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市高中建工中学:古希腊早期唯物主义哲学的特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7 15:04:12

西方哲学史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作者:张世英)
  转自http://www.zt21.net/dlib/dlib/public/content/zx/1761.txt
  公元前 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到西方现代哲学的发展
  史。它可分为 4个时期:①公元前6~公元5世纪,称为
  古希腊哲学;②公元 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③
  15世纪中~19世纪40年代,称为近代哲学;④19世纪40
  年代以来,称为现代哲学。对现代哲学时期的划分,学
  术界有不同看法,有的把上限划在19世纪末,有的划在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有的划在第二次世
  界大战后。

  主要发展阶段

  古希腊哲学 亦称古希腊罗马哲学。公元前 6世纪
  的希腊奴隶社会经济比较发达,在东方埃及和巴比伦的
  影响下,文化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西方哲学史在这里
  开始了它的第一个发展时期。古希腊哲学从神话传说中
  产生以后,首先集中于对宇宙本原的探讨,最早有米利
  都学派,以后有毕达哥拉和毕达哥拉学派、赫拉克利特、
  爱利亚学派和原子论者,一般称之为自然哲学。
  最初的自然哲学家和以前的宗教家不同,他们很重
  视对自然科学的研究,但思想还打上了宗教神话的烙印,
  把人和自然、思维与存在看成是浑然一体的东西,他们
  中有的主张“物活论”,认为万物都和人一样是活的、
  有生命的。
  米利都学派以物质性的“水”、“无限定”或“气”
  为本原,从质料和性质方面研究多样性事物的统一性。
  毕达哥拉学派以“数”为本原,从形式和量的方面研究
  多样性事物的统一性。他们的思想中暗含着一个如何用
  不变的东西来解释变的东西的问题。但是,他们还没有
  深究变与不变的关系问题。赫拉克利特和爱利亚学派正
  好从两个对立的方面发挥和发展了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赫拉克利特强调变的方面,认为只有变才是真实的,没有
  永久不变的东西。他关于对立统一和斗争的思想,标志
  着他是西方哲学史上辩证法的一个重要奠基人。相反,爱
  利亚学派则强调不变的方面,认为世界上只有“存在”,
  没有“不存在”,只有“一”才是真实的,“多”则是
  虚幻的,因而只有不变才是真实的。爱利亚学派的巴门
  尼德明确提出了思维与存在两个范畴,并首先提出“思
  维与存在是同一的”命题,对以后哲学的发展具有重大
  的意义。
  关于变与不变的关系问题,后来的自然哲学家认为,
  赫拉克利特与爱利亚学派都各有片面性,必须既承认变
  又承认不变,只是要对这两者作出新的解释。后期的自
  然哲学家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戈拉和德谟克利特等就
  肩负着这样的任务。他们认为,不变的东西不是一个,如
  水或火;而是许多个,如恩培多克勒的“四元素”、阿
  那克萨戈拉的“种子”、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见原
  子与虚空),变是这许多不变者的不同组合。
  后期自然哲学家认为万物的基础不变,可是又不否
  认变,这就产生了变的原动力从何而来的问题。他们中
  间有的人认为原动力来自不变者之外,如阿那克萨戈拉
  认为这种原动力是“奴斯”。这种思想使早期自然哲学
  家的“物活论”思想开始遭到破坏,在一定意义下,有
  分离思维与存在的因素。
  公元前 5世纪,古希腊哲学的兴趣由研究自然转移
  到研究人,智者的主要代表普罗泰戈拉、高尔吉亚就是
  这样。在他们看来,自然哲学时期的各派学说都失之于
  独断。他们一般不相信有真正的存在和客观真理。普罗
  泰戈拉认为一切都同样的真,是非善恶都是相对于人的
  感觉而言的,他们的思想是相对主义的。高尔吉亚认为
  一切都同样的假,他的思想属于怀疑论。
  苏格拉底和智者一样,也是集中研究人的哲学家,他
  同样轻视对自然的研究,反对未经批评的独断,但他与
  智者相反,主张有客观真理、认识事物是可能的。他认
  为真正的知识就是从具体的道德行为中寻求各种道德的
  普遍定义,而寻求定义的方法就是论辩诘难。他的论辩
  诘难的方法是辩证法的最早来源。
  由于智者和苏格拉底着重于人的研究,古希腊哲学
  关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有了新的内容,关于认识的
  辩证法也得到了发展。
  公元前 4世纪,古希腊哲学进入系统化时期,代表
  人物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总结了以前各派的哲
  学思想,创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
  柏拉图的“理念论”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他的
  “理念”主要来源于爱利亚学派的不变的本质、苏格拉
  底的普遍性定义以及毕达哥拉派的数的概念;他关于感
  官事物是运动变化的以及感官事物的真理只是相对的思
  想,主要来源于赫拉克利特和普罗泰戈拉。柏拉图综合
  了这两方面的思想,又赋予它们以新的意义。柏拉图认
  为理念在感官事物之外,普遍在个别之外,这就在本体
  论上分裂了思维与存在、普遍与个别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要来源于柏拉图的客观唯心
  主义,他既重视理念,又注重经验事实。亚里士多德把
  这两方面结合为一,创立了庞大的哲学体系。他批评柏
  拉图将理念看成是和个别事物分离的、独立存在的实体,
  认为理念或他所说的“形式”不能离开感官事物而存在,
  普遍不能离开个别而存在。亚里士多德要在理念和感官
  事物、普遍与个别之间建立起联系,认为这种联系的关
  键就是有目的的发展,发展是由潜能到现实的转化。亚
  里士多德的这个思想使辩证法特别是一与多的辩证关系
  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得到了系统化。但他关于“纯形
  式”与“纯质料”的学说(见形式和质料),却使他陷
  入了形而上学。
  从公元前322年亚里士多德死后约800年期间,希腊
  文化逐渐与罗马文化相结合。纯粹的希腊哲学渐成过去。
  这800年的前期,主要哲学流派有伊壁鸠鲁学派(见
  伊壁鸠鲁和伊壁鸠鲁学派)、斯多阿学派和以皮浪为代
  表的怀疑论。除伊壁鸠鲁继承和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原
  子唯物论外,他们都集中于伦理问题的讨论。这个时期
  对于某些具体科学的兴趣也出自伦理行为的需要。伊壁
  鸠鲁学派和斯多阿学派的伦理思想以小苏格拉底学派为
  其前驱,怀疑论则源于智者的思想。三派关于伦理问题
  的争论导致M.T.西塞罗的折衷主义。大约从公元前 100
  年起,罗马哲学由对伦理的兴趣转向了宗教,新毕达哥
  拉派和新柏拉图学派都是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哲学,而
  以A.奥古斯丁为代表的“教父哲学”则更是一种十足的
  宗教哲学。在这个时期,最值得注意的是,罗马唯物主
  义者卢克莱修继承和发展了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原
  子唯物论;新柏拉图派的波菲利和普罗提诺概括了普遍
  与个别、一与多的关系问题。
  古希腊是西方哲学史的诞生地,西方哲学史上各式
  各样的思想学说都可以在古希腊哲学中找到自己的起源。
  随着西方哲学史的发展,古希腊哲学所阐发的各种思想
  又都有了新的发展和新的特点。
  中世纪哲学 在中世纪的封建社会时期,天主教会
  是最大的封建统治者,它支配了中世纪的世俗权力和精
  神生活,哲学不过是用理性解释信仰的工具,成了神学
  的婢女。中世纪的科学也和哲学一样屈服于宗教的支配。
  这时人们所注意的中心不是世俗生活而是脱离世俗的天
  国。中世纪的主要哲学问题是神与人、天国与世俗的关
  系问题。
  中世纪哲学主要是古希腊罗马哲学特别是柏拉图哲
  学、亚里士多德哲学和新柏拉图主义同基督教合流的产
  物,而在各个发展阶段中,这些成分所占的比重又各不
  相同。
  以奥古斯丁为代表的教父哲学在时间上属于古代,
  但就其思想意识形态来说,则属于中世纪,它是基督教
  哲学的最初形态。奥古斯丁运用新柏拉图主义论证基督
  教教义,确立了基督教哲学,他首先提出信仰第一,然
  后理解的原则,为中世纪经院哲学奠定了基础。奥古斯
  丁以后的中世纪哲学分为三个时期:
  早期中世纪哲学 5~11世纪初是中世纪哲学的早
  期。这时,人们对于古代哲学除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片
  断和新柏拉图主义外,所知不多。这个时期,新柏拉图
  主义比基督教的成分更占优势。主要代表人物是波爱修
  和爱留根纳。波爱修是连接古代哲学与中世纪哲学的桥
  梁,他对古代的波菲利关于普遍与个别的问题作了自己
  的回答。他重视多样的个别事物的真实性,是中世纪唯
  名论的先驱(见唯名论与实在论)。爱留根纳是一个披着
  基督教外衣的新柏拉图主义者。他主张“否定的神学”,
  与正统的基督教神学观相左。爱留根纳认为统一的普遍
  的整体是最真实的,反之,愈是多样性的东西则愈不全面
  因而也愈不真实。不过他认为多样性和最高统一体“上
  帝”之间有桥梁可通,这就是“理念”。爱留根纳的这
  种思想源于柏拉图哲学和新柏拉图主义,是中世纪实在
  论的先驱。
  中期中世纪哲学 11~14世纪初,是中世纪哲学的
  中期,即经院哲学的全盛期。在此期间,基督教势力强
  大,经院哲学以基督教的思想为主导。同时,亚里士多
  德的哲学和著作经阿拉伯哲学家的介绍在西欧得到广泛
  传播。这样,经院哲学不仅有了柏拉图哲学和新柏拉图
  主义的因素,还增加了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因素,而且后
  一种因素的影响在这一时期中逐渐增长。
  经院哲学的特征是奉基督教教义为无上权威,但要
  用理性去加以解释,解释的方法极其烦琐,成了一种纯
  粹抽象的逻辑推理。
  经院哲学集中于唯名论与实在论之争,这是由古希
  腊哲学中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关于重普遍概念与重个别
  事物的思想分歧发展而来的。实在论以安瑟尔谟为代表,
  受柏拉图理念论的影响,主张只有普遍是真实的,普遍
  先于个别而独立存在;唯名论以罗瑟林为代表,受亚里
  士多德的以个别事物为第一实体的思想影响,主张只有
  个别的东西有实在性,个别先于普遍,普遍不过是名称。
  实在论认为,普遍的教会实在,而个别的教会是从属的;
  基督教的普遍教义是实在,而个别人的信仰是从属的;原
  罪是实在,而个别人的罪恶是从属的;天堂是实在,而
  世俗是影子,是从属的,等等。唯名论则相反。因此,正
  统的教会人士都崇奉实在论而轻视唯名论。12~13世纪,
  唯名论已不盛行,与唯名论有联系的亚里士多德哲学也
  几乎成了异端,正统派的权威是实在论者、新柏拉图主
  义者。
  不过,由于新柏拉图主义者的泛神论思想与正统的
  基督教教义相抵触,教会早已视之为异端,加上到了13
  世纪,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大量从阿拉伯文以至希腊原文
  译成拉丁文,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影响大为增长,教会遂转
  而利用亚里士多德哲学中与教义相结合的方面。于是被
  基督教教义改造过的亚里士多德哲学成了官方哲学。托
  马斯·阿奎那是这种官方哲学的最高权威。他明确主张
  哲学服务于神学,反对阿拉伯先进哲学家提出的“二重
  真理”说;他区分了理性和信仰,但又力图加以调和;他
  认为启示高于理性,哲学以理性解释上帝,不能与宗教
  信仰相矛盾。对于普遍与个别的问题,托马斯·阿奎那
  采取了温和的实在论立场。
  晚期中世纪哲学 14~15世纪中,是中世纪哲学的
  末期。由于罗马教会的衰微、自然科学的发展,亚里士
  多德哲学中重经验事实的本来面目逐步被认识,人们厌
  弃教会曲解了亚里士多德,于是正统的经院哲学日趋没
  落,哲学日益脱离神学。在这个时期以前,12世纪的阿
  拉伯著名哲学家伊本·路西德已提出了反对正统经院哲
  学的思想。他崇敬亚里士多德,甚至具有比亚里士多德
  更多的唯物主义思想。他提倡“二重真理”说,否认真
  主干预世界,主张自然事物受因果必然性支配。13世纪,
  伊本·路西德的学说盛行,形成了所谓“阿威罗伊主义”
  的思潮,其最大代表是在巴黎大学任教的布拉邦的西格
  尔。此外,在这个时期中,唯名论和渊源于新柏拉图主
  义的神秘主义异端思想也重新盛行,个人自由的思想抬
  头。这个时期的唯名论代表人物是R.培根、J.邓斯·司
  各特、奥康的威廉,神秘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神学家
  M.J.埃克哈特(1260~1327)。
  近代哲学 近代哲学是由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过
  渡时期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哲学。
  西欧封建社会的后期,一系列科学技术的发明和重
  大的地理发现,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和发展,
  激发了社会内部的各种矛盾,加快了新旧思想交替的进
  程;同时,也由于中世纪哲学内部经院哲学脱离实际的
  烦琐的推演方法、理性与信仰的逐渐分离,等等,经院
  哲学便日趋崩溃,西方哲学史即由中世纪哲学转入了近
  代哲学。近代哲学分为三个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哲学 由中世纪到近代的过渡期,即
  15~16世纪的所谓“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自我觉醒
  的时代。人们的思想从空幻的彼岸世界回到了现实的此
  岸,从清净的僧院走到了纷扰的尘世,从而发展了自然,
  也发现了人自身。追求科学知识,要求个性解放,反对
  宗教桎梏,这是当时人们的一般精神面貌。自然和人成
  了当时思想界所研究的中心课题。在这一研究的过程中,
  形成了人文主义和自然哲学两股互相联系而又有一定区
  别的思潮。
  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它
  研究古代文化和各种哲学流派,是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
  为核心的反封建、反神学的新文化运动。人文主义的主
  要代表人物有柏拉图派的希腊人普莱索、贝沙里扬和意
  大利人M.费奇诺(1433~1499),亚里士多德派的P.彭波
  那齐等。
  自然哲学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库萨的尼古拉、B.特莱
  西奥和G.布鲁诺。这些自然哲学家在15世纪下半叶兴起
  的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上,用自己的唯物主义反对经院
  哲学的唯心主义,用经验观察的科学方法反对经院哲学
  的推演方法,用辩证法的思想反对经院哲学的形而上学。
  不过,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还刚刚开始,对自然的研究
  往往与魔术、炼金术、占星术纠缠在一起,新科学尚未
  完全获得独立。
  值得注意的是,自然哲学家尼古拉和布鲁诺从认识
  论的角度探讨了如何把握对立统一的途径问题。尼古拉
  从当时自然科学的材料出发,在近代哲学史上第一个提
  出了对立面一致的原理。他把多样性的统一归结为对立
  面的统一,认为只有对立的统一才是最高的真理。他还
  明确主张,要把握对立面的一致,需要经过三个相辅相
  成的阶段,即“感性”、“知性”和“理性”的阶段。
  中期近代哲学 17~18世纪末,是近代哲学的中期。
  这个时期,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自然科学出现了分门
  别类的研究,现实世界成了可以由人类把握的对象,哲
  学的兴趣集中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思维与存在的统一
  等问题上。真正的近代哲学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自“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以后,近代自然科学日
  益脱离神学而繁荣昌盛。1600年前后的 100年左右,出
  现了N.哥白尼、J.开普勒、G.伽利略等许多科学上的伟
  人,17世纪是近代自然科学取得辉煌成就的世纪。这时,
  科学的标准不再是古代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学说或基
  督教的教义,而是自然本身;科学的方法也不再象过渡
  时期那样,掺杂很多神秘的巫术,而是以观察和实验为
  基础的归纳法和数学的演绎法。与此相适应,在哲学上,
  从前被认为是由神灵统治的世界,现在则被认为是由因
  果必然性支配的世界,形而上学的机械的宇宙观一时占
  了统治的地位,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8世纪下半叶I.康
  德的时代。
  近代科学的方法肇端于伽利略,他同时也为近代哲
  学提供了研究的方法。伽利略方法的特点是,以观察和
  实验为基础,进行归纳和数学的演绎。他与F.培根同时,
  都很重视归纳法,但培根轻视演绎法,而伽利略则将归纳
  法与演绎法同时并举。归纳法与数学演绎法的分歧,在
  哲学认识论上表现为经验论与唯理论之争。经验论认为
  哲学的研究方法只是以实验、观察为基础的归纳法,知
  识只限于感官经验中的东西。经验论者轻视或否认超经
  验的玄学问题。唯理论则依据数学演绎法,认为思维独
  立于感官经验,思维可以把握超经验的东西。唯理论者
  注重玄学问题的研究。经验论者和唯理论者从两个相反
  的角度去求得思维与存在的统一。经验论者重感觉中个
  别的东西,重多样性,其思想源于中世纪的唯名论;唯
  理论者重思想中普遍的概念,重统一性,其思想源于中世
  纪的实在论。经验论的代表人物是培根、T.霍布斯、J.
  洛克、G.巴克莱和D.休谟,唯理论的代表人物是R.笛卡
  尔、B.斯宾诺莎、G.W.莱布尼茨和C.沃尔夫。
  培根是近代唯物主义经验论的第一***,他把经
  验当作统一思维与存在的关键,在近代哲学史上第一个
  提出思维的主体“人”应该主动干扰自然,使之服务于
  人类。他为近代哲学中统一思维与存在的要求和思维趋
  势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他的“二重真理”说,在当时条
  件下起了打击神学的进步作用。
  笛卡尔是近代唯理论的第一***。他排斥一切外
  在权威,把人的思维当作哲学的开端。他的“天赋观念”
  说,主张单凭思维中的普遍性概念即可把握最高真理;他
  的怀疑一切的主张,就是清除成见,完全运用思维以达
  到客观真理。笛卡尔的这些思想实际上是把人的理性认
  识当作统一存在与思维的关键。他提出的“我思故我在”
  的所谓最可靠的原理,把思维和存在直接地统一起来。
  在本体论方面,笛卡尔是割裂思维与存在的二元论者,为
  了解释二者的结合问题,他抬出了上帝,认为在上帝那
  里,思维与存在是统一的。他也是一个机械论者,认为
  动物不过是一架机器。
  斯宾诺莎是唯物主义者和唯理论者。他的认识论、几
  何学的方法以及机械的自然观都直接来源于笛卡尔。他
  关于思维与存在不过是唯一实体的两种属性的学说,是
  对笛卡尔二元论的批评和发展。他认为多样性的个别事
  物不过是唯一实体的变形,只有实体有独立自存性,个
  别事物只有通过唯一实体才能得到认识和说明。
  洛克发展了唯物主义的经验论,他尖锐地驳斥了笛
  卡尔唯心主义的“天赋观念”说,提出了自己的白板说,
  不过他也强调人们能从感觉经验中抽象出普遍性的概念。
  洛克是温和的唯名论者,认为感觉中的个别东西是第一
  位的。洛克还保留了笛卡尔割裂思维与存在的二元论的
  思想因素。
  莱布尼茨是唯心主义的唯理论者,他站在笛卡尔的
  立场上,针锋相对地反对洛克的唯物主义的经验论。他
  说洛克的体系和亚里士多德关系密切,他自己的体系和
  柏拉图接近。他也重视普遍性概念,是“天赋观念”说
  的拥护者,不过与笛卡尔略有区别。在本体论方面,他
  表述了普遍与个别、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的看法,认
  为万物的实体是“单子”,“单子”虽然彼此不能相互
  作用,但由于“前定和谐”而联系在一个统一体即神之
  中。“前定和谐”说是对笛卡尔的二元论和斯宾诺莎的
  身心平行论的继承和发展。这里虽然包含着一和多对立
  统一的辩证思想,但这种统一的原则处于多样性的“单
  子”之外,和斯宾诺莎的普遍性、统一性与个别性、多
  样性的原则很不相同。
  巴克莱是唯心主义的经验论者。他从洛克哲学所包
  含的二元论和不可知论走向了主观唯心主义。他提出“存
  在就是被感知”,认为世界上除了感知的主体即精神实体
  和被感知的知觉“观念”之外,什么也没有。他为了反
  对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极力攻击普遍性的抽象概念特别
  是关于物质的抽象概念。他主张极端的唯名论,不同意
  洛克的“概念论”,认为抽象概念既无客观实在性,也
  不能存在于人心中。
  休谟也是唯心主义的经验论者。他比巴克莱走得更
  远,不但在实际上取消了物质实体,而且根据巴克莱提
  出的同样理由,取消了精神实体。他认为真实存在的只
  有知觉,经验由知觉构成,知觉以外的东西都是不可知
  的,因此,一切玄学问题都不可能成立。休谟以自己的不
  可知论和怀疑论完全否定了统一性和普遍性的东西,把
  多样性和个别性当成了最高原则。这样,17~18世纪英
  国哲学中重个别性的原则,就由洛克的“概念论”经巴
  克莱的极端唯名论到休谟的怀疑论和不可知论而发展到
  了顶峰。
  17~18世纪的经验论与唯理论的争论包含了唯物主
  义与唯心主义、无神论与宗教的斗争,但只是到18世纪的
  法国哲学,才出现公开的唯物主义与无神论。J.O.de拉美
  特里公开宣布,唯物主义是唯一的真理;D.狄德罗还拒绝
  承认上帝的存在。18世纪法国哲学不是一些纯理论性的
  东西,而是同政治伦理思想紧密结合在一起的。18世纪
  法国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伏尔泰、 孟德斯鸠、J.-J.
  卢梭和百科全书派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拉美特利、C.A.爱
  尔维修、狄德罗、 P.-H.D.霍尔巴赫。百科全书派的唯
  物主义是当时法国哲学的最高成就,是马克思主义以前
  机械唯物主义的最完善的形式。其思想来源,一是笛卡
  尔的唯物主义思想成分,一是洛克的唯物主义的经验论。
  法国唯物主义者明确主张只有物质实体,认为思维不过
  是物质的属性,这在解决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性问题上比
  过去大大前进了一步。他们都取消了洛克的“内省”经
  验,认为经验的唯一来源是感觉,他们一般是唯物主义
  的感觉论者。他们用因果必然性解释一切,完全排斥偶
  然性,把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认为“人也不过是一架
  机器”。
  德国古典哲学 自18世纪末的康德哲学起,近代哲
  学进入了它的晚期。
  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时代的历史辩证法和18世纪末
  到19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的成就,促使西方近代哲学发
  展到了自己的最高阶段。上一个时期盛行的伽利略的数
  学方法和牛顿的形而上学方法被进化发展的观点所取代。
  这个时期的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们在不同程度上,以不
  同方式,运用辩证法总结前人的思想,特别是总结唯理
  论与经验论之争,创立了以康德、G.W.F.黑格尔为主要
  代表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
  自“文艺复兴”以后,人权问题固然从神权束缚下
  解放了出来,但17~18世纪形而上学的、机械论的宇宙
  观,又把人们的精神束缚于自然界因果必然性之下,个
  人的自由意志被抹杀了,存在与思维没有得到统一。康
  德、J.G.费希特、F.W.J.谢林、黑格尔置身学院,在抽
  象的哲学范围内,站在唯心主义立场上,再一次为维护
  人类精神的独立自主而斗争。他们给哲学规定的任务是,
  在思维第一性的基础上,力求使存在与思维统一起来。
  他们一致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精神性的,精神、自我、主
  体在他们的哲学中都占中心地位,所不同者只是这种精
  神性的东西被把握的程度如何以及如何加以规定和说明。
  他们都承认哲学所追求的最高真理是多样性的统一或对
  立面的统一,统一性更根本,所不同者只是这种最高统
  一体能否由思想认识来把握以及对这种统一体作如何理
  解。他们都认为唯理论与经验论各有片面性,企图在肯
  定思想概念更根本的基础上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
  起来,所不同者只是结合的方式与程度不同。
  康德首先面临的问题是认识论的问题。他继承和发
  展了西方哲学史上关于认识过程的三分法,用“感性”、
  “知性”、“理性”三个环节构成了他的整个认识论体
  系。他结合休谟和莱布尼茨 -沃尔夫学派的思想,主张
  知识既要有感觉经验的内容,又要有普遍性、必然性的
  形式。他认为,作为感觉经验外部来源的“物自体”是
  不可认识的,对知识起主导作用的是作为人类普遍意识
  的“自我”的“综合作用”。“自我”靠自己的“综合
  作用”把多样性的东西统一于普遍性、必然性之下,从
  而构成科学知识。就康德极力说明思维中普遍性、必然
  性的客观意义而言,他是企图在现象界内使思维与存在
  统一起来。但他认为,人心的综合决不满足于此种统一,
  人心还具有比“知性”更高的“理性”阶段,“理性”
  要求超出有条件的知识、经验的范围之外,以达到无条
  件的最高统一体即理念。知识、经验是现象界,理念是
  本体,前者是可知的领域,是必然的王国,后者是不可
  知的领域,但可为信仰所把握,是自由的王国和道德的领
  域。康德受卢梭自由思想的影响,确信个人的尊严与价
  值,主张道德意志高于知识。他虽然企图把情感当作连
  接知识和意志之间的桥梁。但那毕竟只是一种拼合,没
  有做到真正的统一。这样,康德为了维护人的精神的独
  立自由而把自由与必然、本体与现象,存在与思维割裂
  开来了。
  康德认为,“知性”的概念范畴总是非此即彼的,只
  能应用于多样性的事物,若用它们去规定超经验的最高
  统一体——世界整体,则必然出现“二律背反”。康德
  这套思想对破除莱布尼茨 -沃尔夫学派旧玄学的非此即
  彼的形而上学方法,是一个很大的贡献,它促使黑格尔
  达到了具体真理是亦此亦彼、对立统一的结论。
  费希特原来主张斯宾诺莎的机械的因果决定论,后
  来受康德的影响,认识到因果必然性只是现象,自我不
  是必然性的奴仆而是独立自由的主体。他为了更彻底地
  伸张人的独立自主性,便站在主观唯心主义的立场,打
  破康德的二元论,取消了康德的物自体,认为世界上的
  一切皆“自我”所创造。“自我”不是个人的我,而是
  普遍的我,是道德的自由的我。“自我”、“非我”二
  者的统一(见自我与非我),是一切事物进展的历程。世
  界上的一切事物不是按因果必然性联系起来

西方哲学史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作者:张世英)
转自http://www.zt21.net/dlib/dlib/public/content/zx/1761.txt
公元前 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到西方现代哲学的发展
史。它可分为 4个时期:①公元前6~公元5世纪,称为
古希腊哲学;②公元 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③
15世纪中~19世纪40年代,称为近代哲学;④19世纪40
年代以来,称为现代哲学。对现代哲学时期的划分,学
术界有不同看法,有的把上限划在19世纪末,有的划在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有的划在第二次世
界大战后。

主要发展阶段

古希腊哲学 亦称古希腊罗马哲学。公元前 6世纪
的希腊奴隶社会经济比较发达,在东方埃及和巴比伦的
影响下,文化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西方哲学史在这里
开始了它的第一个发展时期。古希腊哲学从神话传说中
产生以后,首先集中于对宇宙本原的探讨,最早有米利
都学派,以后有毕达哥拉和毕达哥拉学派、赫拉克利特、
爱利亚学派和原子论者,一般称之为自然哲学。
最初的自然哲学家和以前的宗教家不同,他们很重
视对自然科学的研究,但思想还打上了宗教神话的烙印,
把人和自然、思维与存在看成是浑然一体的东西,他们
中有的主张“物活论”,认为万物都和人一样是活的、
有生命的。
米利都学派以物质性的“水”、“无限定”或“气”
为本原,从质料和性质方面研究多样性事物的统一性。
毕达哥拉学派以“数”为本原,从形式和量的方面研究
多样性事物的统一性。他们的思想中暗含着一个如何用
不变的东西来解释变的东西的问题。但是,他们还没有
深究变与不变的关系问题。赫拉克利特和爱利亚学派正
好从两个对立的方面发挥和发展了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赫拉克利特强调变的方面,认为只有变才是真实的,没有
永久不变的东西。他关于对立统一和斗争的思想,标志
着他是西方哲学史上辩证法的一个重要奠基人。相反,爱
利亚学派则强调不变的方面,认为世界上只有“存在”,
没有“不存在”,只有“一”才是真实的,“多”则是
虚幻的,因而只有不变才是真实的。爱利亚学派的巴门
尼德明确提出了思维与存在两个范畴,并首先提出“思
维与存在是同一的”命题,对以后哲学的发展具有重大
的意义。
关于变与不变的关系问题,后来的自然哲学家认为,
赫拉克利特与爱利亚学派都各有片面性,必须既承认变
又承认不变,只是要对这两者作出新的解释。后期的自
然哲学家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戈拉和德谟克利特等就
肩负着这样的任务。他们认为,不变的东西不是一个,如
水或火;而是许多个,如恩培多克勒的“四元素”、阿
那克萨戈拉的“种子”、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见原
子与虚空),变是这许多不变者的不同组合。
后期自然哲学家认为万物的基础不变,可是又不否
认变,这就产生了变的原动力从何而来的问题。他们中
间有的人认为原动力来自不变者之外,如阿那克萨戈拉
认为这种原动力是“奴斯”。这种思想使早期自然哲学
家的“物活论”思想开始遭到破坏,在一定意义下,有
分离思维与存在的因素。
公元前 5世纪,古希腊哲学的兴趣由研究自然转移
到研究人,智者的主要代表普罗泰戈拉、高尔吉亚就是
这样。在他们看来,自然哲学时期的各派学说都失之于
独断。他们一般不相信有真正的存在和客观真理。普罗
泰戈拉认为一切都同样的真,是非善恶都是相对于人的
感觉而言的,他们的思想是相对主义的。高尔吉亚认为
一切都同样的假,他的思想属于怀疑论。
苏格拉底和智者一样,也是集中研究人的哲学家,他
同样轻视对自然的研究,反对未经批评的独断,但他与
智者相反,主张有客观真理、认识事物是可能的。他认
为真正的知识就是从具体的道德行为中寻求各种道德的
普遍定义,而寻求定义的方法就是论辩诘难。他的论辩
诘难的方法是辩证法的最早来源。
由于智者和苏格拉底着重于人的研究,古希腊哲学
关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有了新的内容,关于认识的
辩证法也得到了发展。
公元前 4世纪,古希腊哲学进入系统化时期,代表
人物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总结了以前各派的哲
学思想,创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
柏拉图的“理念论”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他的
“理念”主要来源于爱利亚学派的不变的本质、苏格拉
底的普遍性定义以及毕达哥拉派的数的概念;他关于感
官事物是运动变化的以及感官事物的真理只是相对的思
想,主要来源于赫拉克利特和普罗泰戈拉。柏拉图综合
了这两方面的思想,又赋予它们以新的意义。柏拉图认
为理念在感官事物之外,普遍在个别之外,这就在本体
论上分裂了思维与存在、普遍与个别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要来源于柏拉图的客观唯心
主义,他既重视理念,又注重经验事实。亚里士多德把
这两方面结合为一,创立了庞大的哲学体系。他批评柏
拉图将理念看成是和个别事物分离的、独立存在的实体,
认为理念或他所说的“形式”不能离开感官事物而存在,
普遍不能离开个别而存在。亚里士多德要在理念和感官
事物、普遍与个别之间建立起联系,认为这种联系的关
键就是有目的的发展,发展是由潜能到现实的转化。亚
里士多德的这个思想使辩证法特别是一与多的辩证关系
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得到了系统化。但他关于“纯形
式”与“纯质料”的学说(见形式和质料),却使他陷
入了形而上学。
从公元前322年亚里士多德死后约800年期间,希腊
文化逐渐与罗马文化相结合。纯粹的希腊哲学渐成过去。
这800年的前期,主要哲学流派有伊壁鸠鲁学派(见
伊壁鸠鲁和伊壁鸠鲁学派)、斯多阿学派和以皮浪为代
表的怀疑论。除伊壁鸠鲁继承和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原
子唯物论外,他们都集中于伦理问题的讨论。这个时期
对于某些具体科学的兴趣也出自伦理行为的需要。伊壁
鸠鲁学派和斯多阿学派的伦理思想以小苏格拉底学派为
其前驱,怀疑论则源于智者的思想。三派关于伦理问题
的争论导致M.T.西塞罗的折衷主义。大约从公元前 100
年起,罗马哲学由对伦理的兴趣转向了宗教,新毕达哥
拉派和新柏拉图学派都是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哲学,而
以A.奥古斯丁为代表的“教父哲学”则更是一种十足的
宗教哲学。在这个时期,最值得注意的是,罗马唯物主
义者卢克莱修继承和发展了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原
子唯物论;新柏拉图派的波菲利和普罗提诺概括了普遍
与个别、一与多的关系问题。
古希腊是西方哲学史的诞生地,西方哲学史上各式
各样的思想学说都可以在古希腊哲学中找到自己的起源。
随着西方哲学史的发展,古希腊哲学所阐发的各种思想
又都有了新的发展和新的特点。
中世纪哲学 在中世纪的封建社会时期,天主教会
是最大的封建统治者,它支配了中世纪的世俗权力和精
神生活,哲学不过是用理性解释信仰的工具,成了神学
的婢女。中世纪的科学也和哲学一样屈服于宗教的支配。
这时人们所注意的中心不是世俗生活而是脱离世俗的天
国。中世纪的主要哲学问题是神与人、天国与世俗的关
系问题。
中世纪哲学主要是古希腊罗马哲学特别是柏拉图哲
学、亚里士多德哲学和新柏拉图主义同基督教合流的产
物,而在各个发展阶段中,这些成分所占的比重又各不
相同。
以奥古斯丁为代表的教父哲学在时间上属于古代,
但就其思想意识形态来说,则属于中世纪,它是基督教
哲学的最初形态。奥古斯丁运用新柏拉图主义论证基督
教教义,确立了基督教哲学,他首先提出信仰第一,然
后理解的原则,为中世纪经院哲学奠定了基础。奥古斯
丁以后的中世纪哲学分为三个时期:
早期中世纪哲学 5~11世纪初是中世纪哲学的早
期。这时,人们对于古代哲学除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片
断和新柏拉图主义外,所知不多。这个时期,新柏拉图
主义比基督教的成分更占优势。主要代表人物是波爱修
和爱留根纳。波爱修是连接古代哲学与中世纪哲学的桥
梁,他对古代的波菲利关于普遍与个别的问题作了自己
的回答。他重视多样的个别事物的真实性,是中世纪唯
名论的先驱(见唯名论与实在论)。爱留根纳是一个披着
基督教外衣的新柏拉图主义者。他主张“否定的神学”,
与正统的基督教神学观相左。爱留根纳认为统一的普遍
的整体是最真实的,反之,愈是多样性的东西则愈不全面
因而也愈不真实。不过他认为多样性和最高统一体“上
帝”之间有桥梁可通,这就是“理念”。爱留根纳的这
种思想源于柏拉图哲学和新柏拉图主义,是中世纪实在
论的先驱。
中期中世纪哲学 11~14世纪初,是中世纪哲学的
中期,即经院哲学的全盛期。在此期间,基督教势力强
大,经院哲学以基督教的思想为主导。同时,亚里士多
德的哲学和著作经阿拉伯哲学家的介绍在西欧得到广泛
传播。这样,经院哲学不仅有了柏拉图哲学和新柏拉图
主义的因素,还增加了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因素,而且后
一种因素的影响在这一时期中逐渐增长。
经院哲学的特征是奉基督教教义为无上权威,但要
用理性去加以解释,解释的方法极其烦琐,成了一种纯
粹抽象的逻辑推理。
经院哲学集中于唯名论与实在论之争,这是由古希
腊哲学中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关于重普遍概念与重个别
事物的思想分歧发展而来的。实在论以安瑟尔谟为代表,
受柏拉图理念论的影响,主张只有普遍是真实的,普遍
先于个别而独立存在;唯名论以罗瑟林为代表,受亚里
士多德的以个别事物为第一实体的思想影响,主张只有
个别的东西有实在性,个别先于普遍,普遍不过是名称。
实在论认为,普遍的教会实在,而个别的教会是从属的;
基督教的普遍教义是实在,而个别人的信仰是从属的;原
罪是实在,而个别人的罪恶是从属的;天堂是实在,而
世俗是影子,是从属的,等等。唯名论则相反。因此,正
统的教会人士都崇奉实在论而轻视唯名论。12~13世纪,
唯名论已不盛行,与唯名论有联系的亚里士多德哲学也
几乎成了异端,正统派的权威是实在论者、新柏拉图主
义者。
不过,由于新柏拉图主义者的泛神论思想与正统的
基督教教义相抵触,教会早已视之为异端,加上到了13
世纪,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大量从阿拉伯文以至希腊原文
译成拉丁文,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影响大为增长,教会遂转
而利用亚里士多德哲学中与教义相结合的方面。于是被
基督教教义改造过的亚里士多德哲学成了官方哲学。托
马斯·阿奎那是这种官方哲学的最高权威。他明确主张
哲学服务于神学,反对阿拉伯先进哲学家提出的“二重
真理”说;他区分了理性和信仰,但又力图加以调和;他
认为启示高于理性,哲学以理性解释上帝,不能与宗教
信仰相矛盾。对于普遍与个别的问题,托马斯·阿奎那
采取了温和的实在论立场。
晚期中世纪哲学 14~15世纪中,是中世纪哲学的
末期。由于罗马教会的衰微、自然科学的发展,亚里士
多德哲学中重经验事实的本来面目逐步被认识,人们厌
弃教会曲解了亚里士多德,于是正统的经院哲学日趋没
落,哲学日益脱离神学。在这个时期以前,12世纪的阿
拉伯著名哲学家伊本·路西德已提出了反对正统经院哲
学的思想。他崇敬亚里士多德,甚至具有比亚里士多德
更多的唯物主义思想。他提倡“二重真理”说,否认真
主干预世界,主张自然事物受因果必然性支配。13世纪,
伊本·路西德的学说盛行,形成了所谓“阿威罗伊主义”
的思潮,其最大代表是在巴黎大学任教的布拉邦的西格
尔。此外,在这个时期中,唯名论和渊源于新柏拉图主
义的神秘主义异端思想也重新盛行,个人自由的思想抬
头。这个时期的唯名论代表人物是R.培根、J.邓斯·司
各特、奥康的威廉,神秘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神学家
M.J.埃克哈特(1260~1327)。
近代哲学 近代哲学是由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过
渡时期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哲学。
西欧封建社会的后期,一系列科学技术的发明和重
大的地理发现,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和发展,
激发了社会内部的各种矛盾,加快了新旧思想交替的进
程;同时,也由于中世纪哲学内部经院哲学脱离实际的
烦琐的推演方法、理性与信仰的逐渐分离,等等,经院
哲学便日趋崩溃,西方哲学史即由中世纪哲学转入了近
代哲学。近代哲学分为三个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哲学 由中世纪到近代的过渡期,即
15~16世纪的所谓“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自我觉醒
的时代。人们的思想从空幻的彼岸世界回到了现实的此
岸,从清净的僧院走到了纷扰的尘世,从而发展了自然,
也发现了人自身。追求科学知识,要求个性解放,反对
宗教桎梏,这是当时人们的一般精神面貌。自然和人成
了当时思想界所研究的中心课题。在这一研究的过程中,
形成了人文主义和自然哲学两股互相联系而又有一定区
别的思潮。
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它
研究古代文化和各种哲学流派,是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
为核心的反封建、反神学的新文化运动。人文主义的主
要代表人物有柏拉图派的希腊人普莱索、贝沙里扬和意
大利人M.费奇诺(1433~1499),亚里士多德派的P.彭波
那齐等。
自然哲学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库萨的尼古拉、B.特莱
西奥和G.布鲁诺。这些自然哲学家在15世纪下半叶兴起
的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上,用自己的唯物主义反对经院
哲学的唯心主义,用经验观察的科学方法反对经院哲学
的推演方法,用辩证法的思想反对经院哲学的形而上学。
不过,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还刚刚开始,对自然的研究
往往与魔术、炼金术、占星术纠缠在一起,新科学尚未
完全获得独立。
值得注意的是,自然哲学家尼古拉和布鲁诺从认识
论的角度探讨了如何把握对立统一的途径问题。尼古拉
从当时自然科学的材料出发,在近代哲学史上第一个提
出了对立面一致的原理。他把多样性的统一归结为对立
面的统一,认为只有对立的统一才是最高的真理。他还
明确主张,要把握对立面的一致,需要经过三个相辅相
成的阶段,即“感性”、“知性”和“理性”的阶段。
中期近代哲学 17~18世纪末,是近代哲学的中期。
这个时期,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自然科学出现了分门
别类的研究,现实世界成了可以由人类把握的对象,哲
学的兴趣集中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思维与存在的统一
等问题上。真正的近代哲学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自“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以后,近代自然科学日
益脱离神学而繁荣昌盛。1600年前后的 100年左右,出
现了N.哥白尼、J.开普勒、G.伽利略等许多科学上的伟
人,17世纪是近代自然科学取得辉煌成就的世纪。这时,
科学的标准不再是古代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学说或基
督教的教义,而是自然本身;科学的方法也不再象过渡
时期那样,掺杂很多神秘的巫术,而是以观察和实验为
基础的归纳法和数学的演绎法。与此相适应,在哲学上,
从前被认为是由神灵统治的世界,现在则被认为是由因
果必然性支配的世界,形而上学的机械的宇宙观一时占
了统治的地位,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8世纪下半叶I.康
德的时代。
近代科学的方法肇端于伽利略,他同时也为近代哲
学提供了研究的方法。伽利略方法的特点是,以观察和
实验为基础,进行归纳和数学的演绎。他与F.培根同时,
都很重视归纳法,但培根轻视演绎法,而伽利略则将归纳
法与演绎法同时并举。归纳法与数学演绎法的分歧,在
哲学认识论上表现为经验论与唯理论之争。经验论认为
哲学的研究方法只是以实验、观察为基础的归纳法,知
识只限于感官经验中的东西。经验论者轻视或否认超经
验的玄学问题。唯理论则依据数学演绎法,认为思维独
立于感官经验,思维可以把握超经验的东西。唯理论者
注重玄学问题的研究。经验论者和唯理论者从两个相反
的角度去求得思维与存在的统一。经验论者重感觉中个
别的东西,重多样性,其思想源于中世纪的唯名论;唯
理论者重思想中普遍的概念,重统一性,其思想源于中世
纪的实在论。经验论的代表人物是培根、T.霍布斯、J.
洛克、G.巴克莱和D.休谟,唯理论的代表人物是R.笛卡
尔、B.斯宾诺莎、G.W.莱布尼茨和C.沃尔夫。
培根是近代唯物主义经验论的第一***,他把经
验当作统一思维与存在的关键,在近代哲学史上第一个
提出思维的主体“人”应该主动干扰自然,使之服务于
人类。他为近代哲学中统一思维与存在的要求和思维趋
势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他的“二重真理”说,在当时条
件下起了打击神学的进步作用。
笛卡尔是近代唯理论的第一***。他排斥一切外
在权威,把人的思维当作哲学的开端。他的“天赋观念”
说,主张单凭思维中的普遍性概念即可把握最高真理;他
的怀疑一切的主张,就是清除成见,完全运用思维以达
到客观真理。笛卡尔的这些思想实际上是把人的理性认
识当作统一存在与思维的关键。他提出的“我思故我在”
的所谓最可靠的原理,把思维和存在直接地统一起来。
在本体论方面,笛卡尔是割裂思维与存在的二元论者,为
了解释二者的结合问题,他抬出了上帝,认为在上帝那
里,思维与存在是统一的。他也是一个机械论者,认为
动物不过是一架机器。
斯宾诺莎是唯物主义者和唯理论者。他的认识论、几
何学的方法以及机械的自然观都直接来源于笛卡尔。他
关于思维与存在不过是唯一实体的两种属性的学说,是
对笛卡尔二元论的批评和发展。他认为多样性的个别事
物不过是唯一实体的变形,只有实体有独立自存性,个
别事物只有通过唯一实体才能得到认识和说明。
洛克发展了唯物主义的经验论,他尖锐地驳斥了笛
卡尔唯心主义的“天赋观念”说,提出了自己的白板说,
不过他也强调人们能从感觉经验中抽象出普遍性的概念。
洛克是温和的唯名论者,认为感觉中的个别东西是第一
位的。洛克还保留了笛卡尔割裂思维与存在的二元论的
思想因素。
莱布尼茨是唯心主义的唯理论者,他站在笛卡尔的
立场上,针锋相对地反对洛克的唯物主义的经验论。他
说洛克的体系和亚里士多德关系密切,他自己的体系和
柏拉图接近。他也重视普遍性概念,是“天赋观念”说
的拥护者,不过与笛卡尔略有区别。在本体论方面,他
表述了普遍与个别、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的看法,认
为万物的实体是“单子”,“单子”虽然彼此不能相互
作用,但由于“前定和谐”而联系在一个统一体即神之
中。“前定和谐”说是对笛卡尔的二元论和斯宾诺莎的
身心平行论的继承和发展。这里虽然包含着一和多对立
统一的辩证思想,但这种统一的原则处于多样性的“单
子”之外,和斯宾诺莎的普遍性、统一性与个别性、多
样性的原则很不相同。
巴克莱是唯心主义的经验论者。他从洛克哲学所包
含的二元论和不可知论走向了主观唯心主义。他提出“存
在就是被感知”,认为世界上除了感知的主体即精神实体
和被感知的知觉“观念”之外,什么也没有。他为了反
对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极力攻击普遍性的抽象概念特别
是关于物质的抽象概念。他主张极端的唯名论,不同意
洛克的“概念论”,认为抽象概念既无客观实在性,也
不能存在于人心中。
休谟也是唯心主义的经验论者。他比巴克莱走得更
远,不但在实际上取消了物质实体,而且根据巴克莱提
出的同样理由,取消了精神实体。他认为真实存在的只
有知觉,经验由知觉构成,知觉以外的东西都是不可知
的,因此,一切玄学问题都不可能成立。休谟以自己的不
可知论和怀疑论完全否定了统一性和普遍性的东西,把
多样性和个别性当成了最高原则。这样,17~18世纪英
国哲学中重个别性的原则,就由洛克的“概念论”经巴
克莱的极端唯名论到休谟的怀疑论和不可知论而发展到
了顶峰。
17~18世纪的经验论与唯理论的争论包含了唯物主
义与唯心主义、无神论与宗教的斗争,但只是到18世纪的
法国哲学,才出现公开的唯物主义与无神论。J.O.de拉美
特里公开宣布,唯物主义是唯一的真理;D.狄德罗还拒绝
承认上帝的存在。18世纪法国哲学不是一些纯理论性的
东西,而是同政治伦理思想紧密结合在一起的。18世纪
法国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伏尔泰、 孟德斯鸠、J.-J.
卢梭和百科全书派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拉美特利、C.A.爱
尔维修、狄德罗、 P.-H.D.霍尔巴赫。百科全书派的唯
物主义是当时法国哲学的最高成就,是马克思主义以前
机械唯物主义的最完善的形式。其思想来源,一是笛卡
尔的唯物主义思想成分,一是洛克的唯物主义的经验论。
法国唯物主义者明确主张只有物质实体,认为思维不过
是物质的属性,这在解决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性问题上比
过去大大前进了一步。他们都取消了洛克的“内省”经
验,认为经验的唯一来源是感觉,他们一般是唯物主义
的感觉论者。他们用因果必然性解释一切,完全排斥偶
然性,把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认为“人也不过是一架
机器”。
德国古典哲学 自18世纪末的康德哲学起,近代哲
学进入了它的晚期。
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时代的历史辩证法和18世纪末
到19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的成就,促使西方近代哲学发
展到了自己的最高阶段。上一个时期盛行的伽利略的数
学方法和牛顿的形而上学方法被进化发展的观点所取代。
这个时期的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们在不同程度上,以不
同方式,运用辩证法总结前人的思想,特别是总结唯理
论与经验论之争,创立了以康德、G.W.F.黑格尔为主要
代表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
自“文艺复兴”以后,人权问题固然从神权束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