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校徽图片:有关蛇的资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05 13:57:55

蛇,属爬行纲,蛇亚目,是真正的陆生脊椎物。由于前些年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平原地区的蛇类数量剧减,几乎濒临绝灭,即使是山区、丘陵产蛇地带,数量也日益减少。近年来更对蛇类频繁捕捉,将其投放市场叫卖,使人们为之叹息。这是一个甚为严重的并急待呼吁加强保护的问题。

  蛇,一般分无毒和有毒两种类型。有毒蛇固然可伯,但只要注意提防,也并不那么危险。但蛇声名狼藉,老幼病孺一听到或偶见到,没有一个不畏惧三分和深感不安的。有的人甚至一听到说蛇就会产生敏感性反应,顿时毛骨悚然,浑身出现鸡皮疙瘩,以致由此休克。这是由于恐惧而失去心理平衡所致,而更重要的是由于对蛇类本身的一种错误认识。由于这些不科学的偏见,致使不少蛇类在生活环境中寻觅食物、行日光浴、寻找配偶、交配媾合、攀树嬉戏、卧居洞穴、柴垛栖息时无端地被人捕杀而死于非命,真是冤哉。

  其实蛇类以食鼠为主(也食蛙类、鸟类等),在保持生态平衡和科学研究上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属国家野生保护动物之列,这是切不可忽视,应予保护的。即使是用于科研或治病,也要有计划地,而不应盲目捕捉,以防灭绝其种族。

  蛇类其貌不扬,形状色泽奇特、浑身被鳞,头颈高翘、躯尾摆动、快速行进、寻偶鸣叫、泅水过渡、实在难以逗人喜爱。

  为了使学生由陌生蛇、厌蛇、打蛇到认识蛇、爱蛇、护蛇,我们多次组织他们在校内外实地跟踪蛇的足迹,了解蛇的环境,观察蛇的活动规律及其习性。经过几届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总结,初步有系统地了解到蛇这类动物的活动场所。蛇类喜居阴蔽、潮湿、人迹罕至、杂草丛生、树木繁茂、有枮木树洞或乱石成堆、具柴垛草堆和古埂土墙,且饵料丰富的环境,这些都是它们栖居、出没、繁衍的场所。

  经过长期深入的观察,我们了解到它们喜栖于墓洞中。洞口,可见稀稠成粒的粪便,也可检到冬眠蛰动后所蜕的皮。从蛇蜕的直径和长度可测出蛇重量甚至说出蛇的名称。蛇蜕皮后不久,活动量增大,觅食量增加,体况逐渐恢复。随着气温逐渐上升,到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进入发情期。寻偶时,雌雄蛇发出的鸣叫声清晰明亮,“哒哒哒”如击石声。但很难看到交配媾合。据有经验的老农说,蛇一般在草丛中或洞口附近进行交配。公母蛇体(雌雄蛇体)媾合一起,且时间较长。

  蛇类的产卵期一般在4月下旬到6月上中旬,因品种而异。所产蛇卵一般粘结成一个大的卵块,卵块中卵的数量为8~15枚不等。

  我们观察到,蛇经常处于饥饿或半饥饿状态。一般以“守株待兔”方式捕食,但有时也主动出击。笔者曾目睹一条青竹骠蛇在河边追赶青蛙,青蛙一跃跳入河中,蛇也跟着跃入河中,简直象两名一前一后的跳水运动员。结果蛇一无所获,观者屏住呼吸,紧张异常,真令人赏心悦目,既惊又喜。也见到过蛇捕食鸟卵的情景。它悄悄地爬上屋檐近侧的墙壁,游到家燕巢边,不断伸舌,惊走了亲鸟。当蛇发现其卵时,先行攻击,缠绕,待平安后,再行张开嘴巴,囫囵吞枣。不要以为它的嘴巴小,实际上它能吞食相当于本身头部大8—10倍的食物。食完鸟卵后,行动显得迟缓,不是沿原途径而逃遁,而是突然从家燕巢摔下,束手被擒。经鉴别,属一条重约1000克的菜花蛇,浑身黄、黑、花色相间,特别是头部的黄、黑色花纹排列分布十分对称,形似戏院花脸扮演者的脸谱,漂亮极了。

  蛇吃足食物后,感到疲倦,进入休息状态,此时极易被人捕捉。至于蛇的觅食次数,因蛇类品种和大小而异。一般夏令觅食活动盛期,特别是产卵繁殖期,一日一次或隔天一次。蛇体稍大的,因觅食量较大,一般是3日至一周左右进食一次。无毒蛇类捕食蛙类一般情况都是衔咬住蛙的后肢,青蛙拼命挣扎,并发出哀鸣声,而蛇则死咬住后肢,又竭力缠紧,设法将挂头颠倒至蛇口,而蛙体湿润光滑,声嘶力竭地不断发出凄惨的叫声气氛紧张,成为好奇的人们赶至现场观察和捕捉蛇的信号。笔者曾数次观察到类似的精彩场面。

  蛇类也喜欢在太阳光下进行日光浴,时间一般为上午10—12时左右。行日光浴时,一般伏于地面草丛或缠绕或于树干上,也有半身裸露于洞口外、石头堆外面呈盘蜷状的,姿态变化多端。蛇类的活动规律,以昼伏夜出居多,因品种而异。在觅食盛期,白昼活动的有青竹骠蛇等。

世界10大毒蛇

第十名:Western Brown Snake
中名:西部拟眼镜蛇
学名:Pseudonaja Nuchalis
分布:澳洲
资料:体长约1.5公尺。栖息于树林、草原、沙漠等地, 以小型爬行类和小型哺乳动物为食,卵生。

第九名:Death Adder
中名:南部棘蛇
学名:Acanthophis Antarcticus
分布:澳洲
资料:体长约50公分。栖息于干燥多石的灌木林,鸟类和小哺乳动物为食,胎生

第八名:Black Tiger Snake
中名:黑虎蛇
学名:Notechis Ater
分布:澳洲东南部 - 塔斯梅尼亚岛
资料:体长约1.2公尺。栖息于沙丘、海滩、草原等地, 以两栖类、鸟类和小哺乳动物为食,胎生。

第七名:Tiger Snake
中名:另一种虎蛇
学名:Notechis Scutatus
分布:澳洲东部
资料:体长约1.2公尺。栖息于树林、草原, 以两栖类为食,胎生

第六名:Giant Banded Sea Krait
中名:巨环海蛇
学名:Laticauda colubrina
分布:澳洲东北部
资料:体长约两公尺。栖息于海洋,食物以鱼类为主,卵生。

第五名:MainlandTiger Snake
中名:虎蛇
学名:Notechis.sp
分布:澳洲
资料:体长约两公尺。栖息于树林、草原, 以鸟类、小哺乳动物为食,胎生。

第四名:Eastern Tiger Snake
中名:东部虎蛇
学名:Notechis.sp
分布:澳洲
资料:体长约两公尺。栖息于树林、草原, 以鸟类、小哺乳动物为食,胎生。

第三名:Taipan Snake
中名:太攀蛇
学名:Oxyuranus Scutellatus
分布:分布于澳洲北部、新几内亚
资料:体长约两公尺。栖息于树林、林地,以小哺乳动物为食,卵生。

第二名: King Brown Snake
中名:棕伊澳蛇
学名:Pseudechis Australis
分布:澳洲
资料:体长约两公尺。栖息于树林、沙漠, 以蛙、蟾蜍、小哺乳动物为食,胎生

最毒:Inland Taipan
中名:内陆太攀蛇
学名:Oxyuranus Microlepidotus
分布:澳洲中部
资料:体长约两公尺。栖息于干燥平原、草原, 以蛙、蟾蜍、小哺乳动物为食,卵生

蛇 爬行动物。现在世界上已知的蛇有3000多种,它们的体形大小相差悬殊。最大的蟒蛇长达10多米,体重可达几百公斤。最小的盲蛇,体长只有十几厘米,体重才几克。

em

对啊!没有好说的了!

不错,没的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