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少女关服:科技发展对环境的利与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9 10:22:35
科技发展对环境的利与弊 ``越多越好。
最佳答案我赠与20积分以及50Q币。。。
小妹我积分不多,QB多的是。。
拜托各位高手了,
2005年12月11日晚上10点之前要啊,拜托了``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

  什么是气侯变化

  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气候变化主要表征大气各种时间长度的冷与暖或干与湿变化。冷与暖或者干与湿相互交替组成了不同的变化周期。但是,这些变化的周期是不严格的,一个周期内前后阶段往往不具有对称性,而且不同周期的长度还可以相差很大。气候变化就是这样一种比较复杂而且是周而复始地准周期变化。

  气候变化存在着多种不同的周期,气候变化的周期越长,变化的幅度越大。现代资料能分辨出几年周期的气候变化,是研究气候变率的基本资料。历史气候史料能反映几十至几百年的气候变化,是现代气候变化的重要背景。地质资料能反映上万年的气候变化,给出这一期间气候变化的总趋势。地质资料与史料虽然是古代资料,但是它们所反映的气候变化周期对现代气候变化有制约作用。

  世界上任何事物,要知道它的未来,必先了解它的过去,气候也是这样。研究长时期内的气候变化是十分有意义的。长时期尺度的气候是较短时间气候状态的背景和分析依据。不知道过去的气候变化,就弄不清当前气候的来龙去脉,也就不能认识和评价现在的气候与预测未来的气候。

  目前,我们比较关心的是近百年来的气候变化。近百年的气候变化已经可以用气象观测数据表示。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最突出的特征是温度的显著变暖。几乎所有的温度观测记录分析都表明,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90年代,全球平均温度上升了大约0.6℃,增暖速率为0.5℃/100年。气候的变暖造成世界上许多的冰川消融,甚至消失,全球平均冰川物质平衡为负;近百年全球海平面平均也上升了15厘米,其中一半估计是由于海水的热力膨胀造成的,另一半是由于冰雪溶化造成的,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卫星观测表明,北半球春季和夏季的雪盖面积,从1987年以来已经减少了10%。这些间接的证据也都说明了20世纪气候在变暖。一般说,各地降水大致呈波动状。温度在30~40年代为最暖期,以后下降,到20世纪80年代又升到第二个高温期。

  我国近百年来的温度变化与世界的平均情况基本相似,30~50年代是温度较高的时期,以后略有回降,到20世纪80年代又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值。据中国气象局近来的统计资料,从20世纪50年代~80年代间,升温比较明显的是在我国北方,而长江流域和西南各省气温反而有所下降。升温最多的省份是黑龙江(0.7℃)、内蒙古(0.83℃)、北京(0.88℃)、河北(0.84℃)、吉林(0.65℃)、辽宁(0.64℃)、山西(0.65℃)等省(市);降温最多的是四川(-0.92℃)、湖北(-1.09℃)。因此,近百年我国的温度变化是北方升温趋势明显,南方不明显,有些地方甚至出现降温的情况。

  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是全球气候系统中的重要成员之一,也是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热门话题。由于近百年来全球气温有变暖的趋势,同时科学家们又注意到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微量气体浓度明显增加,因此,两者之间是否有因果联系等,是各国科学家、公众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问题。

  在人类出现于地球后的数万年发展过程中,绝大部分时间是被动地适应居住环境和相应的气候条件。在此期间,人类并未对环境和气候产生足够大的影响,气候仍在其基本因子的作用下变化着。但在世界工业革命后的200年间,地球上人口剧增,科学技术发展和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和对气候的影响越来越大,地球表面及大气的自然状态受到破坏。由于砍伐森林和燃烧矿物燃料,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迅速增加,造成温室效应加剧。20世纪60年以来,氯氟烃等微量气体的增加,又加速了这一过程。同时,由于过渡放牧,破坏原始森林及自然植被改变了地表的物理状况,城市的扩展造成热岛效应,大气污染,平流层臭氧受到破坏使南极臭氧洞扩大。这些都直接或间接改变了气候系统的状况。目前,这种因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化,在数十年到百年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中,其影响程度已可达到和自然因子影响同等的程度。因此,若不加以合理规划和控制,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将日渐加剧,不仅会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居住环境,还将危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活动对气候和环境的影响,许多可以后延数十年乃至上百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恢复。如何评价人类活动对气候环境的影响,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存利去弊,以改善人类居住环境和气候状况,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便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摆在各国政府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处于世界气候脆弱带,全球变暖必将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人类活动给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不仅直接影响到气候的冷暖与干湿,而且对生态环境、经济贸易仍至国际政治关系产生广泛的影响,同时环境与经济的改变反过来又会影响到气候变化。可以说当前的全球气候变化是迄今人类遇到的一个最复杂的地球系统科学问题之一。世界气象组织主持制定的世界气候影响计划提出了气候对人类影响的十个研究方向:1.人类的健康和工作能力;2.住房建筑和新住宅区;3.各类农业;4.水资源开发和管理;5.林业资源;6.渔业和海洋资源;7.能源的生产和消费;8.工商业活动;9.交通和运输;10.各种公共服务。其中,由于气侯变化而引起的海平面升降、农业和粮食的供给、环境污染、生态系统变化、淡水资源以及人类健康等方面的影响问题最受关注。

  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效应增强,是目前最为重要的全球环境问题之一。在寒冷地区的农业生产中,为使农作物如蔬菜等能够在寒冷气候中正常生长,经常建造玻璃(或透明塑料)房屋,将农作物种植在里面。利用玻璃可以让太阳短波辐射通过的原理,保持白天室内足够温暖的温度。又利用夜晚室内地面长波辐射被玻璃返回地面的原理,继续保持室内夜间温暖的温度。人们称这样的玻璃房屋为温室。大气中有些微量气体,如水汽、二氧化碳、氧化亚氮、甲烷等,能够起到类似玻璃的作用,即大气中的这些微量气体能够使太阳短波辐射的某些波段透过,达到地面,从而使近地面层变暖;又能使地面放射的长波辐射返回到地表面,从而继续保持地面的温度。人们把大气中微量气体的这种作用称为大气中的温室效应,而把具有这种温室效应的微量气体称作“温室气体”。据研究,如果大气中没有这些温室气体,地表平均温度要比现在低33℃。所以这些温室气体的存在,对于在地表形成今天这样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是十分重要的。

  自从工业革命(1750年)以来,人类由于使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以及加速毁林和破坏草原,大气中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的浓度分别增加了30%,145%,15%(1992年资料),这些变化主要归因于人类活动。许多温室气体可在大气中存在很长时间(例如,二氧化碳和甲烷可存在几十年到数百年),具有增温作用。因此,它们将在很长时间内起作用。

  近百年全球变暖的证据,除气温外,还表现在诸多方面,近几十年的观测记录表明,从地表到对流层低层和中层均存在增暖特征,陆地土壤温度及海洋表层海温也在变暖。另外,探测资料还显示,对流层高层与平流层低层有变冷的趋势。此外,全球大部分陆地区域的日最低温度明显变暖,因此日较差明显减小。近百年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了20~30厘米;全球中高纬度冰雪融化,冰川范围向高纬度收缩,尤以北美与欧亚大陆北部最为明显,高山雪线也明显收缩。

  气候变化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全球变暖对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危害,在一些农业生产脆弱区,虫害增加和干旱可能造成粮食减产,从而改变粮食贸易格局。此外,全球变暖对自然地球生态系统影响也十分明显,由此造成的社会经济后果将非常严重,特别是对于生态脆弱区。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严格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改变,将对粮食、燃料、医药和建筑材料等产生影响,危及人类生存。

  全球变暖对水循环的影响,在脆弱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更加明显。例如,我国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近50年来有明显变干的趋势,一些河流和湖泊已经干枯。全球变暖将可能使华北地区变暖变干,造成该地区干旱加剧,水资源更加短缺。水循环变化,将改变农业、生态系统和其它方面的用水方式,这将对本已处于干旱状态的区域(如非洲撒哈拉地区)的农业和水力发电等造成严重后果。一些对水资源脆弱和敏感的地区,将可能承受不了这种压力。

  全球变暖及相应的一系列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也会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全球变暖,夏季高温日数将明显增加,心脏病和高血压病人犯病和死亡率都将增加。气候的急剧变化,如寒潮爆发或春季强冷空气的入侵等,对人的健康会有影响,尤其是一些病人和体弱的人群。全球变暖引起的病虫害增加和细菌繁殖,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极大。例如高温与高湿可能造成蚊蝇孳生,导致霍乱病、疟疾病和黄热病等发病率增加。高温与干旱可能导致一些传染病增加,这在人口聚集区危害更大。温度和降水的变化,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病媒传染的疾病和病毒性疾病的分布,使其移向较高纬度地区,令更多人口面临疾病危险。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医疗设备和药物条件较差,而面临更大威胁。

  全球变暖造成冰雪大量融化和海水热膨胀,将加快海平面上升,改变海洋环流和海洋生态系统,对社会经济造成重大损失。全球海平面上升将直接危及到低岛屿、低海岸带,及地势低洼地区和国家,许多城市坐落在海岸附近,那里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海平面上升,海水可能淹没农田,污染淡水供应,还可能改变海岸线。

  全球变暖将对人类居住环境、能源、运输和工业等部门产生影响。人类居住环境对于发展迅速的气候变化的潜在响应是脆弱的,世界上一些三角洲地区对海平面升高的响应很脆弱,这包括埃及的尼罗河三角洲、孟加拉国的恒河三角洲、中国的长江和黄河三角洲、中印半岛的湄公河三角洲、南美的亚马逊河三角洲、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等。海面上升、海水入侵,还将使巴西、阿根廷和中国等国家沿海人口密集的工业区经济蒙受极大损失。海面上升:降淹没耕地,迫使人口大规模迁移,同时还会影响渔业生产。

  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关心的问题。气候变化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反过来又影响到气候变化。因此,人类活动、气候变化与环境变化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反馈的复杂过程,涉及到多学科的交叉;有关气候变暖及其影响等问题的解决,需要多学科的科学家、管理人员以及政府官员的共同参与。气候与环境问题无国界,世界各国只有积极参与,全球采取步调一致的行动,正确处理好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才能够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最终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面对全球变暖的形势,目前我们采取的对策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减少目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技术上最切实可行的是广泛植树造林,加强绿化;停止滥伐森林。用阳光的光合作用大量吸收和固定二氧化碳。其他还有利用化学反应来吸收二氧化碳的办法,但在技术上都不成熟,经济上更难大规模实行。

  其次是适应,这是无论如何必需考虑的问题。所以除了建设海岸防护堤坝等工程技术措施防止海水入侵外,有计划地逐步改变当地农作物的种类和品种,以适应逐步变化的气候。例如日本北部就因为夏季过凉,过去并不种植水稻,或者产量很低,但是由于培育出了抗寒抗逆品种,现在连最北的北海道不仅也能长水稻,而且产量还很高。由于气候变化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只要能及早预测出气候变化趋势,是能够找到适应对策并顺利实施的。

  另外是削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各国首脑共同签署的《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要求,在2000年发达国家应把二氧化碳排放量降回到1990年水平,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转让技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因为近百年来全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排放的。发展中国家首先是要脱贫、要发展。发达国家有义务这样做。但是,由于公约是框架性的,并没有约束力。而且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直接影响到发达国家的经济利益,因此有些发达国家不仅没有减排,甚至还在增排,2000年根本不可能降到1990年水平。在1997年12月11日结束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大会上(日本京都会议),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展开了尖锐紧张的斗争。最后发达国家做出让步,难产的《京都议定书》终于得到通过,议定书规定,所有发达国家应在2010年把6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甲烷和三种氯氟烃)的排放量比1990年水平减少5.2%。这虽与发展中国家的要求,到2010年减少15%,到2020年再减少20%的目标相差很大,但毕竟这是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减排协议。

人类跨入21世纪,世界发生了多少惊人的变化。在人们为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欣喜之余,又经历了更好的不安甚至灾难。除了对高科技特别是生物科技的发展所带来的恐慌之外,战争和疾病似乎直接将人类带到了地狱之门。
2003年SARS的流行,包括对SARS的所有猜测,都直接和人们日益关注的全球问题相关联:生物安全。生物安全是对生物危害的检测、评价、监测、防范和治理的科学技术体系,是研究各种生物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应用已有的理论知识,技术、工程设计和设备等,防止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实验室和环境受到具有潜在传染性的物质和生物毒害物质的危害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生物安全问题至少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传染病的巨大危害
传染病包括人、动物、植物传染病,尤其是人类传染病是最重要的生物安全问题,传染病仍是全球死亡病因的首位,在我国,传染病仍然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和国家安全。SARS的流行是一个强有力的证明。另外肝炎、结核、流感等传染病每年仍在全国部分地区、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流行或暴发
生物武器和生物恐怖的潜在威胁
20世纪整个国际社会为禁止生物武器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些进展。然而,进入21世纪,生物武器的潜在威胁却已大大增加,一些国家和地区可能仍在继续研制和发展生物武器,另外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增加了生物武器的潜在威胁,以美国“炭疽事件”为标志的生物恐怖对国际安全已经构成了现实威胁。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主任袁国勇是首位分离出冠状病毒,并发现冠状病毒变种是SARS病原的学者。SARS病毒属于RNA病毒,这种病毒的特性就是很容易与其他病毒基因进行重组,进而变成为新病毒。而且许多实验结果也显示,以这改变方式产生的新病毒,毒性会比亲代病毒更强。许多动物身上都可以找到冠状病毒,而这种病毒又很容易出现变种,极具危险性。因此,袁国勇认为SARS病毒很有潜质,成为除了天花以外制作生化武器的病原。
生物技术的负面作用
生物技术的负面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是人们在开发利用生物技术时,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安全问题。正如目前广受关注的各类转基因活生物体环境释放后对生物多样性所构成的危害。此外,基因工程药物、疫苗,转基因食品,基因治疗等都可能存在类似问题。生物技术的误用以及生物技术的非道德应用也可能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体细胞克隆人的研究使是突出一例。
生物资源及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从生物安全的角度来讲,外来物种的入侵、生物资源的流失有可能给国家利益造成巨大损害。转基因生物体环境释放对生物多样性带来很大威胁。
微生物学实验室的安全隐患
较其他理化实验室或其他各类实验室而言,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是一个特殊的实验室,在其中工作的每一个人以及与其接触的周围环境,都存在很高的患有感染性疾病或影响身体健康的危险。微生物实验室管理上的疏漏和意外事故不仅可以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感染,也可造成环境污染和大面积人群感染。国内外实验室意外感染的事故并不少见,严重者不得不宰杀成千上万只实验动物,甚至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死亡。
目前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生物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整个国家、整个世界政治、经济、安全与和平的大命题。近年来,特别是美国“炭疽感染事件”后,生物安全问题备受国内外关注,生物安全术语也经常见诸于政府或非政府组织文件,见诸于各类媒体。SARS的全球流行无疑会使全世界各国更加关注生物安全问题,并将其作为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塑料的用量
与日俱增。1996年,我国的塑料包装用量达243万吨,年平均增长率超过
20%,特别是城市、主要交通沿线、旅游景点的垃圾中塑料废弃物迅速增加。
据调查,北京的生活垃圾年产量已达300万吨,其中废塑料约占3%,年增
长率达48%。沿海地区城市的垃圾中塑料成分更高,达8-10%。这些废
塑料在垃圾中占的比例若以体积计算,已达三分之一以上,而且大大增加了
垃圾处理的难度和费用。
由于废塑料几百年都难以降解,若丢弃在自然环境中,会给蚊子、苍蝇和
细菌提供生存繁育的温床;若埋藏在地下,则容易污染地下水,妨碍植物根
系生长,破坏土壤品质,影响作物收成;若用火焚烧处理,将产生多种有毒气
体。“白色污染”已成为当前危害我国社会环境的一大公害,严重阻碍了我国
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一次性餐具的年消费量约100亿只,主要为发泡塑料制品,要禁
止生产和销售使用这些量大面广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就要开发生产其替代
用品,绿色一次性餐具由此应运而生。有关专家认为,绿色一次性餐具的开发
与生产正在成为我国新兴的环保产业。
12月中旬,科技部会同国家经贸委、环保总局、铁道部联合召开了绿色一
次性餐具技术开发交流会,会上,记者采访了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负责人
王志学以及几家生产企业的经营管理者。
王志学说:目前我国开发生产的绿色一次性餐具按原料种类,可分为纸
浆类、稻壳类、秸秆类和淀粉类。我国现有上百家企业生产纸制一次性餐具,
年生产能力约为30亿只。
纸餐具的原料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成本较高,且本身强度及防水抗湿
性较差,因此,它的推广应用有较大的局限性,人们就自然把眼光投向了别
处,向科技要效益。如以稻壳为原料生产稻壳类餐具,我国现在有十几家这种
类型的企业,年生产能力约1.5亿只;秸秆类餐具以农作物的秸秆为主要
原料,我国目前也有十几个厂家,年生产能力达7500万只;淀粉类餐具以薯类
淀粉为主要原料,它的降解性好,回收后可做饲料。总而言之,国家对绿色一
次性餐具的研究与开发很重视,通过科技攻关、星火计划、火炬计划等科技发
展计划给予大力支持,不少企业的绿色一次性餐具的生产技术已比较成熟,具
备了产业化的基础。
武汉远东绿世界集团公司就是以淀粉为原料,进行绿色一次性餐具科技攻
关和开发,经济效益初具端倪的公司。该公司总裁苏笑海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
他原来在湖北轻工学院学的是工艺美术,1984年进武汉大学读的是哲学硕士
学位,后在德国学习和工作,欧洲的环境保护对他触动很大,就萌生了回国搞
环保产业的念头。苏笑海告诉记者:我学过工艺美术,是位唯美主义者,我今
天投身绿色餐具这样的环保事业,就是发端于我对美的最初认识;而美学的延
伸,说到底也是一种哲学。
在1992年至1996年间,远东绿世界公司开发的再生纸板一次性餐具和苇浆
模塑成型餐饮具由于科技含量较低等原因,生产规模一直未能扩大。1996年公
司派员考察了欧洲市场生物降解包装用品的技术情况,认为开发植物淀粉生产
全降解一次性餐具用品可能是消除“白色污染”的一种途径。1997年,由一批食
品、化学、机械专家组成,公司重点投资开发了全降解一次性餐饮用品,该项目
列入1997年度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
他们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结合国内纸餐具的生产工艺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利
用国内资源丰富的红薯、玉米等淀粉为主要原料,代替了国外单一的价格较高的
土豆淀粉;在红薯淀粉原料中增加了20%的天然纤维,使餐饮具增加了明显的强
度,再运用食品膨化的加工技术使产品具有重量轻和柔软性;增加强度表面喷涂
处理及整形的设备,使生产出的餐饮用品具有防水、防油、耐热的功能等。苏笑
海做了个生动的比喻:就好比是建筑材料中的钢筋水泥,红薯淀粉是那水泥,而
切碎搅拌进去的各种干草和植物的根茎就是那钢筋,这样才能使餐具的强度明显
增强。
远东绿世界生产的以淀粉为原料的餐具产品,委托德国SGS机构参照国际食品
包装标准进行测试,盛装在摄氏100度的热水及热油二小时以上完全不变形,保
温性能优异。由于淀粉及添加剂均为天然植物原料,产品降解性能优异,经国家环
境测试中心测试表明,10天左右可降解90%以上,一个月内可以完全降解。
据介绍,由于该项目采用的是植物淀粉和植物纤维,成本较低,每一个有盖饭
盒成本为0.12元左右,无盖饭盒及碗、盘成本为0.07元左右,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目前,远东绿世界公司拟投资1.6亿元,兴建年产50亿双一次性筷子、35亿只各类
碗、盘、盒等产品的大型全降解绿色一次性餐具生产基地,项目达产后,每年可以
新增产值6.25亿元,新增利税约1.3亿元。基地的土建工程已于今年3月份动工,
已建成标准厂房2万平方米,如果后续资金能得到保证,预计1999年底即可达产.
苏笑海说:我们的科技优势是明显的,今后能创造的社会效益也是明显的:用淀粉
制作的一次性卫生筷子,其功能指标完全可以代替一次性木筷,仅此一项,每年即
可为国家节约木材资源近50万立方米;集团如果能达产,每年预计要使用20万吨
以上的红薯,加工成淀粉原料10万余吨,还可以使贫困地区10多万人口脱贫,促
进老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汕头绿恒实业有限公司从前几年开始,对稻壳制绿色一次性餐具进行开发,目
前也初步具备了工业化规模生产的能力,公司生产的稻壳制的一次性包装容器,特
别是提供超级市场使用的食品包装器皿等产品,已经开始试销日本、台湾、美国等
地。
绿恒公司生产的绿色一次性餐具,是将稻壳粉碎过筛,然后与几种可食性的有
机高分子粘接剂加水混合,再经冲压成型、烘干、喷涂等工艺,生产出不同形状的
盘、碗等器皿。
绿恒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纪晓鹏说:一次性餐具以稻壳为原料,不但在我国资
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它使用后可迅速在土壤里降解,可谓一举两得。
绿恒公司目前已有一条生产线在运营,其投资约为980万元,生产能力为40万
个餐具/天,目前达20万个餐具/天。年产值约为3600万元,预计投资回收期约
一年半,投资利润约在30%左右,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已通过了广东省科委组织的
技术鉴定和食品卫生部门的检验。据介绍,该公司为了更好地将产品推向市场,规
模经营,拟在近期内成立集团性公司,并且要投入资金进行技术改造,以期使生产
线的自动化程度更高。
据科技部主持召开的绿色餐具技术开发交流会介绍,1998年7月18日,温家
宝副总理在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上,专门提出要在一年内解决长江、太湖、
铁路沿线的“白色污染”,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加强管理,
禁止乱扔垃圾;二是停止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三是尽快研制和批量生产替代
品。11月14日,李岚清副总理在第12次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工作会议上,也
提出发泡塑料餐具替代品的推广应用问题。看来,绿色一次性餐具已引起了中央领
导同志以及科技、环保等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它作为一个新兴的环保产业,可谓
生而恰逢其时,现在,既需要我们能够攀登科学高峰的科技人员继续从事攻关和开
发,需要我们懂经营、善管理的企业家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和市场开拓,也需要我
们有远见卓识的金融家、风险投资家慧眼识珠,给予绿色一次性餐具的产业化以足
够的资金投入。
我国从事绿色一次性餐具开发和产业化的企业大多目前生产规模较小,抗御风
浪的能力较弱,而且其中不少是民营企业,需要政府部门给予足够的产业政策上的
支持和引导,有个较好的开局,使这个新兴的绿色环保产业能得以健康、持续地发
展.

科技不会为环境带来福音

不久前,澳大利亚的一些公司还坚信,广泛使用电脑后可以为公司节约大量的纸张。但是一段时间之后的统计表明,广泛使用电脑后,公司内部的耗纸量反而比从前上升了四倍之多。一位在外企工作的朋友马上给我解释为什么,她说,在她们哪儿任何一份材料都要经由电脑出成漂亮的公文,而且常常是"先打出一份儿再说"。如果有了错字、要删改内容或是调整版式,就要再进行一遍"先打出一份儿再说"的工作。如是者N次之后,才出落得一份满意的公文。

一份原本可以"凑合"使用的公文,由于有了电脑,有了可以获得更为体面完美的可能性,就要被多次制造并丢弃,造成了对资源和环境意想不到的破坏。也许我们寄希望于电脑开创的无纸化办公能对保护环境有所助益,但是我们在使用技术产品时往往忽略了另一个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科技及其产品的使用者是人。人的心态和习惯才是真正的决定因素。由于技术产品是人发明、生产的,最终也是由人购买、使用的,所以当我们谈论所谓科技及其产品时,已不是一个单纯存在的技术,它必然包含了人的诸多因素。在探讨科技本身是否会为环境带来福音的时候,实际上准确地说,是在探讨人类使用技术及其产品是否会为环境带来一个好结果。一切脱离人的因素单独探讨技术本身性质的作法都是片面和不足取的。

一个极好的例子是抗生素。

自从青霉素药物被发明并使用以后,人们以为找到了可以有效对付病毒的办法,与此有关的科学家也被授予了诺贝尔奖。然而,如同稍后出现的DDT一样,发明人获奖后不久,发明的副效应就出现了。

先是青霉素不再有效了。许多医生发现,几年前还药到病除的病毒对青霉素逐渐产生了抗体,使得原有的青霉素剂量变得毫无威力可言。一些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又重新抬头了。但这还不是最糟的情况。再往后不久,不断发现了一些被抗生素强迫强化的病毒新种,它们根本不惧怕抗生素,而且不断制造各种新型疾病,多种抗生素的阵地纷纷失守。无奈之际,人们一面不断加大抗生素的使用剂量一面继续寻找新的更有效的抗生素。直到后来,医学界宣布他们找到了一种极为强力的抗生素,它被命名为"万古霉素",意思是它的药效可以万古长存。医学界寄望它可以作为抗生素的终极产品,能够对抗一切令人头疼的病毒。然而让所有专家大跌眼镜的是,在万古霉素发现的几年以后就发现了一种新型的超级病毒,它不但不会被万古霉素杀死,反而要以万古霉素为食物,离开了万古霉素,超级病毒反而会饿死。无疑这又是人类盲目使用抗生素给自己制造出的又一个麻烦。

抗生素问题说明了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对任何事物均要全面地衡量,不能只看一个方面或一个时期的效应,要将其放在一个全面、长远的综合系统中评价。片面地看待一个事物在某些方面的良好表现或效应,急于就此作出肯定的结论会导致随之而来的盲目乐观甚至是混乱。在这个问题上,另外的两个例子就是太阳能和核能的推广。

众所周知,石化燃料终有耗尽之日,于是许多有远见的人士呼吁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更之以廉价且取之不尽的太阳能。推广太阳能无疑是好的,但客观情况是太阳能仅仅能成为石化燃料的补充,它的转化率和使用范围极其有限,不可能在所有方面替代石化燃料。最重要的是,现今社会的工业体系是建立在石化燃料的基础上的,如果将工业体系从石化燃料基础转换成太阳能,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技术上都是绝对不可能的。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太阳能的低效不足以炼出钢来。

太阳能汽车一向都是太阳能产品中最诱人的。可是若以太阳能汽车全面取代普通汽车,从生产线和相关材料全面调整的成本上看,不但要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同时还要付出倍于普通汽车生产线运转所需的资源量。按照熵理论,系统内能量的总和保持不变,但是有效能量在做功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转化成为无效能量(即熵)。可以推动做功的有效能量在总体上是趋于减少的,随着做功的增加无效能量在总体上是趋于增多的。技术作为一种能量转化器,其本身不能减少熵(即不可用能量「也包括各种资源」的总量)的生成,越是先进的科技工具或方法越可能意味着更大的耗能,产生更多的熵。尤其在两种体系彻底转换的大调整过程中,淘汰一个旧体系建立一个新体系,意味着必然的高能消费,即生成大量的熵。所以,有关太阳能的神话是不存在的。

核能又怎么样呢?

核能的高效和低成本历来为许多人乐道,但是核能的"先天不足"决定了它存在着很多致命的弱点。

核电站在运行时不能出半点差池。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就是最好不过的前车之鉴。问题是"人有失手,马有乱蹄",世界本身不稳定的特性决定了人必然是有失误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诸多努力将这种情况的出现尽可能地减少或推迟,但是做到绝对杜绝人为失误是不可能的。混沌学说揭示了世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根据混沌学说的基本原理,系统内充满了对某一事件未来结果具影响力的诸多不可预测和不可认知的因素。我们对所有安全措施的严守都只能是为我们提供一种近似的而非彻底的安全。核电站自身潜在的高危特性是不能允许操作人员有丝毫失误的,这与世界本身的不确定性是严重背离的,因此也就谕示着核电站隐含了不可避免的危险。

核物质高强度的放射性对人体和环境的毁灭性不用赘论了。核能从经济的角度上讲也并非完全可行。人们不了解的是,建一座核电站相对容易,拆除它却要花费数倍乃至十数倍于建造的费用。拆除核电站要将整座核电站用特殊的工具切割成一块一块的小砖头,然后一块一块地用特殊仪器检测,未发现含有过量核辐射的才可以运走。若发现其含有超量核辐射的则要按核废料处理。

提到核废料,极少有人知道它处理的难度,这也是造成公众对核电站抱无所谓态度的主要原因。核废料不同于废电池,统一收集密闭封存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核废料中不能被完全用尽的核物质仍具有极强的放射性,且具有残留时间长、毒性剧烈的特点。核废料即使贮存过百万年,其残留物质中的核辐射剂量仍能超过允许剂量的一千万倍以上,这是一般人难以想象和理解的。比起核电站的运转来,世界本身所具有的不稳定特性,必将给核废料的安全贮存带来难以预测、不可避免的破坏。基于此,许多原来率先建造核电站的国家正在考虑停建缓建核电站。国外一些专家也呼吁人类在对核能的使用上要慎之又慎。因为核技术不仅是用于军事上才会威胁到人类安全,核技术本身就是极度危险的。

"环保汽车"是相当一些稍有环境意识但又不愿牺牲个人便利的人士所乐道的。它同时也是不少汽车制造商的重要卖点。所谓"环保汽车"主要指的是尾气排放达标的低污染汽车,这种汽车被说成是可以改善空气状况,对保持良好环境有所助益的。然而问题是,环境不仅仅包括空气,她还包括矿产、水、土壤等资源以及各种野生生物及其生境。如果以"大环境"的角度看待尾气排放达标的汽车,那么不难发现,所谓"环保汽车"是根本不存在的。

汽车生产是耗能大户,它需要大量的金属、煤炭、橡胶、塑料、水和其他相关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的消耗以及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会随着"环保汽车"的推广、汽车总量控制的解禁而大幅上升。综合来看,"环保汽?quot;可能会带给环境更大的破坏。所不同的是,如果能将所有对环境的破坏予以量化的话,"环保汽车"是将对空气的污染转嫁给了水、土壤和空地,将城市局部的污染分散到了全球范围。然而污染的各项总量没有减少,反而可能会有所增加。因为普通汽车的尾气污染可能是限制汽车生产和使用的唯一因素。这个因素消失了,汽车数量上升的同时,各种污染总和也随之增加。

汽车要停放还要行驶。停车场和道路随着车的大幅度增加而增加。停车场和道路的扩张不仅要以牺牲农田或荒野地为代价,其建设过程本身的污染也是有目共睹的。如果仅仅因为尾气合格就被大张旗鼓地推广到家庭,那么随之而来的道路、停车场乃至城市的大规模改扩建以及最终导致的环境破坏的总帐还是要算在"环保汽车"头上。

记得有人曾讲过"网络是绿色的"。在一些文章谈科技对环保的作用时,所提到最多的也是网络。在许多人眼里,通过无形网络传递信息所节省下来的有形媒质,上面几乎写满了科技对保护环境所作出贡献的溢美之词。然而,"不识网络真面目,只缘身在网络中"。有一点我们要牢记的是,科技只是转换器不是节能器,它只能省力却不能省功。越是高效的技术对可用资源的转换越是快速,对环境的破坏可能也越大。

在电脑时代尤其是网络时代,由于计算机日趋廉价和高效,更由于人们普遍对此的认同,导致计算机数量的猛增。大量制造、运输、销售计算机及其配件、外设导致大量地消耗各种资源。此外,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不仅传递了信息,同时还"生成"了更多的信息。为了从全部信息中甄选有用的信息,为了读取、保存这些信息,所作的各项工作,最终都是可以被还原成对资源的消耗。网络生活越是发达,人为生成的垃圾信息就越多,我们为此就要付出越多的"成本"。所有的成本在末端都是由环境来承受的。

网络时代是对人造成强烈异化的时代。如果对这种异化的理解不是那么真切的话,就请看看标准的网虫上网时的表现吧。网虫过网上生活时是处于一种极度的亢奋状态,兴奋、焦躁且精神脆弱。这种变态反应在英国已经有了一个专有名词来定义它――电脑狂暴症。由于电脑操作的挫折或网络生活的高度兴奋带来躁狂状态的作用,操作者的情绪反应会出现异常变化,表现为攻击性大大增强,对人宽忍程度的降低,与周围人的关系出现不协调,作息变得没有规律。据报道,某些网虫上网时是穿着尿不湿干啃方便面来渡过十几、二十几个小时的。这种极为典型的例子生动描述了迷恋网络生活对人的负面影响。实际上,当人面对着一台电脑或是通过一台电脑面对着一个无边的网络时,电脑狂暴症的各种症状几乎会出现在每一个人身上,不同的仅是程度而已。但不论程度上的差异有多大,电脑时代对人强烈异化的事实无可否认地存在。这种异化作用的长期累积,必然会不同程度地改变相关者的生活方式、观念乃至整个人格。它潜移默化地改变人的心态,让人逐渐远离平静、从容、随和的健康状态,更多地被包围在失落、暴躁、缺乏自制力的不良状态中。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环境的污染首先是人心灵的污染。人心灵的污染最为重要的就是"爱的丧失"。爱的全部含义包括了爱的情感、爱的行为和爱的能力。所有这些无不是以人格的健康状态和内容为基础。难以想象,一个狂暴的人如何保留并发展他人格中有关"爱的情感、爱的行为、爱的能力"的部分。当一个社会全面进入电脑时代或网络时代,全面面临狂暴状态统治的时候,我们如何能不担心人们尤其是孩子们"爱的丧失",以及随之而来的对他人对自然环境的漠不关心呢?

当我们谈到电脑和网络的时候,总是首先想到它们为我们工作和生活提供的便利。它们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确实为我们提供了许许多多的便利。但是,电脑和网络的使用者是人,人的心态和习惯决定着技术产品对世界的影响。我们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在商场削价处理商品的时候,人们总是会趋之若鹜,买回来一大堆不知有用还是没用的东西。购买大量商品的原因就是因为便宜。同样的原因,因为有了便利,我们会很"自然"地增加各种不知有用还是没用的工作或娱乐。就象那些减价商品一样,所有这些东西或许我们根本就不需要。

技术总在不断地更新,同时它总在不断地"生成"我们对消费品的需求。生活中日益丰富的消费品真的是我们所需要的呢,还是被需要利润的制造商说成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呢?科技推动社会在进步,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如果我们将这一表象剖析之后,就会发现所谓科技推动的社会进步,居然有相当一大部分是我们对物质消费的"进步",是我们对消费品向往的"进步",是我们消费能力的"进步"。

廉价和便利是生成过度消费的重要条件,所有的过度消费都是消耗和破坏。正本清源地想一想,这些不必要的消耗和破坏根本的制造者是谁呢?难道不是我们对技术盲目地崇拜所造成的吗?我们想当然地认为技术越先进,随之获得的能力越强,我们对自身命运以及自然环境的良性影响也就越有效。然而我们忽略了重要的一点: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当我们把主要的精力和兴趣放在了对能力和获取能力的方法的追求上,我们同时就会失掉当初之所以需要必要能力的真实动机。我们越是觉得,唯有获得更多的物质基础以及对这种基础构建的能力才能获得幸福时,幸福本身也就越少被我们真正关注到。同样的,我们越是认为只有获取更多的高新技术及其产品才能对改善环境有所作为,环境本身的改善也就越没有指望。老子对此的描述是"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肯定仍会有许许多多的人对技术本身尤其是高科技产品一如既往的倾心。然而,从保护环境的角度看,对技术及其产品的热忱绝不会对环境有什么帮助。因为能给环境真正带来福音的不是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及其产品,而是一个古老的朴素的观念――敬畏自然、克制贪欲。当年甘地就说"地球能满足我们的生活所需,但是满足不了我们的贪婪。"如果我们真的能够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并且真的能把它落实在自己的生活中,检点自己的生活方式、消费行为,减少对地球有限资源的消耗,减少对仅存的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这一切才真的是为环境带来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