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杯海狮15座二手车:谁知道清朝的三藩是怎么死的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01 07:26:44
就是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是怎么被康熙杀掉的

清康熙十二年至二十年(1673~1681),清廷为制止分裂割据,维护国家统一,平息吴三桂等三藩叛乱的战争。

  三藩由来与叛乱爆发 清太宗皇太极时期,明朝将领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降清后,于崇德元年(明崇祯九年,1636)分别被封为恭顺王、怀顺王和智顺王。顺治元年(1644)四月,明宁远总兵吴三桂引清军入山海关,被封为平西王。清廷为完成统一大业,推行“以汉治汉”的方略,于六年改封孔有德为定南王、耿仲明为靖南王、尚可喜为平南王;命吴三桂率军进攻四川、云南,孔有德率军进攻湖南、广西,尚可喜、耿仲明率军进攻江西、广东等地。耿仲明卒于进军途中,其子耿继茂袭靖南王。九年,孔有德在清与南明桂林之战中兵败自杀,无子除爵,所部由其婿孙延龄率领,孙晋广西将军。南方略定后,清廷出于军事需要,命吴三桂、尚可喜、耿继茂(卒后其子耿精忠嗣)分镇云南、广东、福建,并称三藩。随着清初统一战争形势的发展,三藩权势日益膨胀,以吴三桂尤重,形成尾大不掉之势。按照清廷兵员定额,吴三桂领旗兵53佐领1.06万人,绿营兵十营四镇2.4万人;尚可喜领旗兵15佐领3000人,绿营兵7500人;耿精忠领旗兵15佐领3000人,绿营兵7000人。三藩兵员总定额5.51万人,实有数大大超过限额,名义上属于八旗,实为藩王私人武装。

  三藩各据一方,与清廷矛盾日益尖锐。康熙初年,清廷对三藩尤其对吴三桂拥兵自立深为不安,开始限制和削弱其权力。六年(1667),康熙帝玄烨亲政后,决意待机撤藩。十二年三月,康熙帝乘尚可喜以年老请求归辽、留子尚之信驻镇嗣封之机,以广东底定为由,命尽撤尚藩兵丁回籍,于是撤藩事起。吴、耿获悉,急谋对策,吴三桂自以为功高势大,清廷势必慰留。七月上旬,吴、耿分别上疏佯请撤藩,窥探动向。清廷部分廷臣畏于吴藩权势,主张勿撤。康熙帝以吴三桂等蓄谋已久,撤亦反,不撤亦反,遂下令撤藩。八月十五,清廷命礼部侍郎折尔肯、翰林院学士傅达礼等往云南,户部尚书梁清标等往广东,吏部右侍郎陈一炳等往福建,办理撤藩事宜。九月初七,折尔肯、傅达礼抵云南,向吴三桂宣读康熙帝“允王所请,搬移安插”手谕,吴三桂愕然。吴自恃久经沙场,遂从各地调集人马,密谋起兵。十一月廿一,吴三桂杀云南巡抚朱国治,拘捕钦差折尔肯、傅达礼,发布檄文,拥立明宗室朱三太子,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反清复明。随后,贵州巡抚曹申吉、提督李本深,云南提督张国柱亦起兵反清。叛军攻四川,入湖南,占领沅州(今芷江)、常德、衡州(今衡阳市)、长沙、岳州(今岳阳)等地。吴三桂旧部和部分降清的原明朝文臣武将,以及东南沿海反清武装余部纷纷响应。四川提督郑蛟麟,广西将军孙延龄、提督马雄,福建耿精忠,占据台湾的南明延平王郑经,陕西提督王辅臣,广东讨寇将军尚之信、总督金光祖、提督严自明等皆相继从叛。清平定三藩方略和部署 康熙帝审时度势,作 出剿抚兼施、各个击破的决策,先抵御吴军来自湖南的正面进攻,然后分别剪除东西两翼之敌,再集中兵力围歼叛军主力。

  十二年十二月,康熙帝进一步调整部署,命顺承郡王勒尔锦为宁南靖寇大将军,统领八旗劲旅往咽喉要地荆州(今湖北荆沙),阻止吴军渡江北上。又命副都统马哈达率师驻山东兖州,扩尔坤率师驻太原,以保卫京师翼侧安全及备兵调遣。十三年正月,命都统席卜臣为镇西将军,领兵守西安。二月,又命刑部尚书莫洛经略陕西,以阻叛军从四川攻汉中。三月,命内大臣希尔根为定南将军,领兵赴江西,阻止吴、耿两军会合。这些部署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叛军的进攻。此时,吴三桂兵临长江不进,企图以势压清廷接受议和。四月初,吴三桂释放折尔肯和傅达礼回京,并转递“奏章”,要求清廷划黄河或长江为界,分地而治。康熙帝不予答复,并处死在京的吴三桂长子吴应熊、长孙吴世霖,以示平叛决心。吴三桂得悉大惊,希图改变临江与清军重兵对峙的局面,遂遣将分东西两路:一路由长沙攻江西,一路由四川攻陕西。吴军所经之地煽起更大规模的反清叛乱。是年六月,康熙帝为牵制吴军东西两路进攻,加强对其正面压力,调整部署,召贝勒尚善面授机宜,命其为安远靖寇大将军,领兵赴岳州;命贝子准达领兵往荆州。尚善到达前线后,致书吴三桂,揭露其复明是假,自立是真,敦促投降。同时,清廷命康亲王杰书为奉命大将军,领兵由浙攻闽,命贝勒董额为定西大将军,与莫洛合兵,由陕攻川。九月,命简亲王喇布为扬威大将军,会兖州及江南兵于江宁(今南京),分兵入赣。命安亲王岳乐为定远平寇大将军,率师赴粤攻桂。十二月,随董额征川的王辅臣师行至宁羌(今陕西宁强),袭杀莫洛从叛。康熙帝闻讯,欲亲至荆州坐镇指挥,被廷臣谏止。平定三藩叛乱主要战事 从十三年至二十年,清军不断调兵遣将,先后在几个战场与叛军展开激战。陕甘战场 吴三桂得知王辅臣反清,遣人封官犒银,派兵应援,企图入陕。康熙帝遣使招抚,王辅臣表面谢罪受抚,返回平凉驻地,暗中发书散札,鼓动陕、甘诸州县反叛。十四年三月,康熙帝重用汉将,命甘肃提督张勇为靖逆将军,总兵孙思克为都督、王进宝为都督同知,率军取兰州,与董额等合剿王辅臣部。

  十二月,吴三桂以西北清军兵力薄弱,率大军据湖北松滋调度,欲与王辅臣联兵,取道川、陕捣京师。十五年二月,康熙帝为扼制吴三桂,命清军加紧进攻湖南,又命图海为抚远大将军,率军赴陕西,总辖全省满汉兵马,进攻王辅臣部。五月,清兵以红衣大炮大败王辅臣部于平凉城北虎山墩,随之围城断其粮道。六月,王辅臣待援无望,开城降,陕甘全境平定。闽浙战场 杰书于十三年九月率师进驻金华,遵康熙帝谕示,对耿精忠以剿、对郑经用抚的分化策略,相继收复被耿军占领的永康、处州(今丽水)、江山等地。十五年八月,清军利用耿、郑矛盾,越仙霞关入闽,攻占浦城、建宁,向福州进军。九月,耿精忠企图逃往海上,为部将所阻,于十月在福州降清。杰书遣使招抚郑经未成,遂于次年二月进军闽南,郑经战败后弃漳州退守厦门,闽浙告平。两广战场 尚之信于十五年二月接受吴三桂招讨大将军封号,据广州反清,后见耿精忠降清,遂向喇布投降。十六年三月,清镇南将军莽依图和都统赖塔分别率师自江西和福建进入广东。九月,吴三桂遣马宝领兵攻粤,清、吴两军大战于韶州(今韶关),清军获胜,广东悉平。吴三桂于十五年十二月得悉广西孙延龄在其妻孔四贞劝说下准备降清,急派其从孙吴世琮领兵至桂林,诱杀孙延龄,拘捕孔四贞。吴世琮留部将李廷栋守桂林。十七年三月,孙延龄旧部刘彦明杀李廷栋降清,孔四贞逃回北京,广西大部为清军占领。湖南战场 清军除对岳州(今岳阳)、澧州(今澧县)等地加强正面攻势外,康熙帝于十三年八月命将军尼雅翰移师江西,与副都统甘度海等合兵,由袁州(今江西宜春)攻打长沙,夹攻岳州。十四年正月,岳乐奉命从江西率师入湖南,于十五年二月克萍乡、醴陵、浏阳,直逼长沙。吴三桂闻讯,从松滋回援长沙,并派兵进攻江西吉安等地。康熙帝命喇布率军赴江西,攻打耿、吴叛军,以解岳乐后顾之忧。又命穆占率师增援岳乐,进攻长沙。十六年三月,两军战于长沙东南的官山,清军获胜,吴军退守长沙。四月,吴三桂率部驻衡州,企图进入广西。七月,康熙帝命喇布、穆占领兵进攻永州、衡州等地,以断岳州、长沙吴军后路。十七年三月初一,吴三桂在衡州称帝,立国号周,建元昭武。八月十七,吴三桂病卒,其孙吴世璠继位,改元洪化,退兵云贵。云贵战场 十八年十一月起,清廷调集大军,分三路进攻云贵:贝子彰泰代替岳乐为定远平寇大将军、湖广总督蔡毓荣为绥远将军,由湖南沅州出师;十九年二月,勇略将军赵良栋由四川出师;喇布、赖塔等由广西出师。十月,彰泰等领兵攻占贵阳,吴世璠率众逃回昆明。二十年正月,赖塔等攻占安笼所。二月初,湖南、广西两路清军在云南崇明州会师,合兵进逼昆明,立营于城外归化寺。

  廿一日,吴世璠派步骑兵数万出城,列象阵迎战。清军阵斩吴将胡国柄、刘起龙及总兵九员,迫吴军退入城内。清军从归化寺列营至碧鸡关,长围数十里。吴世璠急令马宝等率军自四川回救昆明。七月,清军都统希福、提督桑峨率军在乌木山击败吴援军,马宝投降。九月,赵良栋率清军由川入滇,清三路大军云集昆明城下。十月初八,清军开始攻城,赖塔领兵攻银锭山,蔡毓荣领兵夺重关及太平桥,赵良栋、穆占领兵夺玉皇阁。吴世璠率兵应战,被清军击败。廿二日,吴将余从龙、吴成鳌出城投降。清军知城中虚实,遂四面逼城:赵良栋再攻得胜桥,蔡毓荣攻大东门,林兴珠攻草海,赖塔等分兵攻华浦。又遣余从龙入城招抚。廿八日,吴将线緎见粮尽援绝,密谋擒吴世璠献降,吴世璠闻变自杀。次日,线緎等率众投降。至此,三藩叛乱被彻底平息。此战,康熙帝采取先剪两翼、再捣腹心的方略,重用汉将,剿抚兼施,各个击破,平定三藩叛乱,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

吴三桂是病死的
耿精忠,尚可喜投降了,估计是软禁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