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大华重工:毛泽东的军事思想的特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9 20:09:23

毛泽东军事思想这一科学体系,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长期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革命战争、国防建设和国防斗争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一、人民战争思想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历史能动作用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人民战争思想。

1.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和依靠群众,才能进行革命战争。战争力量的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战争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兵民是胜利之本,真正有力量的是人民而不是反动派,革命战争是群众的事业,动员了广大军民,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对广大军民的政治动员是一件绝大的事,是夺取战争胜利最基本的条件。

2.在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中国社会条件下,要首先在反动统治力量最薄弱的广大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并采取“波浪式”的推进政策逐步加以扩大,作为进行人民战争的依托。建立了巩固的根据地,才能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革命阵地,使之成为发动群众、扩大武装、发展生产、准备干部的战略基地,成为为人民军队提供人力物力支援的巩固后方和作战的良好战场,借以达到保存和发展自己,消灭和驱逐敌人的战争目的。建立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必须把武装斗争与土地革命结合起来,建立革命政权,广泛组织和武装群众。同时,也不可忽视城市工作和非根据地的农村工作。实行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国家必须建设巩固而强大的战略后方。

3.革命战争是为人民利益而战的战争,要实行代表绝大多数人民利益的奋斗纲领和基本政策。战争中要兼顾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重视发展生产,尽可能地减轻人民群众的负担,尽力改善群众生活,以调动和保持人民群众支持长期革命战争的积极性。

4.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矛盾,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使革命获得最广泛的国内社会基础和国际同情援助,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最主要的敌人。

5.要把武装斗争这种主要斗争形式同其他各种非武装斗争形式,包括工人的、农民的、青年和妇女的斗争,经济战线、外交战线和思想文化战线上的斗争,合法的和非法的斗争,公开的和秘密的斗争等,在总体上配合起来,从一切方面的努力中不断增加革命的战争力量,减杀反革命的战争力量,使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己不利于敌的方面逐步变化,最后达到获得力量优势,战胜敌人的目的。

6.以人民军队作为进行人民战争的骨干力量,实行主力兵团(野战军)和地方兵团相结合,正规军和游击队、民兵相结合、武装群众和非武装群众相结合的体制。主力兵团可以随时执行超越地方的作战任务,地方兵团执行保卫地方和进攻当地敌人的任务;游击队和民兵则是正规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主要执行在固定地区内直接配合正规军作战和保卫地方的任务。三种武装力量分工不同,紧密配合作战,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正确组织形式。

7.实行与人民战争相适应的战略战术,灵活机动地使用兵力和作战形式。

二、人民军队思想
毛泽东高度重视人民军了在夺取政权和保卫政权中的作用,强调“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第789页)他从中国革命战争的实际出发,系统地创立了人民军队的建军原则,成功地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群众保持紧密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

1.这支军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为着广大人民利益而建立、而战斗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军队,是真正的人民军队。紧密地与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是这支队军队的唯一宗旨。

2.这支军队是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它永远是一支战斗队,同时也执行工作队、生产队等革命政治所要求的其他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除了担负作战这项主要任务外,还要担负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设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工作,并利用作战间隙进行生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捍卫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制度,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

3.这支军队作为忠实执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纲领和政治路线的工具,必须完全地无条件地置于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坚持党指挥枪,决不允许枪指挥党,兵权只属于党,决不属于任何个人。军队的最高领导权和最高指挥权属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一切行动听从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指挥。军队中要建立党的各级组织,作为各级部队(分队)的领导核心。党委(支部)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是党实施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制度。

4.这支军队实行坚强有力的政治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为了对军队实施领导而在军队中进行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强军队中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官兵实行进步的政治教育,灌注革命精神和先进思想,培养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实行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和军事民主,实行军民一致、官兵一致和瓦解敌军的原则。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任用干部。中国共产党在军队的团和相当于团以上的单位设政治委员和政治机关,并配备相应的政治工作人员,领导和管理部队的政治工作。政治工作的任务是:保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和人民军队的性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保证全体指战员充分发挥为人民而战斗,而工作和训练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保证各项任务的完成。

5.这支军队实行集中领导下的民主,建立自觉的严格的纪律,保持和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尊重政府,爱护人民;时刻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做到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6.这支军队要加强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实行统一的指挥、统一的制度、统一的编制、统一的纪律、统一的训练,加强组织性、计划性、准确性和纪律性。不断用现代化的武器和新的技术装备部队,提高战斗力。

7.这支军队要加强教育训练,严格训练,严格要求,大力开展群众性练兵活动,提高官兵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掌握新的技术和随之而来的最新战术,全面提高指战员的军政素质。要办好各类院校,培养合格的军事人才。

8.这支军队要加强军事科学研究,注重把自己的战争经验上升为理论,同时批判地借鉴中国古代和外国军事思想的有益成分,发展中国现代的军事科学。

三、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
毛泽东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长期实践中,创立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成为人民军队在战争力量敌强我弱,武器装备敌优我劣的条件下克敌制胜的法宝。其基本精神是:一切从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出发,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有什么枪打什么仗,对什么敌人打什么仗,在什么时间地点打什么时间地点的仗;灵活机动,不拘一格,扬长避短,力争主动,利用矛盾,各个击破;进攻时反对冒险主义、防御时反对保守主义,退却时反对逃跑主义,有效地达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战争目的。

1.承认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在敌大我小,敌强我弱的条件下,战略防御阶段必须实行战略上的内线的持久的防御战和战役战斗上的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通过战役战斗上的歼灭战达到战略上不断消耗敌人,借以逐渐改变战争力量的总体对比,最终把战略防御推向战略进攻。

2.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作为作战的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城市和地方的夺取或保守是大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结果。

3.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必须贯彻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原则。力求打歼灭战,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采取给敌以歼灭性打击的方法;力避打得不偿失或得失相当的消耗战。

4.实现歼灭战,必须审慎地选择打击方向和攻歼目标,先打分散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强大之敌。每战集中优势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

5.采取恰当的作战形式,实行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相结合。就中国革命战争的全过程而言,运动战是大量歼灭敌人,决定战争命运的主要作战形式。阵地战是消耗和歼灭敌人的重要作战形式,战略防御阶段主要执行阻击和钳制敌人的任务,在战略进攻阶段主要执行攻歼据守之敌,夺取城市的任务。游击战则应提高到战略地位,它不仅是配合正规战争必不可缺的辅助作战形式,而且在长时期内,游击战和游击性的运动战是中国革命战争的主要作战形式。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重点,应根据战争的实际情况有主有次,灵活运用,并适时实行以转换主要作战形式为主要内容的军事战略转变。

6.力求主动,力避被动,执行有利决战,避免不利决战,应慎重初战。每战须预有准备,立足于能够应付最困难最复杂的情况,力求有胜利把握,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

7.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勇于近战夜战的优良战斗作风;善于利用作战间隙休整部队,以利再战。

8.立足现有装备战胜敌人,同时注重从作战缴获中不断充实和改善自己的装备。

9.把对敌军的军事打击与政治瓦解结合起来,重视利用敌人营垒内部的各种矛盾,在军事打击的强大压力下开展有力的政治攻势,利用多种方式解决敌人。

10.大力组织支援前线,搞好后勤保障,切实做好人员和各种物资的动员补充工作及医疗救护工作。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体系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战争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与国防斗争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其科学体系是由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问题的基本原理、原则而构成的具有不同功能、不同作用,而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观察和分析战争的基本问题,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战争观和方法论。认为,战争是从有私有财产和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的一种最高斗争形式;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战争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战争力量的竞赛;战争是一种物质运动现象,是有规律的。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建军学说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整套建军理论和原则。主要包括:人民军队是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是它的唯一宗旨;人民军队必须置于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之下;人民军队在加强革命化建设的同时,要加强现代化建设和正规化建设。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人民战争的理论,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战争思想。它的基本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坚决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动员、组织和武装人民群众,实行全面彻底的人民革命战争。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中国革命战争的基本特点,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经过长期革命战争实践,总结和提出一整套建立在人民军队、人民战争基础上的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理论。确立了“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战争基本原则;明确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指导思想;确定了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等作战形式;建立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等作战原则。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立了国防现代化建设理论。其主要内容是:国防建设要根据国家安全利益的需要,以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为指导;国防建设要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国防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在世界大战可能避免的相对和平时期,要实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上的战略性转变,等等。毛泽东军事思想科学体系中的各个组成部分,既具有不同功能、不同作用,又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在这个整体中,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是整个科学体系的理论基础;人民战争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人民军队理论是建设人民军队的掼;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是进行人民战争的方式和方法;国防现代化建设理论是进行国防建设,保卫国家安全,防止外敌入侵的指导方针和原则。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军事理论。它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事理论,它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取得了彻底的胜利。在新中国成立后又继续指导了中国的国防建设、抗美援朝战争和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是国防现代化建设和未来反侵略战争的指针。它不仅在中国军事思想发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世界军事思想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毛泽东军事思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事理论,主要体现在:

第一,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第二,解决了把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人民军队问题。

第三,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人民战争思想。

第四,制定了一整套适合中国革命战争特点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第五,系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

第六,建立了一整套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理论。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的无产阶级军事理论。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指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土地革命战争、坑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革命战争胜利的光辉记录,中国革命战争的伟大胜利,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建国以后,它又指引中国人民取得了国防现代化建设、抗美援朝战争和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的伟大胜利。毛泽东军事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军事理论。它的基本理论,特别是那些反映了事物本质规律的原理、原则,具有长过的普遍的指导意义。它对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未来反侵略战争将继续发挥指导作用。毛泽东军事思想从它形成之日起,就受到国外的注意。在中国革命战争取得胜利后,毛泽东军事思想更是受到世界各方面人士的重视。许多人对它进行研究和学习,它已经越出国界,成为世界军事理论研究的重要对象。六七十年代,毛泽东军事思想在第三世界广泛传播,成为许多国家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世界军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当代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军事思想。(

敌进我退,敌退我进。共十六个字,我只记住了八个。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涵义和基本特征

( 一 )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涵义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它不仅揭示了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问题的基本规律,而且揭示了许多军事领域的共同规律,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军事家和理论家,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者。他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领导我们的党和人民,冲破重重艰难险阻,战胜了国内外的强大敌人。他不仅最早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正确的道路,而且多次在革命的转折关头,在革命遭到挫败的危难时刻,为革命拨正航向,使革命转危为安,转败为胜。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的进步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领导中国革命战争是毛泽东整个革命活动中最精彩的篇章。他集伟大的统帅、军事家和军事理论家于一身,不仅指导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建设和社会主义时期的国防建设与国防斗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和成就,而且是中国革命军事理论的奠基人和集大成者,其军事理论在整个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长期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与国防斗争的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国际环境,研究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状,研究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和规律,研究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防斗争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总结战争和军事实践的经验,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首领精神,善于集中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批判地吸取古今中外的优秀军事思想,正确地回答和解决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建设人民军队、进行人民战争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在中国革命战争取得胜利以后,又对国防建设和国防斗争提出了一系列的方针和原则,形成了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防斗争的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古代、近代和现代的中外优秀军事理论,尤其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事理论,是古今中外优秀军事理论的集大成。它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战争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与国防斗争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亿万军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军事工作的指导思想,我军军事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军事实践的指导方针。1960年,叶剑英就曾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指出:“毛泽东军事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事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紧密结合的产物。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革命战争丰富的实践经验,灵活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战争一系列的重大问题,制定了一套完整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事理论。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的实践,充分证明了毛主席的军事思想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真理,它永远是我军建军和作战的根本指导思想。”1977年,邓小平在一次讲话中也曾强调指出:“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我们党的事业、社会主义的事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事业推向前进。” (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2页 ) 就军事领域来说,坚持毛泽东思想、特别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指导地位,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事情。

( 二 )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本特征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基本特征:

1、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战争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指导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科学理论。毛泽东一贯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只有这种理论,才是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指南针。” (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64页 ) “我们的眼力不够,应该借助于望远镜和显微镜。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就是政治上军事上的望远镜和显微镜。” (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12页 ) 但是,仅仅承认马列主义的指导作用是不够的,还必须运用这种理论解决中国革命和革命战争的实际问题。马列主义所提供的只是一般的指导原理,只有从各个国家的历史条件和具体特点出发,在革命的实践中运用这些原理,才能发挥作用,并得到丰富和发展。中国革命和革命战争发生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无产阶级的政党怎样组织军队,如何进行革命战争,如何按照中国革命战争的客观发展规律将革命战争引向胜利,这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一个特殊困难的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需要解决许多特殊而又复杂的问题,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作中不可能找到直接的现成答案,靠背诵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般原理和照抄照搬别国的经验,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也不可能将革命战争引向胜利。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过程中,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战争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原则,既反对脱离中国革命战争的实际、生搬硬套马列主义词句的教条主义,又反对把局部经验误认为普遍真理、轻视理论指导作用的经验主义倾向,从中国革命战争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论,正确地回答和解决了这些问题,开辟了一条崭新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战争道路,成功地解决了建设新型人民军队,实行人民战争的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创立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

2、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国防斗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显著特点,就是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国防斗争的伟大实践,是毛泽东军事思想赖以产生和发展的源泉和基础。正如毛泽东1962年1月30日《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抗日战争前夜和抗日战争时期,我写了一些论文,例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共产党人〉发刊词》,替中央起草过一些关于政策、策略的文件,都是革命经验的总结。那些论文和文件,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产生,在以前不可能,因为没有经过大风大浪,没有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比较,还没有充分的经验,还不能充分认识中国革命的规律。” (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25~826页 )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为完成民主革命而斗争的过程中,经历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在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又独立地领导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场革命战争,就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情况之复杂,道路之曲折,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歼灭敌人之多,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这是一场代表人民利益的、得到人民群众广泛参加和支援的、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新中国成立后,又进行了将近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以及抗击苏联、印度、越南侵犯的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并从各方面加强了以现代化为中心的国防建设。这些实践,为中国共产党人进行创造性的军事理论概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本理论,正是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与国防斗争实践经验在理论上的科学概括。毛泽东既是军事统帅又是军事理论家,这使他不仅有可能从长期亲身参加和指导战争与国防建设的实践中总结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而且有条件用这些理论再去指导战争和国防建设的实践,在实践中反复检验这些理论,充实和发展这些理论。通过实践产生理论,理论又指导实践,实践又丰富和发展理论,这样循环往复的过程,就使得他的军事理论得以逐步完善,成为科学的理论体系。这个特点告诉我们,毛泽东军事思想不是在学院里推究出来的,而是同军事实践有着血肉的联系。它不是空洞的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随着战争实践和军事工作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但是毛泽东军事思想本身的要求,而且是它的强大的生命力所在。

3、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在人类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正确思想,从来不是某一个人的独创,毛泽东军事思想也是如此。它不只是毛泽东一个人智慧的产物,而是亿万军民集体智慧的产物,是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的共同创造。毛泽东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时就说过,毛泽东思想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他只不过是一个代表。1964年3月,他在谈到《毛泽东选集》时也说过,《毛选》哪是我一个人的著作啊,《毛选》里的这些东西,是群众教给我们的,是付出了流血牺牲的代价的。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我党许多卓越领导人对它的形成和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论述,对作为毛泽东思想组成部分的毛泽东军事思想来说,当然也是适用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代表着亿万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成为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共同事业。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包含着亿万人民群众和广大指战员的斗争经验和首创精神,凝聚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的集体智慧。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在规模空前的人民战争中发挥出来的聪明才智,成为毛泽东军事思想最宝贵的源泉。从古田会议决议的形成过程,就很可以说明这个问题。红军初创时期,有一系列军队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给予正确的回答。1929年8月,陈毅作为红四军代表,到上海向党中央汇报工作。主持中央军委工作的周恩来,对红四军的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极为重视,几次开会进行研究并作了详细指示。陈毅根据这些指示,代中央起草了《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即“九月来信”),并经周恩来审定。毛泽东在朱德、陈毅的支持下,根据中央指示信的精神,在召开群众座谈会、党代表联席会,找一部分干部、战士谈话,深入部队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红军两年多来的建军经验,研究了党内存在的各种错误思想的原因和纠正的办法,起草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古田会议决议)。显然,这个成为我军建军的纲领性文献,是集体智慧的产物。中国革命战争是在若干彼此分割、互不相连的地区发生和发展起来的。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色割据”区域,发展到抗日战争时期的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再发展到解放战争时期的各解放区,虽然革命根据地在不断扩大,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处于被敌人分割的状态。在这种斗争环境中,各革命根据地不仅自己创造了适应地区特点的各种斗争手段,而且造就了一大批能够独当一面的革命家和军事家,他们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之中有的同毛泽东一起起草过军事文献;有的参加过重大决策的讨论,其卓越见解被概括于毛泽东起草的军事文献之中;有的发表过自己的军事论著,对毛泽东军事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和必要的补充。党的遵义会议以后,党中央逐步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集体领导,毛泽东提出的许多有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其他重大决策,都经过了党中央的集体讨论,凝聚了党中央的集体智慧。如抗日战争初期,中共中央政治局洛川会议上规定的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会后党和军队的许多领导人又相继发表了不少论文和专著,毛泽东概括大家的智慧和集体的经验,于1938年5月写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成为我党指导抗日游击战争的纲领性文献。从总体来说,长达二十二年的中国革命战争,以及建国以后时间更长的军事实践,都是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共同领导与集体指挥的。他们共同分析国内外形势,进行战略判断,作出战略决策;他们从军事斗争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筹全局发展,对战略进程作出正确的指导;他们共同总结实践经验,进行理性思维,作出科学的理论概括。应当认为,把毛泽东军事思想看作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既符合历史事实,又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的。

我们强调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并不是否认毛泽东个人的独特贡献。集体智慧和个人贡献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毛泽东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有着深刻的理解,对中国国情孜孜不倦地进行研究和探索,具有丰富的经历,渊博的学识,深邃的思维能力和正确的思想方法,是集革命家、军事统帅和军事理论家于一身的人物。他总结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的经验所撰写的军事论著,对我党的军事理论作了最集中最深刻的概括,是我党军事家的杰出代表,是中国无产阶级军事理论的奠基人和集大成者。我们党的军事理论以毛泽东名字命名,称为毛泽东军事思想,这是完全符合历史实际的,也是当之无愧的。

4、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无产阶级的军事理论,具有鲜明的革命创造精神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无产阶级和广大革命人民进行武装斗争、克敌制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富有革命创造精神的无产阶级军事理论。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革命性,是它的再一显著特点。毛泽东军事思想强调战争的政治性和政治的阶级性,认为政治不论是革命的还是反革命的,都是阶级对阶级的斗争,战争是政治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的最高斗争形式。无产阶级要反对一切阻碍进步的非正义战争,但要积极参加进步的正义战争。军事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无产阶级的政治,是完成无产阶级政治任务的工具。军队是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使我军永远保持无产阶级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根本上划清我军同一切非无产阶级的旧式军队的界限。我军的战略战术是建立在人民战争基础上的,是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任何反人民的军队都不能利用我们的战略战术。人民战争、人民国防是我们进行国防现代化建设和未来反侵略战争的根本指导路线。如果离开了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我们就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体系及其精神实质。正是因为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军事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它的理论基础,从革命战争中产生,又随着战争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因而具有鲜明的革命创造精神。毛泽东对传统的经验,不是简单地沿袭,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采取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态度。他对待外国的军事理论,不是盲目地照搬,而是批判地借鉴。他历来重视学习马列主义及其军事理论,但不死啃书本,抽象地无目的地进行研究,而是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把继承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他从不把自己的理论看作绝对真理,而是面对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着眼其特点和发展,创造性地提出新思想、新观点,回答和解决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军事理论和战争实践问题。正是由于这种精神,使他能够开辟中国革命战争的正确道路,创立了人民军队、人民战争、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和现代国防的理论,并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形成了完整的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实事求是,革命创新,不断发展,是毛泽东军事思想永葆青春活力的根本保证。

121 121 就是不念3 持续稳定的作战策略

团结最广大的力量,军爱民,所以民拥军!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