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维国际检验集团招聘:当代中国存在哪些法律文化,它们有什么作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9 01:42:31

历史发展的趋势表明,未来世界的竞争主要是文化的竞争,其焦点又将会主要地表现在法律文化的竞争上,即不同渊源和不同性质的法律文化的竞争与冲突,其主要表现是西方资本主义法律文化与东方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激烈较量。面对这种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要建成强大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高瞻远瞩,从未来发展的高度认识和构建当代中国法律文化,以抢占未来世界发展的最佳起跑点和制高点。

一、法律文化的内涵

对此做出估计是很难的,因为我国对法律文化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又加之现代世界文化交流是如此的密切和频繁。对此问题,我们在这里暂且不作探讨,单从法律文化的概念来讲,在我国学术界也众说纷纭,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如下几类:——有的学者认为:“法律文化是人们从事法律活动的行为模式和思想模式。”“它泛指一定国家、地区或民族的全部法律活动的产物和结晶,既包括法律意识,也包括法律制度、法律实践,是法的制定、法的实施、法律教育和法学研究等活动中所积累起来的经验、智慧和知识,是人们从事各种法律活动的行为模式、传统、习惯。”——有的学者认为:“法律文化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是社会上层建筑中有关法律、法律思想、法律制度、法律设施等一系列法律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它是以往人类法律活动的凝结物,也是现实法律实践的一种状态和完善程度。”“法律文化由法律思想、法律规范、法律设施和法律艺术组成。”——有的学者认为:“法律文化是文化的一种具体形态,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法律生活所持有的思想观念、理想人格、情感倾向、行为趋向。即关于权利与义务的价值选择、思维模式、情感模式和行为模式的总和。”——有的学者“将法律文化理解为法律现象的精神部分,即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结构决定的,在历史过程中积累下来并不断创新的有关法和法律生活的群体性认知、评价、心态和行为模式的总汇。”“法律文化”究竟是什么呢?我认为,要认识和定义法律文化,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进行研究:其一,法律文化对比会经济具有依附性,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法律文化的发展。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法律文化同其他文化一样,都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生产条件、生活方式,便有什么样的法律文化。而一个社会的物质条件和生产方式决定着法律文化的性质、作用、功能、表现形态等等。其二,法律文化体现着一定的政治社会的要求。法律是阶级社会的产物,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并为统治阶级服务。法律文化虽然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类型,但由于它的浓重的法律色彩,使得这种文化类型的政治功能显得比其他文化类型突出和强烈。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反映了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全国人民的法律要求和意志,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是人类彻底摆脱愚昧和野蛮,向更高级的文明社会迈进的社会精神财富。其三,法律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它具有文化的属性和与文化同样的认识方法。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即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法律文化的认识和定义也应当从意识和精神的层面和领域上进行。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认识,我认为,法律文化是以社会生产力发展为前提,以社会经济为基础的,体现着一定社会历史时期的政治要求的所有法律现象的总和。包括法律心理、法律行为、法律制度以及组织机构。任何一个国家的历史,既是一部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文化的发展史。而作为一部文化发展的历史,它的发展变化的过程充满着矛盾、冲突、斗争、选择。当代中国法律文化的现状,是同当代中国社会的现状紧密相连的。法律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构成内容,是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因而法律文化的现状也就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当代中国已经进入了21世纪,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稳步提高,科技文化水平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使社会结构及人们的观念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一变化要求并决定着当代中国法律文化必须进行发展变化,这也是中国法律文化面临的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

二、当代中国法律文化发展的目标

我认为,为适应当代中国的发展,当代中国法律文化的发展目标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这一命题包含着丰富的理论内容,具体可以分解为三部分来予以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文化”。——中国特色表明了法律文化的民族属性和国家属性。它是由中国的文化传统、现实、国情和法制实践所决定的。中国法律文化的发展是由中华民族这一古老而伟大的民族进行的。民族首先是一个生物学概念。民族是源出于共同的祖先因而具有亲缘关系和某些相似生理特征(如相同的肤色、毛发)的群体。而民族性体现的更是一个文化性的概念。民族是在一共同的地域,由共同的语言、风俗习惯、历史传统、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精神信仰等文化纽带维系的群体。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经过长期的历史积累而形成的文化传统强有力地影咽看当代甲四^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影响着当代中国人对法律的情感、期待、评价、追求及其制定、执行和遵守法律的活动。因而,中国的法律文化必然会打下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与民族个性的深刻烙印,显示出与其他民族不同的特色和个性。中国的法律i化传统是在中国这个国情特殊而又复杂的国度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自然条件中,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人口、民族结构、历史文化发展等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都有着相当大的差异。这些特殊的国情也使得我们不能够、也无法去照抄照搬别国的经验或制度。这就要求我们不是将引进的外来经验和制度主动适应国情并使之本土化,就是现实、国情和社会实践使外来的经验和制度在中国进行转化或变形。当然,我们强调中国的法律文化有中国特色,既不是主张片面追求“特色”,事事标新立异,更不是反对吸收世界各国的先进的文明成果,而是强调中国的法律文化的构建目标要立足中国的文化传统、现实国情,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经验和模式。在如何理解中国特色与国际化趋势两者的关系问题上,一方面,正像很多人所强调的那样,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随着世界各国交往的日益密切、日益频繁,国际化、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增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在很多方面逐渐趋同;另一方面,我们同样要看到,在更多的方面,世界变得更加多样化,国际化的趋势并没有使世界变得简单和枯燥,而是使世界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和五光十色。——社会主义表征了法律文化的本质属性和发展方向。它是由中国的社会性质和根本制度所决定的。当代中国法律文化的发展是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发展,当代中国所要建立的法治国家是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这是由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既然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制度,那么社会主义的法律制度不仅应当是能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制度相媲美的法律制度,更应当是人类历史上最优秀、最先进的法律制度,而社会主义的法律文化也应当是人类法律文化史上最优秀、最先进的法律文化。当代中国法律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不应当仅仅停留在理论的或理想的层面上,而应当转化为制度上与现实中可以真实感受到的比较优越和优越性。这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主义的法律文化应当更具有民主性与人民性。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应当真实地、充分地体现人民的意志,社会主义法治应当是依照人民意志治理国家,而社会主义法律文化也应当是为广大人民所接受并以人民群众为创造主体的、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意志的法律文化。第二,社会主义的法律制度应当更充分地保护人权,不仅要保护政治的权利和自由,也要保护经济的、社会的权利和自由;不仅要保护普遍的个人的人权,也要保护特殊的群体的人权,特别是那些在社会中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的群体的人权。因此社会主义的法律文化应当是一种高扬人权至上的法律文化。第三,社会主义制度应当更有效地制约国家权力,更有效地铲除腐败行为。社会主义的法律文化应当是能够更有效地引导、教育和弘扬社会的主流,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先进性。更有效地规避和铲除文化毒瘤、社会丑恶现象,使之得到社会主义的改造。第四,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根本使 命应当是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服务,为最终消灭剥削 消除两级分化和实现共同富裕服务。——法律文化作为中心词语。这一概念本身就蕴含着较为丰富的内容,其概念如前阐述.在此不再赘述。 关于法治的阐述.基本可概括为8个字,即“好的法律”、“普遍遵守”。据此,我们也可将法治国家的 特征定义为“民主完善。人权保障.法律至上和法制完备”, “司法公正,制约权力,依法行政和首重权利”。 (摘自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