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地址: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30 06:31:17
那几部

《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作者:(英)莎士比亚

成书时间:1601~1606年

特色之处: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社会恶势力之间的悲剧性冲突及理想的破灭。

作家其人其文

莎士比亚(1564~ 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主要代表作家,“英国戏剧之

父”。出生于商人家庭,少年时就读于当地文法学校,爱好戏剧、诗歌。后因家道中

落而辍学,20岁赴伦敦谋生。在剧院打过杂差、当过马夫。1590年,他成为雇用演

员,开始舞台和戏剧创作生涯。后成为剧团股东,巡回演出。其间结识了一些青年贵

族和大学生,受到古代文化、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文化和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1590~ 1612年间,莎士比亚创作成就辉煌,共作戏剧37部,叙事长诗两部、十四行

诗一卷(154首)。1608年左右,获世袭绅士身份,荣归故里,直至终年。

莎士比亚全部作品的基本思想是人文主义或称人道主义。其最高成就在于戏剧,

按内容可分为历史剧、悲剧、喜剧三大类。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16至17世纪英国社会

的方方面面。莎剧以生动曲折的情节著称于世,构思壮阔,内容丰富,多采用多线索

结构,将各种戏剧因素自然结合。其人物都有栩栩如生的鲜明个性,总以性格的丰富

性和复杂性显示自己的特色。语言丰富多彩、清新隽永,既富有哲理,又带有浓郁的

诗意。他的创作集中地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的文学成就。

内容梗概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包括《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是其悲剧作品中最著名的四部。故事均取自欧洲的历史传说。《哈》剧写的是丹麦王

子哈姆雷特回国奔丧,父王鬼魂诉冤,嘱其报仇。王子装疯,安排“戏中戏”,证实

了新王杀兄的罪行。错杀大臣后,王子被打发出国,他洞察新王阴谋,中途折回。新

王备下毒酒毒剑,挑唆大臣之子与王子决斗,欲置之于死地,最后三人同归于尽,母

后也误饮毒酒而死。《奥》剧写的是威尼斯大将、摩尔人奥赛罗与元老之女苔丝狄蒙

娜倾心相爱,冲破家庭阻力结为夫妻并一同出征。旗官伊阿古,因个人私怨而设计诬

陷台丝狄蒙娜有私情。奥赛罗轻信中计,新手将妻子掐死,最后真相大白,奥赛罗悔

恨交加,拔剑自刎。《李》剧叙述不列颠王李尔将国土全分给了花言巧语的两个大女

儿,而将秉性耿直的小女儿远嫁法国。最终遭到长女次女百般虐待,流落荒野,疯癫

而死。《麦》剧写苏格兰大将麦克白受女巫诱惑,在野心和夫人的驱使下,杀君自

立,后终日被噩梦纠缠,神思恍惚。其妻也发狂自杀而死。最后王子率兵讨伐,麦克

白兵败而死。

鉴赏与品评

莎士比亚的悲剧主要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理想的破灭。人文主义理想和现实社

会恶势之间的矛盾构成戏剧冲突。剧中塑造了一批具有人文主义理想的下面人物,描

写他们与恶势力进行的悲剧斗争、毁灭及其道义力量。如哈姆雷特就是人文主义者的

典型形象。惨痛的变故使他所珍视的理想全部破灭,为父报仇、重整乾坤又使他感到

任务艰难,因而忧郁、犹豫,陷入深刻的思索。在艺术上,悲剧是莎剧中成就最高

的。首先,多线索手法的运用体现了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如《哈》剧中安排三条

复仇线索,以王子复仇为主线,另两条线索穿插糅合其间。《李》剧中也有两条平行

交错的线索。其次,人物形象鲜明,作者善于深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使其性格更

丰满深刻。如哈姆雷特的著名独白,富有哲理性。麦克白杀人后精神崩溃的过程更是

刻画得细腻真切。此外,作者还善于渲染气氛,营造悲剧性的氛围,烘托人物的心理

活动。如《麦》剧中夜与血的形象贯穿始终,阴森恐怖。《李》剧中暴雨荒原一场,

激烈哀愤……凡此种种,都使莎士比亚悲剧成为文学史上不朽的名篇。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也被翻译成《哈姆莱特》。英文原名为“The Tragedy of Hamlet,Prince of Denmark”(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悲剧),简称Hamlet,又名王子复仇记,威廉·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之一,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剧本,同《麦克白》、《李尔王》和《奥赛罗》一起组成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在《哈姆雷特》中,复仇的故事中交织着爱恨情愁。   同时,哈姆雷特也是该剧主人公丹麦王子的名字。
剧情介绍
      哈姆雷特性格分析   对哈姆雷特来说,爱情是那么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以至于有人怀疑他对奥菲利亚的爱,这对他显然有失公允。我们不认为在莎士比亚的创作动机中哈姆雷特是一个具有延宕性格的人。他从不延宕(杀波尔纽斯,杀两个朋友,在奥菲利亚的葬礼上一跃而出)。我认为也许把造成这一结果归为两点恐怕更合情理。   一,对母亲的爱。所以说,弗洛伊德的解释是有其价值所在的。剧中哈姆雷特往往将奥和葛并举,可以看出母亲失贞一事给他的心理造成多么巨大的阴影。这倒并不是说他的叔父做了他潜意识渴求的事,以至于心慈手软,被自己唬住,而在于母亲改嫁这件事令他无法再相信女人。这种透彻的了悟又是和爱女人的欲望纠缠在一起,以致痛苦万分,手足无措。   二,正如有的沙评家称哈姆雷特性格的形成一大部分原因在于莎士比亚无法对如此巨大的题材加以把握。这里有几条证据,如哈姆雷特的对于演戏的大段评说,诸多地方是为了表现剧作者的聪明才智和对社会的褒贬(这在古典主义作家那里是无法想象的),再如,同时要表现母子关系,爱情关系,又要表现复仇,势必拖延了后者。再回到开头的判断,我们看哈姆雷特死前的场景,他说的是有关丹麦继承权的问题。设想一下,如果整出戏发生在罗密欧身上,那么他临死时,不是抱着母亲就是呼唤着奥菲利亚的名字。所以说,把这部戏理解成社会批判据也是情有可原的,因为毕竟,也许我们忽略了这一点,哈姆雷特的身份是王子,而非公子,而王子是将继承王位的。
编辑本段《奥赛罗》
作品主题
  《奥赛罗》是多主题的作品,其中包括:爱情与嫉妒的主题、 轻信与背信的主题、异族通婚的主题等等。关于《奥赛罗》一剧的评论,据知早在十七世纪下半叶,英国就有人热情肯定此剧:“从诗行与剧情,特别是从剧情来看,它是一出很好的戏”,主要人物“描绘得好”;“诱惑的场面”卓越地显示了伊阿古恶人的“癖性”……对于主角奥赛罗的看法通常有两种:他是位坚强博大和灵魂高尚的英雄;其所以杀害爱妻,只是由于轻信,尤其是奸谗者伊阿古过于狡猾所致;另一种是奥赛罗并不那么高尚,而是个自我意识很强和性格有缺陷的人;他是急急不能待地就听信了伊阿古,责任在他本人。
剧情简介
  《奥赛罗》是以15世纪末叶赛浦路斯岛作为舞台的。奥赛罗是威尼斯公国一员勇将。他与元老的女儿苔丝狄梦娜相爱。但由于他是黑人,婚事未被允许。两人只好私下成婚。奥赛罗手下有一个阴险的旗官伊阿古,一心想除掉奥赛罗。他先是向元老告密,不料却促成了两人的婚事。他又挑拨奥赛罗与苔丝狄梦娜的感情,说另一名副将凯西奥与苔丝狄梦娜关系不同寻常,并伪造了所谓定情信物等。奥赛罗信以为真,在愤怒中掐死了自己的妻子。当他得知真相后,悔恨之余拔剑自刎,倒在了苔丝狄梦娜身边。
人物介绍
  奥赛罗 威尼斯军统领摩洛哥人 男高音   黛斯德莫娜 其妻 女高音   亚戈 奥赛罗的侍从 男中音   爱米莉亚 雅戈之妻 女低音   卡西欧 奥泰罗之副官 男高音   罗德利果 威尼斯绅士 男高音   洛德维格 威尼斯特使 男低音   蒙塔诺塞普路斯总督 男低音   传达者 男低音   其他士兵、水手、威尼斯人、塞普路斯人、仆从等。   故事发生于15世纪末,塞普路斯岛(地中海东部,当时为威尼斯共和国领土)海岸与总督官邸。
剧情解说
  第一幕 幕启地点:塞普路斯一海岸,右边是城堡。(无序曲也无前奏曲)   前任总督蒙塔诺、威尼斯绅士、副官、士官及岛上的男女青年,聚集在塞普路斯的海港码头,等待迎接从海上征战回来的将军奥泰罗。傍晚时刻,海上雷电交加、狂风暴雨,大家在担心和祈祷中,奥泰罗偕同新婚夫人黛斯德莫娜终于安全登岸,并宣布了他的胜利。土耳其舰队已被暴风雨中沉没,然后走入城堡之中,那是他的塞浦路斯总督府所在地。   人众中有一位威尼斯绅士罗德利果,暗恋着奥泰罗的妻子黛斯德莫娜,而仆人(旗手)亚戈则忌妒刚被奥泰罗提拔为副官的卡西欧,大家在美酒与歌舞中庆祝胜利,亚戈唱着饮酒歌,并把卡西欧灌醉,教唆罗德利果挑衅他,结果俩人大打出手。前任总督蒙塔诺出来劝架,卡西欧不慎伤了蒙塔诺。亚戈即刻教罗德利果去报告奥泰罗,奥泰罗出来制止争斗,惩处卡西欧,免除其副官的职位,亚戈暗喜 他的第一个诡计得逞。黛斯德莫娜原就与夫君奥泰罗一起出来,但等争吵过去,众人离开,他们夫妇俩唱起爱的回忆,并看着浓密的夜幕下垂,两人也随着爱的二重唱缓缓走回城堡。   第二幕在城堡的大厅与回廊间   亚戈虚情假意向卡西欧表示同情,并表示愿意帮助他恢复其副官的职位,建议他去拜托黛斯德莫娜向奥泰罗说情。卡西欧颇为感激,当他离开走入花园后,亚戈自言自语说:“这是他的第二个计谋”。他要挑起奥泰罗对妻子与卡西欧之间的猜忌,此时亚戈唱出一首残酷恶神的信经。   被蒙在鼓里的卡西欧听令行事,亚戈却利用这件事大做文章。亚戈看到卡西欧在恳请黛斯德莫娜为其说情,又见奥泰罗来到,便假装喃喃自语:忧虑主人的婚姻,然后阴险地撩起奥泰罗的猜疑与忌妒。   远处传来水手之歌,妇女与小孩也向黛斯德莫娜唱着晚歌,奥泰罗在亚戈的挑拨下心已动摇。接着,又见妻子来向他替卡西欧求情,奥泰罗一听更显得心浮气躁,妻子黛斯德莫娜以为他身体不适,便掏出手帕替他擦拭前额的汗渍,却被丈夫粗鲁地挥开,手帕掉落地上。爱米莉亚因随侍在旁顺手拾起,亚戈看见了私下强迫自己的妻子将手帕交给自己,爱米莉亚有了不安的预感。   两个妇人离开之后,奥泰罗自己思量,从此他的心再无安宁之日了。他强迫亚戈提出自己妻子不忠的证据,亚戈故意吞吞吐吐地说,卡西欧在营房睡梦中思恋黛斯德莫娜的话。接着他问奥泰罗黛斯德莫娜是否有张斑纹的手帕,奥泰罗说那是他赠给妻子的第一个礼物,亚戈却说这手帕已被卡西欧所拥有(事实上仍在亚戈口袋里),愤怒的奥泰罗发誓要报复这一对不知羞耻的男女,亚戈马上表示效忠同唱复仇之歌。   第三幕 城堡的大厅,通令官宣称威尼斯使者即将到来。   不知情的黛斯德莫娜仍在为卡西欧的复职求情,奥泰罗再生嫉愤,并要求看妻子的手帕,黛斯德莫娜说手帕放在房间里,又再次为卡西欧说情,奥泰罗激愤之下将妻子推倒,并口出恶言骂她是娼妇,他自己也痛苦不堪。亚戈设计约卡西欧出来谈话,奥泰罗从旁窃听,亚戈早已把那手帕放置在卡西欧身上,他故意问起托黛斯德莫娜求情的事,奥泰罗只听见说黛斯德莫娜的名字,又见两人在玩弄妻子的手帕,亚戈故意让卡西欧聊些他与其女友的风流韵事,将笑声让奥泰罗听见,奥泰罗感觉自己被嘲笑。号角宣告威尼斯大使洛德维格的到来,奥泰罗命令亚戈去取得毒液,用来杀死黛斯德莫娜。亚戈则建议奥泰罗将她勒死于床上,说那正是她犯罪的地方,亚戈再度表示效忠,要除掉卡西欧。   幕后传出欢迎特使的合唱声,然后特使洛多维科与罗德里戈、官吏们、士兵们一齐从大门进场,黛斯德莫娜与爱米莉亚从右边小门进场。特使站在奥泰罗面前递给他公文说:“威尼斯共和国的总统与元老院,向塞普路斯的英雄致敬”。奥泰罗吻一下公文,打开公文之后向大家宣称:“各位,总统要把我召回威尼斯,而卡西欧受命接任塞浦路斯总督的职位,我明日即起程”。这时各人各表现出自己内心的感触,卡西奥因升官而高兴,而黛斯德莫娜则因为奥泰罗粗暴的态度感到悲伤,爱米莉亚走上前来安慰她。奥泰罗看到妻子的哭泣,误以为她是舍不得离开卡西欧,大声狂叫:“大家走开。”并当众咒骂黛斯德莫娜的不忠,然后断断续续地说:“我不会独自离开此地,要血…手绢…俩人拥抱啊”。说完倒地陷于昏迷瘫痪状态。   特使洛多维科与罗德里戈对黛斯德莫娜表达惜别之情,看到奥泰罗的表现也感到奇怪。这时幕后传来合唱赞美奥泰罗的歌声,当众人惊愕离去,亚戈看见昏厥的奥泰罗,站在一旁露出胜利微笑,他冷冷地凝视失神倒在地上的奥泰罗并嘲笑说:“这头英雄狮子正倒在我的脚下”!   第四幕   黛斯德莫娜的卧室内有睡床、桌椅、梳妆台,圣母像前有祈祷台,上面挂着一盏灯,桌上点燃着蜡烛。黛斯德莫娜和亚戈的夫人爱米莉亚相对而泣。黛斯德莫娜的行为,全被误解,且生命危险,朝不保夕。黛斯德莫娜深感有种不祥的预感。她对爱米莉亚悲痛地倾诉道:“如果我死了,请用自己结婚时所用过的这条被单包裹。”她一面让爱米莉亚梳发,一面唱着:《杨柳之歌》这是一个不幸的女孩芭芭拉的爱情悲剧。是一首模仿英国民谣的朴素优雅动人的咏叹调。黛斯德莫娜向艾米莉亚道晚安,并给了她最后的拥抱,然后自己跪在床前,向圣母作晚祷。缓缓地唱出神韵悠扬的《圣母颂》。睡眠中,奥泰罗轻声走进房间,吻醒了她。问她是否做过晚祷,然后骂她是卡西欧的娼妇,厉声命令其准备赴死。黛斯德莫娜苦苦哀求饶恕,但奥泰罗铁心,不听其辩护,在床上勒死了她。   爱米莉亚有预感地急急回来敲门,目睹这恐怖的场景急奔入室,然而已挽救不了黛斯德莫娜的生命,只听女主人用最后一点力气说她是清白的。爱米莉亚惊唤众人进来,奥泰罗指称妻子不贞,更以手帕为证。爱米莉亚听后将亚戈的丑行公布于众,并且讲明手绢是亚戈从她那里得到的,亚戈见势不好仓慌逃跑。奥泰罗明白妻子的忠贞,不胜歉疚愧怍,嚎啕大哭唱着:“犹忆临终一吻”!最后奥泰罗悲戚地拿起大刀,自杀于妻子的卧榻之侧。奥泰罗栽倒在地,他勉强想爬到黛斯德莫娜床边,在音乐三次的「吻的动机」声中,在妻子的身边气绝。幕落。
编辑本段《李尔王》
作品简介
  《李尔王》也是威廉·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叙述了年事已高的李尔王意欲把国土分给3个女儿,口蜜腹剑的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赢其宠信而瓜分国土,小女儿考狄利娅却因不愿阿谀奉承而一无所得。前来求婚的法兰西国王慧眼识人,娶考狄利娅为皇后。李尔王离位,大女儿和二女儿居然不给其栖身之地,当年的国王只好到荒郊野外……考狄利娅率队攻入,父女团圆。但战事不利,考狄利娅被杀死,李尔王守着心爱的小女儿的尸体悲痛地死去   《李尔王》真实地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动荡不安的英国社会的面貌,也是作者对专制王权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歌颂。受狡诈冷酷的女儿和阴险残暴的女婿的虐待,李尔由专横暴虐、刚愎自用的统治者,一下子变成了“流浪的叫花子般的国王”,这个过程具体地反映了文艺复兴晚期封建阶级走向衰亡的历史。葛罗斯特受到作为冒险家、阴谋家的儿子陷害后所说的“城市里有暴动,国家发生内乱,宫廷之内潜藏着逆谋;父不父,子不子,纲常伦纪完全破灭”这番话,正点出了封建主义解体、资本主义兴起的过渡时期封建伦理道德趋于崩溃,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替代旧的纲纪伦常的历史真实。   剧本真实地反映了广大人民的苦难。李尔王流落荒郊,饱尝暴风雨袭击的苦楚,随着地位的改变,他不由联想起成千上万无家可归的穷人。他激动地说:“衣不蔽体的不幸的人们,无论你们在什么地方,都得忍受这样无情的暴风雨的袭击,你们的头上没有片瓦遮身,你们的腹中饥肠雷动,你们的衣服千疮百孔,怎么抵挡得了这样的气候呢?”这段话真实地揭示了圈地运动中失地农民流落异乡、饥寒交迫的惨状。   剧本还通过李尔王的小女儿考狄利娅等正面形象,宣扬了人和人应该和谐真诚、应该尊重人格、应该平等相待的人文主义思想。但李尔的疯狂致死、考狄利娅的被害和葛罗斯特的流浪等结局,又为作品抹上了浓重的忧郁色调。
经典台词
  @我没有路,所以不需要眼睛;当我能够看见的时候,我也会失足颠仆,我们往往因为有所自恃而失之于大意,反不如缺陷却能对我们有益。@不要借钱给别人,也不要向别人借钱;借钱给别人会让你人财两失,向别人借钱会让你挥霍无度。@要一个骄傲的人看清他自己的嘴脸,只有用别人的骄傲给他做镜子;倘若向他卑躬屈膝,不过添长了他的气焰,徒然自取其辱。 ——《李尔王》 你震撼一切的霹雳啊,把这生殖繁茂的地球击平了吧,不要让一颗忘恩负义的人类的种子留在世上!   我没有犯罪,我是一个含冤负屈的人!   雷电啊,尽管轰着吧!那些道貌岸然的逆伦禽兽,那些用正直的外表掩盖着杀人阴谋的大奸巨恶,快快显露你们的原形吧!   不要以为让这样的狂风暴雨侵袭我的肌肤是一件了不起的苦事.要是一个人身染重病,就不会感觉到小小的痛楚.   穷苦的老百姓们,你们无衣无食,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在这样的暴风雨里怎么活下去呢?啊!我一向太没想到这种事情了,我今天应该受到这种惩罚!   褴褛的衣衫遮不住小小的过失,披上锦袍裘服便可以隐匿一切;罪恶镀了金高高地坐在宝座,公道正义的枪刺也会迎之而断......安享繁华的人们啊,睁开你们的眼睛来,体会一下穷人所受的苦,替这些不辛的人们想一想吧!你们全是无心肝的人!   ......   盛装艳饰并不能使你温暖!   为什么一匹马,一只耗子都有他们的生命,你却没有一丝呼吸?你是永不回来的了,永不,永不!......
编辑本段《麦克白》
  也被翻译成《麦克佩斯》。
剧情简介
   《麦克白》(1605)是莎士比亚戏剧中心理描写的佳作。全剧弥漫着一种阴鸷可怕的气氛。莎士比亚通过对曾经屡建奇勋的英雄麦克白变成一个残忍暴君的过程的描述,批判了野心对良知的侵蚀作用。由于女巫的蛊惑和夫人的影响,不乏善良本性的麦克白想干一番大事业的雄心蜕变成野心,而野心实现又导致了一连串新的犯罪,结果是倒行逆施,必然死亡。在迷信、罪恶、恐怖的氛围里,作者不时让他笔下的罪人深思、反省、剖析内心,麦克白夫妇弑君前后的心理变化显得层次分明,这就更加增大了悲剧的深度。
人物命运
  《麦克白》毕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命运悲剧。这一点与古希腊的悲剧一比较便非常明白了。在古希腊的命运悲剧中,命运的力量是直接作用于人的。因此,从人物自身我们无法得出对他们命运的任何合乎逻辑的解释,最多也只是家庭遗传(如《阿加曼农》),或是祖辈的罪孽(如《俄底浦斯王》)。但在莎剧《麦克白》,命运并不直接作用于人,而是通过人类自身的欲望、罪恶、性格等间接作用于人的。就像赫卡忒所说,命运让“种种虚伪的幻影迷乱他的本性”,让他在自身欲望的驱使下,一步步地走向自己既定的结局。   从人情物理出发,麦克白的一切行动和最终的结局都 是可以解释的。从麦克白夫人口中,我们了解到麦克白的性格,他“希望做一个伟大的人物”,他有野心,但“缺少和那种野心相随联属的奸恶”,他的“欲望很大,但又希望只用正当的手段”,“一方面不愿玩弄机诈,一方面又要作非分的攫夺”。平定叛乱,被封为考特爵士之后,麦克白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在他之上的邓肯,又完全依赖他来保障自己国家的安定。此时,即使没有女巫预言,麦克白心中也必定会有那种念头。所以当女巫们隐去之后,他才说“我倒希望她们再多留一会儿”。他叫她们再多留一会儿,显然是他心里已经潜伏了做君王的念头,所以想从女巫口中多了解一些有关它的信息。莎翁一句简单的话,便生动地表现了麦克白潜意识的流动过程。   女巫的预言使麦克白内心的隐秘的权力欲望浮出水面,而邓肯对他过火的奖赏和夸赞,增强了他的欲望,邓肯说“你的功劳太超越寻常了,飞得最快的报酬都追不上你,要是它再微小一点,那么也许我可按照适当的名分,给你应得的感谢和酬劳,现在我只能这样说,一切的报酬都不能抵偿你的伟大的勋绩。”这样的话说得太过火,不应出自一个国君之口,客观上表现了邓肯对麦克白的依赖性。也刺激了麦克白的野心,使认为自己攫取王位也并非是全无理由的:因为自己的功劳很大。   麦克白篡夺了王位之后,又暗杀了自己的战友要、班柯。这是非常合乎情理的,班柯是麦克白唯一忌惮的人,杀邓肯之前,他就曾想收买他,“您听众了我的话,包您有一笔宝贵到手。”但班柯拒绝了他:“为了觊觎宝贵而丧失荣誉的事,我是不会干的。”既然收买不成 ,他又知道自己的许多秘密,为了坐稳自己的王位,麦克白干掉他,诛除异己本就是政治家惯用的伎俩,中外如此,没什么奇怪。至于后来麦克白的失败也是因自身造成的,一个暴虐而又非法的君王,必然会遭到各个阶层的反抗,人民的反抗加上众叛亲离,可以把任何一个国王掀下台。剧中麦克白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天意,就其个人命运而言,是正确的;就其被打败这一事实而言,是荒谬的,就如中国的西楚霸王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天一样。   人物命运能从自身找到合理的解释,是《麦克白》作为性格悲剧的一个审美特征。但剧中对麦克白及其夫人内心风暴的精当刻画,才是其中最精彩之处。
人物性格
   《麦克白》具有命运悲剧与性格悲剧的双重审美特质,与当时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文艺复兴倡导“人本主义”,把人的地位提高到一个很高的地位,涌现出了一批天才式的巨人。莎剧中的人物多具有人文主义色彩。《麦克白》一剧中麦克白的斗争精神和他的力量体现了人的力量。但他最终的失败却说明命运观念在西方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它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文学创作风格。实际上,其他许多莎剧亦存在着宿命的色彩。
编辑本段悲剧人学

《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其中还有人物解析:
A. 哈姆雷特:
故事是由哈姆雷特王子的父王过世开始。在哈姆雷特出现的第一幕,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他的情绪是十分的不满和消极,甚至带有一些厌世的味道。最受他爱戴的父王过世了,这样亲情的伤痛深深刺伤了他。或许有更令人无法接受的事实,仅仅一个月内,他的生母,竟然迅速的下嫁他的叔父,也就是夺取王位的新国王。如此严重的打击,在他心中油然而生的,是对这些人的强烈不认同感,尤其是对他的母亲「一个月之内改嫁」,哀伤使哈姆雷特王子的生活只剩下死气沉沉,流露出沮丧黯淡的神色。他孝顺的特质,很明显的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此时他的好友为他带来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有人在守夜时看到先王!」彷佛是一线生机般,哈姆雷特王子十分的想再见到自己朝思暮想的父王一次,也真如他所愿。但更意外的是,得知了自己父王是被叔父谋杀的事实。基於爱自己父王的心,他全心全意的只想报仇。当然依他的聪明才智,很快的他想了办法-「装疯」。这其实是勇气十足的做法,也必须拥有过人的计谋。他的心早已被愤怒取代了悲伤,但由旁人的角度看来,我们了解他一切的行为都是出自於孝心,并且他始终是办演著正义的角色的。趁著伶人们来到皇宫,上演了一出揭示罪行的戏剧,他找到了能证实他父王的鬼魂所言不虚的证据。他的心里已经做好万全的准备,他决心要消灭邪恶的新国王。
在母后和新国王及他的大臣们的监视下,他丝毫未露出一丝的破绽,细心的程度令人感到佩服!由他的谈话中,我们看到理智和冲动一直处於交战的状态中,好几度他想出手杀掉叔父,但总是在思考后抑制了自己的行动。哈姆雷特王子的深思熟虑为他带来了适当的时机-他终於「意外的」杀死了叔父身旁的大臣,这真是令人大快人心的一幕。当然,国王也不是省油的灯,意识到事态的不对劲后,设下了阴谋,想要将哈姆雷特王子送到英国并且杀死他。但最后并没有成功,因为哈姆雷特受到了他朋友挪威王子福丁勃拉斯的帮助,回到了丹麦。 从头开始,我们似乎就没有讨论到哈姆雷特王子的爱情。其实并非他没有情人,由对话中可知,他曾经追求过一位名叫奥菲莉亚(Ophelia)的女子,她即是新国王臣子的女儿。在复仇的念头下,他无力再去管儿女私事,但却在的丧礼上表现出哀伤的举动,证实他是一个有情有意的男子汉。 新国王利用了雷厄提斯丧父的悲痛,设下了令哈姆雷特王子必死无疑的诡计,也就是和雷厄提斯比剑。无论他的武艺是否高超,他都将死在涂有毒药的件下或是毒酒下。最后……大家最不愿意见到的情形发生了,在如此恶毒的诡计中,终究没人能逃离悲惨的下场,即使雷厄提斯意识到哈姆雷特并非他的敌人,但为时已晚。哈姆雷特、他的母后、叔父及雷厄提斯,悲哀的死在彼此的仇恨下。英明的哈姆雷特王子在死前不忘造福百姓,推选了一位有才得的继承者……集勇气、智慧、胆识、细心、善良、孝顺、正直於一身的哈姆雷特王子,就是莎士比亚笔下典型的悲剧英雄角色,代表著正义及胜利的一方,令所有的人感到佩服及同情。
B.奥菲莉亚:
奥菲莉亚,这个天真可爱的女孩子在整个故事中并未有太多的戏份,其露面出场的次数,也寥寥无几。只是,在整个故事中,「奥菲莉亚」这名字并不让我们感到陌生,甚至,它是令人熟悉的。举例来说,我们可发现,几乎场场都不见「奥菲莉亚」这四个字的主人,但这四个音节却无时无刻不被其他人提起,也无时无刻不缭绕在我们耳际。因此,奥菲莉亚的存在与否,是确确实实地影响著整个故事的发展的。
哈姆雷特深爱著奥菲莉亚,否则他不会在佯装发疯时,仍向奥菲莉亚写出如此言词夸张的情诗(信件内容大致如下:你可以疑心星星是火把/你可以疑心太阳会移转/你可以疑心真理是谎言/但永远别怀疑我对你的爱)(注二)。其中,狂热激动的用词也颇符合哈姆雷特「疯了」的思绪与神态。由这里,似乎可以了解出,奥菲莉亚过的好或不好,高兴或者快乐,是紧紧影响著哈姆雷特的。只是,让我们觉得可惜的是,哈姆雷特对奥菲莉亚的「儿女私情」或许存在,却远远不及「复仇」的重要,这也是奥菲莉亚不幸的下场,与这场悲剧的远因。
如果把奥菲莉亚与我中国传统妇女之心性及观念相比较,不难发现,是有那麼一些雷同之处的。知识较浅薄,见识较狭隘,缺乏自身的见解……诸如此类等等,而其中
最重要的是,二者都对父兄有著绝对的尊敬与听从。在我国传统礼教之中,对女子的基本要求便是「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而由奥菲莉亚与其父亲普隆涅斯之间的应答可窥得一二其对父兄也有著恭敬且近乎盲从的态度如,奥菲莉亚告知父亲普隆涅斯哈姆雷特对她的誓言,但父亲普隆涅斯却认为哈姆雷特别有用心,并在基於保护女儿前提下,严禁女儿之交往。面对父亲的严厉的言词,奥菲莉亚的答覆是「我一定听从您的话」)(注三)。奥菲莉亚是爱著哈姆雷特的,至少在她小小的心灵里,哈姆雷特这英俊的王子占著个很重要的地位。但在父兄强烈且略带抨击的措词中,奥菲莉亚的回应竟不是辩护,也不是反驳,而是乖乖的顺从与接受。若从我们现代女性的观念上来说的话,这是我们难以接受的,即使所有人反对,即使你并不确定你所爱之人的心思,但你定会是主动的一方,主动去接近,主动去了解,更甚地主动去追求,而非逆来顺受的乖乖承受所有人在你身上所作的安排。正如同所有在道德上受约束受压迫的中国妇女一样,我们相信奥菲莉亚的内心也有著非常大的压力。打从一开始哈姆雷特的求爱,父兄的拒绝,至哈姆雷特的精神失常〈奥菲莉亚并不知道此乃哈姆雷特之计
策〉,甚至直到最后,自己最亲爱父亲竟死於自己的爱人手中。一切一切惊慌、无奈、害怕、悲惨的事,幸或不幸,这温柔的女子都只是默默地承受,没有埋愿,没有诅咒,甚至也没有想过要试图反抗,如此被动,如此地受委屈,而在把一切情绪都压抑在自己的内心后,又
怎能要求这纤细的女子不崩溃呢?这种精神上的压力之大是令人难以想像的,终致使得这无心机与陷害他人心理的天使,竟以发疯并溺死於水中这般悲惨的结局画下了生命的休止符。似乎,「压抑」及「承受」是我女孩子唯一一件能做的事情了,古今中外,无一幸免。而,无庸置疑的,这是歧视、是压迫、也是极不公平之待遇。当然,柔顺与善良或许是奥菲莉亚原本的个性之一,也或许是当时社会对女性的一种朔造,我们无法去评论或比较些什麼,但以我们一个新时代、新生活、新观念的立场来看,不论男人或女人,或多或少都该多爱自己一些吧!
在算计与仇恨交杂的故事中,奥菲莉亚的存在无疑是一股清流,她的爱以及善良,也带给我们一丝丝地宽慰和希望。这小姑娘的死,对她或许并不公平,但我们相信,在整个故事上来说,这已是莎翁对所有的人物及故事最好的安排与交代了!奥菲莉亚单纯的爱情,在哈姆雷特的复仇与恩恩怨怨中,是微不足道的,那麼,被牺牲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已。其实,在哈姆雷特错杀了奥菲莉亚的父亲之后,我们就已能窥得一些有关这悲剧的结局—奥菲莉亚的死亡了!我们惋惜,我们同情,也深深的对当代的女子感到可怜,与无奈.
C.奥赛罗:
奥赛罗年轻气盛,不小心得罪了依阿高,却还不自觉,依阿高的奸计,在正直的奥赛罗耳中听成了不曾听闻过的"忠言",而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让依阿高得以施展计谋,在加上一旁无知之人的推波助澜,更助长了谎言的逼真性。而洛德里高的死和卡希欧的幸存,成了关键性的转折,使得依阿高的计谋并非一如之前所盘算的那般完美。然而,奥赛罗并未来的及知晓这一消息,便已亲手扼杀了自己的爱妻——德斯底蒙娜了,纵使伊米利亚再如何地为德斯底蒙娜的行为做解释,奥赛罗仍是不怎麼相信他人所说;他只相信依阿高的话,和自己所看到的——即使只是看到了整件事的一小部分。正如古谚所云:「聪明反被聪明误。」原本是如此聪明而正直的奥赛罗却因恃著自己的直觉和认人,冤枉了自己生涯中极为重要的两个人。显然地,他不曾觉得自己是否做错了什麼事?自初始——他荐选自己所爱的人做副官,到此时,诬说了妻子的偷情,他不曾反省过自己是否错了,而一味地要求他人正视自己的错事。在无人知道自己的错误而希求他能稍作提示时,他又自以为是地认为对方又在装模作样、故做无知了,因此在心底更加地认了对方的罪,以致於他在听到另一方面的说词时,不轻易地相信。而他又不肯将德斯底蒙娜的错说出,一开始可能是因为想要先明察暗访,不要告诉德斯底蒙娜,以免误会了她,大家往后心中有个疙瘩,但到了后期,奥赛罗可能倾向於不想听到实话,不论是利於他或不利於他,就因为担心听到自己所不愿听到的,他选择了最坏的做法,牺牲了他可能得到幸福的机会。手绢是个重要的线索。在德斯底蒙娜尚未完全了解手绢的重要时,依阿高已经注意到了。就对方尚未对手绢有著防卫意识时,便已著手如何取得的计划了。这正是依阿高的高明所在,奥赛罗在事前并未告诉德斯底蒙娜手绢的涵意,就德斯底蒙娜而言,手绢只有两个意义:一是奥赛罗所送她最初的纪念品;一是奥赛罗希望她永久保存起来。除此之外,她并不知道手绢之於奥赛罗的意义。仅仅是条手绢,便使得奥赛罗不再相信她所说。这想起来也很可悲,之前为了爱奋斗那麼久,却敌不过一个无足轻重的人,人性的弱点在此暴露无遗。再怎麼亲昵的两个人,毕竟只是两个人,两个不同思想的人,倘若话说不出口,对方是怎麼也不会知道的。不只是奥赛罗犯了嫉妒这原罪,依阿高亦是,而他们皆因被蒙闭了理智的眼睛而做出了不理智的行
为来。这原本只是一件子虚乌有的事,但这样一搅和下不但害了自己,亦害了一些无辜的、善良的人们。热恋中的男女眼睛中是容不下任何一粒沙的,而经由依阿高若有似无地牵引著,一步一步引著他走入陷阱中,然而奥赛罗所做错的,并非只有嫉妒,还包括了自以为是而不听他人的解释,这样子光凭自己的臆测,是很难会有公正的答案的。但反观德斯底蒙娜和卡西欧,
倘若他们一同向奥赛罗解释著其事之原由,而奥赛罗能不更加地怀疑他们之间的关系吗?於此,不能冒然想解释,必须要一步步旁敲侧击才行,但是综观全剧,并无人有此等深谋远虑,因此,在这一步棋上,算是被工於心计的依阿高所吃的死死的了。而德斯底蒙娜的消极忍受,被奥赛罗视为是默认,他不能忍受妻子包庇情夫(奥赛罗心中所想像的人)时的不语与无辜样,就他眼中看起来,就像是小俩口甘心为对方牺牲似的甜蜜。他认定了一个模式,认定了所有人在其中的角色,不容许改,完全依照他的脚本走。但是,有相同特质的事很多,但它们
不一定有相同的目的,这整个计谋即是如此。悲剧的发生总是源於一些错误。人性是脆弱的,但人却又不断地在伤害著他人,打著自己也是受害者的藉口,不停地进行伤害,倘若,奥赛罗能够冷静下来,用理智去评估各种可能,悲剧可能就会因此改写,人的原罪之一——嫉妒,在此剧中一览无遗。
D.依阿高:
在《奥赛罗》一书中,第二主角便要算是依阿高了,善妒的他,没有被提升为副官而决定以邪恶的计划将卡希欧置於死地,而令人奇怪的是:被依阿高玩弄於股掌间的奥赛罗与卡希欧却毫不怀疑他,反而视他为诚实可靠的好人,是什麼样的魔力让所有的如此放心相信他呢?大概要算是他舌灿莲花、口若悬河的能力了吧!凭著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连死的都能说成活的。极力迎逢讨好别人,以言语将长官、同僚捧上天际,是他最擅长的招数,有谁不喜欢被人谄媚呢?这样的人自然是受人欢迎的,然而依阿高却非善类,他居心叵测,不择手段的让卡希欧名誉扫地;他善於记恨,一但任何人做了不利於他的事情,此人的容貌将会永远的烙印在他心中,找到适当机会便尽速将他去除,永远消失在他眼前;他诡计多端,且善於运用人性的弱点。除去所有阻止他升官的眼中钉,是他在社会潮流中翻滚的唯一宗旨,宛如现代政客的翻版。他周旋在奥赛罗与卡希欧之间,以花言巧语搏得他们的真心信任,使人想起了清末民初以强大武力两面要胁革命军与清廷的实力派军人袁世凯。同时依阿高还是个典型的「见人说话,见鬼说鬼话」的双面人,在奥赛罗面前,百般依顺的讨好他,极力表示他对奥赛罗的忠心不二而在卡希欧面前,他也大肆夸耀卡希欧对军队的功劳,但在与他同盟的洛德里高面前,他却将奥赛罗与卡希欧两人批评的一文不值,完全不将他们放在眼里。但这并不代表与他同盟的人不会惨遭毒手,他安排洛德里高刺杀卡希欧,然而一切并不像他所预测的那样美好,洛德里高反遭刺伤,当他装做什麼都不知道赶到现场时,遭到洛德里高掀底,他除了否认被指控的事项之外,还一刀将洛德里高送到死神的怀抱中,依阿高这样的做法与三国时代曹操的「宁愿我负天下人,也不愿天下人负我」的心态有异曲同工之妙。嫉妒,是依阿高的另一个人格特质,也是圣经十诫中的其中一诫,他嫉妒卡希欧的副官职位,也嫉妒奥赛罗与德斯底蒙娜的深厚感情,本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心态,他决心破坏这一切的美好,他所得不到的,其他人也别想拥有。使所有人臣服於他脚下,乃他心中之终极目标,副官当然不是他的欲望所在。呵!副官算什麼东西!他要的远比他表示出来的多出了十万八千里,叫他臣服在一个卑贱的摩尔人奥赛罗脚下比杀了他更教他无法忍受,而他的屈膝哈腰只是为了得到信任的其中一个手段而已,当他掌握了权力时,你所看到的依阿高绝对不是现在的依阿高,权利令人腐化。莎士比亚笔下的依阿高,集奸臣特质於一身,活灵活现的在书中活跃著,多疑、善妒、猜忌、阿谀、背叛,无一不难在依阿高身上找到,子曰:「巧言令色,鲜以仁」依阿高是最好的印证,中外两位伟大的古人,时空、距离相距甚远,但想法却不谋而合。依阿高--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名字。

E.马克白:
故事的一开始,马克白便是个「英勇的战士(注四)」除了拥有贵族、爵士等显赫的地位外,更受尽所有人的敬重,这其中更包括—苏格兰的国王邓肯。而令人难以想像的是,在如此受宠的时候,在如此颠峰的时候,马克白竟一手打破了和平,带来血腥,不惜一切只为实现女巫之预言—「未来的君王(注五)」。就如同每个剧中人物的感觉,马克白并不是一个奸诈狡猾的恶人,相反的,他的勇敢以及智谋为他赢得了「考特爵士」这尊贵的地位(苏格兰国王邓肯因马克白成功的拿下叛国者考特爵士,而将这这爵位赠与马克白。在此之前,马克白原有之爵位为葛雷密斯爵士)。但,又是什麼具有如此可怕的魔力,能让一个「尊贵的爵士」变成一个「可怕的暴君」呢?我想,该是「欲望」二字吧!
比较马克白和班戈同遇三个女巫、听过其预言、及女巫消失后的态度—马克白的反应是「倒希望她们再多留一会儿」,而班戈却怀疑「这些怪物,果真在这儿出现过吗」(注六)。对於“惊喜”和“讶异”相信两人都有,只是马克白所说的话告诉我们—他想知道得更多。例如:为什麼可以登上王位?或者,“如何”登上王位?这代表,在马克白有智有勇的心性中,得再加上“欲望”这个不稳定的因子了。
“欲望”是马克白做下许多事的驱策,这不禁令人感到欲望的可怕,它除了让人的心有激愤的作用外,似乎还有一种能让人有超出自己能力的魔法,灭除了理智,余下了想望,或许也包含一些催眠的成分吧,做出了超越本身平时思考的事,做出了超越本身能力所能及的事!就像马克白,或许有本领,但若非因为女巫的“暗示”,在其心中埋下了犯罪因子,给予了过多不切实际的幻想,想必马克白是没有这般胆大妄为的勇气及能力的。
而“欲望”也让马克白一错再错。暗杀邓肯,是为让自己成为未来君王;刺杀班戈与其子,是为了不让班戈之子孙在他(马克白)之后相继为王。而这一切都为了他自己的私利。当然,除了马克白本身的欲望之外,“刺杀班戈”也有些骑虎难下的无奈吧!就如同马克白自己所说的「我已经两足深陷於血泊之中,要是不再涉血前进,那麼回头的路也是同样令人厌倦的。」(注七)。但,若说马克白在暗杀邓肯时,仍有一些正义留存於心中,那在之后派出刺客刺杀班戈时,相信其心中之欲望所夹带的残忍已凌驾善良的一面了。若非如此,他该知道,“回头”所代表的意义,会比“涉血前进”有价值许多(何况这血泊中将染上的,是其昔日同
袍的血液)。可惜,最令人感到失望的是,马克白竟在访完三个女巫及鬼魂后,对毫不知情、也丝毫不具威胁性的迈克特夫夫人及其孩子痛下毒手。从这里似乎不难看出,欲望所附属的残忍与疯狂,已把马克白的理智啃蚀得一点不剩了! 再深究马克白的心理,他并非打一开始就是个奸恶的小人,或许比他人多了些野心,但仍是个「希望用正直的手段,达成崇高的企图」的人(马克白在听过三位女巫之预言后,曾写过一封信给其夫人,而此句话为马妻在阅读完信件后,对马克白性格的评论),为此,他才会在杀邓肯时,因两位士兵无意识的梦呓而感到心惊与害怕(其一在梦中大笑,另一喊著「杀人了!」;其一又说「上帝保佑我们!」,另一喊「阿们!」);才会在杀了班戈后,因宴会上出现班戈的鬼魂而面色惨白、语无伦次(鬼魂的出现或许也可解释为马克白内心恐惧,所描绘出的一幅图像)。马克白受到的良心上的压迫,以及道德上的压迫,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而,一个真正冷血的杀人魔,是从不担心、也从不在意杀人后将所承受的谴责有多大,自然而然地,也不会有如同马克白心灵上的折磨等痛苦了。所以,我们相信,马克白的内心(或在其内心深处),仍有善良的一面的,只是,随著马白的地位愈高,权力愈大,不难了解他想得到的会愈多,当然,其所作所为更是天理不容了!令人感慨的是,等到事后猛然惊醒,后悔万分时,一切已成定局,已经无法重新再来了!
“欲望”存在於每个人的心中,是你、是我、或者其他人。相信每人都想得到最好的,都想拿到最多的,但有人拿得多,定有人拿得少,若要在这两者中,要求绝对得平衡,不免强人所难了些!退而求其次地,只能希望每人有所“克制”,良心上的克制,抑或是道德规范上的克制。这似乎和我中国儒家荀子的主张有些不谋而合的地方:人性本恶,该用一切理法来约束。这“恶”,应就包括“欲望”的存在吧! 而,最后,故事的结局,马克白是失败的、是痛苦的、是后悔的、也是绝望的,他虽爬到了高位,却失去了一切,失去了人民的爱戴,失去了君臣的尊敬,使得所有人憎恨他,也仇视他,连唯一的与其同阵线的伴侣也逃不开死亡这关卡,离他远去;这真算得上是众叛亲离了。但我们知道,这并非原本马克白所希望得到的,在马克白获得玛尔康与迈克特夫已率兵逼进欲讨伐“暴君”这消息时,他曾这麼说「我的生命已日渐枯萎,像一朵凋谢的黄叶;凡是老年人应享有的尊荣、爱敬、服从和一大群的朋友,是没有希望再得到的了;代替这一切的,只有低声而深刻的诅咒,口头上得恭维,和一些违心的假话。」(注八)到此,马克白是真的惊醒了!是真的觉悟了!有著无奈,有著痛苦,也有著愧疚!仅管如此,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也只能硬著头皮向前走了!天性中的尊贵和骄傲不容许他低头,不容许他受屈辱,他要「擎起雄壮的盾牌,尽最后的力量。」於是,马克白战死,死在沙场中,死在为他赢来尊与荣耀的沙场上。而,这不禁令我们省思,马克白究竟得到了什麼?似乎,在他不择手段、泯灭良知地做尽一切后,仍是黄土一盖两手空……「愿这些欺人的魔鬼再也不要被人相信,他们用模菱两可的话愚弄我们,虽然句句应验,却完全和我们原来的期望相反。」这是马克白最后的醒悟,除了带给我们警惕之外,似乎也能感受到他的哀痛,以及深深的后悔。
F.马克白夫人:
马克白告诉他夫人女巫预言的消息后,这女人就像是个见猎心喜的狩猎者,露出一副贪婪的馋样。在马克白天人交战,犹疑不决时,她将马克白推往罪恶的深渊,怂恿马克白做了这件天人共愤的事情。而她更祈求心灵的恶毒、凶狠,只为果断、绝决的窜得王位。马克白夫人在煽动马克白时,说到:「……我哺过乳,知道母奶育婴的情爱有多深;我会,在他对我微笑时,把乳头拔出他柔嫩的嘴巴,摔个脑浆四溢……」这样一个女人,对待她的亲生孩子都如此残忍了,更何况是只有君臣关系的邓肯国
王呢?而她正巧又碰上马克白-一个对名、利、权充满向往而又定力不够、把持不住的人。这样的两个人结合在一起,碰到了一点小小的诱惑,就擦撞出平时伪装之下的机心了!这种情形,在马克白夫人的身上更明显。在整个筹划谋杀邓肯国王的计划里,她丝毫没有露出一丁点受良心谴责的姿态,自信满满的推动杀人计划……一个女人怎会恶毒至此呢?不只如此,她的作戏功夫更是一流。马克白夫人对邓肯说:「即使鞠躬尽瘁加倍效力,比起陛下的宏恩……实在是不足挂齿。」在她将杀邓肯的这一段时间,这个女人所演的忠臣戏码,实在是维妙维肖啊!她如此的欺骗她仁慈的君王邓肯、这麼看重他们的君王邓肯,而没有任何愧疚之情……是呗!该是利欲薰心之下,人类丑恶的真面目呗!马克白夫人如此毫无顾忌的实行凶案,丝毫不为旧日情义所动。多麼冷血残酷啊!这,难道就是她的本性?不会吧!我认为,没有人是天性如此的。君不见个个甫出世的婴儿,浑身散发那美善的光辉吗?这是在被社会污染的人身上所看不到的。而人构成社会,社会中交错的利益关系,使得所有人,都为了自我的生存、发展,做出一切不择手段的行为。再让我们看看,最终时,马克白夫人如何纰漏出她夫妇俩的罪行吧!作者莎士比亚如是说:马克白夫人的丫鬟发现女主人会梦游,而她梦游时总是一边使劲搓洗自己的双手,一边战栗、恐惧的陈述邓肯
国王被害的经过。也许,我们可以这样解释:她因杀了君王邓肯,导致良心不安,夜里睡不著、焦虑、紧张、恐惧……等。这种种的心理状态,在在都述说了她是多麼的受良心谴责。但是,看倌们,请仔细想想,真的是这样吗?这跟她初时谋害邓肯国王的行径多麼不合啊!在莎士比亚的笔下,她是个人格阴狠的人哪!既然她使用阴狠的手段达到其目的,让他们夫妇俩的生存
繁荣、昌盛,而一时之间,也没有人能威胁他们的生存。那麼,她理应可以高枕无忧啦!为什麼会受良心谴责呢?很显然的,这是作者要安慰读者群的想法。莎士比亚想告诉我们:这样子的人,即使他拥有再多的名、利、权,只要那是以不义手段攫取而来,他都不会心安的,他会比受害者更痛苦。但是,这在真实社会中,成立吗?我看,答案是NO。现在,让我举一个历史上广为人知的事件。看倌们想必知道,唐太宗是如何爬上皇帝这个位置的:他杀了自己的哥哥跟弟弟,又逼迫自己的父亲让位给他。说起来,由儒家的道德观点看,他还真是个不忠、不孝、不友、不恭的人。背叛自己的君王谓之不忠,胁迫自己的父亲谓之不孝,杀害自己的哥哥谓之不友,杀害自己的弟弟谓之不恭。这样子的人,在中国历史上竟然是颇受推崇的英明君王之一,令人感到奇怪。姑且不论他在任期内做的那些为国为民的事,就他篡位的手段看,他是该受到口诛笔伐的。而且,该受良心责备,该遭天打雷劈……但是,并没有嘛!所以说,莎士比亚的「良心谴责论」只是平抚读者情绪的工具而已。好像,世界上真的有公理正义,坏人真的会得到报应…(充满疑问)…也许,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好好深思的问题。像马克白夫人这种性格,是令人极端憎恶的。但是,曾经听一位学者这样说过:「这种生命为求生存、求发展、求繁荣、求兴盛的本质,它是本来就这样存在的,没有什麼善恶之分。就像你不能谴责掠夺者为求生存去猎食别的动物是错误的啊!」所以,也许,根本没有什麼「人性」这种东西,有的只是生命运行的法则而已。
G. 李尔王:
李尔王禀性自私而感觉敏锐,又因地位和生活习惯的关系,形成了也增强了他那样的情绪上的习性,那虽然有些奇怪,但并不能算牵强或不自然;—他要人热烈爱他的那个热烈的欲望—他的自私,却特别是一个仁爱和善的本性里发出来的自私—要彻底的愉快,他须得一点都不自支撑,完全偎倚在旁人胸前;—他渴望人完全忘掉了自己去爱戴他,可是那渴望因夸张过度而反遭了挫折,而且以它的性质而言,根本不能实现;—他的忧虑,不信任,和忌妒,这些是一切自私的爱的特徵,利己的爱所以异於真纯的爱也全在这些上头,而李尔王一心只愿女儿们夸说怎样那般的爱她,也无非都在这些上头种的根源,同时他那根深蒂固的为君的习惯已把他那层愿意变作他的要求与绝对的权利,若遇稍一不顺遂,他便立即将对方视同有了罪恶和叛行的一般;—这些事实,这些热情,这些德性,乃是全剧的基础,只要看完全剧后偶一回想,就能恍然大悟,那所谓的试探只是一番弄巧成拙而已,而李尔王的恼怒所以变成那麼狂挬,也只是考黛莲使他不期然的弄巧成拙的结果罢了。
H. 考狄利亚:
她是李尔王的第三个女儿,本来是最受宠爱的一个。考狄利亚的美德用搵悻厌恶的调子表现出来,对於李尔王那刻求谄媚所表现的非礼,恰好是一个极自然的反响—她那美德使她不致掉入李尔王所要诱她下去的那陷坑里去。她素性不苟言笑,即使说起话来也声低而语简,所以一方面坚守真诚,不贬抑自己去逢迎取巧,他方面又用比较温和的方法去安慰老父,就她的本性而论
是在是件不可能的事。她不流俗,虽然她也傲慢固执的异乎寻常。她自恃比两个流俗的姊姊真诚有道,因而便骄气凌人。不知她那位老弱的父亲理因从爱女口中听到几句恭维抚慰的话,为的是他需要那麼一点点温存。她却不然

《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