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缸里可以种睡莲吗:怎样辩使 见风使舵 成为褒义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05 07:27:35

顺风使舵可以有效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最大程度地节省人力成本,是很聪明和理智的做法。

见风使舵寻常事好汉不吃眼前亏

利比亚在“9·11”事件后宣布完全支持华盛顿的反恐政策;在洛克比危机结束后恢复了同英法等欧洲大国的关系;2003年12月19日,利比亚宣布其核设施准备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检查,从而表明利比亚放弃了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计划。

卡扎菲被认为是阿拉伯世界的强力领导人,利美关系的所有这些新的变化,如果没有得到他的首肯是很难想象的。那么,导致卡扎菲政治行为转变的原因是什么呢?

众所周知,卡扎菲曾以强硬的反美立场而受到世人瞩目。1988年,他曾在阿尔及利亚召开的阿盟首脑会议上说,他之所以右手戴着白手套,是为了在与那些跟美国友好的国家领导人握手时,不至于弄脏了自己的手。其反美立场之强硬,由此可见一斑。但是,多年以来,利比亚的强硬态度并没有给国家带来什么好处。

根据1992年联合国安理会做出的决议,美国和国际社会对利比亚实行了封锁,对利比亚的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从1991年制裁开始到1999年4月,利比亚财政损失约达330.6亿美元,货币(第纳尔)大幅贬值,经济形势每况愈下,社会服务水平下降,民众多有怨言,由此出现了许多社会和经济问题。同时,利比亚受到空前的孤立,国际地位也呈下降趋势。

对于卡扎菲对外政策的转变,一个不能忽略的因素就是伊拉克局势的影响,特别是在美国“先发制人”的理念出台后。这种理念意味着美国不可能坐等它的敌人对它进行军事攻击。卡扎菲很明白,如果利比亚不改变政策,美国很可能会对利比亚动武,因为美国一直指责利比亚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支持恐怖活动。

分析人士认为,卡扎菲最终决定调整政策,并非心血来潮,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其中也包括受到他的有西方教育背景的儿子很大的影响。卡扎菲最终认识到,与美国缓和关系,既可以摆脱制裁和孤立处境,又可躲开美国要改造中东的咄咄气势,通过顺应美国的某种要求,重塑利比亚在非洲和阿拉伯世界的大国地位。

同时,从利比亚方面讲,改善与美国的关系是其外交价值取向的一个重大变化,意在摆脱自身的孤立形象,优化国内招商引资的环境,从而吸引更多的外资以推动本国的经济发展。

有分析家认为,利比亚近年来外交政策上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可以认为是卡扎菲对其30多年来所坚持的一些价值观和原则方面的退让,表明利比亚已经走上美国铺设的轨道。

当然,利比亚的这些变化,也在阿拉伯世界引起了很多疑问。有不少人认为,卡扎菲的弃核之举等于是被美国“招安”,是“脱下了象征着战斗的阿拉伯斗篷,乖乖地穿上了标志着投降的西装”。

很多时候并不是说做不好的事就是坏事`

海员或船长开船就应该见风使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