差别很大,呈现从低到高的多层次性。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利用现有条件,根据具体国情,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怎样能够发展生产力,就怎样发展。另一方面,要明确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是高新技术产业。要通过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不断提升产业结构,尽快完成产业结构的调整,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三)
那么,谁代表先进生产力呢?
当然是工人阶级。工人阶级是实践的主体,总是走在生产力发展的前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力军。工人阶级是一个整体概念,其队伍的内部构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在当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作为工人阶级一部分的知识分子在发展生产力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江泽民同志说:“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人员是新的生产力的开拓者。”(《论科学技术》,35页、23页)“开拓者”这个词,准确说明了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
那么,怎样看待从事传统产业的职工,怎样看待那些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科学文化水平相对不高、主要是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群众呢?肯定地说,作为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他们当然具有先进性。正如前面所说,传统工业产业在我国目前的发展中仍然发挥重要作用,而即使是高新技术产业,也需要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参与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但要指出,工人阶级也在不断进步,不管是从事什么产业的工人,都要进一步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在发展新的生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江泽民同志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愚昧也不是社会主义。”同样,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也是从整体上说的,不是每一个知识分子都能够成为“开拓者”。而且知识和技术是在不断前进的,其先进性是相对的,知识分子也要学习进步。
(四)
江泽民同志指出:“毛泽东和邓小平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和一切思想,最重要的,是‘三个代表’”。这里已经不光讲党的建设问题了。
为什么这三个问题最重要?
从共产主义的经济特征看,一个是物质极大丰富,一个是按需分配,这两点都是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前提和基础的。所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最基本的原理。邓小平同志一言以蔽之:共产党就是发展生产力的。从文化特征看,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共产主义社会制度,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和全面发展的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协调,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社会。从政治特征看,共产主义最广泛、最根本、最彻底地代表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利益,它的旗帜和口号是解放全人类。
可见,“三个代表”集中反映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最本质的东西,也是无产阶级政党最本质的东西。所以,江泽民同志称之为“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都是从“归根到底”、“最终”的意义上说的。
这里,揭示了“三个代表”思想的方法论意义。
每当我们面对现实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时,每当现实与理论发生矛盾时,有一个重要的解决方法,就是抛开个别结论,抓住马克思主义本质的东西,来进行创造性的思考。
邓小平同志在1989年5月说了一段十分精辟的话:“列宁之所以是一个真正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就在于他不是从书本里,而是从实际、逻辑、哲学思想、共产主义理想上找到革命道路……”(《邓小平文选》,第3卷,292页)这里,“逻辑、哲学思想、共产主义理想”,是指必然规律、世界观方法论和方向,从这些“最根本的”意义上,去“找到革命道路”。
邓小平同志说,列宁就是这样,在一个落后国家干成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他认为,毛泽东也是这样,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搞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而他也正是这样,在南方谈话中,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达到新的境界,取得了历史和逻辑内在的统一,从而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现在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思想,其方法论原则,同样是这样,必将大大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在新的世纪取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全面胜利。
面对变化了的现实,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思考问题,进行理论创新,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的真谛。
我们不但要强调不丢“老祖宗”,也要研究怎样才能讲新话,更好地继承和发展老祖宗。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但正确把握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的前进方向,更为重要的是,它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拓宽了理论研究的视野和思路,从深远和博大的意义上,对党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是指导党的建设和各项工作的纲领。它是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继续,必将带来全党又一次的思想大解放,推进理论与实践的大踏步向前发展。
这个网站上好有好多这个论文自己挑一个吧
http://www.eduboss.com/sort/348/356/

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探索
一、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谈话隐含坟明下分
法”,为‘七个文明”概念的提出奠定犷基础
邓小平小但探索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问
题,而且从他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些谈话中,己
经开始将政治问题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独命_
起来闲述。
邓小平根据新形势,针对过去我国忽视生产力
的错误倾向指出:贫穷小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
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
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而从根本上回答
犷千卜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一手抓经济建
设,也时时小忘精神文明的建设,指出小但要抓物
质文明,而且要重视精神文明,要‘两个文明一起
抓”。对于千}一么是物质文明,千}一么是精神文明,邓小 尽管如此,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一系列
谈话,特别是1980年8月发表的镜和国家领导体
制的改革》的谈话,己经把政治问题单独作为一个
问题独命_出来闲述犷。这些谈话集中讨论犷权力过
分集中问题、党政小分和以党代政的问题,说明犷
政治体制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指出犷我国政治
体制的弊端,列举井分析犷党和国家领导十部制度
中存在的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家民
制现象、十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以及特权现象
等。同时,邓小平还着手民主法律等各种制度的建
设。邓小平发表的这一系列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谈
话,尽管没有使用政治文明的概念,然而他关于政
治体制改革的谈话己经涉及到犷政治文明中的政
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体制,更涉及到犷作为政治
文明核心的民主制度的改革。大家只要读一读邓小
平的有关文章便小得而知。因此,邓小平在这一时
期的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谈话突出犷政治问题,己
经把政治问题和文治文明、精神文明井列起来论
述。这实际上包含着对`Z明下分法”的划分,从而
为II_泽民勺个文明”概念的提出奠定犷基础。
一、总结我国政治建设的经验教训,推进社会
主义民主政治体制改革
1、总结政治建设的经验教训,指出犷我国政
治体制存在的弊端
1980年8月,邓小平发表的关于镜和国家领
导制度的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总结犷过去我们党
和国家在政治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指出过去我

平进行犷更为通俗的界定。1983年4月,邓小平在
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文中指
出:牡去很民一段时间,我们忽略犷发展生产力,
所以现在我们要特别注意建设物质文明。与此同
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
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
纪律。国际主义、爱国主义都属于精神文明的范
畴。;从邓小平对精神文明的论述中uJ一以石出,
邓小平所讲的精神文明重点还是指理想、信念、道
德、文化,这和1980年12月邓小平在徽彻力一针,
保证安定团结》坦对精神文明的界定是一致的。关
于精神文明的闲述还没有涉及到政治制度、政治体
制、政治行为、政治理念、民主与法制等范畴。
们过去所犯的错误归根结底在于制度小健全,他
说: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l然与某些领导
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力-
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力一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
无法任意横行,制度小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
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即使像毛泽东同志这样伟
大的人物,也受到一些小好的制度的严重影响,以
至对党对国家对他个人都造成犷很大的小幸。我
们今天再小健全社会主义制度,人们就会说,为千}-
么资本主义制度所能解决的一些问题,社会主义
制度反而小能解决呢?这种比较力一法虽然小全面,
但是我们小能因此而小加以重视。斯大林严重破
iii、社会主义法制,毛泽东同志就说过,这样的事件
在英、法、美这样的西力一国家小可能发生。他虽然
认识到这一点,但是由于没有在实际上解决领导
制度问题以及其他一些原因,仍然导致犷文化大
革命’的十年浩劫。这个教训是极其深刻的。小是
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
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民期性。这种制
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
全党的高度重视。”lz](1今一2,))
邓小平深刻论述犷我国政治体制存在的种种
弊端,他指出:原有政治体制的主要弊端,主要是
指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家民制、十部领导职
务终身制和特权这样五种现象。这是邓小平同志
在镜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作的概
括,他还就这些现象一一作犷剖析。邓小平同志的
概括,为我们认识和革除原有政治体制的弊端提
供犷锐利的思想武器。领会邓小平同志论述这个
问题的基本精神,应注意把握这样两点:一是,上
述五种弊端,虽然相互依附、互为因果,但‘总病
根”是权力过分集中,其他的弊端都是由此衍生或
者得以强化的。因此,只要抓住犷这个. us病根”,
就抓住犷原有政治体制的弊端的要害。一是,原有
政治体制的各种弊端的共同特点,是都带有封建
主义残余的影响。门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生面
讲到的种种弊端,多少都带有封建主义色彩。;i3
(N33+)所以,他强调指出,各种制度,都要从肃清封建
主义影响的角度去考虑,逐步加以改革。在}日中国
给我们留下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
统很少的国家坦,在新中国成命_后由于对肃清思
想政治力一面的封建主义残余影响认识小足,所以
没有能够完成这项任务的情况下,邓小平同志把
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
重要任务,有着特殊的意义。
2、政治体制改革,必须进行制度改革和创新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以经济的
发展为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
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哲学、
宗教、文学、艺术等上层建筑的发展都是以经济的
发展为基础的。邓小平娴热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
上述原理,在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同时,
始终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井且把经济工作作为
改革开放时期的最大政治来抓。他说:经济工作是
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
题。因此,当前和今后民期的工作重点都要放在经
济工作上面。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要创造比资本
主义更高的劳动效率刁能体现出社会主义社会的
优越性,因此,社会主义社会首先必须发展生产
力,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只有经济发展
犷,刁能更好地促进政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因
此,邓小平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都紧紧扭住
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小放。我国20多年的改革开放
的成就充分说明犷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过
程中紧紧抓住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的门确性。
第一,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和十部制度。
一力一面,邓小平尖锐批评犷政治体制存在的种种弊
端。他认为,我国的领导制度和十部制度存在五种
小良现象:党政小分、以党代政问题;官僚主义现
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民制现象,十部领导职
务终身制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另一力一面,针对
这些弊端,邓小平提出犷许多改革措施。他说:‘陈
云同志提出,我们选十部,要注意德刁兼备。所谓
德,最主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
在这个前提下,十部队伍要年轻化、知识化、专收
化,井且要把对于这种十部的提拔使用制度化。;i3i
0}3}}>同时,邓小平以身作则,率先废除领导职务终身
制,实行任期制。在邓小平为首的党中央的领导下,
各种制度逐步建命_和完u,比如:十部人事管理制
度、领导制度、退休制度、人员选拔制度、各种职收
技术评审制度、考试制度等等。
随着改革的小断深入,邓小平逐渐形成犷关
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基本日标的思想。1986年9
月,邓小平在会见波..-统一工人党中央第一书记、
国务委员会主席雅鲁泽尔斯基时的谈话中闲述犷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日标,他说:我们政治体制
改革总的日标是下条:第一,巩l^]社会主义制度;
第一,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下,发扬社
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n} p(p}78)
第下,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犷在中国这样
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的问题。他论述犷社会主义民主的极端重要
性,认为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
明的核心内容。一是反复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
(P333-333)从而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
伟大日标。
第四,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由丁民期
受到封建主义的影响,在我国的政治实践中,民期
小注意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使社会主义民主的制
度化和法制化程度比较低,普遍存在人治和策治
的现象。特别是在坟化大革命”期间,社会主义法
制遭到了空前的破坏。(}革”结束后,拨乱反门,
重建社会主义法制成为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首先,邓小平说明了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
重要性。在邓小平发表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
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中,对民主法制建设问题,发
表了极为重要的意见。十一届二中全会根据邓小平
的这个讲话精神,在会议公报中第一次明确指出:
伪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
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
连续性和极大权威,做到有法叮依,有法必依,执法
必严,违法必究。从现在起,应当把命_法工作摆到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重要议程上了。
检查机关和司法机关要保持应有的独命_性;要忠实
丁法律和制度,忠实丁人民的利益,忠实丁真相;要
保证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小允许任何
人有超越丁法律之上的特权。”这是当代中国社会
从人治走向法治的重要转折点。
其次,邓小平指出要处理好人治和法治的关
系。由丁封建专制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有2000多年
的历史,因此,人治和策治的政治传统在中国这样
的封建国家根深蒂l^]。建国以来,以毛泽东为首的
第一代党中央虽然进行了一定规模的法制建设,实
行了司法改革,制定了小少法律和法规,但是由丁
性倾”错误思想的指导,党政小分、以党代政、以党
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是小叮分的。p3}(1}35))因此,为了
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
法律化。邓小平关丁把发展民主和健全法制相统一
的思想,极大地推进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
义的民主和法制建设,为以后中共党人继续探索民
主与法制建设提供了思想基础。
二、借鉴西力一国家政治建设成功经验完ilcF7社
会主义政治制度
对丁西力一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成果,邓小平
同样采取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的态度。一力一面,对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成果
的中的小符合我们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邓
小平坚决主张抵制;另一力一面,对丁资本主义国家
政治成果中的一些具体的文明成果,邓小平则主
张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加以吸收和借鉴。他说:
(}丁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
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力一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
判。n}}}(pJ3-d-1)同样,我们叮以说,对丁资本主义的政
治文明成果,我们也必须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进
行分析、鉴别和批判。但是,邓小平又指出:`}k们
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
营管理力一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
化,闭关自守、故步自封是愚蠢的。’,ll]洲书这里,当然
包括对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行之有效的成功经
验的借鉴和学习。
1、对丁西力一议会民主制度,邓小平坚决反对
改革开放之初,有人企图搬用西力一所谓的民
主政治制度来代替社会主义民主。对丁西力一资本
主义民主所鼓吹的吮民民主”、‘普遍民主”、永恒
民主等言论,无产阶级导师们都进行过揭露和批
判,指出了西方一资本主义民主的资产阶级专政的
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一是把发展社会
主义民主提到各项改革的‘总力一向”这样的高度。
他认为,我们进行的各种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
改革,要坚定地、有步骤地继续进行,这些改革的
总力一向,都是为了发扬和保证党内民主,发扬和保
证人民民主。二是把牲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
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作为衡量党和国家
的各种制度究竟好小好、完;n,.F7小完;n,.F7的二条标准
之一提了出来。他认为:`}k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是要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
的民主,井且造就比这些国家更多更优秀的人刁。
达到上述二个要求,时间有的叮以短些,有的要民
些,但是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我们能够也必须
达到。所以党和国家的各种制度究竟好小好、完善
小完善,必须用是否有利丁实现这二条来检验。;I3
(P333-333)从而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
伟大日标。
第四,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由丁民期
受到封建主义的影响,在我国的政治实践中,民期
小注意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使社会主义民主的制
度化和法制化程度比较低,普遍存在人治和策治
的现象。特别是在坟化大革命”期间,社会主义法
制遭到了空前的破坏。(}革”结束后,拨乱反门,
重建社会主义法制成为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首先,邓小平说明了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
重要性。在邓小平发表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
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中,对民主法制建设问题,发
表了极为重要的意见。十一届二中全会根据邓小平
的这个讲话精神,在会议公报中第一次明确指出:
伪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
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
连续性和极大权威,做到有法叮依,有法必依,执法
必严,违法必究。从现在起,应当把命_法工作摆到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重要议程上了。
检查机关和司法机关要保持应有的独命_性;要忠实
丁法律和制度,忠实丁人民的利益,忠实丁真相;要
保证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小允许任何
人有超越丁法律之上的特权。”这是当代中国社会
从人治走向法治的重要转折点。
其次,邓小平指出要处理好人治和法治的关
系。由丁封建专制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有2000多年
的历史,因此,人治和策治的政治传统在中国这样
的封建国家根深蒂l^]。建国以来,以毛泽东为首的
第一代党中央虽然进行了一定规模的法制建设,实
行了司法改革,制定了小少法律和法规,但是由丁
性倾”错误思想的指导,党政小分、以党代政、以党
代法的现象非常严重。特别是在坟化大革命”期
间,社会主义法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社会主义政
治文明建设也难以进行。
十一届二中全会后,邓小平就对人治和法治的
问题提到了重要地位。1986年9月,邓小平在关丁
政治体制改革的一次重要的谈话中,就明确的指
出:要通过改革,处理好人治和法治的关系,处理
好党和政府的关系。;ioomnX压小平关丁要处理好人
治和法治关系的思想,对丁我们进行法制意识的教
育,建设社会主义的法制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建设社会主
义法制结合起来。邓小平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和苏东巨变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指出,我们小能因
为强调民主而忽视法制建设,也小能因为法制而没
有民主,民主与法制是相互联系的。他把发展民主
和健全法制放到同等重要的高度。他说:朴会主义
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是小叮分的。p3}(1}35))因此,为了
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
法律化。邓小平关丁把发展民主和健全法制相统一
的思想,极大地推进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
义的民主和法制建设,为以后中共党人继续探索民
主与法制建设提供了思想基础。
二、借鉴西力一国家政治建设成功经验完;'1.F7社
会主义政治制度
对丁西力一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成果,邓小平
同样采取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的态度。一力一面,对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成果
的中的小符合我们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邓
小平坚决主张抵制;另一力一面,对丁资本主义国家
政治成果中的一些具体的文明成果,邓小平则主
张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加以吸收和借鉴。他说:
(}丁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
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力一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
判。n}}}(pJ3-d-1)同样,我们叮以说,对丁资本主义的政
治文明成果,我们也必须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进
行分析、鉴别和批判。但是,邓小平又指出:`}k们
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
营管理力一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
化,闭关自守、故步自封是愚蠢的。’,ll]洲书这里,当然
包括对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行之有效的成功经
验的借鉴和学习。
1、对丁西力一议会民主制度,邓小平坚决反对
改革开放之初,有人企图搬用西力一所谓的民
主政治制度来代替社会主义民主。对丁西力一资本
主义民主所鼓吹的吮民民主”、‘普遍民主”、永恒
民主等言论,无产阶级导师们都进行过揭露和批
判,指出了西方一资本主义民主的资产阶级专政的
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一是把发展社会
主义民主提到各项改革的‘总力一向”这样的高度。
他认为,我们进行的各种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
改革,要坚定地、有步骤地继续进行,这些改革的
总力一向,都是为了发扬和保证党内民主,发扬和保
证人民民主。二是把牲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
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作为衡量党和国家
的各种制度究竟好小好、完;n,.F7小完;n,.F7的二条标准
之一提了出来。他认为:`}k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是要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
的民主,井且造就比这些国家更多更优秀的人刁。
达到上述二个要求,时间有的叮以短些,有的要民
些,但是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我们能够也必须
达到。所以党和国家的各种制度究竟好小好、完善
小完善,必须用是否有利丁实现这二条来检验。;I3
(P333-333)从而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
伟大日标。
第四,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由丁民期
受到封建主义的影响,在我国的政治实践中,民期
小注意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使社会主义民主的制
度化和法制化程度比较低,普遍存在人治和策治
的现象。特别是在坟化大革命”期间,社会主义法
制遭到了空前的破坏。(}革”结束后,拨乱反门,
重建社会主义法制成为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首先,邓小平说明了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
重要性。在邓小平发表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
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中,对民主法制建设问题,发
表了极为重要的意见。十一届二中全会根据邓小平
的这个讲话精神,在会议公报中第一次明确指出:
伪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
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
连续性和极大权威,做到有法叮依,有法必依,执法
必严,违法必究。从现在起,应当把命_法工作摆到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重要议程上了。
检查机关和司法机关要保持应有的独命_性;要忠实
丁法律和制度,忠实丁人民的利益,忠实丁真相;要
保证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小允许任何
人有超越丁法律之上的特权。”这是当代中国社会
从人治走向法治的重要转折点。
其次,邓小平指出要处理好人治和法治的关
系。由丁封建专制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有2000多年
的历史,因此,人治和策治的政治传统在中国这样
的封建国家根深蒂l^]。建国以来,以毛泽东为首的
第一代党中央虽然进行了一定规模的法制建设,实
行了司法改革,制定了小少法律和法规,但是由丁
性倾”错误思想的指导,党政小分、以党代政、以党
代法的现象非常严重。特别是在坟化大革命”期
间,社会主义法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社会主义政
治文明建设也难以进行。
十一届二中全会后,邓小平就对人治和法治的
问题提到了重要地位。1986年9月,邓小平在关丁
政治体制改革的一次重要的谈话中,就明确的指
出:要通过改革,处理好人治和法治的关系,处理
好党和政府的关系。;ioomnX压小平关丁要处理好人
治和法治关系的思想,对丁我们进行法制意识的教
育,建设社会主义的法制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建设社会主
义法制结合起来。邓小平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和苏东巨变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指出,我们小能因
为强调民主而忽视法制建设,也小能因为法制而没
有民主,民主与法制是相互联系的。他把发展民主
和健全法制放到同等重要的高度。他说:朴会主义
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是小叮分的。p3}(1}35))因此,为了
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
法律化。邓小平关丁把发展民主和健全法制相统一
的思想,极大地推进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
义的民主和法制建设,为以后中共党人继续探索民
主与法制建设提供了思想基础。
二、借鉴西力一国家政治建设成功经验完;'1.F7社
会主义政治制度
对丁西力一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成果,邓小平
同样采取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的态度。一力一面,对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成果
的中的小符合我们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邓
小平坚决主张抵制;另一力一面,对丁资本主义国家
政治成果中的一些具体的文明成果,邓小平则主
张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加以吸收和借鉴。他说:
(}丁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
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力一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
判。n}}}(pJ3-d-1)同样,我们叮以说,对丁资本主义的政
治文明成果,我们也必须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进
行分析、鉴别和批判。但是,邓小平又指出:`}k们
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
营管理力一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
化,闭关自守、故步自封是愚蠢的。’,ll]洲书这里,当然
包括对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行之有效的成功经
验的借鉴和学习。
1、对丁西力一议会民主制度,邓小平坚决反对
改革开放之初,有人企图搬用西力一所谓的民
主政治制度来代替社会主义民主。对丁西力一资本
主义民主所鼓吹的吮民民主”、‘普遍民主”、永恒
民主等言论,无产阶级导师们都进行过揭露和批
判,指出了西方一资本主义民主的资产阶级专政的

这两个都不错,免费
http://www.bylw.com/mzdlw.htm
http://www.lwzx.net/lunwen/193_1.htm

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研究

1979年,邓小平根据我国具体国情,提出了小康这一概念。到80年代中,又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在过去的20年里,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为动员全国亿万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实践表明,小康社会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党中央的部署,新世纪之初的1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更加宽裕的小康社会和争取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开端。在这样的背景下,系统地研究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一、小康思想的理论渊源
在邓小平之前,小康思想曾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特别是晚清至民国这一时期,小康思想在海内外华人文化和日本等东亚各国文化人中有较大的传播。“小康”最早见于史册,是《诗经·大雅篇》,“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注:吴树平点校《十三经》,北京出版社,1991年,第349页。)是说人民劳累困苦,希望过安逸的生活。但真正给“小康”赋予许多思想的,还是在传统思想和文化上最有影响的儒家。根据孔门后学戴圣编的《礼记》(成书于西汉),孔子的小康社会状态是和大同社会联系在一起的,主要反映了当时儒家批判现实和崇尚先古的政治观点。《礼记·礼运》篇中孔子把上古时代的黄帝、尧、舜所治理的以“天下为公”的社会称为“大同”,是最为理想的社会。他认为,后来,也不知什么原因,“大道既隐”,出现了私有和“家天下”,战争也由此而起。当然,这也是没有法子的事情。但因为禹、汤、文、武、成王、周公都很重视礼,以礼为标准决定是非,成就信用,惩罚过失,倡导仁受,讲究谦让,其社会也能达到政治清明、人民生活安逸。可见,孔子把“六君子”所治理的社会状态称之为“小康”。在孔子眼里,小康社会比不上“大同”,但要比孔子所处的混乱时代要好多了。
由于孔子的“大同—小康”说是建立在批判和否定现实的基础上的,所以,在西汉至晚清的大多数朝代里占据思想统治地位的儒家后学,再少有提及。真正使这一思想得到广泛传播的,是在我国近代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康有为和孙中山。尤其是康有为受西方的空想社会主义影响之后,于1902年利用在印度住的机会,系统地写了一部《大同书》,洋洋洒洒20万言,描绘了一个由小康再而大同的理想王国。在《大同书》中,小康是一种低级的社会,大同才是趋于完美和谐的世界。康有为认为,过去年代里许多人追求的小康,是以国家、家庭、财产私有为前提的,总是伴随着战争、贫富不均、贵贱不等和自私的人性。只有消灭了国家,取消了家庭和私有,天下为公,人们共同拥有财富,世界由小康过渡到大同,人类才能过上没有战争、没有贫穷和人人平等、永远富裕的幸福生活。一方面是康有为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显赫地位,戊戌变法前后领我国思想界风骚数十年,他的思想观点适应当时的潮流,容易被具有维新精神的人接受;另一方面是西欧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对中国思想界像一股清新的空气,也较容易得到广泛传播。所以,康有为的书一出版,“大同—小康”思想就在海内外华人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需要指出,说近代以来“大同—小康”说从康有为的《大同书》开始,也不完全准确。事实上,在那一个世纪里,西方流行的各种社会主义通过传教士等不同途径都有所传播。1840年之后,中国屡屡遭受列强欺负,励精图治,寻找出路,贡献各种治国方略,是那个世纪之交中下层知识分子的一种时尚。1894年,孙中山就向李鸿章上书,建议学习西方列强,建设一个“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尽其畅”的理想社会。在以后的革命生涯中,这一思想成为指导孙中山一生的纲领。1918年发表的《建国方略》中,孙中山写到:“建设者首要在民生,故对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要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设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注:《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8页。)在《三民主义》中又指出:“我们要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就是要全国人民都可以得安乐,都不至于受财产分配不均的痛苦……我的三民主义的意思,就是民有、民治、民享。”孙中山还说:“这就是孔子所希望的大同世界。”从晚清到民国这一时期,中国的问题根本上还是农民问题。民主主义思想家把革命的主要问题放在实现“耕者有其田”方面。“耕者有其田”,成为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问题。所以,在20世纪前50年,“小康”在一般民众的观念里,是和农民的“温饱”联系在一起。“十亩耕地一头牛,老婆娃子热炕头”,是那个时代中国农民小康生活的具体写照,也是旧中国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和一般小生产者憧憬的理想和目标。
二、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具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和党的经济建设路线密切相结合,二是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相结合,三是体现了党的集体领导结晶。
1.从1979年12月到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是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第一阶段,是小康社会思想初步形成时期。其标志是提出并形成小康思想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党确定把翻两番定为奋斗目标。
早在60年代,党就提出要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70年代中,粉碎“四人帮”之后,党中央又重申了这一奋斗目标。邓小平复出后,根据新时期的现实,特别是考虑到“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和延误,需要实事求是地调整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应该说,在这一时期提出这个问题是适时的。70年代后期,打开国门后使我们有可能认识到,经过20多年的政治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我们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被拉大了。在1979年10月4日中共省、市、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座谈会上,邓小平第一次使用国民生产总值这一重要统计指标,开始提“中国式现代化”。邓小平说:“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特别是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来说不会很高。据澳大利亚的一个统计材料说,一九七七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为八千七百多美元,占世界第五位。第一位是科威特,一万一千多美元。第二位是瑞士,一万美元。……我们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能不能达到人均上千美元?……现在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大概不到三百美元,要提高两三倍不容易。……就是降低原来的设想,完成低的目标,也得很好地抓紧工作……”(注:选自《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94-195页。)小康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使用小康这一概念,称“小康之家”、“小康的状态”和“小康的国家”。邓小平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37页。)邓小平还说:“有人担心,如果中国那时候稍微富一点了,会不会在国际的竞争中起很大的作用?既然中国只是一个小康的国家,就不会发生这样的问题。”(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38页。)根据1980年1月16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的讲话,这番话并不是邓小平主动向客人介绍情况时讲的。邓小平说:“前不久一位外宾同我会谈,他问,你们那个四个现代化究竟意味着什么?我跟他讲,到本世纪末,争取国民生产总值每人平均达到一千美元,算个小康水平。”(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59页。)也就是在这次讲话中,邓小平开始筹划两个十年翻两番的战略。邓小平说:“对于我们的建设事业说来,八十年代是很重要的,是决定性的。这个十年把基础搞好了,加上下一个十年,在今后二十年内实现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就可靠,就真正有希望。”(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41页。)
1982年8月21日,邓小平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时说:“我们面临发展和摆脱落后的任务。我们摆在第一位的任务是在本世纪末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初步目标,这就是达到小康的水平。”(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16-417页。)邓小平在这次谈话中已经初步形成了“两个阶段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邓小平接着说:“如果能实现这个目标,我们的情况就比较好了。更重要的是我们取得了一个新的起点,再花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从现在到本世纪末是一个阶段,再加三十至五十年,就是说我们希望至少有五十年到七十年的和平时间。”(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17页。)在同年9月1日党的十二次代表大会开幕词中,邓小平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经验。”(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页。)据此,大会制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和方针政策,确定了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20年,争取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和具体步骤。
2.从1982年9月到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是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第二阶段,是小康思想的成熟时期。主要标志是小康社会思想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十三大把“分三步走”确定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战略。
1983年春,邓小平到江苏、浙江、上海视察,把原来的小康概念扩大到更为宽泛的社会概念。回到北京后,邓小平与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说,苏州市工农业总产值接近800美元。他曾经问省里的领导,如果江苏省达到这样一个水平,社会发展前景是什么样子?从谈话中可以看出,邓小平不仅关注人民吃穿用及住房等生活问题,小城镇建设问题,就业问题,人口流动和劳动力转移问题,而且关心教育、文化、体育和其他公共福利事业问题,以及精神面貌的变化等未来社会问题。(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4-25页。)小康的含义由原来较单一的经济问题,拓展到一个较为全面的社会概念。1983年4月29日,邓小平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问题。(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8页。)
1984年3月25日,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时,开始讲“小康社会”。邓小平说:“中国现在的情况总的是好的。这几年一直摆在我们脑子里的问题是,我们提出的到本世纪末翻两番的目标能不能实现,会不会落空?从提出到现在,五年过去了。从这五年看起来,这个目标不会落空。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3-54页。)
1984年6月30日,邓小平会见日本朋友时,提出我国的小康建设是以社会主义为前提的。邓小平说:“我们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最低目标,是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这是一九七九年十二月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来访时我同他首次谈到的。所谓小康,从国民生产总值来说,就是年人均达到八百美元。这同你们相比还是低水平的,但对我们来说是雄心壮志。中国现在有十亿人口,到那时候十二亿人口,国民生产总值可以达到一万亿美元。如果按资本主义的分配方法,绝大多数人还摆脱不了贫穷落后状态,按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就可以使全国人民普遍过上小康生活。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的道理。不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的小康社会形成不了。”(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4页。)
1984年10月6日,邓小平会见参加中外经济合作问题讨论会全体中外代表时的讲话,22日,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系统地阐述了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和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景、指导方针和政策,确定通过“对内经济搞活、对外经济开放”的方针和根本政策,保证宏伟目标的实现。同时,邓小平还强调小康建设的重点应该放在农村。在讲到达小康的意义时,邓小平进一步说:“翻两番还有个重要意义,就是这是一个新的起点。再花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就可以接近经济发达国家的水平。”(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89页。)邓小平这两次讲话,表明小康社会思想已经发展到一个较为成熟的阶段。
在这一时期,邓小平较多地阐述科技进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法制建设、反对自由化,特别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坚持改革开放政策等重要问题。1986年6月18日,邓小平在接见荣氏亲属的谈话中,进一步阐述小康社会思想。邓小平说:“我们的目标,第一步是到二○○○年建立一个小康社会。雄心壮志太大了不行,要实事求是。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更重要的是,那时我们可以进入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万亿美元以上的国家的行列,这样的国家不多。……有了本世纪本的基础,再花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我可以肯定地说,中国将更加强大。”(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61-162页。)
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会见西班牙工人社会党副总书记、政府副首相格拉时的谈话,标志“分三步走”的战略规划已经形成。邓小平说:“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一九八○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二百五十美元,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那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一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低,但是国家的力量有很大增加。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26页。)在该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三次代表大会上,这一战略规划被确定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
3.从1987年10月党的十三次代表大会之后,是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第三阶段,也是小康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全面进入实践时期,主要标志是1990年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确定把小康建设作为90年代经济建设的主题,1995年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下个世纪前10年,我们“还是处于小康阶段”,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提出:“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36页。)1992年南方谈话进一步解决了我国经济改革的根本问题,同时也为我国小康建设找到一条根本出路,这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小康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90年代以来我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落实邓小平小康思想的基本实践。
三、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内涵和意义
邓小平作为接受过中国传统文化和受到旧民主主义思想启蒙教育的政治领袖,虽然借用了小康这一具有儒家色彩的词汇,但他提出的小康社会思想却是一个与传统文化绝不相同的概念。首先,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指的是一种现代社会的状态,是一种现代化——“中国式的现代化”。同发达国家比较,甚至于和发展中国家中比较富裕的国家比较,这种现代化的水平都是比较低的。但它的最富活力和具有代表性的生产力、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法律制度和思想观念,都是最具有现代性的。第二,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是一种社会主义制度,是一种尚未充分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处在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诚然,用一般范畴来度量,属于“不够格”的社会主义。但它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原则、调整社会集团利益所遵循的共同富裕的方针政策、国家政治制度和法权体系所规范的社会发展方向,都是最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第三,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表述了一种人民群众所要达到的一种社会生活状态,但又有比社会生活更为丰富、宽泛的含义。作为一个最初只是替代四个现代化的概念,小康社会直接反映的是国家所达到的生产力和社会发展水平,作为整体的国家能力,“国家的力量”。第四,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强调使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并且常常在同一层面上使用小康这一概念,说实现这一目标后,“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但邓小平的“小康”不只是一个经济概念,而是指具有现代化水平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一种人民群众可以享受到较高水准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生活状态。第五,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指的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一个较低的阶段,一种过渡状态。以1980年为基点,把中国现代化建设“分两个阶段三步走”的过程中的第二步所达到的水平;如果将20世纪最后20年和21世纪前半世纪划分为两个阶段,是第一阶段达到的目标。所以,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是一个动态的和发展的概念。小康社会既是一个目标和终点,又是基础和起点。在没有达到这一终点之前,它是一个需要“雄心壮志”和经过巨大努力才能实现的“宏伟的目标”;当我们实现了这个目标的时候,当我们把它放在邓小平为我们制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全过程中审视时,这一曾经是相当宏伟的目标不过是一个平台和基点,是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和能够“接近发达国家”并与之为伍的基础和起点。
站在世纪之初,无论回顾刚刚过去的那个世纪最后20年的现代化建设,还是展望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一,“小康”是一个在我国有广泛文化共识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这是一个在华人世界和东方文化上被广泛接受的概念,尤其是经过近代史上在海内外华人中有广泛影响的康有为、孙中山等人阐述和赋予新意,是一个能被有传统文化底蕴的知识分子和广大农民接受、认同的概念。邓小平能在同日本首相会见时提出“小康”,不仅表明邓小平对这一概念的认同,而且是因为日本具有和中国较为接近的儒家思想和东方文化。邓小平使用有广泛文化认同的概念,起到了动员亿万人民群众的作用。
第二,小康社会概念的提出和形成,是对我国发展目标的实事求是的调整。60年代党提出到“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可能较少考虑中国和发达国家的实际差距。或者,那本身就是产生于浪漫主义时代,由那些具有一定浪漫主义色彩的领袖们提出的具有浪漫成分的奋斗目标。70年代中期中央重申这一目标时,这一差距更大了。过去,人们较多的是从现代化概念的性质和总体上认识问题,所以,它虽然也能起到鼓舞、动员人民群众的作用,但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盲目性。1979年,邓小平较早地使用联合国通用的国民生产总值这一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在此之前,我们用工农业总产值),使我国的经济能力与国际社会有了一定程度的可比性,较为准确地找到了我们同发达国家的差距。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尤其是通过国民生产总值的比较,把我国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调整得更为科学和实际,是对我国70年代中曾经出现的“洋跃进”的纠正。
第三,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的认识和理解。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在60年代提出现代化时,把现代化主要当作一个经济问题,所以用“四个现代化”来概括。到70年代中期,人们基本上还是囿于这样的认识。小康社会思想突破了仅仅从经济上看问题的狭隘观点,把现代化过程看作一个社会全面发展的过程,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任务。
第四,小康社会思想是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具体体现,是制定和形成新时期符合我国实际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强国,是几代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但是,中国是一个生产力落后、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很低的国家。在这样的大国搞建设,必须注意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目标,就是充分考虑到中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所以,小康社会思想作为一种理论,是邓小平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具体化,是制定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前半期我国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
邓小平关于小康社会思想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加之邓小平当时的政治地位,使这一思想从其形成初期开始,就作为党和国家的行动纲领,成为亿万人民的实践活动。
1979年底,邓小平首次使用小康这一概念。1980年年初,他强调80年代要抓紧工作,争取用两个10年实现小康。1981年,邓小平用“分两步走”即两个10年翻两番来表述其战略构想。1982年9月,两个10年翻两番就作为我国发展战略写进党的十二大报告中。1987年,中国提前3年实现了第一个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1987年4月,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客人时,第一次全面和完整地表述“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同年10月就作为我国发展战略写进党的十三大报告中。1990年,在全国绝大多数地区解决温饱问题的背景下,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确定把奔小康作为90年代经济建设的主题。在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中央提出把“人民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生活资料更加丰裕,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健康水平继续提高,社会服务设施不断完善”,作为从1991年到2000年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基本要求。根据《建议》的规划和展望,到2000年,目前已经实现小康的少数地区,将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平;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的多数地区,将普遍实现小康;现在尚未摆脱贫困的少数地区,将在温饱的基础上向小康前进。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把“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作为“九五”计划和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争取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5年,原定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提前5年实现。1997年党的十五次代表大会上,江泽民在报告中指出:“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下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四、全面建设更加宽裕的小康社会
在2001年春节团拜会上,朱róng@①基总理向全世界宣布,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年3月,在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朱róng@①基总理又一次指出:“人民群众生活继续改善,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在论述制定“十五”计划纲要的重要指导方针时,提出“坚持把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保证人民群众向更加宽裕的小康生活迈进”。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五计划纲要”指出:“世纪之交,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如何理解“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更加宽裕的小康生活”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先,我们从80年代末开始,就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一个有10亿人口的贫穷大国,解决人民的吃饭和温饱,不仅对中国,即使就人类历史说,也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情。1995年,我们提前五年实现了第二个翻两番目标,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生产力上了一个新台阶。80年代初,我们制定的小康目标就是生产总值翻两番。所以,90年代后期完全可以说,我们达到了小康。其次,我国人口众多,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有一部分贫困人口尚未脱贫。中西部农村不少人口虽然解决了温饱,距小康水平还有距离。还有,虽然,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一万亿美元,但人均水平却很低。即使在发展中国家,我们的人均收入也不是靠前的。对于达到小康的大多数人来说,其小康生活也是有限的,不全面的,只能说“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所以,我们必需按照党的十五大提出的,用新世纪第一个10年时间,争取国民生产总值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以使人民群众能过上“更加宽裕的小康生活”。
经过20年的努?/td>

为什么“三个代表”中没有提到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既然它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任务的概括,第一条就应该是党的阶级属性。
这是一种误解。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是要引导全党思考我们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怎样才能始终保持先进性。这里,党的阶级属性已经作为前提了。而回答党能否始终保持“先进性”的问题,是不能简单地从党的阶级属性上说明的。因为,即使是工人阶级的政党,也并不自然地总是能够代表先进。更重要的是,工人阶级之所以具有先进性,是因为它们与先进生产力相联系。回答工人阶级政党能否代表先进这一问题,要从比阶级更“根本”的角度,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来解释。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任务,本来是很清楚的,现在也没有改变。如果说“三个代表”是新概括,那也只是对过去已有概括的重要补充,决不是否定和替代。这种补充是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任务作出的,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主要任务,就由领导革命战争转到和平建设上来。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历史经验上看,发展生产力,增强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最为重要的中心工作。而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的国际环境下,我们正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发展机遇。当前的严重国际斗争,又明确告诉我们,能否把经济尽快发展上去,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关系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同时,两个文明共同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征,而同敌对势力的斗争也与过去有很大不同,尽管还存在发生战争的可能,但主要反映在思想文化领域,这种斗争也是相当尖锐、复杂的。人民群众的需要早已不再仅仅满足于翻身解放,也不再处于粗茶淡饭的温饱阶段,而是在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正日益和迫切地表现出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的进一步的需求,这正是历史发展的真正的动力和源泉。“三个代表”的概括,精辟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更好地体现了站在时代潮流前列的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使全党对当前和今后所承担的任务和责任更加明确。
(二)
“三个代表”中所说的“先进生产力”指什么,谁代表先进生产力?
根据当代生产力发展的现状和趋势,邓小平同志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毫无疑问,在当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是先进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前进的概念。从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机时代,电气时代,原子时代,一直到现在的信息时代,科技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最具革命性的有力杠杆”。但是,在资本主义工业化以前,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是间接的,生产力的几次质的飞跃都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才实现的。因此,在马克思以前,很少有人注意到科技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而活劳动的作用,土地等生产资料和劳动工具的作用,则是显而易见的。然而,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们发现了生产力中其他要素的重大作用,这里首先是科技和资本的作用。在一个时期,资本的作用似乎更重要。而在战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等的发展,世界各国都清楚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明及应用对现代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承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并不是说传统的工业产业就不重要了。传统产业相对高新技术产业来讲,是落后了。但是落后并不意味着不重要,不意味着不需要受到重视。这是两回事。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上还不高,各地各系统生产力发展条件不同,发展水平差别很大,呈现从低到高的多层次性。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利用现有条件,根据具体国情,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怎样能够发展生产力,就怎样发展。另一方面,要明确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是高新技术产业。要通过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不断提升产业结构,尽快完成产业结构的调整,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三)
那么,谁代表先进生产力呢?
当然是工人阶级。工人阶级是实践的主体,总是走在生产力发展的前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力军。工人阶级是一个整体概念,其队伍的内部构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在当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作为工人阶级一部分的知识分子在发展生产力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江泽民同志说:“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人员是新的生产力的开拓者。”(《论科学技术》,35页、23页)“开拓者”这个词,准确说明了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
那么,怎样看待从事传统产业的职工,怎样看待那些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科学文化水平相对不高、主要是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群众呢?肯定地说,作为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他们当然具有先进性。正如前面所说,传统工业产业在我国目前的发展中仍然发挥重要作用,而即使是高新技术产业,也需要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参与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但要指出,工人阶级也在不断进步,不管是从事什么产业的工人,都要进一步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在发展新的生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江泽民同志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愚昧也不是社会主义。”同样,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也是从整体上说的,不是每一个知识分子都能够成为“开拓者”。而且知识和技术是在不断前进的,其先进性是相对的,知识分子也要学习进步。
(四)
江泽民同志指出:“毛泽东和邓小平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和一切思想,最重要的,是‘三个代表’”。这里已经不光讲党的建设问题了。
为什么这三个问题最重要?
从共产主义的经济特征看,一个是物质极大丰富,一个是按需分配,这两点都是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前提和基础的。所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最基本的原理。邓小平同志一言以蔽之:共产党就是发展生产力的。从文化特征看,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共产主义社会制度,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和全面发展的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协调,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社会。从政治特征看,共产主义最广泛、最根本、最彻底地代表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利益,它的旗帜和口号是解放全人类。
可见,“三个代表”集中反映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最本质的东西,也是无产阶级政党最本质的东西。所以,江泽民同志称之为“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都是从“归根到底”、“最终”的意义上说的。
这里,揭示了“三个代表”思想的方法论意义。
每当我们面对现实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时,每当现实与理论发生矛盾时,有一个重要的解决方法,就是抛开个别结论,抓住马克思主义本质的东西,来进行创造性的思考。
邓小平同志在1989年5月说了一段十分精辟的话:“列宁之所以是一个真正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就在于他不是从书本里,而是从实际、逻辑、哲学思想、共产主义理想上找到革命道路……”(《邓小平文选》,第3卷,292页)这里,“逻辑、哲学思想、共产主义理想”,是指必然规律、世界观方法论和方向,从这些“最根本的”意义上,去“找到革命道路”。
邓小平同志说,列宁就是这样,在一个落后国家干成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他认为,毛泽东也是这样,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搞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而他也正是这样,在南方谈话中,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达到新的境界,取得了历史和逻辑内在的统一,从而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现在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思想,其方法论原则,同样是这样,必将大大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在新的世纪取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全面胜利。
面对变化了的现实,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思考问题,进行理论创新,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的真谛。
我们不但要强调不丢“老祖宗”,也要研究怎样才能讲新话,更好地继承和发展老祖宗。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但正确把握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的前进方向,更为重要的是,它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拓宽了理论研究的视野和思路,从深远和博大的意义上,对党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是指导党的建设和各项工作的纲领。它是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继续,必将带来全党又一次的思想大解放,推进理论与实践的大踏步向前发展。
这个网站上好有好多这个论文自己挑一个吧
http://www.eduboss.com/sort/348/356/

为什么“三个代表”中没有提到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既然它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任务的概括,第一条就应该是党的阶级属性。
这是一种误解。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是要引导全党思考我们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怎样才能始终保持先进性。这里,党的阶级属性已经作为前提了。而回答党能否始终保持“先进性”的问题,是不能简单地从党的阶级属性上说明的。因为,即使是工人阶级的政党,也并不自然地总是能够代表先进。更重要的是,工人阶级之所以具有先进性,是因为它们与先进生产力相联系。回答工人阶级政党能否代表先进这一问题,要从比阶级更“根本”的角度,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来解释。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任务,本来是很清楚的,现在也没有改变。如果说“三个代表”是新概括,那也只是对过去已有概括的重要补充,决不是否定和替代。这种补充是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任务作出的,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主要任务,就由领导革命战争转到和平建设上来。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历史经验上看,发展生产力,增强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最为重要的中心工作。而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的国际环境下,我们正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发展机遇。当前的严重国际斗争,又明确告诉我们,能否把经济尽快发展上去,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关系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同时,两个文明共同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征,而同敌对势力的斗争也与过去有很大不同,尽管还存在发生战争的可能,但主要反映在思想文化领域,这种斗争也是相当尖锐、复杂的。人民群众的需要早已不再仅仅满足于翻身解放,也不再处于粗茶淡饭的温饱阶段,而是在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正日益和迫切地表现出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的进一步的需求,这正是历史发展的真正的动力和源泉。“三个代表”的概括,精辟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更好地体现了站在时代潮流前列的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使全党对当前和今后所承担的任务和责任更加明确。
(二)
“三个代表”中所说的“先进生产力”指什么,谁代表先进生产力?
根据当代生产力发展的现状和趋势,邓小平同志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毫无疑问,在当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是先进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前进的概念。从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机时代,电气时代,原子时代,一直到现在的信息时代,科技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最具革命性的有力杠杆”。但是,在资本主义工业化以前,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是间接的,生产力的几次质的飞跃都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才实现的。因此,在马克思以前,很少有人注意到科技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而活劳动的作用,土地等生产资料和劳动工具的作用,则是显而易见的。然而,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们发现了生产力中其他要素的重大作用,这里首先是科技和资本的作用。在一个时期,资本的作用似乎更重要。而在战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等的发展,世界各国都清楚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明及应用对现代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承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并不是说传统的工业产业就不重要了。传统产业相对高新技术产业来讲,是落后了。但是落后并不意味着不重要,不意味着不需要受到重视。这是两回事。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上还不高,各地各系统生产力发展条件不同,发展水平差别很大,呈现从低到高的多层次性。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利用现有条件,根据具体国情,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怎样能够发展生产力,就怎样发展。另一方面,要明确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是高新技术产业。要通过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不断提升产业结构,尽快完成产业结构的调整,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三)
那么,谁代表先进生产力呢?
当然是工人阶级。工人阶级是实践的主体,总是走在生产力发展的前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力军。工人阶级是一个整体概念,其队伍的内部构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在当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作为工人阶级一部分的知识分子在发展生产力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江泽民同志说:“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人员是新的生产力的开拓者。”(《论科学技术》,35页、23页)“开拓者”这个词,准确说明了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
那么,怎样看待从事传统产业的职工,怎样看待那些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科学文化水平相对不高、主要是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群众呢?肯定地说,作为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他们当然具有先进性。正如前面所说,传统工业产业在我国目前的发展中仍然发挥重要作用,而即使是高新技术产业,也需要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参与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但要指出,工人阶级也在不断进步,不管是从事什么产业的工人,都要进一步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在发展新的生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江泽民同志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愚昧也不是社会主义。”同样,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也是从整体上说的,不是每一个知识分子都能够成为“开拓者”。而且知识和技术是在不断前进的,其先进性是相对的,知识分子也要学习进步。
(四)
江泽民同志指出:“毛泽东和邓小平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和一切思想,最重要的,是‘三个代表’”。这里已经不光讲党的建设问题了。
为什么这三个问题最重要?
从共产主义的经济特征看,一个是物质极大丰富,一个是按需分配,这两点都是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前提和基础的。所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最基本的原理。邓小平同志一言以蔽之:共产党就是发展生产力的。从文化特征看,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共产主义社会制度,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和全面发展的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协调,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社会。从政治特征看,共产主义最广泛、最根本、最彻底地代表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利益,它的旗帜和口号是解放全人类。
可见,“三个代表”集中反映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最本质的东西,也是无产阶级政党最本质的东西。所以,江泽民同志称之为“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都是从“归根到底”、“最终”的意义上说的。
这里,揭示了“三个代表”思想的方法论意义。
每当我们面对现实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时,每当现实与理论发生矛盾时,有一个重要的解决方法,就是抛开个别结论,抓住马克思主义本质的东西,来进行创造性的思考。
邓小平同志在1989年5月说了一段十分精辟的话:“列宁之所以是一个真正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就在于他不是从书本里,而是从实际、逻辑、哲学思想、共产主义理想上找到革命道路……”(《邓小平文选》,第3卷,292页)这里,“逻辑、哲学思想、共产主义理想”,是指必然规律、世界观方法论和方向,从这些“最根本的”意义上,去“找到革命道路”。
邓小平同志说,列宁就是这样,在一个落后国家干成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他认为,毛泽东也是这样,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搞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而他也正是这样,在南方谈话中,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达到新的境界,取得了历史和逻辑内在的统一,从而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现在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思想,其方法论原则,同样是这样,必将大大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在新的世纪取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全面胜利。
面对变化了的现实,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思考问题,进行理论创新,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的真谛。
我们不但要强调不丢“老祖宗”,也要研究怎样才能讲新话,更好地继承和发展老祖宗。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但正确把握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的前进方向,更为重要的是,它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拓宽了理论研究的视野和思路,从深远和博大的意义上,对党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是指导党的建设和各项工作的纲领。它是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继续,必将带来全党又一次的思想大解放,推进理论与实践的大踏步向前发展。

为什么“三个代表”中没有提到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既然它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任务的概括,第一条就应该是党的阶级属性。
这是一种误解。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是要引导全党思考我们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怎样才能始终保持先进性。这里,党的阶级属性已经作为前提了。而回答党能否始终保持“先进性”的问题,是不能简单地从党的阶级属性上说明的。因为,即使是工人阶级的政党,也并不自然地总是能够代表先进。更重要的是,工人阶级之所以具有先进性,是因为它们与先进生产力相联系。回答工人阶级政党能否代表先进这一问题,要从比阶级更“根本”的角度,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来解释。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任务,本来是很清楚的,现在也没有改变。如果说“三个代表”是新概括,那也只是对过去已有概括的重要补充,决不是否定和替代。这种补充是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任务作出的,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主要任务,就由领导革命战争转到和平建设上来。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历史经验上看,发展生产力,增强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最为重要的中心工作。而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的国际环境下,我们正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发展机遇。当前的严重国际斗争,又明确告诉我们,能否把经济尽快发展上去,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关系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同时,两个文明共同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征,而同敌对势力的斗争也与过去有很大不同,尽管还存在发生战争的可能,但主要反映在思想文化领域,这种斗争也是相当尖锐、复杂的。人民群众的需要早已不再仅仅满足于翻身解放,也不再处于粗茶淡饭的温饱阶段,而是在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正日益和迫切地表现出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的进一步的需求,这正是历史发展的真正的动力和源泉。“三个代表”的概括,精辟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更好地体现了站在时代潮流前列的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使全党对当前和今后所承担的任务和责任更加明确。
(二)
“三个代表”中所说的“先进生产力”指什么,谁代表先进生产力?
根据当代生产力发展的现状和趋势,邓小平同志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毫无疑问,在当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是先进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前进的概念。从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机时代,电气时代,原子时代,一直到现在的信息时代,科技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最具革命性的有力杠杆”。但是,在资本主义工业化以前,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是间接的,生产力的几次质的飞跃都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才实现的。因此,在马克思以前,很少有人注意到科技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而活劳动的作用,土地等生产资料和劳动工具的作用,则是显而易见的。然而,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们发现了生产力中其他要素的重大作用,这里首先是科技和资本的作用。在一个时期,资本的作用似乎更重要。而在战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等的发展,世界各国都清楚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明及应用对现代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承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并不是说传统的工业产业就不重要了。传统产业相对高新技术产业来讲,是落后了。但是落后并不意味着不重要,不意味着不需要受到重视。这是两回事。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上还不高,各地各系统生产力发展条件不同,发展水平差别很大,呈现从低到高的多层次性。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利用现有条件,根据具体国情,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怎样能够发展生产力,就怎样发展。另一方面,要明确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是高新技术产业。要通过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不断提升产业结构,尽快完成产业结构的调整,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三)
那么,谁代表先进生产力呢?
当然是工人阶级。工人阶级是实践的主体,总是走在生产力发展的前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力军。工人阶级是一个整体概念,其队伍的内部构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在当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作为工人阶级一部分的知识分子在发展生产力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江泽民同志说:“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人员是新的生产力的开拓者。”(《论科学技术》,35页、23页)“开拓者”这个词,准确说明了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
那么,怎样看待从事传统产业的职工,怎样看待那些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科学文化水平相对不高、主要是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群众呢?肯定地说,作为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他们当然具有先进性。正如前面所说,传统工业产业在我国目前的发展中仍然发挥重要作用,而即使是高新技术产业,也需要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参与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但要指出,工人阶级也在不断进步,不管是从事什么产业的工人,都要进一步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在发展新的生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江泽民同志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愚昧也不是社会主义。”同样,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也是从整体上说的,不是每一个知识分子都能够成为“开拓者”。而且知识和技术是在不断前进的,其先进性是相对的,知识分子也要学习进步。
(四)
江泽民同志指出:“毛泽东和邓小平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和一切思想,最重要的,是‘三个代表’”。这里已经不光讲党的建设问题了。
为什么这三个问题最重要?
从共产主义的经济特征看,一个是物质极大丰富,一个是按需分配,这两点都是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前提和基础的。所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最基本的原理。邓小平同志一言以蔽之:共产党就是发展生产力的。从文化特征看,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共产主义社会制度,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和全面发展的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协调,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社会。从政治特征看,共产主义最广泛、最根本、最彻底地代表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利益,它的旗帜和口号是解放全人类。
可见,“三个代表”集中反映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最本质的东西,也是无产阶级政党最本质的东西。所以,江泽民同志称之为“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都是从“归根到底”、“最终”的意义上说的。
这里,揭示了“三个代表”思想的方法论意义。
每当我们面对现实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时,每当现实与理论发生矛盾时,有一个重要的解决方法,就是抛开个别结论,抓住马克思主义本质的东西,来进行创造性的思考。
邓小平同志在1989年5月说了一段十分精辟的话:“列宁之所以是一个真正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就在于他不是从书本里,而是从实际、逻辑、哲学思想、共产主义理想上找到革命道路……”(《邓小平文选》,第3卷,292页)这里,“逻辑、哲学思想、共产主义理想”,是指必然规律、世界观方法论和方向,从这些“最根本的”意义上,去“找到革命道路”。
邓小平同志说,列宁就是这样,在一个落后国家干成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他认为,毛泽东也是这样,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搞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而他也正是这样,在南方谈话中,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达到新的境界,取得了历史和逻辑内在的统一,从而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现在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思想,其方法论原则,同样是这样,必将大大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在新的世纪取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全面胜利。
面对变化了的现实,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思考问题,进行理论创新,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的真谛。
我们不但要强调不丢“老祖宗”,也要研究怎样才能讲新话,更好地继承和发展老祖宗。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但正确把握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的前进方向,更为重要的是,它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拓宽了理论研究的视野和思路,从深远和博大的意义上,对党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是指导党的建设和各项工作的纲领。它是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继续,必将带来全党又一次的思想大解放,推进理论与实践的大踏步向前发展。
这个网站上好有好多这个论文自己挑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