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公安网违章查询:宋少帝的名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02 13:13:06

刘义符

宋少帝 名刘义符 谥号少帝 无庙号 曾用年号景平

宋少帝 名刘义符 谥号少帝 无庙号 曾用年号景

瞎带!
回答者:6638200 - 助理 三级 12-10 14:37

--------------------------------------------------------------------------------

扳指
回答者:爱我请让我知道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12-10 14:39

--------------------------------------------------------------------------------

扳指!
回答者:kulongwu - 童生 一级 12-10 14:59

--------------------------------------------------------------------------------

扳指
一般是玉做成的。
扳指虽小而价钱高呀
回答者:spring_lee - 举人 五级 12-10 15:08

--------------------------------------------------------------------------------

代表权力和财富的带在大母指上的不叫戒指,叫扳指.以玉为原料雕刻而成的居多,但也见有象牙,石,骨,铜铁制成者。

下面是一些详细的关于扳指的东东.

扳指,即诗经所云童子佩(韦)碟之碟也,著者右手大拇指,所以钩弦也.好事者琢玉而为之,美其事也.想必扳指之出现必晚于弓箭,但和弓箭之关系密不可分也.

扳指,即诗经所云童子佩(韦)碟之碟也,著者右手大拇指,所以钩弦也.好事者琢玉而为之,美其事也.想必扳指之出现必晚于弓箭,但和弓箭之关系密不可分也.

弓以坚韧之木为干,内附以角,外附以筋,以丝弦张之.弓把曰"(弓)付",弓梢曰"(弓)肖"两端驾弦之处曰"峻",(弓)付两旁曲处曰"弓渊",亦谓之"隈",所以激矢使及远也.传说黄帝臣挥做弓.《荀子》载:"垂做弓。"《山海经》载:"少昊生般是始为弓。"《太白阴经》载:"孢牺氏弦木为弓。"

以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理应当在三皇五帝之前很多年,而且开始用于猎禽御兽,后来用于部落战争。现在出土之矢簇,有石制者,有骨制者,有铜铁制者。最早之丝竹弓箭已随土而化焉,无法传至今日。

矢,箭头也.又名"簇","蔟","(金)族",均一物也.按中国之发明用弓,其时期最早,较之任何武器均在前.除木制外,均以石为之.《国语》载:"肃慎氏贡(木)苦矢石弩,其长尺有咫。"

古时国家极重射事,列射事为六艺之一。《礼》云:"习射御角力。"盖于技艺游戏之内,寓讲武之意。在周以前国家尤为重视,以射为黜涉人才之标准。《礼记。射艺篇》载:"古者,天子以射选诸侯,卿大夫,士。"

古云:"以射观德。"故古代聘士以弓。《左传》有:"翘翘车乘,招我以弓。"句。《礼说》载:"射礼四:将祭择士,为大射;诸侯来朝,天子与之射,为宾射;诸侯相朝,与之射,为燕射;乡大夫,州长,为乡射。"其礼极详,参阅《礼记,射艺篇》或《周礼》即可得知。

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古官职设有"弓正",专司制弓。《唐书》载:"张氏出自姬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以后各代多有专司官署。"其制造之者,谓之弓人,弓父,专以制弓为业也。弓之制造,率以个人身躯之高矮,臂膀之长短为度。及其佳者多系定制,非凡弓可以用之也。

弓虽为器,射虽为艺,及至后来,竟已演变为修身养心之雅事也。

历史各朝,宋明重文轻武,扳指只限于武夫,且仅限于射时用之。及至满清表面上亦重文轻武,但此为笼络汉人之政策,实则尚武,故显贵重臣居恒以武装而得意,因之扳指一物逐渐变成一种饰物,并非用以钩弦也。后又无人佩之,近些年来,清宫题材影片不断,才开始有人收而藏之,佩而带之。又分两种,其一为前朝武官之物,上有自然受力之纹理,如遇玉料精良者,以宝视之。其余,凡石,骨等料制所者,赏玩而已。
回答者:阿悠幽 - 助理 二级 12-10 15:20

--------------------------------------------------------------------------------

扳指
回答者:532209141 - 试用期 一级 12-10 15:39

--------------------------------------------------------------------------------

扳指

宋少帝(406--424年) 即刘义符,南朝宋皇帝,刘裕的长子。公元422--424年在位。由刘裕旧臣徐羡之、傅亮、谢晦等辅政。后来,羡之假皇太后令责他居丧无礼、游戏无度,召檀道济领兵入京,废为营阳王,幽于吴都。旋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