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拉杆箱品牌排行榜:生态评价是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03 22:49:22
生态规划中的生态评价是什么?
生态规划的复习题,请尽量详细!谢谢!

生态评价是对一个区域内各个生态系统,特别是起主要作用的生态系统本身质量的评价。利用生态学的原理和系统论的方法,对自然生态系统许多重要功能上系统评价,广义上可以理解为对复合生态系统中各子系统(即自然或环境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执行的整个系统功能的评定。
  1主要任务:
  生态评价的主要任务是认识生态环境的特点与功能,明确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性质、程度,明定为维持生态环境功能和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而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2基本方法:
  当前,常采用的生态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图形叠加法、生态机理分析,类比法,列表清单法,质量指标法景观生态学方法,生产力评价法和数学评价法等。
  3意义:
  生态学是自然保护的基础,所以,要了解一个保护区的意义和作用,对其进行生态评价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对一个保护区进行生态评价,实际上是对其中各个生态系统特别是起主要作用的生态系统本身质量的评价,因此,生态评价本身既是对自然的客观认识,同时也涉及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大家都知道,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环境所组成的,因此,要评价生态系统和整个保护区,首先要分别对动植物物种、生态环境进行评价,然后对生态系统和保护区进行整体性评价,这样才能对保护区有分析的和综合的认识。

哈尔滨城市生态规划研究

李春梅 林红杨
(哈尔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提 要] 参照哈尔滨总体规划分析和研究了哈尔滨城市生态建设现状情况,研究探讨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的关系,建立起适应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为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服务。
[关键词] 城市 生态 环境 可持续发展
一、哈尔滨生态规划建设概况
1999年3月13日,党中央召开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会议,江泽民总书记强调指出,人口、资源、环境这三个方面的工作,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系统工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领导,协调各有关部门,动员全社会力量,搞好这项系统工程,要全面落实《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抓紧编制和实施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
在这一精神的指引下,哈尔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哈尔滨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哈尔滨市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破坏状况比较严重,直接影响了我市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阻碍了哈尔滨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的关系,建立起适应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为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服务,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按照国家和省政府的要求,由市计委、环保、林业、农业、水利、土地等部门编制完成了《哈尔滨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并纳入哈尔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当中。
《哈尔滨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是对哈尔滨市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些重要方面进行规划,主要包括森林资源保护、水土保护、草原建设、生态农业建设、自然保护区和市区生态环境建设等,规划期限为2000-2050年,其中近期为2000-2010年,中期为2011年-2030年,远期为2031年-2050年,规划中提出了我市今后50年内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设想和预定目标。
2000年,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从协调经济、环境、资源的高度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设想,同年,国家环保总局以环函[2000]453号文件批准黑龙江省为全国生态省建设试点。建设生态省是实施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搞好二次创业,实现富民强省"战备部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我省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把得天独厚的资源环境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和良性循环的必然选择。生态省建设主要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和系统工程学原理,依靠科技创新,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生态经济潜力,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体系、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从而实现以绿色产业为主体的生态经济强省。并于2001年制定了《黑龙江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其中将黑龙江省划分为6个生态区及15个生态功能区,形成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生态乡(镇)-生态村-生态户网络化、金字塔型的生态示范区体系,确定了10项生态省优先建设工程,并分期(近期2000-2005年,中期2006-2015年,远期2016-2020年)制订了66项生态省建设目标。纲要中明确了哈尔滨作为生态城市与生态文化建设区进行建设,建设重点为加大城市环境污染的防治力度,有效控制工业污染、生活污染、交通污染以及白色污染、电磁辐射污染、光污染,科学规划城市格局,划定永久性生态用地,大力绿化、美化市区环境,提高公共绿地和覆盖率,建立绿色社区、生态住宅、绿色廊道,减少热岛效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实施生态文化教育工程,实现生态环境良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的新型生态城市。
2001年以来哈尔滨市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正在组织编制新一轮的总体规划,在新一轮规划编制中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思想,使城市规划建设迈向了一个新台阶。现已结合这一规划目标,初步形成了《哈尔滨市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其中明确了哈尔滨绿地系统指标体系,进一步规划了园林绿地系统布局结构,进行了公共绿地、附属绿地、居住区绿地、道路绿化、防护绿地和生产绿地六项专项绿地生态系统规划,并确定了园林绿地风格及实施措施。
综上所述,哈尔滨市的生态规划与建设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从目前哈尔滨市的生态建设及规划来看,还仅仅停留在宏观控制研究层面,停留在区域生态环境的治理及保护阶段,而对于城市内部的生态规划与建设,则只进行了城市绿地系统的研究与规划,没有将哈尔滨市生态规划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因此有必要在这些方面进行进一步探讨。
二、哈尔滨市生态规划与建设研究框架
针对目前哈尔滨市生态规划的现状,本文主要结合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探讨了总体规划中进行生态专项规划的途径与方法。其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以生态学为主线,研究哈尔滨市城乡空间发展的机制及控制原理。
2.拓展生态规划内涵,以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空间资源配置职能为根本,融环境生态、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经济生态、空间景观生态为一体,系统探讨哈尔滨城市总体规划中各规划层次的生态规划方法。
3.在研究过程中,针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各项内容,分别研究各层面的生态规划技术,提出相应的规划方法。
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为:
1.系统分析法
城市系统是一个开放、复杂的巨系统,若要完全清晰辨识系统的每一组分,则十分困难,故有必要采用系统论的分析方法,从生态系统整体问题入手,以生态问题为中心,探索解决问题的生态规划途径,最终使各层面问题系统化。
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规划研究难以定量化,一直是困扰城市规划学术研究科学性的一大难题。因此应适合生态规划定量化这一需求,结合环境评价、生态因子评价,确定规划模型,做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3.相关学科引入的方法
一方面借鉴一些生态城市规划的成功经验,结合哈尔滨生态规划的实际,形成一套适应哈尔滨生态建设的规划方法。另一方面,引入相关学科的一些理论与方法(如生态学、城市地理学、区域地理、系统工程等学科),来解决城市的生态规划问题。
因此,与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过程相一致,研究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城市总体规划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市区总体规划
城市生态规划
区域生态规划 市区生态规划
规划内容 区域集聚点规划 区域轴网系统规划 区域面域空间规划 区域综合分区规划 城市形态与发展方向 城市人口容量 城市用地结构 城区主要用地布局(绿地、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城市特色

相关理论 生态学 城市地理学 生态区划理论 城镇生态空间理论 城镇生态空间理论 城市规划系统工程学 工业生态学 可持续社区理论景观生态学

图1 哈尔滨城市生态专项规划研究框架
三、哈尔滨市城区生态规划研究
(一)生态规划在城区总体规划中的渗透与引入
城市总体规划主要包括区域与城区两大方面规划,而其中的城区内部空间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部分,它以土地利用规划为主要内容,以城市道路网络、绿化规划以及其他空间要素的关系作为支撑,达到城市空间的具体描述和实施规划目标的行动纲领的结合。它不仅直接反映了城市的结构形态,而且也是城市居民生活聚居的直接感知的较微观的空间尺度,尽管随着生态学向城市研究领域渗透,人们发现局限于城市内部某一部分追求城市系统的最优化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为城市(城区)本身不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无法实现各种生态流的封闭循环和自我维持,城市内以及城市之间只有建立开放式、网络化的与物流、能流交换的机制,城市建设才有可能实现生态化趋向。但是从整个生态环境系统出发,来调整和改善城市内部空间的组织是行之有效的方式,即在进行区域生态调控的基础上,由总到细,使生态规划渗透到城市内部,协调城市内部生态微环境,真正创造一个理想的生态城市,同时在城市内部进行诸方面的生态规划,反过来也会促进整个系统的优化。
城区总体规划涉及的内容繁杂,因为现代城市是一个多元、多介质、多层次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各层次、各子系统之间和各生态要素之间关系错综复杂。这里针对总体规划的内容主要从城市形态与发展方向、城市人口容量、用地结构、主要用地(工业用地、绿地、居住用地)布局、城市特色等几个方面进行生态规划方面的探讨,提出一些规划原则和方法,当然还需要与哈尔滨市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哈尔滨总体规划中的城区生态规划。
(二)城市形态与发展方向
城市的发展方向和结构形态是社会、经济、环境多因子复合作用的结果,与政策影响、自然条件、建设资金、重大项目投资状况等各种因素都关系紧密,这里主要以自然生态资源评价为依据,从生态学的角度来探讨城市的结构发展形态。
自然生态资源评价是对在城区扩大范围内土地资源所富集的自然生态因子进行分析,了解自然资源的生态潜力和对城市发展可能产生制约的因素,侧重分析自然生态过程(如土地承载力、水平衡、景观空间格局等与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间的关系)、生态潜力(单位土地面积上达到第一性生产力的水平)、自然生态格局(空间研究范围内交错的天然河道、山脉、残存的自然镶嵌体、廊道等)、自然生态敏感分析(不同自然系统对人类干扰的反应程度等)等,以此为依据寻求一种自然资源保护与城市空间合理拓展相协调的规划途径。它具体通过城市用地的生态适宜度评价和敏感性评价两个方面来提出城市发展对策。
城市用地生态适宜度评价可以与城市用地评定相结合,确定城市可能发展的研究范围,首先在哈尔滨的城市发展研究范围内进行资料收集与实地考察,确定评价因子,可以从地质、地貌、土壤、水文、植被、气候、环境质量、交通、土地利用、特殊价值等自然生态资源因子入手,然后确定评价因子等级指标,即各评价因子在不同分级的数量指标,这里可以参照有关技术规定和相关城市经验数值,结合哈尔滨市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最后针对每个用地单元,获得生态适宜度分析评价图,从中可以确定哪些用地适宜发展,哪些用地需要控制,进而呈现出城市未来的发展形态。
生态敏感性分析是从另一个侧面来分析城市用地选择的稳定性,是指在不损失或不降低环境后果的情况下,生态因子对外界压力或外界干扰适应的能力。其研究过程与生态适宜性分析评价类似,只是所选取的评价因子与评价指标有所不同,主要反映不同单元用地抵抗外来干扰的能力及反应程度大小,以此分析城市的发展方向及用地发展形态。
这两项内容需要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工作量较大,并且需利用一些计算机模型来进行。但是得到的评价成果是非常直观的,它对于城市空间结构发展形态、城市空间发展时序、城市空间景观发展都能起到科学的定量化的指引作用。
(三)城市人口容量
人口预测是城市规模规划的主要内容,是进行城市用地布局及其他规划的前提,对于人口的预测有很多方法,近几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人口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人口过高、过密将对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城市空间和环境容量造成很大压力,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有些预测方法直接从生态规划的角度,探讨人口规模与城市中的土地资源容量、水资源容量、绿地容量、环境容量的关系,通过对人口的适宜容量的控制达到与生态系统环境容量、能源、资源之间的平衡,保证城市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下面一些关于人口容量与环境容量、水资源、土地资源、绿地的关系可供参考:
1.城市用地的人口容量:现代城市满足人的生存、发展和享受三种基本需要的人均用地面积变动在140-200平方米之间,目前我国区域中心城市综合效益较好的人口密度为1-1.2万人/平方公里。
2.人均绿地面积:根据呼吸过程CO2-O2平衡和城市生产、生活中燃烧过程所产生的CO2量的平衡计算,人均绿地面积需要13-15平方米,此值为城市系统所需绿地的最小值。
3.自来水的人口承载能力:生活用水标准根据城市发展水平不同为150-350升/日,工业用水中万元工农业产量用水量约为200-500米3/万元。
4.能源的承载能力:小康发展水平的最低综合能耗为人均1.62-2.0吨标准煤。
5.土地资源的承载能力: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计算公式为
C= 耕地面积×复种指数×太阳辐射总量×光能转化率×生物能利用率
人均消费热能×天数
(四)城市用地结构
土地利用的空间配置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劣,在城市生态系统内也尤为重要,故无论是新建城市或改建城市的生态规划都必须因地制宜地进行土地利用布局的研究。除应考虑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城市产业构成外,还应综合考虑用地大小、地形地貌、山脉、河流、气候、水文及工程地质等自然要素的制约。
在进行城市总体规划中,可通过运用生态分析的方法,获得符合生态建设原则的生态适宜性格局来指导城市各项用地的空间结构布局。其方法是通过资料收集和实地考察,选择评价因子,确定评价等级指标,得到生态适宜度评价图,其研究过程与城市形态分析中的生态适宜度评价方法类似,只是研究范围与评价因子与等级指标不同。对于用地布局的研究范围侧重在城区内部,评价因子的确定也侧重于城市内部用地布局形态影响因素方面,可从地面高程、土地开发度、水资源、自然生态价值,景观价值(自然景观价值和人文景观价值)、物种多样性等方面选取。评价等级指标是针对城市用地与评价因子的影响关系加以确定的。最终可得到生态适宜度评价分析图,从中可以确定禁止建设区、不宜建设区、控制建设区、引导建设区、优先建设区等不同类型分区,而且能确定城区发展模式、空间结构布局及各类用地开发次序,提出调整现状用地结构的建议和科学依据,使用地布局趋于合理。
(五)城区主要用地布局
在城市各项用地中,与城市生态关联最为紧密的用地主要有绿地、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下面主要针对这三项用地探索一些用地布局的生态规划方法。
1.城市绿地系统
城市绿地是城市各类用地中唯一保存了土地资源自然属性的用地类型。担负着减少城市生态特征损失,增加城市生态承受能力的重要责任。近年来人们对绿地系统的认识已从过去把园林绿地当作单纯供游览观赏和作为城市景观的装饰和点缀的性质向着改善人类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的高度转化,向城乡一体化、走大环境绿化建设的方向转化;从过去单纯应用观赏植物,向着综合利用各类资源植物的方向转化。
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中作了哈尔滨市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而且已经通过了专家论证,其中以一江、两河、两环、四点为基础,以二横三纵生态廊道和楔型绿地为支撑,形成了哈尔滨市生态环境绿地系统总体框架。
这里从生态规划的角度补充两点:
①绿地总量的确定。这种确定是指在某种生态涵义上绿量与建设量比例关系的确定。绿地系统总量的控制应着重从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之间的能流、物流动态平衡入手,具体方法包括维持城市碳氧平衡等保护或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绿化三维生物量等等。哈尔滨市绿地系统专项中提出了各类绿地的规模,主要依据国家、省、市的绿地标准。但从生态规划的角度,能否对其中起重要生态作用的大型绿地,如规划中提到的"四点"及滨水绿带做规模的重新确定,这种规模应符合城市气候特点(冷热舒适度、缓解热岛效应等)、群落结构组织要求、开发保护方式的要求、边缘效应的要求、生物生境场所的需求等方面,其规模及布局形态对调节城市生态系统非常重要,有必要进一步确定。
②生态补偿绿地建设。生态补偿绿地建设在国外十分重视,是指因城市建设的占有而消耗的绿地的生态价值在另外地区进行生态建设,从而达到生态总量不减少的绿地建设活动。最好是就近选择,在小范围内平衡,如果因用地紧张而无法平衡时,亦可以采取提高所补偿绿地的生态价值来缩小补偿绿地的面积,使达到整体生态平衡。此外,这种补偿绿地可以是单一功能的绿地,也可以纳入城市绿地系统中其余功能绿地内,如作森林公园、小区游园、生态产业区等,这样就增强了规划的操作性。
2.城市工业用地
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主体,影响着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为促进物质良性循环和能量流动,必须改进城市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不同比例对环境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第二产业比重偏高,工业结构能耗大,则排污量大,对环境的压力也相应加大,因此,调整、改善老城区产业布局,搞好新建城市产业的合理布局,是改善城市生态结构、防治污染的重要措施。
在城区中对于工业用地的布局,应符合生态要求,根据风向风频等自然要素和环境条件要求,将其设置于生态适宜度大的地区。具体可采用工业用地生态适宜度分析评价的方法,即将规划区划分为若干网格(1平方公里以内见方),确定工业用地适宜度评价因子,如选择土地利用构成、扰民程度、风向位置、大气质量指数、水、土地资源等评价因子,然后确定各项单因子评价标准,确定工业用地生态适宜度综合评价标准,最后,对每一网格进行生态适宜度综合评价,提出适宜度评价结论,绘制工业用地适宜度分析图。根据适宜度分析图来调整现有工业用地,规划新建工业用地,既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又有利于经济发展,这种方法值得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工业布局中进行尝试。
此外在工业区内部应进行协作和配套生产,加强物质生产循环,减少能源消耗。现代工业区对生态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一定面积和质量的生态环境空间不但增强了工业区的环境自我持续能力,而且对提升工业区档次,加强引资力度大有裨益,如在工业区中,增加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区、生态绿地等生态环境空间。
3.居住用地
居住用地不仅为人们提供居住的场所,而且应为居民生活创造可能达到的最佳环境。"城市居住用地的规划设计应建立在正确合理的基础上,不应给大自然系统过分的压力,应该保存和利用场地本身的景观特征和乡土特征,应该把它构想为一个区域环境中较受欢迎的组成部分,与主要的社会、政治、经济力量协调一致的发展"。
城市居住用地与工业用地的布局扩展决定了城市的扩展方向、轴线、拓展速度和形态,因此,其用地布局与选择十分重要。从生态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出发,我们也可以采用居住用地适宜度评价方法,其评价因子可参考:污染气象、交通便利度、坡度、土地利用现状、水污染影响、水资源、地貌等因素。具体方法与工业用地适宜度评价类似,形成的居住用地适宜度分析图可指导居住用地的选择与布局形态。
在具体规划居住用地时,贯彻生态规划的思想也是至关重要的。这些规划主要体现在住区生态规划与建设中,创造亲自然空间,住区空间应当体现生态特征(如气候、水系、场地地貌、植物等),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如多营造亲水空间、保留河流和开辟人工湖、绿色走廊与水边步行街紧密结合等等,强调自然特征。此外可利用高新科技为居民提供生态空间,如太阳能的利用、污水循环净化等,提高物质能量的利用率。有些居住用地内部还引入了社区生态农场,则充分利用生态复合功能,在调节环境小气候的同时,增加经济收益,近几年,国内外这些方面的研究很多。当然,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无法达到详细规划的深度,但在用地布局上可以与其它用地相配合提出相应的要求。
(六)城市特色
城市特色是城市拥有的独特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反映。它既是反映城市生态与环境的自然系统,城市中的山水资源是城市魅力与风情的独特展示,同时它又是体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历史背景的人工系统,表达了人类本身对生存环境的能动作用和态度。目前对城市特色的重要性都已达到共识,但是对于自然生态与特色形成和塑造之间的关系却认识不够清楚。造成"城市原有赋予的形式丧失,河流被堵塞,溪流变成了阴沟,山丘被推倒,沼泽被填平,森林被砍伐,陡坡变得平缓或断断续续"。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风貌景观特色规划则是对城市特色的总体规划。但其中对于生态环境特色的规划缺乏定量的分析与规划方法,只是定性的分区与布局。
进行景观定量分析,首先应收集和处理景观数据,然后将景观数字化,并对定量化特征进行分析,最后对分析结果加以综合。用于定量分析的景观指数通常有如下几种:
1.景观多样性指数分析。它是反映景观要素的多少和各景观要素占总用地比例的变化。
2.景观优势度指数分析。它是指主体景观所占比例大小,亦是景观多样性对最大多样性的偏离程度。优势度小,即组成景观的各种景观类型比例相当;优势度大,则表明某一种或少数景观类型占优势。
3.景观均匀度指数分析。它是描述景观内不同景观类型分配均匀程度。
4.景观破碎化指数分析。它是描述景观中某一景观类型在给定时间里和给定性质上的破碎程度。
5.景观聚集度指数分析。是描述景观内不同生态系统的团聚程度,值越大,景观由少数团聚的大斑块组成,值越小,则代表景观由许多不大的斑块组成。
以上是对景观特色分析的几种方法,均可定量得到指标值加以分析,从而改善现状不利环境要素,并在规划中提出控制与发展原则,在哈尔滨城市风貌特色中也可以进行这样的定量分析。
此外,在景观生态规划中的一些思想与模型可用于体现与塑造城市特色,在风貌特色规划中予以借鉴。主要有以下两种规划格局。
一种被公认为生态学意义上最优的景观格局为集聚间有离析(Aggregate with outliers)。这一模式强调将土地利用分类集聚,并在发展区与建成区之间保留小的自然斑块,同时沿主要自然便捷地带分布一些人类的飞地。这种模式应用到城市特色中则是强调城市规划中注重人文与自然要素关系的同时,把注重自然要素的理想生态格局放在首位,只有生态条件良好的城市才谈得上特色鲜明的城市。
另一种模式为景观安全格局。它强调通过选择性主动控制就可以达到良好景观生态效果。这种安全格局包含源、缓冲区、源间联系、辐射道、战略点等构成。它认为城市特色可以通过关键空间的建设体现城市特色,城市特色保护与塑造需要分级分层,强化与维护安全格局,有利于减少建设性失误对城市特色的冲击。
四、结语
以上是配合哈尔滨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所进行的生态规划,试图结合目前国内外先进的理论与实践提出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与对策,阐述得比较粗略,而且还只是停留在理论方面,从理论到实际尚须一个过程,需要组织一定的人力,进行工作量较大的现状调查和分析,最终付诸实际,形成一套哈尔滨市生态评价分析与规划设计成果,这样一方面可以补充哈尔滨城市总体规划的专项生态规划内容,另一方面能较科学地定量地指导我市的生态规划与建设,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曲格平《环境科学词典》
2、《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
3、《哈尔滨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4、李哈滨等. 景观生态学的数量研究方法.当代生态学博论.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5、李团胜. 试论城市景观生态规划.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1998;11(1):26~29

生态风险评价的概念、目的
美国于70年代开始生态风险评价工作的研究。EPA在1992年对生态风险评价作了定义,即生态风险评价是评估由于一种或多种外界因素导致可能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不利生态影响的过程。其目的是帮助环境管理部门了解和预测外界生态影响因素和生态后果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环境决策的制定。生态风险评价被认为能够用来预测未来的生态不利影响或评估因过去某种因素导致生态变化的可能性。
生态风险评价基于两种因素:后果特征以及暴露特征。主要进行三个阶段的风险评价:问题的提出、问题分析和风险表征。美国在1992年就形成了生态风险评价框架,1998年进行了修改。
生态风险评价与环境管理存在以下联系,能够有效地用于环境决策的制定:
(1)生态风险评价的计划和执行是给环保部门提供关于不同的管理决策所产生的潜在不利后果。风险评价首先考虑环境管理的目标,因此生态风险评价的计划有助于评价的结果用于风险的管理。
(2)生态风险评价有利于环境保护决策的制定。在EPA,生态风险评价被用于支持多类型的环境管理行为,包括危险废物、工业化学物质、农药的控制以及流域或其他生态系统由于多种非化学或化学因素产生影响的管理。
(3)生态风险评价过程中,需要不断利用新的资料信息,能够促进环境决策的制定。
(4)生态风险评价的结果可以表达成生态影响后果的变化作为暴露因素变化的函数,对于决策制定者——环境保护部门非常有用,通过评估选择不同的计划方案以及生态影响的程度,确定控制生态影响因素,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5)生态风险评价提供对风险的比较、排序,其结果能够用于费用—效益分析,从而对改变环境管理提供解释和说明。
生态风险评价在美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得到广泛的应用,并有明显的优点,这并不意味着它是惟一的管理决策的决定因素,环境保护部门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制定法律法规,社会、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因素也可以引导环境保护部门采取措施。
事实上,将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将会付出很大的代价,或者从技术上是不可行的,但是在环境决策制定的过程中,必须加以考虑。
3 生态风险评价过程
美国EPA对生态风险评价工作有较成熟的方法和数据库,并且做了大量的生态风险评价工作。一般分为以下过程:(1)制订计划,根据评价内容的性质、生态现状和环境要求提出评价的目标和评价重点;(2)风险的识别,判断分析可能存在的危害及其范围;(3)暴露评价和生态影响表征,分析影响因素的特征以及对生态环境中个要素的影响程度和范围;(4)风险评价结果表征,对评价过程得出结论,作为环保部门或规划部门的参考,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决策的依据。生态风险评价框架见图1。
4 我国生态风险评价的调查研究
我国的风险评价工作起步较晚,在化工项目,易燃、易爆、有毒化学品等方面作过大量的工作,但是还没有导则参照执行。生态风险评价我国已经作过一些研究工作,但是还难于系统的应用与环境影响评价当中,原因是生态风险评价不同于化学物质和物理变化能够直观的评价对环境的破坏。生态风险评价需要大量的基础数据和生态调查,以及评价方法的研究,美国于1998年才颁布了生态风险评价的导则。根据我国目前的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生态项目是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拓展领域。由于生态项目所在地的差别,使项目类型千差万别,每个项目的环境影响有所不同。对我国西部地区大规模的区域开发建设、重大项目建设所造成的生态影响,生态风险评价的研究成果给环境保护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生态风险评价工作的开展,不仅需要的大量的生态系统环境调查,还需要大量的试验研究、评价模型的论证等。如毒性物质生态风险评价(整体模型见图2),需要以下研究工作:

图1 生态风险评价框架

(1)不同生物种类、生长阶段、栖息地的调查;
(2)毒性物质在环境中迁移转化的调查研究;
(3)暴露的毒性物质对不同生物种类的不同生长阶段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