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工装图片:江苏以前的"八府三州"是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01 09:11:42

我国科举制度发轫于公元前一世纪,而科举制则产生于公元587年,终止于1905年。今年恰是废止科举百年祭,于是萌发了漫话科举的念头。

江苏省学政,地位与督、抚平行,二品大员,三年一任,从明代万历42年(1614年)起,移驻江阴。衙署以巡抚行辕改建,规模宏大,被誉为“江南官署之冠”。现存“仪门”,即学署的第二进大门。在江阴的首任学政是王以宁,共有124任,113人曾在江阴任职。
江苏学政辖江苏全省八府三州,包括江宁、淮安、扬州、徐州、苏州、松江、常州、镇江8府和通州、海州、太仓3州,负责通过考试,选拔秀才。八府三州,轮流考试,学使要到处奔波,十分劳苦,有“日日大年夜,月月忙搬家”之叹。每次大约在五月,轮到常州府进行“院试”,于是常州府属武进、阳湖、宜兴、荆溪、无锡、金匮、靖江、江阴八县考生,都从四面八方赶来,约有五千云集于此。当时江阴真是热闹得很,大街上搭起了“考期篷子”,作为临时商店,装潢美观。从大司马坊到三元坊,以及安利桥向南的北锁巷,店铺鳞次栉比,百货杂陈,生意兴隆。其中龙园馆早晨的宽汤细面和鳝背面交,由于考生宣传,名闻全省。还有九华堂的纸扇南纸、胡开文的湖笔松烟之类,亦很有名。当时五千多人住旅馆,住宿也很紧张,房屋租金骤涨。

学署前原有大旗杆两枝,上挂黄色大旗两面,好不气派。常州八县,分四场进行考试。考试前,各县县官、学官将生员名册、廪生保结等手续办好。考试开始,考生各带一只考篮,藏笔墨稿纸和“考果”(点心),天明时刻到学署“仪门”后的“龙门”点名,考生听到唱名,就应一声“有”,原保廪生,则高叫“由廪生某某保”,考生于是接考卷进龙门,接受搜检(恐怕有夹带),然后走进考棚,照试卷所编座次就坐。学政点完名,传谕封门,于是,设在大旗杆下的吹鼓亭大吹大擂,铳手大放手铳,大门落锁加封。学政将考生封闭后,即发题目。考生作文,有巡捕官在内弹压,学政端坐大堂暖阁中监视。考生考完了,要把草稿和正本一并交上。交卷者积满四五十人,就开门一次,送之出场,叫做“放牌”。第一批出门者,叫“头牌”,最后的叫“末牌”,也有时间到仍做不完文章的。

考完后,要清理考场。一场下来,一些考生不讲公德,便溺遍地,臭气四溢。学政所聘师爷批阅试卷,往往通宵达旦。决定弃取,则权在学政。

考试揭晓,名为“出案”。先在学署写成榜文,大开正门,奏响鼓乐,送到文庙前黄色大照墙上粘贴。所出之案,只有号次,并无姓名。因为各县考生名册,都有编号。批卷时也没有号码,没有姓名,到写榜时才拆封见号。这是为了杜绝作弊。到看榜时,考生前往对号,若得录取,飞奔狂喜。榜上无名,名落孙山,则认为是奇耻大辱,有的捶胸痛哭,有的大骂宗师不张眼睛,不识妙文。有的考生没有勇气看榜,请亲友代看。形形色色,表情各异,现在步行街头,那群塑像,就是当年看榜时场面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