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农村视点:男性与女性生理上有什么区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8 19:53:05

青春期发育后,男性身材高大,肌肉结实,喉结突出,声音变得低沉粗犷,长出胡须, 汗毛加重,出现遗精;女性皮肤细嫩,嗓音尖细,乳房隆起,肌肉柔韧,月经来潮。男性和女性身体的这种生理变化的性别差异称为第二性征。(男女生殖器官的不同外形和构造特征叫做第一性征。)
  青春期男女除了在身体外形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外,在身体结构以及组成成分上也都有所不同。
  例如,男女的骨骼、肌肉和脂肪在质、量以及分布上都有一定差异。
  从骨骼上看,虽然男女骨骼数目一样,但女性骨骼一般比男性轻,全身骨骼的总重量大约比男性轻20%。另外,骨骼的骨皮质较薄,骨密度较小,上肢骨和下肢骨都比男性短,导致了女性外形较矮。
  从肌肉上看,男性肌肉比女性发达,肌纤维较粗,男女肌肉总量的比是5∶3,并且男性肌肉中所含水分较少,而蛋白质和糖的成分较多,因此男性肌肉不仅力量大而且耐性强,不容易出现疲劳。
  从脂肪上来看,女性脂肪比较丰富,其重量大约占体重的28%,而男性脂肪只占体重的18%。在青春期生长突增过程中,男孩的脂肪量不仅不增加,反而逐渐减少。而女孩在生长突增过程中,脂肪量一直在继续缓慢地增长,突增高峰过后,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女孩脂肪增加的速度大大加快,使外形显得更加丰满,有些女孩则可形成肥胖。
  女性的脂肪主要分布在腰部、臀部、大腿部以及乳房等处,女性的这种特征有利于怀孕分娩,因为丰满的体脂可起到缓冲作用,同时也是一种能量库,可供胎儿的需要。
  男性由于在骨骼、肌肉发育方面具有优势,所以一般的男性体力强,力量大,能承受较重的体力劳动和较大的运动负荷。
  除了形态和功能的差别之外,在两性在心理上也有鲜明的区别,男青年直率、雄心勃勃、大胆、争斗精神强,对爱的要求强烈而且主动,喜欢与美丽、聪明、活泼的女子交朋友;女青年则差涩、腼腆、胆小、多愁善感、温文尔雅,对爱的要求被动,对被爱的要求强烈,喜欢与可靠、成熟、能体贴人、有男子气的男性为友。这种男女性格和行为上的心理特征被心理学家称为第三性征,即性别程度,简称性度,指的是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明朗化。
  显然,男女之间的第三性征也是明显不同的。传统观念认为男子气质的突出之处是刚强,女子气质的珍贵之处是温柔。随着时代的进展,气质的内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比如女性中不乏热情泼辣、豪义刚烈、精明强干者;男性中也涌现出不少刚柔共济、感情丰富、务实稳重者。于是国外有些著名的心理学家提出男女双性化的概念即所谓第四性征.
  第四性征是指无论男女两性,都应取长补短,同时具有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心理特征。他们认为具有双性化气质的人在很多情况下能把事情办得更出色,才华出众,运筹帷幄,这些人的自尊感更强烈,因而是一种理想的模式。这是对第三性征认识的一次革命性飞跃。

(一)性别与社会性别

社会性别与性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性别(SEX)指的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体差异,即男性与女性之间的生理差异,所谓“男女有别”,首先指的就是这种生理差异。社会性别(GENDER)指的则是男性与女性的社会差异,即由于男女生理差异而形成的对男女两性不同的期望、要求和限制。站在社会生活这个更为宏大和广阔的视角,我们不难发现,社会性别以及由此所引发的种种差异更为人所关注;换言之,我们所看到的性别差异中,最普遍和最醒目的就是社会性别差异。也正因为此,在传播学的范畴中,研究社会性别差异对于大众传媒的影响以及大众传媒对于社会性别认知的作用与影响才有了更稳固的基础和更高的价值。

而要研究社会性别的差异,首先必须了解这种差异是如何形成的。

心理学和人类学的大量研究成果表明,影响社会性别差异的主要因素有两个,即生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注1)。生理因素包括染色体、性腺与性激素、解剖构造、生理机能、身体形态、运动机能等。生物学上的性别是由染色体决定的,这是先天的。儿童的大脑发展与性激素有关,所以这种性别差异可能产生特殊的行为和认知策略。另外,由于两性体形、体重、身高、力量的差异,也有可能影响性别行为,如男性的支配性和攻击性,女性的服从性和被动性。这说明生理因素的确对性别差异的形成有一定作用,但生理因素对性别的心理差异不起决定作用,性别差异的形成在更大程度上是取决于社会、文化因素,取决于对儿童的教养。著名人类学家马格丽特·米德对新几内亚境内三个原始部落的研究发现:阿拉佩会部落中的男女共同抚育子女,均具有角色定型中女性化特征;蒙杜古马部落中的男女均富有进攻性,具有角色定型中的男性化特征;而德昌布利部落中的情形正好与我们的社会相反,即“男主内,女主外”,男性具有角色定型中的女性化特征。米德指出:所谓男性和女性的分工并不依赖于生物学的性差异,相反,它是特定社会的文化条件的反映(注2)。所以,在考察和研究了许多社会现象、心理现象后,研究者认为第二个因素即社会文化因素是性别差异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也就是说,性别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文化培养的结果,或者说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差异。

关于能力或智力方面的性别差异也值得讨论。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是生理因素决定了女性的能力或智力不如男性。但心理学研究证明:第一,智力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概念,不能作简单化理解。目前心理学上的智力概念是由言语、思维、记忆、感知、操作等多种特质组成的。第二,研究表明男女在智能和能力方面表现出总体的平衡性,也就是说男女智能和能力是相当的,只不过男女在智能和能力结构中的某些方面有所不同。比如,在言语能力上,女性优于男性;在记忆方面,男性比女性擅长意义和逻辑加工;在思维方面,女性倾向形象思维,男性倾向抽象思维;在感知方面,女性知觉速度快,男性反应速度快等。第三,所有的研究是在统计意义上得出的结论,或者说性别差异是男女平均水平的差异。所以,当我们面对一个男孩或女孩时,不能根据其性别差异简单判断他是擅长抽象思维或她是擅长形象思维,即不能将性别差异等同于个体差异。在上述三个基础上,我们才能避免智力或能力方面的性别歧视。

至于男女两性的个性特征,如依赖性、恐惧、同情心、攻击性、兴趣爱好和道德发展,则更多地由社会文化因素所决定。总的说来,由生理因素所决定的性别差异没有我们通常想象的那么大,而由社会文化因素所决定的性别差异也没有我们通常想象的那么小。

社会性别差异及其性别的传统印象,并不是生理方面的必然结果,而是被社会文化所赋予、培养的结果。性别的传统印象主要包括对男女两性的性格、形象、智力、社会分工、家庭角色等方面的定型化。比如就性格而言,理性、勇于探索、进取、勇敢、坚强、喜欢高技术等总被归为男性的特征,而柔弱、温和、感性和被动总被归为女性的特征。性别的传统印象强调女性在性格、智力、能力、创造性等方面天生就不如男性,所以不适合承担重要的社会角色;而在承担家庭责任方面女性优于男性,所以适合承担家务劳动,由此推论出女性的重要职责是辅助男性。这就是性别成见,其最根本的问题是将男女两性的生理差异无限扩大到社会领域,将性别等同于社会性别,结果得出了女性必定不如男性,因此要被男性支配的结论。这种结论使男性优势和女性附属男性的地位合理化,否定女性独立人格和自由发展的权利,强化不平等的性别权力结构。尽管国家在法律上规定了男女平等,但是,在落后的社会文化中,观念上的不平等依然根深蒂固。

(二)大众传媒与性别传统印象

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不仅是一种社会文化,而且蕴涵或者说吸纳了越来越多的商业元素,因而呈现出越来越强的商业性。但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大众传媒都不可能脱离性别传统印象而存在。一方面社会中存在着性别传统印象,内含商业元素的大众传媒必然会追求大众认同,这就不可能不反映社会性别的差异特别是带有明显性别成见的性别传统印象(包括媒介的无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大众传媒同时也就强化并在新一代人中塑造着这种性别传统印象。许多研究表明,大众传媒没有平等地对待男女两性。一般而言,大众传媒更重视男性的政治、经济权利,重视他们的社会地位;对女性,则更关注其生物性别方面的特征。

这个结论可以从大众传播学中的社会组织论里找到足够的论据。这个理论认为:稳定的人类社会相互作用方式指导着人的行为,即群体中的人们在相互了解的规则范围内组织彼此之间的交流。其主要社会组织成分可以通过四个基本概念来理解:规范、角色、等级和制约。规范是一个群体所有成员都能理解和遵循的普遍规则;角色适用于群体活动中的具体位置;等级意味着人在群体中地位的差异,处于较低地位的人要服从较高地位的人;制约是一种社会控制,通过社会控制,使个人避免践约规范。大众传媒往往通过选择性的陈述和对某些主题的强调,来反映社会规范、角色、等级和制约,包括对性别的理解、性别角色、性别构成的等级以及对不同性别的人的制约。因为只有反映社会文化规范,大众传媒才能与受众交流,并得到最大程度的认同,大众传媒的商业化使之更是不自觉地追求这种认同。与此同时,大众传媒也是性别传统印象的重要来源,“具有建构性别意义或模式的功能”(注3)。比如,广告总是利用受众最熟悉的价值与前提,即社会中的优势意识形态来建构性别的意义和模式,赋予女性年轻、漂亮、温柔、顺从等固定的特征。传媒对规范、角色、等级和制约的这种描述,常常会内化为受众的一种社会期待,最终会影响受众的性别认知和行为。

(三)从社会性别差异看大众传媒

鉴于大众传媒所具有的上述双重功能(反映和建构),我们认为有必要关注传媒中的两性形象,并从社会性别视角来评价传媒中的两性形象。作为一种观察和分析的工具,社会性别视角可概括为互相联系的五个方面:第一,女性具有独立人格和独立的存在价值,而非男性的附庸;第二,女性自身具有多种潜能,尤其在现代社会,女性应该是(事实上也可以发展为)多样化的社会角色,而非仅仅是“贤妻良母”式的传统角色;第三,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女性生活意义或生命价值与男性一样具有多样性,而不取决于其观赏性如何,如容貌是否美丽、身材是否苗条、年龄是否年轻或者性格是否温柔等;第四,女性应该成为审美主体并具有创造自身美的自由,而不是为男性文化或消费文化的“美”的标准所控制,成为单纯的审美对象;第五,长期以来,“男性优势”的基本观念已经成为我们文化中的一个习惯部分,男性女性无意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更习惯于从男性中心文化的角度来审视或评价女性形象,因此,我们需要对传媒中的不平等保持一种性别敏感。

我们注意到,近年来,在大众传媒特别是一些广告中,存在着一种歪曲女性形象的风气。比如,女性在广告中更多地被渲染成家庭主妇的形象,她们大多身穿围裙在厨房做饭,或喜滋滋地为男人洗着衣服,而男人则舒服地坐在沙发上,或居高临下地宣称:“我的梦中情人,应该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在这样的广告里,女性不具有独立人格,不具有独立的存在价值,而只是男性的陪衬,其价值、其可爱只在于能“依顺的、不作声地衬出男人的自尊、地位、虚荣和满足”。从男权文化的观点看,这是正常的商业广告,因为女性的价值天生就在于如何满足男人。但从社会性别视角看,这种广告不经意地承袭了封建的家庭观念,是典型的性别歧视,对形成男女平等的社会潮流不利。女性依附男性,并不是一种天然定则,而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它是不合理的,也是可以改变的。

这类问题贴主最好在网上自查,理解的会更好。

不会吧,这都不知道,男的有那个女的没有嘛,女的有的男的没有嘛!呵呵

男的女的什么区别都不知道,不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