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葆森座驾:问说的译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4/29 03:59:40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说

中学语文教材中,共选录了七篇“说”。它们是:《师说》、《马说》(韩愈),《捕蛇者说》

(柳宗元 ),《爱莲说》(周敦颐),《黄生借书说》(袁枚),《问说》(刘开),《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都 是名家名篇,文质俱佳。内容涉及治国为政之道,育才用人之道,修身治学

之道。是渗透思想教育,培养阅读 浅易文言文能力的好教材。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章体裁,属于论说文的范畴。它往往带有某些杂文、杂感的性质。

可以说明或叙述 事物,也可以议论和抒发感情。有的先叙后议,有的夹叙夹议,有的通篇议

论。内容大多是一事一议,对某个 问题(一般是社会性的问题)发表见解。比如《师说》,

作者针对当时社会“士大夫之族”“耻于相师”的恶 劣风气,阐明了教师的重要性,为师的

职责和从师学习的道理。《问说》针对当时读书人,不能虚心问人的不 良倾向,提出了学习

一定好问的见解。《黄生借书说》则以借书为话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书非借不能读” 的

主张。《少年中国说》在辛辣地讽刺老朽没落的封建官僚的同时,极力地赞颂少年勇于革新的

精神,激起人 们奋发图强,肩负起建设“少年中国”的重任。《捕蛇者说》通过蒋氏祖孙三

代宁冒毒蛇之害而免受苛赋之苦 的事例,说明封建社会的赋敛之毒甚于毒蛇。《马说》通过

千里马不遇伯乐,终于埋没的不幸遭遇,抒发了作 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爱莲说》借花

喻人,通过赞美莲花,颂扬了坚贞的气节,鄙弃追名逐利的世态,表 现作者的洁身自好。总

之,七篇文章尽管内容、写法灵活多样,题目有大有小,行文比较自由,但它们都说明 着一

种事理,表达了一种主张。

同时我们又清楚地看到,这七篇“说”的风貌,确实有很大的差别。粗略地划分,可为

三类。

第一类以《师说》为代表,可谓严正的议论文。《师说》论点鲜明,论据翔实,论证严密。

文章开篇托古 立论,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论点,并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从理论上阐述了师道的重要性。接着联系当时的社会实际展开论

述。连用三层笔墨,一层深入一层地揭露和批 判当时人们对待师道的错误态度,有理论,有

事实,有分析。最后又从正面作结用孔子的言行作例证,增强了 文章的说服力。整篇文章先

从虚到实,又从实到虚,正、反、合三段文字,有破有立,很有说服力,是古文中 有名的说

理文。

《问说》也属同类的说理名文。只不过论述的角度不同罢了。《师说》着重从“师”的角

度,强调“师” 的重要性,劝人虚心“学于师”。《问说》则着重从“问”的角度,强调“问”

的重要性,主张“学必好问” 。论述中,两文都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但也同中有异。《师

说》将“古之圣人”、“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句读之不知”,能“耻”;师相不与“今之众

人”、“士大夫之族”、“惑之不解”却“耻学于师”作了 对比。内容单一,对象繁多。《问说》

则相反,它是从“问”的各个方面,各种情况,以及各种“问非所学” 等方面,将“古之人”

与“今之人”的态度作了对比。对象单一,项目繁多。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问说》师 法《师

说》的马迹。

同类的还有《少年中国说》。它是一篇充满激情的政论,是体现梁启超爱国思想的一篇力

作,它虽然只是 《少年中国说》全文的摘节,只选了第一、二、十三个段落,但能浑然成篇,

不失可资研读的佳作。文章开头 反驳东西方列强的“老大帝国说”,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

论点:有“少年中国在。”接着以人喻国,展开论 证。用老年与少年不同性格的对比,点明

国家也有强弱盛衰,说明他心目中的“少年中国”,必将胜于“今日 之老大中国”。文章着力

阐明了创建“少年中国”的责任全在少年。热情洋溢地从智、富、强、独立、自由、 进步、

胜于欧洲,雄于地球八个方面,来强调少年的重任。文章结尾用诗一般的妙语,抒发对“少

年中国”和 “中国少年”的炽热的赞颂之情,形象地展示了中国少年积极进取的精神,“少

年中国”的光辉灿烂的前景。

第二类可包括《马说》、《爱莲说》和《黄生借书说》。它们都带有杂感的性质。《马说》

属寓言性杂文 ,借千里马为喻,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罪恶作了有力地揭露。它通篇是比

喻,以伯乐喻能识别、重用、爱 护人才者,以千里马喻有才之士,以奴隶人喻那些不重视、

爱护人才而手中握权的统治者。“策之”句、“食 之”句、“鸣之”句,则从对人才的培养照

顾,安排使用,意见主张的听取采纳等方面,进行了揭发,指出他 们埋没人才的恶德恶行。

文章开头提出鲜明的论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有力地揭露了当时的统 治者大都

不能赏识重用人才、因而人才被埋没的悲剧不断发生,文章又用“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

不知马也 ”作结。既有力地讽刺了统治者的无知,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不平,又能引导读

者思索,语尽而意不穷。

《爱莲说》可归入文艺小品。它借花喻人托物咏志。它名为写花,实则写人。作者用七

个短语,从莲的处 境、形态、香气,仪表等方面,细致地描绘了莲花的形象、气质和品格,

用以比喻君子的不随世俗、不附权贵 、刚正不阿、美德广布、独持操守不可侵犯的人格。把

作者的理想和情操,巧妙地寓含在对莲花的描写和吟诵 之中。在行文中,作者采用了层层衬

托的写法,用菊、牡丹衬托莲花,用陶渊明、世人衬托作者,用“隐逸者 ”、“富贵者”衬托

“君子者”,用“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把作者鄙弃逐名追利的世态 ,洁身

自好的生活态度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黄生借书说》是即事议论的杂感。它以借书为话题,通过夹叙夹议自身的经历和感受,

阐明了“书非借 不能读”的道理旨在告诫青年人应珍惜时光,发愤读书,以期有成。文章运

用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事 理。作者先拿借书与书为己有对比,次以自己少时借书勤

读与做官后疏懒辍读对比,再拿“予之公书”与“张 氏之吝书”对比,最后以自身的不幸与

黄生的有幸作对比,阐明了逆境可以激励人进取,把令人费解的“书非 借不能读”的见解,

说得明明白白令人信服。

第三类是《捕蛇者说》。它可谓别具一格的说理文。它先叙后议,篇末点题。文章的绝大

部分篇幅是叙述 而不是议论,貌似记叙文。其实全文的中心是“赋敛之毒甚于是蛇。”文章

开始写永州为搏取免赋而冒死争捕 毒蛇的状况,有力地表现了赋毒甚于蛇毒的事实,为末尾

的结论作了伏笔。文章的主体部分是记言,通过蒋氏 的两段话,把苛赋悍吏带给人民的灾难,

写得触目惊心,苦不堪言,为文末的论断提供了坚实的事实基础。最 后的议论以听后感出现,

简短有力。先分析对“苛政猛于虎”一语由疑转信的原因,暗示苛政扰民自己古然, 于今更

烈。再用反诘语气抨击统治者的残酷剥削,作出“赋”敛之毒甚于是蛇”的结论。水到渠成,

自然有力 。

以上七篇“说”,都是中学语文的传统教材。它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可供我们学习,鉴赏。

它具有很好的 思想内容,可供我们吸取、借鉴。但作者的阶级偏见和时代局限,在文中也有

所表现。如《师说》明显地表现 出韩愈对劳动者的轻视,说什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

子不齿”,把他们的智慧超过“君子”,看成怪事 。这是他的阶级偏见。再如柳宗元在《捕蛇

者说》中,把解除人民痛苦的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幻想通过政 治上的改良来缓和阶级矛

盾,达到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这也是他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就连洋溢着梁启超 爱国思

想的《少年中国说》,也表现出他的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观点。梁启超把国民区分为老年和少

年,对老 年全视为保守,一切否定;对少年全视为先进,一切肯定。甚至把中国的老大仅仅

归咎于官僚集团的老朽。这 些都是我们应该扬弃的糟粕。我们应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吸收

民主性精华,剔除封建性糟粕,批判的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