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田三里畈温泉:花斑癣如何防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品牌网 时间:2024/05/03 00:23:35

花斑癣 (汗斑)
疾病介绍: 花斑癣为轻微的,通常无症状的慢性皮肤角质层真菌感染,皮损有糠秕样鳞屑,色素减退或增加,分布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十分流行,温带地区常见于夏秋季,患者多为成人,男性多于女性,由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不感染动物。
发病机理: 病原菌为糠秕马拉色菌,该菌是人体皮肤的正常菌群,平时腐生于角质层的表层,在某些条件下,会具有感染力侵犯周围组织产生损害,诱发因素包括应用皮质激素,皮肤使用油脂类制剂,慢性感染,营养不良,细胞外糖原沉着,家族遗传等,最常见的因素是高温和多汗,由于花斑癣菌具有嗜脂性,所以皮损多于皮脂腺丰富部位,该菌能产生对黑素细胞有抑制作用和细胞毒作用的二羧酸,从而使花斑癣损害呈现色素减退,亦有人认为是因为该菌及其代谢产物能阻止阳光透入局部皮肤而干扰了局部皮肤黑素形成所致。
临床症状: 皮损为界限清楚的斑,有时轻度发红,初在毛囊周围,后逐渐扩大,融合形成大斑片,仍可见小的斑点形态,有轻度脱屑,颜色由黄棕色至淡棕色,老的损害呈白斑片,色素减退,皮损可形成地图形,亦可见丘疹性损害,围绕毛囊口发生,皮肤不引起炎症性反应,部分病人有轻度痒感,皮损主要发生在躯干、胸背和腹部,糠秕孢子菌引起的毛囊炎,称为糠秕孢子菌毛囊炎,皮损为毛囊性红斑丘疹,或为脓疱样损害,2-4mm大小,多发生在胸背上部皮脂腺发育比较旺盛的部位,多见于年轻患者,严重者称痤疮样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有脓肿形成,花斑癣菌还可累及泪囊引起阻塞性泪囊炎,还与脂溢性皮炎,头皮屑增多及银屑病等有一定关系。
诊  断: 根据发生于胸背上部和腋窝处的多数圆形或不规则的浅黄至褐色斑,边缘清楚,常融合成片,表面覆有糠样鳞屑,消退后常留浅白色斑,多无自觉症状,结合镜检见典型的花斑癣菌丝可确诊。
辅助检验: 刮取鳞屑加10%KOH液直接镜检可见短粗,两头钝圆,微变曲的菌丝,有成堆的圆形或卵圆形厚壁孢子,有时可见芽孢,即可确诊,培养可见奶油色酵母样菌落生长,镜检见酵母样细胞为主,出芽,有时有菌丝,午氏灯检查皮损和刮取的鳞屑有金黄色角质增生,角质层中部或底部可发现短粗,稍弯曲,腊肠样菌丝和成堆圆形或卵圆形厚壁孢子,有些可出芽。
治  疗: 局部使用角质剥脱剂或其它抗真菌制剂;或用20%-40%硫代硫酸钠,2次/日,连续2周;大面积花斑癣及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宜口服酮康唑,每日200mg顿服,连服10日;或氟康唑每日50mg顿服,连续2-4周;伊曲康唑每日100mg顿服,连服7日,治疗后遗留的色素减退恢复至正常肤色较好,照射紫外线可加速恢复。