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红梨花开简谱:新闻的有关知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9 06:16:41

大众传媒上的新闻是面向大众的,可是我们的经济新闻,特别是金融新闻,版面呆板,术语连篇的居多,只有专业人士和特别需要这类信息的受众才会接触,难有其他的接受者。国外的金融新闻稿件,大多是通俗易懂的

,即使是高级报纸上的评论。一位读过国外这类新闻的作者写道:“笔者经常阅读国外报刊和通讯社的金融报道,感到他们的稿件一般都很少有行话术语,有一般金融知识的普通读者都可以看懂。”这与我们的知识结构不合理相关。

看来,学习经济新闻的写作,仍然是新加入这个行业的人员培训的要点。大量的经济新闻是抽象的,很难用直接的形象来表达。在一个社会中,经济是一个系统化的整体,由变动着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进程、状态和指标构成。变动产生新闻,于是有了许多话题。与其他新闻不同,经济新闻很少是有关人物的、切实可接触的事件的报道,而是有关数字和一些抽象的决策、趋向、预测等等。经常使用数字,这就给报道者一种要求受众能够理解的压力;另外数字通常不能给受众以具体事实的立体描写性感受(文字报道),或者带来视觉冲击(图像报道)。人们无法实在地看到利息率下降、股市上升、国民经济状况,只能通过图表、曲线、比喻、举例说明等等方式来报道。

另外,还要意识到各种经济新闻之间存在的密切而无形的联系。当下发生着的一切问题,都有可能与正在报道的经济新闻相关;还有一些因素是长期的、历史的。只报道一个给定的变化事实,是难以让受众理解的,必须将相关的因素写进去。这时就要注意在判断方面的冒险性,因为它要提供很多的变化关系,告诉受众将发生什么,由于什么而发生,或可能出现什么问题。所以,经济新闻在没有被经济实践证实之前,会有多种观点、倾向和表现形式,相当多的新闻在事后会被发现是不准确的。经常失误的记者或媒介,就会失去公众的信任。若在经济新闻领域要求“舆论一律”,也是相当危险的,容易潜伏社会突发动荡的种子。

在知识经济的现时代,经济新闻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涉及物质财富的生产和消费,另一类是象征性资产(货币、股票、期货等等)的流通、专业性的预测、风险评估等等。随着市场的扩大和市场力量的增强,“经济” 已经很大程度上是要同象征性的成份、交易打交道。经济中的金融部门首当其冲,这一领域的电子网络已经形成巨大的全球显示系统。一个微小的变动,甚至某些相关人士的口头表示,一经披露就会影响市场行为,影响预测。经济的象征性趋势,使得各种前景分析方面的报道,心理成份更加突出,通过报道给公众留下的“印象”或“感性认识”,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因素,影响着经济本身的正常运作和职能的发挥。这就如同瑞典传播学研究者林德霍夫所说:“通讯的象征性方面在经济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知识经济中的“知识”,包括四个方面:事实知识(know-what)、原理知识(know-why)、技能知识(know-how)、源头知识(know-who)。现在的经济新闻,特别是财经新闻,已经不能只停留在叙述事实方面了,需要更多地提供第二种知识,尽可能将只可意会的第三、四种知识,在记者笔下转化为可编纂的信息。这些知识能够提高投资效益,但是知识本身需要投资。投资促进知识,知识也促进投资,它们之间应当是一种良性循环关系。在这个关系中,经济新闻本身既是一种知识形态,,是值得的和必要的。

体现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指标中,“金融体系”和“国民素质”这两项,我国在世界上的排名均很靠后。鉴于这种较为落后的状况,我国的金融新闻不仅本身要提高档次和开阔视野,还要帮助完善金融体系、提高国民素质。因为当今传媒报道的金融新闻不仅是公众的重要信息来源,而且提供了理解经济、金融问题的动力。

早在1845年工业革命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指出:“只有当交往成为世界交往,并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当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斗争的时候,保持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与外部世界隔绝,当我们可以胸怀世界的时候,世界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我国成为WTO的成员已经数年了,现在一些文章标题还是常出现“应对”这个词汇,多少反映了过去的思维心态,以这种心态指导WTO下的经济新闻报道,自己把自己放在被动地位,这对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形象都是不利的。改变思维方式,习惯于从全球新闻发展角度、从世界交往角度选择和分析经济新闻,以世贸组织成员、主人的身份思考问题,我们的对外经济新闻才会大气,有深度,有吸引力。(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