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车辆报废:那位知道教师节的由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6 22:59:21

公历9月10日,是我国的教师节。
  我国历史上曾建立过教师节。1931年,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在南京中央大学集会,发表要求“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和增进教师修养”的宣言,并议定6月6日为教师节,也称双六节。不久,国民党政府先是同意6月6日为教师节,后又将教师节改为8月27日(孔子生日)。 建国后,中央人民政府曾恢复6月6日为教师节,教育部通告各地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组织庆祝活动。1951年全国教育工会成立,教育工作者被确认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1951年4月19日,教育部长和中国教育工会全国委员会主席发表书面谈话,宣布“五一国际劳动节”同时为教师节。但由于这一天缺少教师的特点,执行的结果并不理想。特别是1957年以后,在“左”的思想影响下,教师不受重视,教师节实际上已不再存在。

  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动员全社会尊重教师,提高教师的地位,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特别是各地教师的多次提议,以及各地开展尊师活动的经验,国务院于1985年1月11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关于确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的议案。同年1月21日举行的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同意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9月10日为教师节。

  确定9月10日为教师节,是因为新生入学伊始,即开始尊师重教活动,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同时,9月份全国性节日少,便于各方面集中时间组织活动和突出宣传报道,促进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尚。

  建立教师节,标志着教师在我国受到全社会的尊敬。这是因为教师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国家的未来。教师的工作同每个家庭、每个儿童、少年、青年息息相关。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教师起着巨大的作用。教师是铸造人类文明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人类文明发展的连续性,有赖于一代又一代的教师的劳动。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教师辛勤的、有效的劳动,那么,这个社会、国家和民族的文明进程就会遭受损失。所以,一部文明史,离开教师的因素,是不可想象的。

  此后,每年的教师节,全国各地的教师都以不同方式庆祝自己的节日。通过评选和奖励,介绍经验,帮助解决工资、住房、医疗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改善教学条件等,大大提高了广大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积极性。

1985年1月21日,六届全国人大第九次会议正式通过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并决定9月10日为我国的教师节。

之所以确定9月10日为教师节,是因为冰心先生建议定在每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叶圣陶先生建议定在每年秋季学生入学的日子,让学生在新学年的开始就记住教师的辛勤和光荣。

人物专访: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那天早上一起床就突然想到老师应该有自己的节日。”
王梓坤,这位从井冈山革命老区的一户贫农家庭走出来的院士,内心有着深深的教师情结。他从小学一直到大学都受到老师无微不至的关爱,当一名教师是他从小的心愿。当他23岁从武汉大学毕业后,便义无反顾地选择到南开大学当教师,教师也就成为他一生的事业。他曾经有当选天津市副市长的机会,却辞而不就,在1984年5月来到全国最高师范学府---北京师范大学担任校长。
王梓坤教授回忆道:“当时文革结束已经好几年了,社会舆论很尊重教师,邓小平、陈云等中央领导同志都很重视教育,认为‘教师是阳光下最光荣的职业’,他们很关心改善教师地位、待遇的工作。但是,当时许多地方领导的思想认识还不够,只知集中精力抓经济生产,教师的地位、待遇的实际改善步伐还不大。来北师大这个全国师范排头兵院校担任校长后,我整天想的就是如何办好学校,如何提高教师的地位、待遇,这个念头一直在心里盘旋。也许就因为这,才有了那天早上的倡议吧。”
那天是1984年12月9日,王梓坤一早起来,突然有了给教师设立节日的念头。他习惯性地在5点钟就来到办公室准备工作,想把这个想法告诉谁,但还没人来上班。早上8点,他第二次来到办公室,就直接把电话打到自己认识的一位《北京晚报》的记者那里,并告诉对方这个想法,得到这位记者的赞同。第二天,《北京晚报》刊出了题为“王梓坤校长建议开展尊师重教月活动”的一条200多字的简讯,简讯中写到:“……我们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尊师重教月的活动,该月的一日即定为全国教师节。王校长认为,尊师重教月可定在每年寒暑假前后的二三月或八九月份……”于是,这条短短的简讯就成为倡议设立教师节的最早文字记载。
大约一周后的12月15日,王梓坤为了进一步推动此倡议,召开了一个座谈会,邀请了北师大著名教授钟敬文、启功、陶大镛、朱贤智、黄济、赵擎寰等人参加讨论,这个倡议得到教授们的一致同意,并联名向社会提出。第二天,《北京日报》登出了关于这一倡议的简讯,但这条简讯编加了一个醒目的标题----“北师大校长王梓坤倡议每年九月为尊师重教月,建议九月的一天为全国教师节”。这是设立教师节的倡议第二次出现在媒体上。
王梓坤教授在两次公开发出倡议后,认为已经做了一名教师、一个校长的最大努力,于是又埋头到繁杂的学校事务中。但是,相隔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在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
“北师大学生们在庆祝大会上打出了‘教师万岁!’的横幅,让我感动万分……”
王梓坤教授并没有把功劳揽到自己身上,他认为,人大这么快就出台决议,说明当时的社会舆论对教师是关心的,关心教育、关心改善教师地位待遇的大有人在,也许中央早有这个意向,还没有公布,他的倡议只是与之巧合罢了。他说:“我个人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两次发出倡议后,我的精力也主要扑到校务上,没有再多做什么。而和我同时发出倡议的许多老师,像黄济教授就是政协代表,还有其他关心教师的人们,他们有更多机会提到此事,促成此事。”
王梓坤教授很高兴有了教师自己的节日,而不管是不是他的倡议起了作用。他获知人大决议时的第一个反应是“非常非常高兴”,并立即投入准备工作,迎接第一个教师节。当年为此忙了些什么,王梓坤教授已经记不清了,他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在全校师生庆祝大会上,学生们打出了一条横幅,上书“教师万岁”四个大字。多年以后,王梓坤教授回忆起这一幕,依然很动情:“我感动万分,也非常骄傲!”
“教师节只是一个契机,日常工作中重视教育更加重要。”
说起十六年来的变化,王梓坤教授认为,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提高教师地位、改善教师待遇,与先前相比,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教师节”的设立促进了全民尊师重教的积极性,成为各地为教师办实事的一个重要契机,也成为检验尊师重教工作的重要时期;它的设立提高了教师地位,也促进了师范教育的发展,为中国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
王梓坤教授认为,现在仍然有一些地区还存在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校舍倒塌的报道也时有所闻,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教育还有很多困难。因此,他希望把“教师节”这个全国教师的节日纳入“科教兴国”大战略之中,继续深入为教师、教育办实事,决不停留于形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办学条件、改善教师地位和生活,为国家培养出优秀人才。“这才是设立‘教师节’的最终目的所在。”

我国历史上曾建立过教师节。1931年,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在南京中央大学集会,发表要求“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和增进教师修养”的宣言,并议定6月6日为教师节,也称双六节。不久,国民党政府先是同意6月6日为教师节,后又将教师节改为8月27日(孔子生日)。 建国后,中央人民政府曾恢复6月6日为教师节,教育部通告各地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组织庆祝活动。1951年全国教育工会成立,教育工作者被确认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1951年4月19日,教育部长和中国教育工会全国委员会主席发表书面谈话,宣布“五一国际劳动节”同时为教师节。但由于这一天缺少教师的特点,执行的结果并不理想。特别是1957年以后,在“左”的思想影响下,教师不受重视,教师节实际上已不再存在。

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动员全社会尊重教师,提高教师的地位,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特别是各地教师的多次提议,以及各地开展尊师活动的经验,国务院于1985年1月11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关于确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的议案。同年1月21日举行的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同意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9月10日为教师节。

确定9月10日为教师节,是因为新生入学伊始,即开始尊师重教活动,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同时,9月份全国性节日少,便于各方面集中时间组织活动和突出宣传报道,促进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尚。

建立教师节,标志着教师在我国受到全社会的尊敬。这是因为教师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国家的未来。教师的工作同每个家庭、每个儿童、少年、青年息息相关。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教师起着巨大的作用。教师是铸造人类文明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人类文明发展的连续性,有赖于一代又一代的教师的劳动。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教师辛勤的、有效的劳动,那么,这个社会、国家和民族的文明进程就会遭受损失。所以,一部文明史,离开教师的因素,是不可想象的。

此后,每年的教师节,全国各地的教师都以不同方式庆祝自己的节日。通过评选和奖励,介绍经验,帮助解决工资、住房、医疗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改善教学条件等,大大提高了广大教

世界上第一个教师节源于葡萄牙。1890年5月18日,葡萄牙亚科奠布大学毕业生纷纷向教师敬献彩带,教师也在彩带上给学生签名留念。

40年以后,我国也设立了教师节。

“6·6”教师节。1931年5月,邰爽秋、程其保等教育界人士,鉴于国难日益严重,教师责任艰巨,便发起联络京、沪教育人士活动,把每年6月6日定为“教师节”,并发表《改良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地位,增进教师修养》的宣言,此事虽未经国民党当局所承认,但仍具有一定影响。

“8·27”教师节。1939年,国民党政府决定以中国教育家孔子的诞辰8月27日为“教师节”,并颁布了《教师节纪念暂行办法》。但由于当时中国已进入了全面抗战时期,这个“教师节”一开始就毫无影响,因此未能施行。

“5·1”教师节。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商定,废除“6·6”教师节和“8·27”教师节,将教师节与“5·1”国际劳动节合在一起,但实行中因无教师节特点,一些人只知道劳动节,而不知道教师节。1957年后,“5·1”教师节消失匿迹了。

“9·10”教师节。国务院为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发挥全国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恢复我国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提出重新设立教师节的议案,考虑9月份全面性节日少,便于社会组织活动和宣传。于是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正式通过决议案,决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
(上述是2004.9.7天津日报的,上次我们抄黑板报也是用它,第一个在葡萄牙,另外,我国台湾现在教师节是公历9月28日,美国加州的教师节也是9月28日,是为纪念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