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阅兵解说词:英雄人物故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8 14:08:34
抗日英雄

1947年8月27日,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粉碎了蒋介石集团强大兵力的围追堵截,胜利完成了千里挺进大别山区的任务。这一大胆的战略突破行动,沉重打击了蒋介石的反革命战略计划,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
  胜利来之不易,而要巩固和发展胜利,更是困难重重。为打破敌人对大别山区的“围剿”,建立巩固的中原解放区,刘伯承司令员于12月中旬率我们1纵队,出敌不意,北渡淮河,进入淮西地区。1948年1月初1纵队主力奉命开往项城以北地区活动,我所在的20旅则南进至豫皖边的包信集、赵集一带,配合地方党委建立政权,发动群众。1月11日,旅主力于包信集以西活动时,与号称“五大主力”之一的敌整编第11师遭遇。敌人的各次进攻都被击退。由于敌人兵力过大,夜黑之后我军撤出战斗。转移中,59团后卫营与一股开进的敌军相遇。该营麻痹大意,误以为是自己部队。敌军先我开火,使该营遭到重大伤亡。
  当时,刘司令员率野战军后指驻新蔡东、化庄以南地区,距我旅只有数十公里。包信集战斗失利后,旅主力集结于赵集附近休整。我们对部队前段的作战行动及其他方面的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作为旅长,我对发生的问题主动承担了责任。我们将总结整理成书面报告,呈送刘司令员。考虑到首长可能会要了解部队一些具体情况或对我们有所指示,1月31日我们决定派通信科长李国枢将报告亲自送去。
  李国枢于当日黄昏回到旅部。他神彩飞扬地把一封沉甸甸的外面用毛笔写着“吴忠、刘振国同志亲启”字样的信递给我,便滔滔不绝地讲起他谒见刘司令员的情况。
  我不待李国枢同志讲完,急忙把信拆开,在昏暗的灯光下同刘振国同志一起阅读。信显然是参谋人员起草,刘司令员修改的;信纸的四周和各行空间,则是刘司令员的亲笔。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回信并未就我们的报告作具体批示,却就当前部队建设和战略、战术方面的一些根本性问题,讲了许多重要看法。
  下面是刘司令员信的全文:
  “敌人战略防御重点(主要方面)在大别山,其他则为次要方面。在这两段之轴心,则为平汉南段与武汉。
  现在国民党加美国,不如当时国民党加日本。首先世界力量(民主力量)与我们力量强大多了,强大多了。
  大别山之重点防御,系冈村宁次在华北那一套老调,如大扫荡、分区清剿、挺身队、公路、铁路、据点等。而铁路、江淮为‘扫荡’之补给基地,信(阳)潢(川)公路及信阳的大血管,即暴露在我们的面前。
  我们如使其重点防御方面,不断受到小的歼灭、饿困,逐渐蔚成大的歼灭,以配合友邻大的歼灭,则三五个月内,反攻战局又将有新的发展。
  三查(查阶级、查思想、查工作作风)而促进思想、组织与纪律三方面整党,划清敌我界限,以清除歼敌、土改两大任务的障碍,实为必要,务望估计情况耐心而有步骤地进行,并且必须从解决思想入手,才能处理好这一根本问题。
  斗志与斗法(战术)是用兵的把柄,要善于贯彻运用之。如无斗志,则不但一切谈不上,而且有覆灭的危险。斗法是建立在斗志之上的东西,军队无斗志,是自己宣布了死刑。蒋贼的庐山训练团及现在南京的训练团,就是要解决斗志与斗法问题。同时,敌我双方互为盈虚、消长,即是此盈彼虚,此长彼消,如两相长,则强者终长,弱者终消;如两相消,则消极者必败。
  敌整编11师在包信集夜战之怕我,惜未乘其怕而痛击之。可作为教训,可作为教训!
  土改布局,要善于背靠背地向各方面扩张成面,成面的力量才大,才易于有所作为。
  我们的斗法(战术)已告,我们的斗志必须强化。须知蒋贼败局已定,我们的胜利信心是有科学根据的,唯在我们努力而已!
  敌58师在潢川、固始间之春河集,似向北进;10师,确山;75师补充团两个营,阜阳;保安团正阳;11师18旅在商城以北之上石桥;其他两旅自宣化店、经扶后(22日)即不知其行踪。”
  信后还有两个简短附件。其一是《我军合击战法的研究》“敌集结合击我主力,其后方第二线兵力分散、薄弱,当以一个营一个连驻守一地之方针。我第一步以一个旅、两个旅分别歼灭敌一个营;第二步再迫使敌人一个团不敢驻守或出扰。达到这一步,我们才能机动自如,或集中信息,打较大歼灭战。如此必须:一、各纵队和各军分区联系,取得敌人分布及工事等准确情况(情报)。二、适时避开敌之主力。过早过迟都不利(在新区保密很难)。三、攻击目标以远离敌人(主力)者为好。四、确定目标后,以急行军猛袭之。五、攻击任何敌人,不可使敌人注意。六、得手之后,迅速处理伤员,部队转移他地休息,并再准备攻击第二个目标。”
  其二是《匪(蒋)军战法》“搜索‘匪军’以特选精干,加以特殊训练与突击训练。其战术:一、以分路分区剿之,便衣远探,夜出奔袭。二、每到一地逐渐扩张,使‘匪’无法隐藏活动。三、各团营连组织竞赛,论功给奖。四、特别注意夜间动作和收容还乡团。
  (此系敌之分进合击、夜行晓袭加冈村宁次之挺身队战法)。”
  大家就信展开了热烈讨论,都认为刘司令员的指示既有很强的针对性,符合部队现实情况,又高瞻远瞩,不就事论事,抓了带根本性的问题;指示言简意赅,又富哲理性。
  时光流逝,往事如烟。但是,刘司令员写给我们的这一封信,却时时萦绕脑际。

我知道两个.
一 抗日英雄黄继光.
二 抗日英雄左权.

后来赵一曼的女儿“宁儿”陈掖贤结婚后为赵一曼生了两个可爱的孙女,大孙女陈红在宜宾由李坤杰的长女肖幼卿抚养成人,二孙女旅居于国外。陈掖贤1955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市工业学校(后改为北京工业学院)任教,1982年病逝,终年55岁。

陈红外貌酷似赵一曼,工作勤奋,一直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赵一曼的大孙女陈红外貌酷似赵一曼,与赵一曼生活过的抗联前辈都这样说。

在宜宾,赵一曼纪念馆的塑像就是根据陈红的外形而塑的。童年的陈红命运多桀,由北京中南海到了四川宜宾的乡镇上,与抚养她的姨妈一起饱尝了坎坷与磨难。

陈红非常自立。上班的时候,她在公司里勤奋工作的精神被同事们所公认,她从不以自己是赵一曼的孙女,而要求享受什么特殊代遇。她平时也非常低调,不爱张扬,很多身边的同事都不知道她是赵一曼的孙女。

对当年下乡当知青时生产队的那些农民,陈红一直不忘“乡情”。为此,她的家常常成了乡亲们到成都的“中转站”。陈红说:“过去人家帮了我,现在我理当回报嘛。”面对命运中太多的坎坷和磨难,陈红的心态很平静。

陈红告诉记者,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60周年,赵一曼诞辰100周年,奶奶赵一曼为国牺牲的精神财富是社会的、更是国家的,不单属于她自己,她为自己有这样一位奶奶而感到自豪,她希望通过宣传自己的奶奶让中华子孙世世代代都能不忘记那些为国牺牲的烈士。

陈红现在其实也在走奶奶赵一曼的路,虽然生活的年代不同了,当年奶奶赵一曼是为了中国人都能过上和平安宁的日子而浴血奋战,今天,生活在和平安宁的日子里,她要用双手,为祖国人民做自己的贡献。(

抗日战争日期,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满了芦苇,这个村旧交芦花村,12岁的鱼来就生活来这个村里的,鱼来的游泳也是这个村子里本领最高的。

雨来长大了,爸爸要雨来上学,免得将来闹个睁眼瞎,雨来上夜校懂得了“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祖国”的道理。

一天,鬼子来扫荡了,爸爸到区上集合了,妈妈到东庄给舅舅捎信了,只有雨来一人在家,突然,李大叔冲进雨来家,把家里的大缸搬开,跳进洞里,说:“把缸搬回原地方。你就赶快到别的院子去,对谁也不许说。”雨来刚把缸搬回愿地方,鬼子就闯进了雨来家,雨来看到了,撒腿向后院跑,可雨来还是被抓住了。鬼子把前后院翻遍了,没看见一个人影,扁鼻子军官假惺惺地把糖果和金戒指给雨来,说:“给,这给你,但你得说出他在哪!”雨来坚持地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有看见。”扁鼻子军官气了,用毒辣的手段毒打雨来。鬼子打累了,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这时,鬼子无计可施,大叫:“枪毙,枪毙。”芦花村的人听到河沿边上的枪响声,都跑向那,老人们含着泪说:“雨来是个好孩子。”

大家都来到河沿边,水面上突然露出了小脑袋来,原来在枪响之前,雨来就趁鬼子不防备,一头扎进河里去了。可鬼子开枪时,雨来造就有到了远出去了。

雨来真是个机智勇敢的小英雄啊!

狼牙山五壮士就是啦!不要那么笨好不好!!!

我就是其中一个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