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therm xt视频教程:用通俗语言解释歌德巴赫猜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6 13:21:08
还要包括发展历史

18世纪上半叶,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偶尔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例如6=3+3,24=11+13。他经过长时间的验算之后,试图证明自己这一发现。然而屡试屡败。

1742年,毫无办法的哥德巴赫写信求教于当时世界上最有权威的瑞士数学家欧拉,提出了自己的猜想,并问这是否是一个定理。欧拉很快回信说,这个猜想肯定是定理,但我无法证明它。

有人立即对一个个大于6的偶数进行了验算,一直算到了三亿三千万,都表明哥德巴赫猜想是对的,但就是不能证明它。随即,这道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简称“1+1”)的设想,被世界数学界称为“哥德巴赫猜想”,并出了命题:

命题A:任何>6的偶数可以拆为两个(奇)素数之和。命题B:任何>9的奇数可以拆为三个(奇)素数之和。

事实上如果命题A成立,那么命题B必然是成立的,故通常仅提出命题A:“1+1”。

上世纪20年代,挪威数学家布朗用一种古老的数学方法“筛法”证明了每一个大偶数可分解为一个不超过9个素数之积与一个不超过9个素数之积的和(简称9+9)。从此,各国数学家纷纷采用筛法去研究哥德巴赫猜想。1924年德国数学家拉德马哈尔证明了(7+7);1932年德国数学家爱斯台尔曼证明了(6+6);1938年前苏联数学家布赫斯塔勃证明了(5+5);1940年他又证明了(4+4);1956年前苏联数学家维诺格拉夫证明了(3+3);1958年我国数学家王元证明了(2+3);1962年我国的数学家潘承洞证明了(1+5);同年潘承洞又证明了(1+4);1965年布赫斯塔勃、维诺格拉夫和意大利数学家庞皮艾黎都证明了(1+3)。

中国数学家陈景润1973年发表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与不超过两个素数乘积之和》,证明了1+2,离最终破解这道难题仅一步之遥。

目前,虽然利用计算机已证明到10的14次方为止,哥德巴赫猜想仍是成立的,但这并不能算是得到了答案,因为哥的数学论证必须要求其解释对所有的数都有效。所以,哥德巴赫猜想仍然是一个难解之迷。

18世纪上半叶,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偶尔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例如6=3+3,24=11+13。他经过长时间的验算之后,试图证明自己这一发现。然而屡试屡败。

1742年,毫无办法的哥德巴赫写信求教于当时世界上最有权威的瑞士数学家欧拉,提出了自己的猜想,并问这是否是一个定理。欧拉很快回信说,这个猜想肯定是定理,但我无法证明它。

有人立即对一个个大于6的偶数进行了验算,一直算到了三亿三千万,都表明哥德巴赫猜想是对的,但就是不能证明它。随即,这道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简称“1+1”)的设想,被世界数学界称为“哥德巴赫猜想”,并出了命题:

命题A:任何>6的偶数可以拆为两个(奇)素数之和。命题B:任何>9的奇数可以拆为三个(奇)素数之和。

事实上如果命题A成立,那么命题B必然是成立的,故通常仅提出命题A:“1+1”。

上世纪20年代,挪威数学家布朗用一种古老的数学方法“筛法”证明了每一个大偶数可分解为一个不超过9个素数之积与一个不超过9个素数之积的和(简称9+9)。从此,各国数学家纷纷采用筛法去研究哥德巴赫猜想。1924年德国数学家拉德马哈尔证明了(7+7);1932年德国数学家爱斯台尔曼证明了(6+6);1938年前苏联数学家布赫斯塔勃证明了(5+5);1940年他又证明了(4+4);1956年前苏联数学家维诺格拉夫证明了(3+3);1958年我国数学家王元证明了(2+3);1962年我国的数学家潘承洞证明了(1+5);同年潘承洞又证明了(1+4);1965年布赫斯塔勃、维诺格拉夫和意大利数学家庞皮艾黎都证明了(1+3)。

中国数学家陈景润1973年发表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与不超过两个素数乘积之和》,证明了1+2,离最终破解这道难题仅一步之遥。

目前,虽然利用计算机已证明到10的14次方为止,哥德巴赫猜想仍是成立的,但这并不能算是得到了答案,因为哥的数学论证必须要求其解释对所有的数都有效。所以,哥德巴赫猜想仍然是一个难解之迷。

长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