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知识讲座稿:王蒙的意识流小说特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9 18:22:16

王蒙在为其作品《蝴蝶》的英、德文译本所写的序言中曾自解道:“我作为小说家就像一只大蝴蝶。你扣住我的头,却扣不住腰。你扣住腿,却抓不着翅膀。”段风趣的内心独白被借用来盘点王蒙文学创作的“意识流”观是最贴切不过的。我以为以下的“王蒙自白”最可以诠释那段自解,从而为我们呈现他本真而朴素的“意识流”观:“我不是意识流专家”,“不要把它(意识流)搞得很神秘,应该把它放在适当的地位”。因为意识流首先是人的构造,意识流因素远在意识流学说之前就存在,王蒙对其自然能把握好分寸。“我不否认我有所借鉴”,垦是“我吸收融合一些东西是为了表达我和我这代人的思想情感”;我反对神秘主义、无思想性和非理性主义”, 显然,在创作中他很重视世界观的作用;王蒙对人类心理世界的探微是规范性与艺术性的相辅相成,他认为意识流对他来说并不够用,这既为意识流拓展了外延,也为生活开辟了新天地:他希望通过他的创作对中国的小说有所开拓,可见他对意识流的借鉴并非有人所讲的食洋不化,其实他有自己的一套实践,譬如西方意识流侧重于人的心理深层,但王蒙却看重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发展。
把以上总体特征作为出发点,以公认的意识流小说三大艺术特征为一定程度上的参照物,透过作品运用的语言、叙事及结构等方面技法,在与西方意识流的比较分析中更能清晰地观照理性控制下的王蒙意识流小说的创造力所建构出的民族特色和创新性,凸显被喻为“东方意识流”的王蒙意识流小说的典型特性。
西方意识流小说家主张作家退出小说.纯客观地让人物展开自己的心理活动。其要点在于川流不息的自由联想和独自,字句和叙述跳跃不合次序,但能表达强烈的感情,具有接近于诗的品质。就王蒙创作的意识流小说主导倾向而言确也大致如此,但也不尽相同。作为一名历经坎坷的作家,他对祖国和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当它荡然于胸时,有时便不可避免地外射到所塑造的人物身上,因而我们虽也难以弄清究竟是人物的内心独自和自由联想,还是作家本人的呼唤,但读来情感波折起伏中仍不失理性。请看《蝴蝶》中的一段文字:“我请求判我的罪。你是无罪的。不,那有轨电车的叮当声,便是海云青春和生命的挽歌,从她找到我的办公室那一天起,便注定了她的灭亡。是她找到的你。是她爱的你。你曾经给她带来幸福。我更给他带来毁灭。”‘就是不加引号的内心独白?海云?“我”(张思远)?抑或是作者?可实际上分明是作者与人物的合一,作者的炽热之情使内心独白有序地演绎为三人合唱的波峰。
八十年代的中国意识流小说,实际上是对一种新的创作方法和结构方式的占有,这在王蒙意识流小说与西方意识流小说对叙事结构的本质处理上见得最为真切,根源即在包括王蒙在内的大批同时代作家的遭际导致的偏多理性因素对创作的强势左右。王蒙在《布礼》中塑造核心人物钟亦成,通观全文的各个部分(新中国成立前夕的解放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历史反思的情调中时间链完全被打碎,仔细品味之后其实能发现破碎的时间链条有一个内蕴主题意义的结合点:一个赤诚的冤屈的灵魂,并且这样的灵魂贯穿始终。回到西方意识流的层面,福克纳名著《喧哗与骚动》,就不仅是局限于打破时序,简直叫做征服时间,就说1928年4月7日这一天,以白痴班吉为心理放射点,采取交替和重叠手段,容纳长达几十年时间中发生的事,木到21行文字,穿插了三四个时期的事件。可以这么看,打碎和征服是不同程度的反叛,但正是由于理性限制的存在,使王蒙的反叛较之纯意识流的颠覆呈现出了情节跳跃穿插的有次序性。
在意识流以蒙太奇和音乐化营构梦幻意境上,普鲁斯特的观点极具代表意义.表现人的内在精神,字词等语言材料有太多局限性,能触及真正灵魂的美妙的音乐可弥补这个缺憾,故要实在地做到用梦幻的语言来写梦幻,不仅仅是简单的情节推动,更是真正深入到了人物内心的思索,推动这颗焦虑的心与读者对话。但王蒙的《春之声》中则为我们表明了何谓“乱而不幻”的“非梦幻化”。尤其是开头“母亲的坟墓和正走向坟墓的父亲”一句,乍一读来给人突兀恍惚之感,但通读全篇仔细了解岳之峰的家庭出身(地主)及前前后后的人生经历,特别是自反右开始至今22年来生活的酸甜苦辣,就会感受到王蒙对清醒性还是崇尚的,就不难理解这似乎没头没脑的一句话,是具有多么理性和清醒的生活色彩,包含了多少理性和清醒的现实内容。
王蒙意识流小说虽有明显的典型意识流手法的多方面运用,但他并未抛弃甚至相当重视东方传统元素对创作的影响和作用,因而其作品仍渗透着浓厚的民族性和创新色彩。深沉的民族性源于对民族文化的汲取,也有赖于文化积淀的促成。虽然现在并无确切的材料可以证明王蒙的新疆生活时期接触过庄子的哲学和美学思想,但有心之人却不难发现,从《蝴蝶》的一系列具体意象看来,起码王蒙在创作时回忆起过去的沉重生活,应当是吸取了庄子的哲学思想和美学情趣。
在追寻现代主义的脚步中对传统的适度复归亦能最大限度地增强现代性主导下的创新力度,效果也会更为出彩,而王蒙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其一是仍然具有传统小说结构的特点:高度集中。《春之声》在一个很小的空间(闷罐车厢)和很短的时间(2小时47分钟)里,涵盖了不少内容:中国、外国;城市、乡村;幸福、挫折;宇宙,世界;过去,现在,未来……王蒙笔下的意识的流露既面对主观世界,又面向客观存在;既有大范围的历史跨度,也有小范围的时光流动。他为我们提供的是一个空前精细而又无比博大的艺术境界和想象空间,较之西方意识流小说单纯地对世人灵魂精微描写到分毫的做法,在具备中国特色的同时又多了几分新鲜感。
其二是对描写外景物质环境和人物外部行为的持续重视,比如张思远、钟亦成的不同思绪总与他们不同的历史处境紧密相连,生成于头脑的想法皆诱导于现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们的一举一动不但有其自身思想作主导,而且同时受制于周围的人际关系:岳之峰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也是紧紧胶着于现实进行客观的评论,而绝非像西方意识流那样纯主观的纵情遐想,不着边际,对于本就流动散漫的意识而言.拥有客观性确是难能可贵的。

1 意识流手法是西方当代文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它是以表现意识的流动为主要内容,以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现实与虚幻相互交织为主要方法而得名的。

2 讽刺和幽默是王蒙意识流小说重要的艺术特征。
  其小说分为三大类:
(1) 摄取“文革”荒诞世相貌,对历史作大跨越的、总体的反思,从闹剧的角度去反映;
(2)带着“文革”遗风的“荒唐的游戏”;
(3) 对当今文坛一隅现状的若干儒林外史的揭露。
  其幽默体小说有三个特点:
(1)取材的强烈的政治性;
(2)对现实的审美性的超越态度;
(3)人生智慧、政策智慧的瑰奇结晶。
  其幽默体小产嘲讽人类缺点,同时寄予人类厚望;嘲讽外物,同时清醒自嘲;重视发挥智慧,同时戒除卖弄智慧。

  王蒙
  1、意识流
  意识流创作方法,或者说意识流小说是西方20是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潮流中重要的一支力量。它兴起于20世纪初期的英法美等国。它产生的哲学基础主要是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意识流"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和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威廉*詹姆斯提出的。他认为人的意识活动不是零散和互不相关的,而是以"思维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之流"的方式进行。也就是说,人的意识是像河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流动的状态。同时,这种流动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非理性和无逻辑的。最早的一批"意识流"小说的经典之作是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英国作家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当然还有很多作家。
  意识流是一种创作方法,它不是一个流派。它对小说最大的改变是打破了传统小说基本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时序或者是按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而形成的线性结构,代之以一个超越了时空限定的随着人的意识活动并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情节的心理结构,这样一种结构使本世纪的小说发生了从"外视角"到"内视角"、从"情节小说"到"心理小说"的历史性的本质变化。
  意识流小说的创作方法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就曾表现出来过。比如说在30年代的海派作家中。这一方法在当代文学中一度是被隔断了。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对待意识流人们是持一种怀疑和疑惑的态度的,对它的合法性也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疑惑构成。仅有的几个有勇气的作家迈出试探性的步子,如王蒙、宗璞、张洁、谌容、茹志鹃、张辛欣等,另外张贤亮的作品也被认为具有一点这样的特点。但是这些作家的探索初期也是朦胧模糊的,显得不是那么自觉的一个过程。如80年代末王蒙在回顾它的创作时说"我是怎么变的,自己并不清楚"。
  虽然作家们自己的理解是不自觉的模糊的,但实际上反映的文学的变革却是一种时代的必然。此时小说面临的革新就是突破原有文学创作模式,即那种在正反两极斗争中写运动、写事件、人物服从运动、在运动中对人物性格进行政治道德评价的模式。这种模式是从社会生活的外部形态来再现反映问题。开拓新的小说表现领域。这种开拓正如80年代中期以来评论家们所概括总结的:小说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总体上实现一个从外到内,从简单到复杂、从社会到人,从表象到心灵的结构视点的转变,当代小说才能走出长期停留于阶级论、反映论、社会学和认识论模式的局面,而实现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革新。所以艺术视角上的转变是这种革新的最充分的体现。就是由外视角转到人物的内视角,从人物的内部感觉和体验来看外部世界,以此构筑作品的心理学意义的时间和空间,从而更接近人们心理的真实。
  意识流小说正是在这一总体转向中的一个集中和强化了的体现。
  最早的这批作家作为反思文学中的重要力量,他们以新颖的艺术姿态创作了一些独特的文本,并内蕴了深层的主题思想。在1979年到1980年推出了第一批探索性的作品。这其中如宗璞的《我是谁?》1979,《三生石》1980。 谌容1980的《人到中年》,茹志鹃1979年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洁1980年的《爱,是不能忘记的》,以及张贤亮1980年的《灵与肉》。都明显地采用了以主人公意识的流动来结构主线的方法。
  2、作者简介
  王蒙(1934年10月15日出生~) 当代作家。河北南皮人,生于北平。上中学时参加中共领导的城市地下工作。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从事青年团的区委会工作。1953年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由此被错划为右派。1958年后在京郊劳动改造。1962年调北京师范学院任教。1963年起赴新疆生活、工作了10多年。1978年调北京市作协工作。后任《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员、文化部长、国际笔会中心中国分会副会长等职。王蒙的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季节三部曲》(《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中篇小说《布礼》、《蝴蝶》、《杂色》、《相见时难》、《名医梁有志传奇》以及短篇小说《春之声》、《夜的眼》、《海的梦》等。
  3、王蒙与意识流
  70年代末当代小说面临着艺术革新,一些勇敢的作家开始迈出了第一步。在借鉴"意识流"这种写法的作家里,王蒙是"始作俑者"和最重要的作家。在70年代80年代初,反思文学的浪潮一般是单向的对外部历史与现实进行审度,而想要更加准确和深入的透视社会和历史,作家必须把认知的视角引向具有自我主体参与的心灵空间。也就是说,只有进入历史中的人的心灵,才有可能揭示出人的心灵中的历史、人的心灵史。王蒙在看似小说艺术技法上的革新,实质上反映的是对于人、对于历史的一种全新的认识切入的观点。因此,他的贡献就不仅在于从艺术上说,他是一个自觉的文体意识的作家。更重要的是实质上指导这种艺术转变的是他对人、对于历史认识的新思路,是一种思想转变。因此,王蒙是当代中国较早的用"知识分子式"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审视历史、时代、社会、包括知识分子自身在内的人的灵魂的作家,这种思想转变是他的思想深度所在,而在这种审视他是以意识流的艺术手法实现的。也就是说,在这里,作家的思想与艺术手法是融为一体的,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作品内容与形式的问题。思想影响了形式的产生,反过来,思想又依赖于这种形式的表现手段。意识流的形式因思想而生,思想依赖于它的表现,而它的存在也不能脱离具体的思想内涵。正因此,王蒙在当代文学史上的意义,是他以意识流的形式结构小说的艺术特征,是他在对灵魂纵深掘进和解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个具有自省精神、批判意识、独立价值判断力的角色。

  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复出后的王蒙相继创作了被称为是"集束手榴弹"的六篇小说:中篇小说《布礼》、《蝴蝶》,短篇小说《春之声》、《夜的眼》、《海的梦》、《风筝飘带》之一。可以说,这集束手榴弹就是王蒙最早集中使用意识流技法的代表之作。
  写于1979年的《春之声》就是较早的有代表性的一篇。对于这篇小说,王蒙自己说:"我打破常规,通过主人公的联想,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笔触伸向过去和现在,外国和中国,城市和乡村。满天开花,放射性线条,一方面是尽情联想,闪电般的变化,互相切入,无边无际;一方面,却是万变不离其中,放出去又能收回来,所有的射线都有一个共同的端点,那就是坐在八零年春节前夕的闷罐子车里我们的主人公的心灵。"(关于《春之声》的通信,《小说选刊》1981年第1期)
  这位主人公是物理学家岳之峰,这是一位胸怀"救世意识"的知识分子。在小说中,主人公从异国考察满目繁华的现代化景象,回到依然满布贫困与破败的国内生活,在从刚刚启动现代化步伐的城市,乘上上个年代留下来的"闷罐子车",在挤挤撞撞熙熙攘攘的乡下人群中回农村老家探亲。时间不过数日,空间变化的落差却如此之大,这样的落差不能不给主人公的心灵以巨大的震撼。对现代化的期盼焦虑,对已经"解冻"的社会景象的兴奋与欣慰,这二者以一种十分矛盾的状态纠缠在这位知识分子的心头。这是一个具有较高远的视野和情怀的知识分子的典型的心态。作品通过岳之峰的意识流动的展示,准确而复杂地触及到了整个时代的脉搏。

  王蒙
  1、意识流
  意识流创作方法,或者说意识流小说是西方20是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潮流中重要的一支力量。它兴起于20世纪初期的英法美等国。它产生的哲学基础主要是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意识流"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和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威廉*詹姆斯提出的。他认为人的意识活动不是零散和互不相关的,而是以"思维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之流"的方式进行。也就是说,人的意识是像河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流动的状态。同时,这种流动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非理性和无逻辑的。最早的一批"意识流"小说的经典之作是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英国作家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当然还有很多作家。
  意识流是一种创作方法,它不是一个流派。它对小说最大的改变是打破了传统小说基本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时序或者是按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而形成的线性结构,代之以一个超越了时空限定的随着人的意识活动并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情节的心理结构,这样一种结构使本世纪的小说发生了从"外视角"到"内视角"、从"情节小说"到"心理小说"的历史性的本质变化。
  意识流小说的创作方法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就曾表现出来过。比如说在30年代的海派作家中。这一方法在当代文学中一度是被隔断了。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对待意识流人们是持一种怀疑和疑惑的态度的,对它的合法性也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疑惑构成。仅有的几个有勇气的作家迈出试探性的步子,如王蒙、宗璞、张洁、谌容、茹志鹃、张辛欣等,另外张贤亮的作品也被认为具有一点这样的特点。但是这些作家的探索初期也是朦胧模糊的,显得不是那么自觉的一个过程。如80年代末王蒙在回顾它的创作时说"我是怎么变的,自己并不清楚"。
  虽然作家们自己的理解是不自觉的模糊的,但实际上反映的文学的变革却是一种时代的必然。此时小说面临的革新就是突破原有文学创作模式,即那种在正反两极斗争中写运动、写事件、人物服从运动、在运动中对人物性格进行政治道德评价的模式。这种模式是从社会生活的外部形态来再现反映问题。开拓新的小说表现领域。这种开拓正如80年代中期以来评论家们所概括总结的:小说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总体上实现一个从外到内,从简单到复杂、从社会到人,从表象到心灵的结构视点的转变,当代小说才能走出长期停留于阶级论、反映论、社会学和认识论模式的局面,而实现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革新。所以艺术视角上的转变是这种革新的最充分的体现。就是由外视角转到人物的内视角,从人物的内部感觉和体验来看外部世界,以此构筑作品的心理学意义的时间和空间,从而更接近人们心理的真实。
  意识流小说正是在这一总体转向中的一个集中和强化了的体现。
  最早的这批作家作为反思文学中的重要力量,他们以新颖的艺术姿态创作了一些独特的文本,并内蕴了深层的主题思想。在1979年到1980年推出了第一批探索性的作品。这其中如宗璞的《我是谁?》1979,《三生石》1980。 谌容1980的《人到中年》,茹志鹃1979年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洁1980年的《爱,是不能忘记的》,以及张贤亮1980年的《灵与肉》。都明显地采用了以主人公意识的流动来结构主线的方法。
  2、作者简介
  王蒙(1934年10月15日出生~) 当代作家。河北南皮人,生于北平。上中学时参加中共领导的城市地下工作。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从事青年团的区委会工作。1953年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由此被错划为右派。1958年后在京郊劳动改造。1962年调北京师范学院任教。1963年起赴新疆生活、工作了10多年。1978年调北京市作协工作。后任《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员、文化部长、国际笔会中心中国分会副会长等职。王蒙的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季节三部曲》(《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中篇小说《布礼》、《蝴蝶》、《杂色》、《相见时难》、《名医梁有志传奇》以及短篇小说《春之声》、《夜的眼》、《海的梦》等。
  3、王蒙与意识流
  70年代末当代小说面临着艺术革新,一些勇敢的作家开始迈出了第一步。在借鉴"意识流"这种写法的作家里,王蒙是"始作俑者"和最重要的作家。在70年代80年代初,反思文学的浪潮一般是单向的对外部历史与现实进行审度,而想要更加准确和深入的透视社会和历史,作家必须把认知的视角引向具有自我主体参与的心灵空间。也就是说,只有进入历史中的人的心灵,才有可能揭示出人的心灵中的历史、人的心灵史。王蒙在看似小说艺术技法上的革新,实质上反映的是对于人、对于历史的一种全新的认识切入的观点。因此,他的贡献就不仅在于从艺术上说,他是一个自觉的文体意识的作家。更重要的是实质上指导这种艺术转变的是他对人、对于历史认识的新思路,是一种思想转变。因此,王蒙是当代中国较早的用"知识分子式"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审视历史、时代、社会、包括知识分子自身在内的人的灵魂的作家,这种思想转变是他的思想深度所在,而在这种审视他是以意识流的艺术手法实现的。也就是说,在这里,作家的思想与艺术手法是融为一体的,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作品内容与形式的问题。思想影响了形式的产生,反过来,思想又依赖于这种形式的表现手段。意识流的形式因思想而生,思想依赖于它的表现,而它的存在也不能脱离具体的思想内涵。正因此,王蒙在当代文学史上的意义,是他以意识流的形式结构小说的艺术特征,是他在对灵魂纵深掘进和解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个具有自省精神、批判意识、独立价值判断力的角色。

  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复出后的王蒙相继创作了被称为是"集束手榴弹"的六篇小说:中篇小说《布礼》、《蝴蝶》,短篇小说《春之声》、《夜的眼》、《海的梦》、《风筝飘带》之一。可以说,这集束手榴弹就是王蒙最早集中使用意识流技法的代表之作。
  写于1979年的《春之声》就是较早的有代表性的一篇。对于这篇小说,王蒙自己说:"我打破常规,通过主人公的联想,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笔触伸向过去和现在,外国和中国,城市和乡村。满天开花,放射性线条,一方面是尽情联想,闪电般的变化,互相切入,无边无际;一方面,却是万变不离其中,放出去又能收回来,所有的射线都有一个共同的端点,那就是坐在八零年春节前夕的闷罐子车里我们的主人公的心灵。"(关于《春之声》的通信,《小说选刊》1981年第1期)
  这位主人公是物理学家岳之峰,这是一位胸怀"救世意识"的知识分子。在小说中,主人公从异国考察满目繁华的现代化景象,回到依然满布贫困与破败的国内生活,在从刚刚启动现代化步伐的城市,乘上上个年代留下来的"闷罐子车",在挤挤撞撞熙熙攘攘的乡下人群中回农村老家探亲。时间不过数日,空间变化的落差却如此之大,这样的落差不能不给主人公的心灵以巨大的震撼。对现代化的期盼焦虑,对已经"解冻"的社会景象的兴奋与欣慰,这二者以一种十分矛盾的状态纠缠在这位知识分子的心头。这是一个具有较高远的视野和情怀的知识分子的典型的心态。作品通过岳之峰的意识流动的展示,准确而复杂地触及到了整个时代的脉搏。

1、意识流
意识流创作方法,或者说意识流小说是西方20是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潮流中重要的一支力量。它兴起于20世纪初期的英法美等国。它产生的哲学基础主要是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意识流"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和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威廉*詹姆斯提出的。他认为人的意识活动不是零散和互不相关的,而是以"思维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之流"的方式进行。也就是说,人的意识是像河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流动的状态。同时,这种流动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非理性和无逻辑的。最早的一批"意识流"小说的经典之作是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英国作家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当然还有很多作家。
意识流是一种创作方法,它不是一个流派。它对小说最大的改变是打破了传统小说基本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时序或者是按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而形成的线性结构,代之以一个超越了时空限定的随着人的意识活动并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情节的心理结构,这样一种结构使本世纪的小说发生了从"外视角"到"内视角"、从"情节小说"到"心理小说"的历史性的本质变化。
意识流小说的创作方法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就曾表现出来过。比如说在30年代的海派作家中。这一方法在当代文学中一度是被隔断了。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对待意识流人们是持一种怀疑和疑惑的态度的,对它的合法性也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疑惑构成。仅有的几个有勇气的作家迈出试探性的步子,如王蒙、宗璞、张洁、谌容、茹志鹃、张辛欣等,另外张贤亮的作品也被认为具有一点这样的特点。但是这些作家的探索初期也是朦胧模糊的,显得不是那么自觉的一个过程。如80年代末王蒙在回顾它的创作时说"我是怎么变的,自己并不清楚"。
虽然作家们自己的理解是不自觉的模糊的,但实际上反映的文学的变革却是一种时代的必然。此时小说面临的革新就是突破原有文学创作模式,即那种在正反两极斗争中写运动、写事件、人物服从运动、在运动中对人物性格进行政治道德评价的模式。这种模式是从社会生活的外部形态来再现反映问题。开拓新的小说表现领域。这种开拓正如80年代中期以来评论家们所概括总结的:小说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总体上实现一个从外到内,从简单到复杂、从社会到人,从表象到心灵的结构视点的转变,当代小说才能走出长期停留于阶级论、反映论、社会学和认识论模式的局面,而实现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革新。所以艺术视角上的转变是这种革新的最充分的体现。就是由外视角转到人物的内视角,从人物的内部感觉和体验来看外部世界,以此构筑作品的心理学意义的时间和空间,从而更接近人们心理的真实。
意识流小说正是在这一总体转向中的一个集中和强化了的体现。
最早的这批作家作为反思文学中的重要力量,他们以新颖的艺术姿态创作了一些独特的文本,并内蕴了深层的主题思想。在1979年到1980年推出了第一批探索性的作品。这其中如宗璞的《我是谁?》1979,《三生石》1980。 谌容1980的《人到中年》,茹志鹃1979年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洁1980年的《爱,是不能忘记的》,以及张贤亮1980年的《灵与肉》。都明显地采用了以主人公意识的流动来结构主线的方法。
2、作者简介
王蒙(1934年10月15日出生~) 当代作家。河北南皮人,生于北平。上中学时参加中共领导的城市地下工作。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从事青年团的区委会工作。1953年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由此被错划为右派。1958年后在京郊劳动改造。1962年调北京师范学院任教。1963年起赴新疆生活、工作了10多年。1978年调北京市作协工作。后任《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员、文化部长、国际笔会中心中国分会副会长等职。王蒙的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季节三部曲》(《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中篇小说《布礼》、《蝴蝶》、《杂色》、《相见时难》、《名医梁有志传奇》以及短篇小说《春之声》、《夜的眼》、《海的梦》等。
3、王蒙与意识流
70年代末当代小说面临着艺术革新,一些勇敢的作家开始迈出了第一步。在借鉴"意识流"这种写法的作家里,王蒙是"始作俑者"和最重要的作家。在70年代80年代初,反思文学的浪潮一般是单向的对外部历史与现实进行审度,而想要更加准确和深入的透视社会和历史,作家必须把认知的视角引向具有自我主体参与的心灵空间。也就是说,只有进入历史中的人的心灵,才有可能揭示出人的心灵中的历史、人的心灵史。王蒙在看似小说艺术技法上的革新,实质上反映的是对于人、对于历史的一种全新的认识切入的观点。因此,他的贡献就不仅在于从艺术上说,他是一个自觉的文体意识的作家。更重要的是实质上指导这种艺术转变的是他对人、对于历史认识的新思路,是一种思想转变。因此,王蒙是当代中国较早的用"知识分子式"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审视历史、时代、社会、包括知识分子自身在内的人的灵魂的作家,这种思想转变是他的思想深度所在,而在这种审视他是以意识流的艺术手法实现的。也就是说,在这里,作家的思想与艺术手法是融为一体的,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作品内容与形式的问题。思想影响了形式的产生,反过来,思想又依赖于这种形式的表现手段。意识流的形式因思想而生,思想依赖于它的表现,而它的存在也不能脱离具体的思想内涵。正因此,王蒙在当代文学史上的意义,是他以意识流的形式结构小说的艺术特征,是他在对灵魂纵深掘进和解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个具有自省精神、批判意识、独立价值判断力的角色。

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复出后的王蒙相继创作了被称为是"集束手榴弹"的六篇小说:中篇小说《布礼》、《蝴蝶》,短篇小说《春之声》、《夜的眼》、《海的梦》、《风筝飘带》之一。可以说,这集束手榴弹就是王蒙最早集中使用意识流技法的代表之作。
写于1979年的《春之声》就是较早的有代表性的一篇。对于这篇小说,王蒙自己说:"我打破常规,通过主人公的联想,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笔触伸向过去和现在,外国和中国,城市和乡村。满天开花,放射性线条,一方面是尽情联想,闪电般的变化,互相切入,无边无际;一方面,却是万变不离其中,放出去又能收回来,所有的射线都有一个共同的端点,那就是坐在八零年春节前夕的闷罐子车里我们的主人公的心灵。"(关于《春之声》的通信,《小说选刊》1981年第1期)
这位主人公是物理学家岳之峰,这是一位胸怀"救世意识"的知识分子。在小说中,主人公从异国考察满目繁华的现代化景象,回到依然满布贫困与破败的国内生活,在从刚刚启动现代化步伐的城市,乘上上个年代留下来的"闷罐子车",在挤挤撞撞熙熙攘攘的乡下人群中回农村老家探亲。时间不过数日,空间变化的落差却如此之大,这样的落差不能不给主人公的心灵以巨大的震撼。对现代化的期盼焦虑,对已经"解冻"的社会景象的兴奋与欣慰,这二者以一种十分矛盾的状态纠缠在这位知识分子的心头。这是一个具有较高远的视野和情怀的知识分子的典型的心态。作品通过岳之峰的意识流动的展示,准确而复杂地触及到了整个时代的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