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圣城网济宁邮政局:关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05 07:17:39
谁知道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具体是在安史之乱开始后多久?急!!!!!!!!!!!!!!!!!!!!!!!!!!!!!!!

相关资料:
1安史之乱在755-763年之间
2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生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之家,应进士试,不第,困居长安十年,遂与现实接近,逐步观察到各种社会矛盾,获得丰富的创作题材。后任左拾遗,因故被贬。 759年,安史之乱未定,关内又大饥,乃弃官带领全家辗转西行,历尽险阻,备尝艰辛,亲眼看到人民的疾苦,先后写出诸如“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之类富有人民性、现实性的史诗。最后抵成都,由亲友帮助,在西郊浣花溪,用两年时间盖上一间茅屋 (即今“成都草堂”,总算得到一个安身之处。哪知次年的秋天,一阵狂风卷走了屋上的茅草,一夜暴雨,湿透了室内衣被,茫茫黑夜,百感交集。诗人由自己的遭遇,想到千千万万广大人民的疾苦,不禁产生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善良宏愿,于是写下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结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于760年秋,而安史之乱开始于755年,所以结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于安史之乱开始后第五年。

http://flash.cdream.net/flash/swfcai/26953.htm

乐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度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床床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安史之乱,杜甫流离成都,公元760年,经亲友帮助,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草堂.第二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创作了这首不朽名篇.
-----摘自本人<语文书>

安史之乱于公元755年爆发,应该是6年后写的..

此诗作于肃宗(李亨)上元二年(761年),当时诗人50岁。安史之乱乃发生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冬。

摘自《杜甫诗歌赏析集》(巴蜀书社 陶道怒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