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地铁三期规划:怎样判断通货膨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30 21:43:09
可以回答的更具体些吗

通货膨胀是指商品和劳务价格的上涨.
当政府盲目扩大货币的供给量,使流通货币过多,就会使货币购买力下降,就是通货膨胀了.
物价指数=(本期价格水平 乘 商品量)除以(前期价格水平 乘 商品量) 乘 100%
当大于100%就是通货膨胀了.
1%~3%为潜行通货膨胀,没什么影响.
3%~10%为温和通货膨胀,好象也没不利的影响.
10%~100%为飞跃通货膨胀,回影响经济市场和生活质量
100%以上,完全失去控制,就是恶性通货膨胀了,那钱就一文不值,大家就争着买,谁也不会卖了.
还有,表面的涨价不一定就通货膨胀了,还要看商品是否供不应求.

  深度了解一下吧:
  笔者在((五)“金银”价值在哪里?)一文中已简要阐述了关于货币的性质和通货膨胀的一般性原理,

  如:一国货币的总发行量要以该国实际保有的社会物质资料价值总量为基础,与其同等比例发行。以使“货币”这种“价值符号”能更合理的执行其“社会商品交换中介”的职能。如果货币发行量严重超出或不足其应有适当发行量,就可能导致“通胀”或“通缩”

  需强调的是,笔者讲的只是“可能”可能导致通胀或通缩,就是说这种结果并不是必然的!下面我们就单独拿通胀来进行分析。

  假如某社会有物质资料“粮食”十斤,那么该社会货币发行量就应以十元为比较合理(一元对一斤方便计算)。但是政府却实际发行了一百元货币量,那么实际上“一百元货币”所代表的“实体价值”依然只有“十斤粮食”,那么实际上就造成了,货币单位值(元)相对于物质资料粮食单位值(斤)的数字量的虚胀,由原本十元货币对十斤粮食,变为了一百元货币对十斤粮食,就是所谓“通货膨胀”。

  但是,接下来笔者却要告诉大家,这里所说通胀并不是我们通常所面对的通胀。实际上,通胀是存在两个类型的。为了清楚表达,我们且称刚讲过的通胀为“数据型通胀”亦或“潜伏型通胀”。

  大体分析了“数据型通胀”的基本特征后,接下来再讲另一种通胀,才是真正闯入我们生活的“生活型通胀”亦暂称“暴发型通胀”

  那么“生活型通胀”又是怎样一种特征呢?

  其实所谓生活型通胀,才是真实具体的通胀。我们一般老百姓,对其是有最切身体会的,既然是“生活型”通胀,就基本上可以推断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了。因为所谓生活型通胀具体就表现为我们日常所需的物质资料商品价格“普遍暴涨”(是普遍而不是个别,是暴涨而不是一般价格上扬),!相对而言,我们普通百姓手中有限的货币资本就会严重缩水贬值,导致我们入不敷出;导致我们生活陷入困境;导致我们对社会对政府出现不满情绪...可是当我们冷静下来后,是否考虑过这种现象是如何引起的呢?

  事实上,我们很多所谓的经济学家就是将通胀诱因简单归之于政府过多发行纸质货币,并信奉“以金银做为流通货币”就不会导致通胀,这种观点很普遍;很正统;很官方;似乎还很真理...可偏偏它却是一种十足谬论和极度荒诞的逻辑!若不加以纠正,表面上是经济学家们愚误,实则是,普通人民百受其害!

  有关“金银价值”认定,笔者已有阐述,这里无需重赘,但又需强调:金.银与纸,亦或其它某种物相互间无论存在何种物质形态上的差别,一旦作为“商品中介物”存在,便都只不过是货币材质的一种而已!只不过金银作为一种天然造物,其存在历史已经和必将贯穿人类社会始终,其作为商品交换之物早已深深植根于普遍人类的头脑意识里。故,其在人类意识当中具有了某中不可抹杀的意像价值。同时,它也不会象纸币价值一样会随政府信用价值的消失而消失。但无论怎样,也无法说明,金银货币会比纸质货币多出什么“价值维护”甚至“再造”功能...

  其实,所谓通胀,真实的通胀只是一种社会物质资料价格普遍暴涨现象(是普遍而不是个别,是暴涨而不是一般价格上扬),这种现象根本上讲其实只是由于“供求关系”变化影响所形成的,亦或说它只是自由市场经济的一种必然基本规律...

  在这里有必要先专门阐述一下关于“供求关系”的概念!

  所谓供求---供给与需求,一般性观点会认为:这是一对分割对立的概念,实则不然!严格地讲,所谓“供求关系”只是一种建立在双方“无特权差异”基础上的“平等价值互换”关系。供给与需求只是同一个内容的两种基本形式而已,它们表现为既相互统一又相互对立...同一个市场主体既充当“供给方”角色同时也是“需求方”角色。因为他供给了某实际商品,而需求了对方同等价值的货币。反过来讲,作为一般性“需求方”,既充当了“需求方”角色同时也是“供给方”角色。因为他需求了某实际商品而供给了同等价值的货币。

  所谓“供求关系”其实就是“商品”与“货币”的互换关系,实际只是某两种或多种同等价值商品在时间与空间上错位后的互换。(所谓通胀就是这种互换关系的失衡)

  作为真实的通胀,是一种社会物质资料价格普遍暴涨现象,这种现象根本上讲,其实只是由于“供求关系”变化影响所形成的。政府多发货币也不过意图人为影响供求关系格局(通胀亦所谓货币政策之一种)。那么所谓的政府超经济总量多发货币行为真的会导致真实通胀吗?绝对不一定,虽然这绝对造成了意想空间上的数据型潜伏通胀,但却不一定导致现实生活中的通胀、暴发真通胀。

  因为潜伏型通胀暴发为真通胀需要至少两个以上基本条件:

  首先,社会物质商品总供给要处于实际萎缩与短缺状态。事实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国家不具备这项条件!任何国家所谓的生产过剩都是相对的。广大基层劳动人民的真实需求几乎从未真的满足过!

  那么接下来第二个基本条件也很关键,那就是政府所多发的货币是否真的进入广大劳动人民的口袋,也就是说政府增发货币是否真正有效致力于提升广大有“需求”但没“需求能力”的普通人民的需求能力...如果仅仅是增发货币,而不论其去向,最种使其尽数流入原本需求就充分满足的富人手中,那么富人要么会把它储存起来,要么继续“投机倒把”,用这笔意外之财以财套财...尽管他们也可能增加某些消费,但其必定只是消费所谓高档行业(更多是嫖赌包等淫迷享受)。这少数富人的局部高消费,又对广泛商品领域有多大刺激呢?当增发货币仍然只是流入少数富人口袋,政府疲于增发行为,却难解消费不火之困惑...所积累下的更多是总货币流量与总商物质价值量对比而言的潜伏通胀,数据通胀,而不是即时现实的生活型通胀...尽管这埋下经济危机的种子...

  -说到这里我们是否会突然发现?所谓“数据型通胀”,原来只是中国人的“高储蓄率”问题!

  尽管,社会总货币量远高于实际总物质价值量,处于数据型通胀状态之下,但那些多余的家伙却大多躲在富人的保险箱里,并没出来捣乱(影响消费品价格)!

  由此断定,多发货币并不是真通胀的诱因!

  真通胀只是社会总物质消费品相对短缺时期的物以稀为贵...

  再来看,如果果真以金银做流通货币就不会通胀,我们岂不是可以忽略甚至放弃物质资料的生产,而一门心思去寻找挖掘金银吗?这很明显只是一种笑谈!实际上,货币终究是因其所代表的实体价值而有价值的,当人类生活消费品匮乏到极点时,任何材质的货币都难以阻止通胀的出现。

  来做个假设:

  一个富人和一个穷人在洪灾中被同时困到一个孤岛上,他们需要耐心等待洪水退去,才可能继续生存下去。也许几天;也许十几天;也许更久...而此时,富人只带了大批金子;穷人只带了仅有的干粮。若干时刻后,两人都饿了,穷人掏出干粮开始咀嚼。而富人摸摸自己的金子,又望望周边的环境,才发现自己逃生时的携带选择是多么的愚蠢!但他还在打算用金子去买穷人的干粮...朋友们,请想一想,从人的本能出发,穷人会卖干粮给他吗?我想富人唯寄希望于穷人的慈善之心了!因为此时.此刻.此境.富人的金子已不具有任何价值。而只有尽可能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或许,穷人心性善良,会分一些干粮给富人,与其共渡难关,但这绝不会是因为富人的金子,如果穷人真的自私,且具备起码算计之心,他不会分一粒干粮给富人,哪怕自己的干粮足够两个人维持到洪水退去...因为他可以不去管富人,由他饿死后,可以将他所有金子据为己有...当然这种假设我们可以设计多种结果,但每一种结果都不能否定金子在那种情况下已毫无价值的道理。

  下面,再反过来假设:

  有一天我们的社会到了绝对生产过剩地步...也就是当所有人的消费需求都充分满足以后还有剩余产品,(当然在一个广阔的社会空间这种情况是不可能现实出现的)届时政府发行更多货币,并公平派发到每个人手里,那么消费会增加吗?消费品价格会受刺激吗?

  最终,正反两种假设后得出结论:当社会消费品极度缺乏时任何材质货币都会通胀;当社会消费品绝对过剩时,任何材质货币,无论发行多少,如何分配都不会形成通胀。

  还如前面所述,形成通胀要有两个基本条件:

  -一.社会物质商品总供给要处于实际萎缩与短缺状态。

  二.政府所多发的货币真的进入广大劳动人民的口袋。

  这是政府主观增发货币制造潜伏型通胀,可以暴发为现实生活型通胀的必备条件。只有真的有需求却困于收入过低未曾真的满足的人们才会在收入增加的情况下增加消费!但这种增加并非是无限的...

  再做假设一:我原本每天吃一棵白菜就能满足正常需求,突然一天我的资本收入大增,可我会因此每天吃两棵白菜吗?当然不会!因为我的食量是一定的,充其量我会在白菜质量上有所挑剔...

  假设二:我虽然每天吃一颗白菜,但实际上并不能满足正常需求,我是由于收入不多,所以省吃俭用,原本两棵白菜才能吃饱,可为节省开支,我就只吃一颗白菜,混半饱完事!假如我的收入突然大增,消费资本不再紧缺,我当然会考虑每天买两棵白菜把肚皮填饱。可是即便我收入继续增加,我也不会每天买三棵白菜的...因为那毫无意义!

  前者,我是个消费充分满足状态下的富人!

  后者,我是个消费一直未曾真正满足的穷人!

  至此,将不难看出富人手中货币再增加也不太会增加消费。穷人手里货币增加,也仅限于补足原本不足的消费。由此进一步可以看出单纯增发货币并不能促使经济无限增长(所谓的消费增长)但相对而言,让穷人手中货币量增加对所谓经济增长有“一定”作用(穷转富会选择补足原本空缺的需求)而仅仅是富人更富(货币增加),对所谓经济增长却无明显作用!只会增加货币挤压.淤滞(拉高储蓄率)或者能投机市场更加活跃...

  那么真正的经济增量来自哪里呢?请参见(一)社会生产的内延与外延性规律

  补充:

  其实我想表达的意思很简单,通货膨胀只是一般经济现象,真正影响普通人生活的是失衡,分配失衡,收入失衡,只因为政府增发的货币只流入部分人口袋,而他们会比原来增加消费.从而带动物价有所上涨,但这并不影响那些收到政府增发的货币的人的生活.据此道理,如果政府所增发货币能够公平派发到每个人手里.虽然会引发通货膨胀.但所有人的可支出货币也多了.两相抵消.除了政府多费些币纸外.还能消化相对过剩的产品,除此外与经济运行并无大的关系,当然这只是理论上讲,现实政府不可能把货币按人头发的... 但我们只须知道,无论政府的货币政策是扩张型的还是收缩型的.最终收伤害的只是那些收入没保障的底层人民!收入没增长,消费没增加,只因别人增加消费拉高物价.自己却要被迫增加支出...这就是所谓通胀对社会的不利影响.多发货币就是对社会劳动成果的掠夺行径。那些收入增长远高于通胀的人.也高喊通胀影响自己生活,实在是无病呻吟...更让政府难以体察普通人们的艰难生活
希望采纳

通货膨胀有一点或是可预期的就没事,通货膨胀会被夸大,比如:新的物品替代了旧型号的,物价上涨是由于科技含量上升了,国家计算时会被认为是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率=(今年物价水平-去年物价水平)/去年物价水平*100%
当通率大于0说明通货膨胀,小于0通货紧缩

生活必需品,原材料价格上涨相对于收入水平更快!而,利率维持在很高的水平!

从通货膨胀的定义,经济学中定义为:“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宏观经济学就成这个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
要注意:大多数、连续、上涨。
在具体可以参考《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

供大于求
就会产生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