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鹏力公司食品待遇:请问GDP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30 08:41:10
最好能帮我顺便解释一下相关的一些经济学名词,例如FDI等等......
小弟多谢了!

什么叫GDP?GDP是国内生产总值,是扣除了国外要素净收入的国民生产总值。而国民生产总值就是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为单位)所有产业部门提供的增加值的总和,只计算劳动新创造的价值和折旧,而不计算中间投入。那么,GDP就是国民生产总值减去国外要素净收入。

社会总产值只计算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成果,不计算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成果,并把中间投入(转移到产品中去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中间产品和支付给其他部门的服务费用的价值)也计算在内,有重复计算。而GDP则同时计算物质部门和非物质部门的劳动成果,并剔除中间投入,避免了重复计算。

所谓重复计算,可以举个简化的例子来说明。假定我是计算机组装销售厂家。一台计算机的各种配件,价值4千元,经我厂组装成整机,价值为5千元。

如果按社会总产值计算,生产一台计算机,各配件生产商产值是4千元,我厂产值是5千元,总产值9千元。如果按GDP计算,各配件生产商产值是4千元,我厂新增产值只有1千元,总产值只有5千元。

据世界银行的测算,1978年我国社会总产值中重复计算的总额,约占该年社会总产值的53.23%,即一半以上的产值是虚假的。

从计量的角度来说,经济增长和GDP增长是一回事,因为经济增长仍要用GDP、GNP等指标计算,折合成用货币表示的价值量,才真正有意义。实物量计算的经济增长往往不能说明问题。比如,一画院某年生产人工国画100幅,第二年生产200幅,能用实物来计量,说明经济增长了一倍吗?当然不能。

假定第一年产的国画是齐白石档次的画家画的,每幅值1000元,100幅就是10万元。而第二年那个齐白石档次的画家跳槽,改由我家隔壁木工狗剩子档次的工匠绘画,每幅仅值10元,200幅只有2000元。显然,实际上,经济不是增长了一倍,而是减少了50倍。

既然经济增长也要用货币计算,GDP也要用货币计算,那么,并不会因为通货膨胀而使两者反映经济实际情况的能力表现出孰优孰劣。

所谓GDP指标很愚蠢,因为它不考虑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的观点,是偷换了概念。GDP说的是国民收入的问题,公平分配说的是国民收入分配的问题。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后者不能否定前者。

比如,甲乙两厂工人数量相同,投资量也相同,都生产某种价值相同的彩电。甲厂一天生产100台,每台价值3000元,总产值30万元,但工人平均月工资只有500元。乙厂一天生产80台,总产值24万元,但工人平均月工资却有2000元。虽然甲厂在分配上很不公平,但仍不能否认甲厂的产值大于乙厂。

分配公平问题,是所有制解决的问题,是劳动法解决的问题,是劳资仲裁机构解决的问题,是深化改革解决的问题,而不是GDP解决的问题。

认为GDP把外国人赚的钱也包含在内,因而不准确的观点,实际上是对GDP概念的不了解。GDP既不包括外国人赚的钱,也不包括中国人赚的钱。理由仍然是,GDP说的是国民收入的问题,而老板和职工“赚钱”说的国民收入分配的问题。

即使是外国人在华企业的产值,也不计入GDP。和外国有联系的部分,计入的只是本国投在国外的资本和劳务收入减去外国投在本国的资本和劳务收入。

  GDP是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意为国内生产总值,指的是一国(或地区)一年以内在其境内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GDP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

  要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生活水平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自然就是要计算这个国家(或地区)所取得的产品与服务的数量。为了使我们能够把所有的产品与服务的数量用一个数字来表达,经济学家想到了各种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这一数字。因为所有的商品或服务都有价格,可以用价格来叠加。比如说,一杯饮料是5元钱,理一次发是10元钱,等等。不过,同一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会变化。比如,一台21英寸彩电的市价,两年前也许是3000元,现在可能只要1500元。如果单从货币数量来看是减少了一半,但从实物的效果来看,仍然还是一台21英寸彩电。所以,我们在利用商品的价格来计算其数量的变化时,还必须考虑到价格变化的因素即物价变化水平,并做出相应的调整。按照这个原理,如果我们要比较一个人今年的经济生活水平相对去年的变化情况,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计算出他去年全年收入多少(假定为2万元),然后,计算他今年全年收入是多少(比如是2.4万元),再计算出今年物价水平比去年变化了多少(假定上涨了5%)。这样剩下的就是简单的算术问题了:今年的2.4万元,扣除物价因素的话,相当于去年的2.29万元(2.4÷1.05),再以这一数字除以去年的2万元,就可以知道此人实际的生活水平,今年比去年是提高了14.5%。

  将同样的计算方法运用到计算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生活水平上,就可以得出GDP数字。我国是从1985年开始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在具体的核算过程中,基本上是按国际通行的核算原则,即对各种类型资料来源进行加工计算得出的。主要资料来源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统计资料、国务院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等;第二部分是行政管理资料,包括财政决算资料、工商管理资料等;第三部分是会计决算资料,包括银行、保险、航空运输、铁路运输、邮电通信系统的会计决算资料等。近年来,统计资料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是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和为避免中间层次干扰的超级汇总法来获得的。

  可能有读者会问,我国不同时期发布的同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往往是不一样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GDP的计算需要经过以下三个过程:初步估计过程、初步核实过程和最终核实过程。在初步估计过程中,某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是在次年的年初,依据统计快报进行初步估计得出的。统计快报比较及时,但范围不全,准确性不很强。初步估计数一般于次年2月底发表。其次是在次年第二季度,利用统计年报数据对国内生产总值数据重新进行核实。年报比快报统计范围全,准确度也高,采用这类资料计算得到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是初步核实数。但工作并没有就此结束。因为核算除了大量统计资料外,还要利用诸如财政决算资料、会计决算资料等大量其他资料,这些资料一般来得比较晚,大约在第二年10月左右才能得到,所以在第二年年底的时候,根据这些资料再做一次核实,叫最终核实。最终核实数在隔一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上发布。三次数据发布后,如果发现新的更准确的资料来源,或者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发生变化,为了保持历史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还需要对历史数据进行调整。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GDP数字的不断变化。

  GDP统计本身也有一定的缺陷和偏差,主要表现在:使GDP增长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正面因素,即社会的进步,科技发展,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使GDP增长;二是为消除负面影响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也可以促进GDP的增加。例如不清洁生产造成环境污染、水土流失,而治理环境污染的生产活动又形成新的GDP。GDP没有将正面的建设性和负面的破坏性活动区别开来,忽略了自然资源方面出现的稀缺,而这已经危及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需维持的生产力水平。GDP也没有明确考虑主要由污染而导致的环境质量下降,以及随之而来的对人类健康和财富的影响,甚至把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利用作为生产的增加来加以核算。为克服这种种弊端,才有学者提倡以“绿色GDP”作为更为全面的经济指标来衡量经济发展水平。(水生)
希望采纳

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部最终成果。GDP是按国土原则核算的生产经营的最终成果其中也包括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创造的增加值,因此,在计算国民收人时就应该将这部分产出从GDP中扣除。由于国民收人是生产要素所有者按生产要素因从事生产和提供劳务所挣得的收入,是劳动、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所获得的全部收人它是从GDP中减去折旧和间接税而得到的。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反映所有常住单位生产活动成果的指标。所谓常住单位,是指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所谓生产活动包括三次产业在内的所有行业和部门。在价值形态上它等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的增加值之和。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减去进口货物和服务。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表现形态表现为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