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控制是什么:舟山古代是状元的叫什么名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06 02:57:19

张信。

明朝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张信状元及第,任翰林院修撰,他才智出众,秉公办事,常谏朝政得失,上下交赞。明太祖朱元璋对张信也很赏识,加以重用,三年后,张信升为侍讲,令他教诸幼王。

你是舟山的?我也是.亲切~~~
舟山古代出过状元?不知道.
03届的张蝶蜂算不算

找到了http://www.wolaile.com:888/zsgj/wstd/list.asp?id=985

状元张信之死
2003-9-8 舟山政协文史委

张信,为舟山的科举作出了空前绝后的贡献,他中了状元在历代累计的舟山籍四十四名进士中,他是惟一的状元。
清代,岱山高亭磨心岭下,有位秀才赵玉堂。光绪十七年(1891年),他八十一岁参加考试,浙江省巡抚与学政看他读书读到头发白了,就向皇帝奏报,结果圣旨下,钦赐赵玉堂为举人。他八十七岁逝世。但张信中状元时,才二十二虚岁,约略相当于现今“大二”学生的年龄。也真的是“春风得意马蹄疾”。
定海有座状元桥,清代《四明谈助》载:
状元桥,城东南市中。状元桥,未知所始。邑人张信适生其地。洪武二十七年,信果状元及第,始符桥名。或云,绍熙三年,令王阮建。刻其两旁石栏云:“人从桥上过,状元此时生。”遂以名桥。
上列文字,谈到位于“城东南市中”的状元桥,不知建于何时,刚好张信出生在附近,并中了状元,使桥名与事实相符。另一种说法,桥是宋代昌国县令王阮所建,因桥两旁的石栏上写有“人从桥上过,状元此时生”的对联,就叫作状元桥。
状元不是官职。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元,乡试第一解元(如唐伯虎),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
状元的名称从何而来呢?唐朝制度,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又称状元
唐代,李翱的女儿看见进士卢储的文章,认为他必中状元,李翱就选卢储作女婿,后卢果中状元。洞房花烛夜,作《催妆诗》:
昔年将去玉京游,
第一仙人许状头。
今日幸为秦晋会,
早教鸾凤下妆楼。
张信于头一年(二十一虚岁)中了应天府解元,也就是举人第一名,而状元则为进士第一名。唐代,举进士者皆由地方解送入京,故相沿称乡试第一名为解元。
这样联系起来看,张信确是货真价实的佼佼者,不大可能掺入弄虚作假、“走后门”一类的因素,况且,他出身贫寒,也无钱可打点,无权可依靠。
《明史》“本纪•太祖”载:洪武二十七年……三月庚子,赐张信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状元及第,接着要封官了,那是肯定要在皇帝身边的,张信被任命为翰林院修撰。
翰林院为官署名,始置于唐代,本为各种文化艺术内廷供奉之处,宋代犹如翰林院勾当官总领天文、书艺、图画、医官四局,以至御厨茶酒亦有翰林之称。
张信的官品大约为六品半,具体的职责是“分掌词命文字,分判院事”。应该是朱元璋的近侍官,也许可以说是集顾问、参谋、秘书于一身吧。
三年后,张信被提拔,成为侍讲。唐代始设集贤院侍讲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职在讲论文史,备君主顾问。
宋代沿置翰林院侍讲侍读学士,其次则为侍讲侍读,为较高级的翰林官,皆以他官之有文学者兼充。
但张信的任职没有“他官”,侍讲就是侍讲,此时的官品大约为正五品。
一切都很遂人心愿。作为状元,俗话说是天子的门生,朱元璋是把青年张信当作好苗子来培养的。
明代万历朝进士、礼部尚书余继登在他的《典故纪闻》中写道:
太祖谕侍读张信、侍讲戴德彝曰:“官翰林者,虽以论思为职,当知无不言。昔唐陆贽、崔群、李绛之徒在翰林,皆能正言谠论,补益当时,显闻后世,尔等当以古人自期,毋负朕擢用之意。”
朱元璋对张信(余继登把张信的官职写为“侍读”)和侍讲戴说,你们在翰林院当官,虽然以讲论文史、掌典校为职,但应该知无不言,唐代的陆贽、崔群、李绛等在翰林院为官,都能用正确的见解论时政,能补益当时,也能使自己流芳于后世。希望你们要以古人为榜样,不要辜负我对你们的提拔和期望。
这位戴德彝和张信可谓同乡,浙江奉化人,洪武朝进士,他“以直声震于朝”,升监察御史,建文中改左拾遗。燕王兵起,他与王子澄、齐泰等日夜划策防御,后俱死难。
科举考试三年一次,洪武三十年(1397年)二月,朝廷举行会试,由学士刘三吾任主考官。
刘三吾为茶陵人(今属湖南),生于1313年,比张信年长六十岁左右。他曾在元代当过静江路儒学副提举,明兵下广西,他归茶陵。洪武十八年(1385年),七十二岁的刘三吾才开始在明代当官,由左赞善累迁翰林院学士,甚受朱元璋的宠信。
朱元璋撰《大诰》、《洪范注》,皆命三吾为序;敕修《省躬录》、《书传会撰》、《寰宇通志》、《礼制集要》诸书,亦皆命三吾总其事,赐赍甚厚。既而三吾年日益老,才力日益减,往往不能称元璋意,礼遇而渐轻。
这次,八十四岁的他和纪善白信蹈等主考会试(“纪善”是白信蹈的官衔。明代,称东宫太子的老师为“赞善”,亲王的老师为“纪善”),取浙江泰和的宋琮为第一,其他录取者,都是江、浙、闽等江南籍才子,这使中原、西北的考生怨声四起,言三吾等南人主考官偏向于江南人,取录不公正。
朱元璋因此发怒,就命张信等六七人复阅试卷。
对于张信来说,悲剧就发生在这件事情上面。
首先,对于评读考生的试卷,本来就存在“个人化”的弊端,故而一般都要成立一个集体班子。就刘三吾而言,他也只是“主考”,还有诸位副职。就我们这个时代来说,评文章都会组成一个“评委会”,以做得尽量公正。
其次,就科举考试的目的而言,并不为考取文章优秀者,而是通过文章,看出其治国的才华,考“策论”,就是为此。用当代的话来说,科举是为了选拔基本上是县处级以上的行政干部。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万岁爷的着眼点和考试官的着眼点是有区别的。就如今天选拔女干部,选择少数民族干部,有时就会有硬性的百分比。
中原、西北无考生录取,对于考试官来说,是中原、西北无进士,但对于朱元璋来说,是中原、西北无行政人才——这当然是于政治不利的,况且,中原、西北的考生已怨声四起了。
今天,我们面对六百余年前发生的这件事,从容不迫地来一番思索推理,但状元张信所面临的抉择,关乎生死存亡。
最后,张信等维持了刘三吾的评卷结果,这是朱元璋所无法接受的——难道,身为皇帝的他,不知道刘三吾的水平吗?抑或朱元璋不知道刘三吾的水平比张信高吗?为什么再要年轻、资历浅的张信等来办这件事呢?
唐代士子张籍作了首著名的七绝: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诗以一个就要拜见公婆的新娘的口吻,问郎君:“我的眉毛画得是否时髦?”这首题为《近试上张水部》的诗,说明士子在“近试”时要探探考试官的看法——我的文章“入时”吗?
且不去为刘、张论高下,即使两人水平相似,但他们的欣赏水平、评判水平,也不会一模一样,况且,两人面对的不是一份试卷,而是数以百计的试卷。
朱元璋大怒,亮出了极权统治的最高招:
张信、白信蹈等弃市——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街头,称为弃市,语出《礼记•王制》:“刑人于市,与众弃之。”
江南考生、将要成为状元的宋琮被判流放——他是无辜的,他仅仅是考生,评卷是考官的事,他有什么错,有什么罪?
刘三吾,毕竟是名望太大了,他还参与了多种国家级书籍的编纂,那些书籍也需要名誉呀,朱元璋以年高为由,不杀他,只流放他。
关于张信阅考卷,还有两种说法。
一是说阅卷的翰林中,有人和张信说,把水平较差的西北士子的试卷取几份,以迎合朱元璋的心意,但张信不听;
二是说张信受刘三吾的叮嘱,把西北士子试卷中差的部分呈送朱元璋,以说明刘三吾的正确。
第一种说法的可能性是有的;
第二种说法的可能性也并非一点没有,因为刘三吾是资深的翰林学士——职位比张信的侍讲高,且是皇上的宠臣,得罪三吾,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处理了刘三吾、张信们,朱元璋自己在西北的土子中取进士六十一名。
洪武三十年,录取了两批士子,就时间来说,一批在春天,一批在夏天;就士子的籍贯来说,一批是南边,一批是北边,故人称“春夏榜”、“南北榜”。
第二年,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死了,他的孙子登位,即建文皇帝。
当年,朱元璋不从诸位王子中立太子,却将孙子朱允〓立为皇太孙,他对自己的这种做法,有点把握不准,是刘三吾支持了他。如今,朱允成了皇帝,当然不会忘了刘三吾。
刘三吾被建文皇帝于“建文初”“召还”——流放中止,又当官了。
宋琮比刘三吾晚一两年中止流放,他于“建文中”起用为刑部检校,“宣德中”以检讨掌助教事,卒于官任上。检讨的供职内容是“掌修国史”,位次“编修”,官品大约为从七品。从“建文中”(1400年前后)至“宣德中”(1430年前后)的三十年中,宋琮的官职没有什么提升,这可以引发人作诸多推测……
张信却再也活不转来了,他年轻的一生,着实令家乡人扼腕叹息……
家乡人把张信的遗体从南京运回来……光绪《定海厅志》中,至少记载了五处有关张信的遗址——
张状元宅——在城南会元桥东,明张信所居。
状元坊——旧在张信宅前,成化初巡海副使朱绅、都指挥使张曾立于状元桥西。
成贤坊——南城内,嘉靖二十三年都指挥刘恩为侍讲学士张信、按察使陶铸、知县赵浚恭、佥事徐潭等立。
张状元父墓——在城北白泉庄太平山。
状元张信墓——在城北三里淡水坎之源。

偶也系舟山的。答案和楼上的一样: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