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头射灯开孔尺寸:修辞手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8 02:02:50
修辞手法全集

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学习修辞常识的目的是为语言实践服务。首先能在语言中辨识各修辞方法,继而理解其适用效果;同时要会用这些修辞方法,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修辞方法又称修辞格。据专家研究,汉语修辞格可达70种之多,常见的有10多种。

  (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2)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如:
  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
  ②不要大锅饭。("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
  ③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
  ④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雷锋"以具体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

  (3)比拟。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如:
  ①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拟物)
  ②蜡炬成灰泪始干。(拟人)

  (4)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如:?
  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千丈"为扩大夸张)
  ②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
  ③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把前一事物"出来"与后一事物"下火"夸张到几乎是同时出现,有人称此种夸张方式为超前夸张)

  (5)对比。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如: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6)对偶。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如:
  ①满招损,谦受益。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流水对)
  ④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扇面对)

  (7)排比。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如:
  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8)反复。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如:
  ①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
  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

  (9)反语。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实际要表达的意思和字面意思是相反的。如:"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

  (10)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因此,不需要回答。如:难道中学老师和小姐骑自行车还成体统吗?(《装在套子里的人》)

  (11)设问。为了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如:这七人端的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正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设问是自问自答的。
  此外,教材中出现较多的修辞方法还有:引用、双关、顶针(或称"联珠")、呼告、叠字、警策、通感、婉曲、讳饰等。

三、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修辞就是修饰词句的意思。对于语言表达来说,语法是解决通不通的问题,逻辑是解决对不对的问题,修辞是解决好不好的问题。恰当地使用修辞能使文章富有文采的道理大家却懂无须多说,这里主要说怎样运用修辞手法。其实修辞包括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消极修辞就是我们上文说到的变换句式、锤炼词语等。消极修辞名为“消极”其实一点不消极,它对增强语言的表情达意功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上文说到过这里不再赘述。积极修辞就是我们常说的修辞手法:《考试说明》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词、反问等,而这种修辞手法其实我们初中时就已掌握,高中那段已基本上都能灵活使用了,再加上适当使用消极修辞手法,文章当然就显得文采飞动了。
[例文] (2000年)
雾里看花 丰富多彩
天津考生
窗外,有一棵梧桐。
那个秋日,夕阳红得怪异,似要滴出鲜血。独坐屋中,决定读一读梧桐,读它的哲学,它的人生。
一阵风吹过,树上被秋踮着脚尖染黄的叶子沙沙作响,似在呜呜哭泣。我读出梧桐的落寞与惆怅,它在感慨:为何生命如此短暂,转瞬而逝,平凡的一生如此不堪回首?我在心中咀嚼着这一缕阴沉。
静坐,时钟滴答。
忽然又一阵风吹过,猛烈,仿佛要吹走梧桐所剩无几的绿意,但只见枝杈左摇右摆地透着一份刚毅,一份坚强,看那斑驳的面容,泪迹早已被风吹干,歪着不屈的头,只诉说着沧桑。
恍然间,我觉得我读懂了梧桐的落寞,那不是慨叹韶华流逝的悲哀,也不是慨叹人海人潮中 的孤寂,而是一种淡泊从容的大度。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于自然。任凭风雕雨蚀,依旧坦坦然然地笑对一切,即使很快便要被秋霜浸染,被冬雪覆盖,但永远不变的便是心河那份绿水长流。
我自知,不仅读懂了梧桐,也读懂了生命。世界永远千变万化,答案也总是丰富多彩,关键要看自己如何去面对这些变幻的景象。
失败时,切不可只看到黯然,因为荒漠中总会有一汪清澈的泉,黑夜中也总会有温情的眼,成功就会在脚下暗藏,希望定能在天际飞旋。你怎样选择,便会有怎样的答案,丰富多彩,便是不变的真谛。
登上大山,既有高山翠岚,又有艰难险远。中途放弃,身下可是万丈深渊;鼓足勇气,便可达世界之巅。
航于大海,既有旋涡暗礁,又有朗朗晴天。迷失航线,结局终为尸横险滩;竖直桅杆,而能达幸福的彼岸。
做一只海鸥,便能剪下夕阳霞彩无比灿烂;做一条小鱼,便能明了海洋无比深刻无比蔚蓝。
闲读梧桐,便得出不同的答案,那么人生呢?大千世界,形色各异,答案又有多少?几个,几千个,还是无穷无尽?
其实,无论多或少,终需我们酿好自己的梦,带着一种锦绣心情,去体验,去求索。
答案永远丰富多彩,走吧,扯下一片裙摆擦亮金字路牌,义无反顾地走这条人生之路吧!
雾里看花,迷蒙中便是真意,无不要慧眼,只望今生无悔。

闲读梧桐,先是读出梧桐的落寞与惆怅,继而读出梧桐的刚毅与坚强,终于读出梧桐的淡泊、从容、大度。对于同一棵梧桐,随着思考的深入,答案也各不相同。文章选材和叙述的角度很有特点。文章的语言流畅,句式灵活多变,有长句,有短句,有整句,有散句,有比喻,有对偶,有设问,有反问。错落有致的句式,富有节奏和韵味,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不过这里用到的修辞手法还都是考试说明里提到的那几种,如果我们能灵活地使用那几种之外的修辞手法的话,我们语言会更神采飞扬,当然考分也会一路飙升。我们先来看一篇例文。
[例文] (2000年)
冬 日 小 语
云南考生

如果说春天是一种全新的开始,那么冬季何尝不是一种孕育?
时序更迭,四季循环。生命多像四季一样,需要从一种状态飞跃到另一种状态。四季自多情温柔的春天开始,然后由妩媚的夏进入成熟的秋,最后是金色的秋度向冰冷的冬。对于冬,人们是厌恶的。他们说冬的荒凉、冬的寂寞、冬的寒冷、冬的无情。
我问:在你的眼中,冬是什么?
别忘了在寒冷的季节去田野走一走,此时田野呈现他的胸膛,金黄沉甸的麦稻不再在清风中舞动,四下更没有了虫鸣蛙叫,此时的田野倒像进入了一种禅境。而农夫们正在堆肥,将一车车的希望注入这贫瘠的土地,在土地中酝酿来年的新梦。而凛冽的北风仍这样呼呼地吹着。可是朋友,你可感受到在这冰冷季节后的那团炽热的火焰了吗?
我问:在你的眼里,冬代表着什么?
在冬季,有些动物将去冬眠,但冬眠不是死亡,而是以一种静默的姿态在蕴藏能量,好在春暖花开的时候重新奋斗。在冬季,花木脱去一身绚丽与繁华,留着枯败的枝叶。但枯败不是腐朽,它们只是在孕育,孕育燕子回时那一声破土而出的兴奋。你在这样的季节在孕育着什么,沉思着什么?难道仅仅是荒凉,是寂寞,是寒冷,是无情?
我问:在你的眼里,冬象征着什么?
现代人时常空虚,他们不是忘了去工作,而是忘了工作后去沉思。生命本来是需要不停地飞跃与完善,因此,生命一样需要沉思。而冬季不正是一个沉思的季节吗?
智慧的诗人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我问:在你的眼里,冬意味着什么?
是啊,我们是青春的一群。我们有狂热的追求,有高尚的理想,有不怕失败的信念。可还还缺什么?我说:我们还缺少在冬日之中的这份沉思。
我不知道在你的眼里冬是否还是荒凉的,或是无情的。但我深深地明白,冬是什么,代表什么,象征什么,意味什么。
我说:有雪花纷飞的日子,是沉思生命的日子,是孕育希望的日子。

读了这篇《冬日小语》,我们总觉得它在语言上比刚才那篇《雾里看花 丰富多彩》更有意蕴。文章不仅语言流畅,运用了比喻、拟人、对偶、排比、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句子骈散错落,富有节奏感,而且好象是文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哲理,修辞手法上也不限于考纲上提到的哪几种,因此,它比前文更让人家觉得读来余香满口,兴味盎然。到底是什么使其然呢?我们来分析几个句子。
第二段:“妩媚的夏”
第四段:“将一车车的希望注入这贫瘠土地”
“在土地中酝酿来年的新梦”
第六段:“花木脱去一身绚丽与繁华”
“枯叶……孕育燕子回时那一声破土而出的兴奋”
这些语句从语法角度来看似乎有不通顺之嫌,但读来又觉很清新很有意蕴。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就涉及到了一些考纲中没有规定我要掌握的修辞手法。高考时,考卷上不会考我们指认这些修辞手法,但如果我们在作文里灵活地使用到它们,那我们语言的档次一下子就上升了。
“妩媚”是用来形容女子、花木的姿态美好可爱的,这里都临时用来形容夏季;“希望”是个抽象名词,不可用“一车车”这样的量词来修饰,这里都这样修饰了;“脱去”后面跟的宾语一般应是物质名词,这里都临时让两个形容词来充当……这种根据题旨情境的要求,临时改变词语的通用法或词性叫移用,有的书上叫它移就,主要指改变了词语的使用环境和改变了词语的语法功能。
其实无论古代还是现代,移就的修辞手法因能使语言清丽脱结,意蕴丰厚绵长而爱到诗人作家们的表睐,如徐志摩的诗《再别康桥》里有这样的诗句:“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烂里放歌”,“星辉”用数量词“一船”来限定,可以说是改变了语言的通常的使用环境,但那是老下泛舟吟唱的意境都浓浓地表达出来了。再如,高二语文课本里的舒婷的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里有诗句:“我是你河达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瘦惫的歌”动词“纺”后跟的宾语通常是“沙”、“线”之类,而这里都跟“歌”,用规范的语法来衡量是不通的,但这是因老水车破旧不堪转动时“吱呀”作响故有“歌”,又困水车主部件外观圆形很像纺车的主部件,故可称“纺”,于是就有了“纺着瘦惫的歌”,这时我们非但不觉得它不合语法,而且觉得它写尽了诗歌的韵味:含蓄蕴藉,意味绵长。不光在诗里,在文中也有很多的这种移用的例子。鲁迅杂文《为了忘却的纪念》里说:“浓黑的悲凉”,“悲凉”的心境是无所谓颜色的,这里却以“浓黑”来形容它,加重了悲凉的气氛。
正因为有了这些名家大师们的对移用这一修辞手法的 当考场作文里,“移用”的语言现象出现在阅卷者面前时,阅卷老师不得不叹服你你语言的功底。上文读到的《冬日小语》就是个例证。再比如上一次讲课时读到的那一篇高考优秀作文《爸,您快进来吧》里的第二句,“爸一个人躺在孤寂的夜色里”“躺”字后一般跟地点、方位或者坐卧器具里,这里却跟了个“夜色”那诗歌的竟蕴就有了。如果躺在床上就淡而无味了。可见考场作文里用到“移用”修辞手法的还不算是极少,如果我们的作文语言里也用上移用的修辞手法,那语言的档次就上去了,语言的文采就出来了。下面我们做些用“移用”修辞手法造句的练习。
这里我们先对移用作个简单的分类:
移用分成两个类:一类是指改变词语的使用环境,其间按语法再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修饰关系上的移用,如“妩媚的夏”,“一车车的希望”另一种是动宾搭配上的移用,如“脱去——一绚与繁华”、“酝酿来年的新梦。”类是指临时改变了词性,就象古汉语里的词类活用。如老舍的小说《离婚》里有一句“在他心的深处,他似乎很怕变成张大哥第二——“科员”了一辈子,以至于对自己的事却一点也不敢豪横……”,“科员”是名词,这里改变了词性,移用作动词了。
练习:
“梦”或“幸福”加上修饰语或让其成为宾语,使其成为用到移用修辞手法的短语。
2、以“美”为话题,写一段话,要求用到“移用”修辞手法。

除了移用之外,另一种修辞手法虽不在高考的考试大纲里,但在我们的语文课本里却常出现,而且这种修辞手法对提高语言的文学含量、增强语言的文采感很有好处,它就是通感。通感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把人们某个感官上的感觉移植到另一感官上,凭借感觉相通,相互映照,以收到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之效。如:“我在朦胧中,又隐约听到这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无音响的浓云。”(鲁迅《祝福》)听觉感受(爆竹声)转移到视觉感受上去了。
再如:“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 浓黑的悲凉。”(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
可以说,通感手法,使作家的表达比普通的多了几个通道,使作家的语言比普通大多了几许春风、几树桃红,而考场上的通感的思维,当然亦会使该作文多了一个加上发展等级分的砝码。
[例文] (200年)

冷香飞上语言
山东考生

报告会上的这位学者提出的问题及众人的回答,让我感受颇多,不禁想起王蒙曾提出的“语文是什么”的问题。有人说是整天的题海战术,有人说是老土的“八股文”……
语文难道就仅仅是成天做题,一个学期捏着鼻子写几篇作文?不,对这一问题的答案应到大自然和生活中去寻找。
天空中一丝云儿飘过,淡淡的、自由自在,你觉得真好,这就是语文;初升的朝阳光芒万丈,你觉得生机勃发,这就是语文;如血的残阳映红半边天,让人无限留恋,别忘了这也是语文。语文是那巍巍昆仑,是那草叶上久久不肯滴落的露落的露珠,是古城旧都中国色天香的杜丹;语文是那无声的冷月,是那静谧的荷塘,是秦皇岛外滔天白浪里的打渔船,是那青天里的一行白鹭,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是那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
潜过了落满梨花的大自然,让我们乘着“刚朵拉”到生活中去寻找它的答案。
语文给予我聆听音乐美的耳朵,欣赏绘画美的头脑与眼睛。当你听到一首美妙的歌时,你觉得这词真好,你想记住它,别忘了,这就是语文;当你看到一幅画时,即刻被其中的景象吸引,于是你搜肠刮肚地想尽华美词藻来形容它,别忘了,这也是语文;当你参加班干部竞选演讲,组织广播稿件,主持会议,别忘了,这也是语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语文从那古人口中娓娓道出;语文被当阳桥头的张飞一声吼出;语文从忧国忧民的范仲淹的笔端流出;语文在浔阳江头的琵琶女琴弦上回荡。语文带我们到天姥山的仙人洞里体验神奇,到景阳冈的青石上感觉惊险;它让我们深味“逝者如斯”的感慨,“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忧愁,“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无奈,“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萧瑟……
这说是语文,如此丰富多彩的答案,让我坚信,语文的教育之路必将是光明大道,所谓“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语文。”
说实话,这篇高考作文在立意和构思上没什么大不了的,无非是说回答什么是语文,答案不是唯一的而是丰富多彩的,它能得高分就全仗它的语言了。整篇文章妙语如珠,许多美丽的比喻似乎信手拈来,且随时构成耀眼排比,想象力不可谓不惊人,尤其是题目,让人一读就觉耳目一新,意藉丰富。“香”是嗅觉器官的感觉,却用了一个表肤觉的词“冷”来形容之,这个通感手法的运用,把语文的清高、凄美、雅洁的意蕴全写出来了,难怪阅卷老师一看就喜欢上了,打分时当然就不令吝啬了。可见学一手通感的修辞手法,会写几句用到通感修辞手法的句子是很有好处甚至是很有必要的。
在学习写用到逼感手法的句子前,我们先对通感来个较全面的认识。明了一下通感的范围。通感的范围无非有这些:
听觉

肤觉 味觉

视觉 嗅觉

至于逼感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1、修饰语构成通感的方法。
所谓修饰语构成通感法,是指把与中心词感官不同的词,拿来作中心词的附加成分的方法。如:“浓黑的悲凉”、“苍白的歌声。”
练习:在“叫声”前加修饰语,构成通感。
如:尖利的叫声、甜密的叫声、薄薄的叫声等
2、比喻式构成通感的方法。
利用比喻,构成通感,是最常见的方式。如上文提到的《荷塘月色》中的两个句子。再如:“她的笑声,属听觉效果的词,喻体是朝霞,属视觉效果的词,既是比喻也是通感。而如果说成很铃般的笑声”,以声喻声,就没有这么清新脱结了,甚至可以说是味同嚼蜡了。
构成比喻式通感,一般要求做如下几步联想。首先,找出本体的某一特点。其次应由这一特点出发,想到不同的感官中和这一特点相吻合的事物是什么。最后将联想思维结果组织成文句,构成通畅的比喻句。例如要写“歌声”的通感句,首先要找出歌声的特点,是听后让感到“精神振奋”的呢,还是让人感到宁静安详的呢?其次找准这特点后,就联想在视觉或触觉或嗅觉中能够表达精神振奋或者宁静安详的事物是什么,如从视觉角度说,看到旷野奔腾的骏马是让人精神振奋的,从触觉角度说,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是让人感到安闲宁静的或从视觉角度说夕阳下的海边,海水轻吻沙滩是让人感到安闲宁静的。第三步就是将歌声和联想到的事物组合在一起构成比喻句。
无论是《义勇军进行曲》还是《黄河大合唱》,一如旷野里的骏马,奔腾在中华民族的情感里。
3、由动宾结构构成通感的方法。
当动宾结构中的动词是一种感官体验,而这个动词后跟的宾语是另一种感官体验时,这个动宾结构就构成了通感,这种构成特别能表达一种曼妙的意蕴。例如:月亮照亮了远远的山歌。本来,月亮照亮的应是山林、山村之类,这里却照亮“山歌”,这种搭配应说是很怪的,但正是这种通感手法把月光如水山歌悠扬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再比如:“春天的手呀翻阅她的等待。”

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修辞手法 理解运用
1、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判断修辞手法的种类及其运用的正确与否误。2、指出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3、运用某种修辞手法造句。
把握修辞手法的定义、种类、运用效果等。
修辞手法是根据表达需要,运用有效的语言手段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使语言表达具有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的语言运用方式。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除此之外,课文里还涉及到的有对比、借代、引用、双关、反语、顶针和呼告等。学习修辞,不要死抠名词术语,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体会修辞的表达效果,并能学会运用修辞手法造句
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学习修辞常识的目的是为语言实践服务。首先能在语言中辨识各修辞方法,继而理解其适用效果;同时要会用这些修辞方法,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修辞方法又称修辞格。据专家研究,汉语修辞格可达70种之多,常见的有10多种。

(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2)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如:
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
②不要大锅饭。("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
③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
④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雷锋"以具体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

(3)比拟。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如:
①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拟物)
②蜡炬成灰泪始干。(拟人)

(4)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如:?
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千丈"为扩大夸张)
②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
③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把前一事物"出来"与后一事物"下火"夸张到几乎是同时出现,有人称此种夸张方式为超前夸张)

(5)对比。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如: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6)对偶。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如:
①满招损,谦受益。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流水对)
④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扇面对)

(7)排比。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如:
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8)反复。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如:
①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
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

(9)反语。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实际要表达的意思和字面意思是相反的。如:"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

(10)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因此,不需要回答。如:难道中学老师和小姐骑自行车还成体统吗?(《装在套子里的人》)

(11)设问。为了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如:这七人端的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正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设问是自问自答的。
此外,教材中出现较多的修辞方法还有:引用、双关、顶针(或称"联珠")、呼告、叠字、警策、通感、婉曲、讳饰等。

比喻、设问、夸张、排比、拟人、反问 等等

比喻、设问、夸张、借代、对偶、排比、拟人、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