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游白书 铃木:请问广东音乐的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9 21:34:52
很多人跟我一样,虽然生在广东,但对本土的音乐的发展还是不了解!我想知道广东音乐关于民歌和舞蹈方面的东西!!希望哪位高手可以帮一下忙!!

广东音乐形成于清末民初。演奏广东音乐的组织最初为戏曲音乐乐队及亦农亦艺的“八音会”,除用于民间婚、丧、喜、庆等场合外,二十年代当地放映无声电影之前和过程中,常奏广东音乐,因此,影响很大。这时,群众性的音乐集社纷纷成立,如“济隆”、“素社”、“钟声慈善社”等,自娱性的自由组织活动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从三十年代开始,城市广东音乐受商业化的影响,常用于茶馆、舞厅之中。

  广东音乐的乐队编制早期与戏曲音乐所用乐器相同,为二弦、提琴(与板胡形制同,但较大)、三弦、月琴、横箫五件;号称“五架头”,亦称“硬弓组合”。一九二六年广东音乐演奏家、作曲家从上海丝竹乐中吸收了二胡(将外弦改为钢丝弦,并夹于两腿间演奏,被称为粤胡),从潮州音乐吸收了秦琴,加上原来流行于广州的洋琴,其编制由原来的“五架头”变为粤胡、秦琴、洋琴的“三件头”。以后在“三件头”的基础上又添加了洞箫、椰胡,变为“五件头”。“三件头”与“五件头”与早期演奏形式相比,亦称为“软弓组合”。三十年代由于受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城市广东音乐演奏中曾普遍地应用过小提琴、萨克管、吉他、小号、木琴等外来乐器。这种大量吸收的后果可以说是两方面的;一方面它曾破坏了广东音乐传统的淡奏风格,使之舞场化、爵士化。另一方向在演奏上由于演奏家的努力和民间音乐的影响,不少乐器在民族化、地方化方面作出了大胆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特别是小提琴演奏上的改造,三十年代尹自重以小提琴演奏的《小桃红》等乐曲,开创了广东乐派的提琴演奏风格,他应用了提琴的多种技法,使乐曲的表现力更为生色,这方面的改革亦被当地群众喜爱、接受和承认的。

  广东音乐的艺术特色,早期在硬弓编制基础上,演奏特点初步形成,演奏曲目较广泛。特别是由于早期在广东音乐方面有影响的人物,多擅长弹弦乐器,如严老烈、丘鹤俦擅长洋琴,何柳堂擅长琵琶等。因此,早期流行的广东乐曲,旋律节奏活泼,变化自由丰富,旋律线多跳进,叠句用得较多,应用加花的手法往往使乐曲获得新的发展,在调式上正线与乙反线的色彩对比已初步形成。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早天雷》、《连环扣》、《三潭印月》、《双飞蝴蝶》、《雨村芭蕉》、《饿马摇铃》、《小桃红》、《双声恨》、《昭君怨》、《走马》、《下渔舟》等。这一时期处于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前后,由于受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影响,对艺术要求更新改革,音乐性格热情明朗,旋律欢快流畅.乐曲大多反映出人民对民主、进步思想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生活风貌和精神气质,是现实主义的。

  上世纪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为广东音乐广泛流传与发展的兴盛时期。其主要标志是在早期演奏改编传统乐曲的基础上,出现大量民间创作乐曲,使广东音乐在旋法、节奏、调式、结构、演奏特点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备。二十年代出现了以何柳堂为代表的何氏叔侄三人(其族弟何与年,族侄何少霞),代表作品有何柳堂的《赛龙夺锦》、《鸟惊喧》、《醉翁捞月》、《七星伴月》、《晓梦啼莺)、《迥文锦》。何与年的《重阳三复》、《松风水月》、《清风明月》、《晓苑春回》、《广州青年》、《午夜遥闻铁马声》;何少霞的《陌头柳色》、《下里巴人》、《三跳涧》等。二十年代中期,广东音乐发展历史上一位重要的演奏家、作曲家吕文成,厂东音乐粤胡演奏的开创人、奠基人,他创作改编了近二百首乐曲,把广东音乐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其中优秀的作品如《蕉石鸣琴》、《烛影摇红》、《落花天》、《平湖秋月》、《青梅竹马》、《银河会》、《歧山凤》、《步步高》、《醒狮》、《沉醉东风》、《月影寒梅》等等。这一时期的优秀作品还有丘鹤俦的《娱乐升平》、《狮子滚球》、《双龙戏珠》;何泽民的《孔雀开屏》、《花间蝶》;陈德钜的《西江月》、《宝鸭穿莲》;易剑泉的《鸟投林》;陈俊英的《凯旋》;陈文达的《惊涛》;尹自重的《华胄英雄》等等。

  建国后,在发扬广东音乐优秀传统,恢复广东音乐清新健朗面目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创作了一批反映现实生活的优秀广东音乐作品。如陈德钜版《春郊试马》、林韵的《春到田间》、刘天一的《鱼游春水》、乔飞的《山乡春早》、廖桂雄的《喜开镰》等。

  广东音乐的主奏乐器粤胡在演奏上的主要持点:左于主要技法有滑音(其特点为定把滑音,常用小三度的绰注)、回滑音(常用于同音反复的装饰旋律)、先锋音及加花等,传统演奏左手不用揉弦技法,而用压按和空弦震音,压弦颤动幅度较大,自有其韵味特点。右子弓法多用分弓,快速弓法较多,奏强拍时,多使推弓。

  著名的广东音乐演奏家有刘天一、方汉、朱海、梁秋等。

广州的艺术文化以大众化为主流,集中体现岭南文化的艺术特点,既表现出悠久的历史渊源,又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区域特色,独树一帜,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主要的艺术品种有粤剧、广东音乐、粤曲曲艺、岭南国画及手工工艺等。 广州是粤剧的发源地之一。明末清初,广州城的歌舞戏曲演出活动十分频繁,大批外省戏班(统称外江班)南下进城。明嘉靖至万历年间,传入了江西弋阳腔和江浙昆腔杂剧。到了清初,徽剧、秦腔等也陆续传入广东。本地班吸收其部分唱腔与表演艺术,又吸收南音、龙舟、木鱼、粤讴等广东民间曲调,逐渐汇合成独具特色的粤剧,具有以梆子和二黄为主体,以地方民间演唱和小曲小调为辅,富有地方特色的丰富多彩的唱腔体系。孕育成长于本地班而成熟于梆黄声腔使用的粤剧,正是南北文化交流创新的产物。清咸丰四年(1854),粤剧艺人李文茂响应太平天国起义,起义失败后粤剧被禁演长达十多年,受此浩劫磨炼,粤剧艺人更易接受民主主义思潮的影响,也促进了粤剧改良。辛亥革命前后,粤剧出现许多重大变革,一些爱国艺人纷纷组织了志士班,在编演地方题材剧目和时装文明戏的同时,编演了《文天祥殉国》、《温生才刺孚奇》、《秋瑾》、《戒洋烟》等反清、反帝、反封建题材的戏。与此同时,逐步以广州方言取代戏棚官话,真嗓取代假嗓,剧种的地方特色日益鲜明,由此完成了粤剧声腔的根本转变。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以广州为活动中心的省港班崛起,粤剧人才辈出,事业兴旺,现代色彩明显增强;行当精简,从原来十大行当合并为文武生、小生、武生、丑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六柱制”;唱腔音乐丰富多变,唱腔中糅进大批民间小调、中外流行歌曲及器乐曲;伴奏乐器在传统弦管之外增添西洋乐器,打击乐器引进京剧锣鼓及爵士鼓,乐队伴奏乐器多达40种以上;舞台布景、灯光、服饰争妍斗丽。在邝新华、千里驹、桂名扬、薛觉先、马师曾、白驹荣等名师名角的推动下,形成大型地方剧种。

建国后,粤剧进行了改革,更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享有“南国红豆”盛誉的粤剧在每个发展阶段都有代表性的表演艺术家,近百年来影响最大的有薛觉先、马师曾、廖侠怀、桂名扬、白驹荣五大流派,著名表演艺术家还有红线女、靓少佳、罗品超、吕玉郎、文觉非、郎筠玉等,当代新秀有卢秋萍、彭炽权、倪惠英、冯刚毅、曹秀琴、曾慧等。著名旦角表演艺术家红线女所创立的“红腔”,近半个世纪来更享誉海内外。这些表演艺术家的活动以广州为中心,带动珠江流域乃至东南亚、欧美华人社会。1956年前,以广州为集散地组成的民间职业粤剧团达36个。现广州地区的专业粤剧团有广东粤剧院和广州粤剧团等,他们不仅代表粤剧表演的最高水平,而且还肩负着带头探讨粤剧艺术规律、促进粤剧的繁荣与发展的任务。

广东音乐(初称粤乐)发源于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乐种只有百余年历史。它本是丝竹音乐,起源没有确切记载。一般认为明清时外江班入粤演出的同时,传入中原古乐、昆曲、江南小调等民间器乐曲,渐与本地民歌民谣相结合,又借鉴西方作曲技法和演奏手法而逐渐形成。它充满时代色彩和变革精神,因而发展迅猛。19世纪中晚期是广东音乐的形成期,先后涌现何博众、严老烈两位精通音律的音乐家(既是演奏家又是作曲家)。经过他们的精心研究与实践,逐步形成特有的带规律性的使用装饰音和“加花”的旋律,并运用这种手法创作改编出《旱天雷》、《倒垂帘》、《连环扣》、《饿马摇铃》、《雨打芭蕉》等具有独特风格和地方色彩的著名乐曲,从而标志着广东音乐形成乐种。在广东音乐的发展成熟过程中,涌现出众多的杰出人才,其中有清中叶至晚清被称为“何氏三杰”的何柳堂、何与年、何少霞,有民国时期被称为“四大天王”的吕文成、尹自重、何大傻、何浪萍。此外还有不少作曲家、演奏家。他们先后创作出《平湖秋月》、《步步高》、《孔雀开屏》、《鸟投林》、《宝鸭穿莲》、《凯旋》、《柳浪闻莺》等500多首乐曲。吕文成将北方二胡的丝弦改成钢弦,创出了高胡,音色高亢明亮。又改良了扬琴,以高胡、扬琴、琵琶(或秦琴)“三架头”为核心的“软弓”乐器组合,成为广东音乐最常用、最有特色的代表性乐器组合。此外,演奏广东音乐还有“硬弓”组合、“五架头”、“七架头”等。所用乐器发展至数十种之多,吹、拉、弹、打均有,所奏旋律婉转优美,音色清脆明亮,节奏清新明快。民国初年,在广州出版发行了大量的广东音乐乐谱曲集,成立了“济隆”、“素社”、“角社”、“钟声慈善社”等广东音乐社团,广州的电台每天播放广东音乐唱片,使广东音乐很快推广至全国和港澳及国外华侨聚居地。新中国成立后,在广州成立广东音乐的专业研究机构和乐团,广东音乐的发掘整理、理论研究、创作和演奏都有新的发展。1956年,在广东音乐研究组的基础上,集中全省广东音乐名家刘天一、陈卓莹、易剑泉、陈德巨、黄锦培、方汉、梁秋等成立专业的广东民间音乐团(1958年起与广州曲艺队合并,更名广东音乐曲艺团)。广东音乐突破传统的单奏、齐奏形式,发展了独奏、重奏、协奏、大合奏等多种表演形式,产生了《春到田间》、《春郊试马》、《鱼游春水》、《山乡春回》、《月圆曲》、《绿水长流》、《织出彩虹万里长》等一大批优秀作品,出现了以余其伟为代表的新一代演奏和创作人才。广东音乐成为中国著名的地方新兴乐种之一。

用广州话演唱的曲艺7种类有龙舟、木鱼、粤讴、南音、咸水歌、粤曲等。其中第一大曲种为粤曲。粤曲来自戏曲声腔,清道光初年出现“八音班”,并逐渐发展成为以演唱粤曲兼唱木鱼、南音的职业曲艺班。同治、光绪年间盛行失明女艺人(俗称盲妹、师娘)卖艺演唱,始为穿街过巷卖唱谋生,后上茶楼旅馆卖唱。民国年(1918),开始有非失明的女伶登台演唱。由于重唱工,没有化装,不带表演,易于普及,至20世纪20 ~40年代,女伶演唱达到全盛时期,名家、名曲、名腔不断涌现,流派纷呈,有大喉唱家熊飞影,子喉演唱家张琼仙,平喉演唱家小明星、张月儿、徐柳仙等代表人物。建国后,粤曲更得到蓬勃发展,1956年广州市专业民间职业曲艺队(组)多达33个,从业人员400多人。1958年11月成立广东音乐曲艺团,成为颇具规模的曲艺(包括广东音乐)演出队伍。著名曲艺演员有熊飞影、关楚梅、李少芳、谭佩仪、黄少梅、何丽芳、李丹红、崔凌霄、杨达、黄俊英等。70年代以后,群众性的粤曲演唱活动得到提倡,遍布全市的民间粤曲社团(私伙局)多达100个以上,更有不少交流观摩活动。

粤讴是清嘉庆道光年间,由冯询、招子庸等文人在木鱼、南音等地方民歌民谣的基础上加工发展而成,主要流行于广州地区。初期粤讴作品除极个别为长篇外,绝大多数为十余句的短曲,句格、声韵和节拍极严谨,内容多为诉说男女爱情和妓女不幸遭遇,曲调哀怨沉郁,节奏缓慢。

道光八年(1828)出版的招子庸《粤讴》,光绪三十年(1904)已被译为英文传至欧洲,后又被译为葡萄牙文;在当代,郑振铎在《中国俗文学史》中,陆侃如、冯沅君在《中国诗史》中给予了很高评价。清末民初,粤讴出现不少直面人生、抨击黑暗的作品,在中国通俗文学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木鱼是一种流传久远的广东曲种,用广州方言演唱。佛教传入岭南后,俗讲变文和佛教宝卷传唱与岭南的民歌融合,于明代后期形成木鱼,清代极为兴盛。其唱腔简洁朴素,轻柔清雅,内容除与宗教有关外,还有历史故事、神怪传说、儿女私情、家庭伦理等,有较高的民间文学价值。木鱼优秀的代表作有《二荷花史》、《花笺记》等。

龙舟用广州方言演唱,形成于清乾隆年间。艺人多在渡船上为过渡者演唱,演唱者手持一支杖头木雕龙船的长棍,胸挂小锣小鼓,边敲边唱,内容以神话故事和劝善祝颂为主,基本上是吟诵式,腔调朴素粗犷,富有乡土气息。辛亥革命期间,出现宋四郎撰《社会龙舟庚戌年广东大事记》,评论时局,鼓吹革命。

南音在龙舟、木鱼歌的基础上,受潮曲、南调的影响,逐渐加工锤炼而成。形成于清乾隆、嘉庆年间,流行于广州和珠江三角洲,由勾栏画舫而流入民间,其唱词严谨、整齐,行腔婉转悠扬,旋律优美动听,擅于抒情。代表作《客途秋恨》、《叹五更》表达了对被迫害和被侮辱者的同情,建国后出现的优秀南音新作有《沙田夜话》等。知名粤曲唱家李丹红及陈燕莺、陈丽英等擅唱南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